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移动APP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上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zyy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任何事物都是如此,现在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发展的新技术不断出现。许许多多的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所以对新事物的出现更易于接受,而且大学生平日里就经常接触手机,因此在高校的思政课上,如果使用移动APP来进行辅助教学,将会更加吸引大学生的上课热情并且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新媒体时代移动APP的使用在另一方面也会制约着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以外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来说是一次变革,但同样也是随着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多年从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经验,谈一谈新媒体时代移动APP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上的应用研究,供广大教育界同仁进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移动APP;高校思政理论课;应用研究
  引言:高校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前端,因此也通常作为教育改革的开端。当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应用条件。尤其是近几年自媒体形式的兴起又将移动APP引向另一种发展趋势。尽管移动APP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娱乐、社会交际、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移动APP在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是有些鸡肋,但这并不代表教育中无法应用移动APP。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教育中应用移动APP也是如此,而怎样应用好这把双刃剑,则是我们教师所要重点研究的任务关键。
  一、新媒体时代的概述及其特点
  最先提出“新媒体”这一概念的人是CBS广播电视公司的研究所所长在1967年提出的。传统媒体包括了纸质报刊、广播音频、电视等,而所提出的新媒体则是在以上传统媒体以后发展的媒体形式,这其中有数字电视、电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形式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所依靠的技术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技术。这些技术的传播速度、传播质量、传播效率都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比拟的。新媒体的发展也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它经历了精英媒体、大众媒体以及我们正处于的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精英媒体代表了农业时代、大众媒体代表了工业时代、个人媒体则代表了信息时代。这其中,个人媒体的发展之迅速以及普及率之广泛都将决定了未来的媒体发展趋势必将以个人媒体为主导。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现状
  思政理论课是一门学术性极强的科目,并且这门科目所涵盖的知识范围也极其广泛,除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理论性稍差的科目以外其他三门课程都是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常常出现以下课堂状况:
  (一)课堂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差
  思政理论课由于其学科的特点使得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尤其是在一些理学工学的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学业考试在课堂上将教师所说的重点划下来或者是直接参考书本内容背题库,这种方式缺少了学生自身的思考,并且使得学生在课后将理论落实到实践的效果极差。还有小部分学生直接放弃听讲,在课上做其他事情。
  (二)教學内容过多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过多也是影响课堂质量的一种重要因素,由于当前高校的思政理论课课程过少,再加上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过多,使得教师在教学时不知道何从下手,并且不知道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照着书本内容宣读,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课堂上也不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都变为课后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三)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思想政治理论课离不开所处的生活实际,虽然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与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些时间上的差距,但是其思想内容应该不应该完全与现在的生活实际脱离。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把曾经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思想内容进行讲解,而不引导学生去将所学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应用移动APP教学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许多行业开始重视科技发展,一些高校也开始重视利用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下面将分析以下几点应用移动APP进行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一)大学生使用移动APP态度不端正
  课堂上利用移动APP进行教学可以在很多环节为教师带来便利,但是许多大学生也借着课堂上可以使用移动APP的机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许多学生由于课堂学习内容过于枯燥,于是明目张胆的玩手机,利用手机打法时间,甚至一些学生直接在课堂上玩游戏、追剧、刷微博等。
  (二)学生过于依赖移动APP
  在教师利用移动APP进行授课时,学生产生了惰性思维,过于依赖移动APP进行学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由于一些移动APP直接将课堂的讲学内容都录入进去了,学生上课前都不进行课前准备,在上课时甚至都不带课本,只是照着移动APP的教学内容来学习。并且一些学生甚至完全脱离了纸和笔,干脆用拍照的方式记笔记,教师讲的内容直接用照下来保存到相册中。这种学习方式过于依赖移动APP以至于学生在学习时都不进行听讲更别提思考所学知识内容了。
  (三)教师无法发挥移动APP最大作用
  虽然一些高校开始尝试着借助移动APP来辅助教学,但是对于思政理论课使用移