到底几点几分几秒的自己才是自己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活是令人恐惧的。走在大街上,不要说那些不经常去、第一次去的地方,包括每天上下班走路和午饭后散步的固定路线,我都会清楚地看到,每一天遇到的南来北往的人全部都是陌生的,虽然大家都是一副与时代相符、与他人相近的装束,但真的都是陌生人。推而广之,在所有公共场所里、交通工具上,也全部都是陌生人,擦肩而过、并腿而坐、面面相觑、形同无物——我因此找到了在城里,人为什么敢在大街上撒尿的原因。那么,我之与他们来说,显然也是陌生的,一个装束与时代相符、与他人相近的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于是我会想到,我是否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倘若就此不再回到单位,不再回到家里,是不是我就已经死掉了?即便回到熟悉的单位、熟悉的家里,人们之间就一定是熟悉的吗?
  仅从这一点上比较,农村生活则不是这样的。不要说眼前的乡里乡亲,正在田地里耕作的都知道哪个是哪个,就连远山上那几头牛,我都能认出是谁家的。对的,那时候我是很稳妥地确定自己是实打实存在的,没有人叫不出我的名字,母亲高亢的呼叫我名字的声音几乎能传遍半个村庄,她身边的人总会信誓旦旦地指着远处的我说:他在那儿。而我身边的人总会多此一举地提醒我:你听,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然而,三十载后回乡,看着满村跑的孩子,我这个装束与他人不相近的人又成了陌生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个曾经被用高亢的声音喊着回家吃饭的人,真的是我吗?几代人过去了,面对这些孙子辈的孩子,你能介绍明白此时此刻的你到底是谁吗?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这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有时候——真的有这样的情形,你回到老家村庄,所有的人突然都不约而同地与你形同陌路,毫不相干地各走各的,那么,你是不是会下意识地看一看自己的影子还在不在呢?
  同一空间,同坐过同一片草地的,唐朝的那个人,与现在的你是无法证明彼此的存在的;同一时间,身处异地完全联络不上的人,也无法证明彼此的存在。时间与空间完全一致的两个非陌生人,才能客观地相互证明:你确实还活着。然而,如果这两个人同时被困在与外界隔绝的山洞里,谁能证明这两个人还活着?不打开盒子之前,谁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以此类推至整个地球,我们大家真能证明我们大家都还存在着吗?
  好,不假外物,不作参照,就我們自己个体而言呢?至少我有过这样的经历:赶高铁,刚从站台飞跃进车厢,列车就关门、启动,即刻像箭一样射出。于是我会想到,会不会因为慌乱而走神,我的魂魄没来得及跟上,被落在了站台上?而他变成了另一个我,继续赶着下一趟列车?同样的,还是乘高铁,中途站下车脚刚刚在站台站稳,列车又像箭一样射出,那么我的魂魄会不会因为慌乱而走神,被落在了车上?而他变成了另一个我,继续着前进的行程?如果这两种可能都不可能,为什么我时常感觉人在车上,脑子里都是站台?为什么我时常感觉人已下车,脑子里还都是车厢?人在曹营心在汉,筋力强起时,魂魄犹在东。那么,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
  从高铁的速度,到悬浮列车的速度,直至等于或超过光速的运行速度,它打碎着并将要彻底打碎时间和空间的既有设置,那么它所承载着的人和事,或是预见,或是已发生,只是没有了现在时。狭义相对论说,如果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间就停止;如果运动速度大于光速,时间就倒流。好了,如果某一天,高铁的速度等于甚至超过光速呢?那么在某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会不会一下子派生出若干个我来呢?譬如,在速度由低于光速提升到等于光速的一刹那,低于光速的一个我按部就班地继续行程,而等于光速的被分离出去的另一个我瞬间抵达;在速度由等于光速提升到超过光速的一刹那,等于光速的一个我瞬间抵达,而超过光速的被分离出去的另一个我,已于昨天抵达。那么,在目的地迎接我的你,你看到的我,是哪一个我?还有,你是哪一个你呢?
  这样说似乎过于“先锋”,那便“现实主义”一下。我们不说什么时空与速度,就说现实中的你自己。某个夜晚,你盘点这一整天所经历的人和事,你说出的话和做出的行为,用大脑放一遍电影,你还那么确定你真的认识对方以及自己吗?真是往事不堪回首。那么,包括自己在内,这些人都是谁呢?好,继续“现实主义”下去,也算是赶紧转入关于这篇《一番搾》小说的正题:你喝过酒吗?没关系,没喝过也无妨,我们随便找一个人,把他酒前、酒中和酒后的情景拍成视频播放,谁能准确地标识出哪一个他才是真正的他呢?鲍勃·克莱渥尔·还是爱丽丝·维克托莉斯?抑或是另有其人?年年此时人皆醉,凭吊醒魂能几人?不,我正是想借此说明我们一直在栽赃酒,一直在冤枉酒,一直在往酒脑袋上扣屎盆子,一直让酒背负着趋伪善变的始作俑者之黑锅。这真是太无耻了,是时候彻底拨乱反正,郑重其事地为酒树碑立传了。
其他文献
老樊是我不折不扣的老同学。“老”到从小学到高中连补习加一块儿,12年都同处一教室,用他的话说连长高都是一起的。我们熟悉到彼此一开口,就知道对方用意。同学之情一直浓浓地延续到现在。那天他话锋一转,兴冲冲地说咱们小学同学也建个群吧?其他班热闹得都快上房揭瓦了。  我不冷不热:“分开快四十年了,有必要吗?”  “分开越久越有必要。”老樊跟了一个调皮表情图。  “嗯,随你便,到时拉我入群吧。”我漫不经心。
期刊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华兹华斯  一  我回到了雀儿林。  不错,雀儿林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也许,那里还有我的爹娘。但这不是我回雀儿林的理由,至少,这理由还不够充分。雀儿林养育了那么多的子孙,个个像鸟雀一样,一旦翅膀硬了,就使着劲儿往外飞。只要飞出来了,谁还愿意飞回去?  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回雀儿林,是怎样回雀儿林的。虽说,在城里混得不太如意,生
期刊
师傅  第一次见师傅是在十二岁那年。我路过齐齐哈尔滨建筑公司动力站看见一位个子高大的人,头戴报纸糊的高帽,胸前挂着大牌子,手敲着铮明瓦亮的铜锣,边走边合辙押韵地念叨:“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凑过去看一眼,牌子上写着:“大地主、大土匪李文玉”,再抬头看看那人,灰黑的脸上挺拔着正直的鼻梁。  富拉尔基实在是小,几年后我跟他的儿子成为同学,又过几年,我成了他的徒弟。师傅有俩绰号,
期刊
这是我的作品第二次上《小说林》,第一次上《小说林》是去年,也是小说,叫《三岔塆》。  好多年前,曾经在《小说选刊》的一篇创作谈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的作者。我觉得这是一句大实话,至少适用于大多数的作者。我的小说写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写小说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渴望着自己的小说发表并被大眾接受。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陪伴我的童年的是饥饿和贫穷,而非祖母或母亲的故事——故事早
期刊
文孝兄的大写意花鸟,是那种靠笔墨功夫来体现作品成色的很传统、很正宗的画作,中规中矩中隐现着灵感与聪慧的火花,笔韵、笔趣无时不充盈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中。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他大量流传甚广的画作中感受和评价,不由不信水滴石穿的功到自成。是啊,他虽半道下海,但屈指也有三十年间,修道、悟道羽化为得道、老道,不仅成熟,且有大家风范。  其实,关于文孝兄的学艺、练艺,与大多数画家的艺术之路没什么区别,都是苦心孤诣
期刊
奶奶  我不知道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上个世纪30年代初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山东掖县农民的媳妇,也不可能会有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就是一个满头银发,慈祥中又带有一丝威严的老太太。  至今,奶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但她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仍十分清晰。奶奶个子不高,长着挺白净的一张瓜子脸,两只眼睛亮亮的挺有神,一头白发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无论是缝了多少次补了多少次的旧衣服,在她身上总
期刊
一  麻娘是我的干娘。  麻娘家的后园与我家的前园只隔了一道秫秸垒成的篱墙。坐在我家的前窗台上就能望见麻娘戴着老花镜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儿。她也常从她家的后窗里探出那张落满麻痕的脸,与篱墙这边正在园子里薅草的母亲唠闲嗑。一天不见面她说:“呀!你家的黄瓜开花了。”三天不见面她又说:“呀!你家的倭瓜结纽了。”说话的时候她脸上的笑纹就埋在那浓密的麻痕里。  麻娘脸上的麻子是怎么落下的没有人知道,母亲说自从认
期刊
在嘈杂的北三市场里,有个如意酒馆。来这里喝酒的,大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穷。穷,且好喝两口,上这里便是最佳之选了。  北三市场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果菜肉蛋的价格往往比别的地方便宜些。以至于从这里搬走的老住户,那些喜欢买便宜货的老太太们,对这一带仍有无限的依恋。有人甚至揣着可以免费乘车的老年卡,坐公共汽车杀回来,赶北三市场的早市,图着买点儿便宜的果菜,落一个心理平衡。  且说这如意酒
期刊
印章出現很早,从考古发现看,至少要追溯到春秋时代,但彼时印章大多是战时的需要,或者标明使用者的身份特征,使用这些印章的人大多是王宫贵族和官员。如,某司马印,某将军印。那时候的印章,实用性大于艺术性。  后世学印之徒的共识,就是宗法秦汉,其原因是秦汉时代文字趋于统一,开始定型,其字法、章法特征有章可循,视为学印最佳入手门径。学秦汉不至于跑偏,日后求自己面目的拓展性比较宽阔。  既然印章在汉代就已成熟
期刊
《颁星所》有一种精确的设计感,就像“颁星”要讲究约定俗成的规则。尽管这个规则暧昧含混,拒绝泾渭分明,拒绝一切纸面上的明晰公正,但它却取得了自洽的内核。现在,作者要给这个内核命名:斯是洱非。明眼人都知道,作者说的是“似是而非”。可明眼人不知道,他们将由此落入撒旦的陷阱。对,就在此时此刻,他们的“明眼”上长出了一层翳。  很不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太想获知《颁星所》里的秘密,我也太自负于自己的“解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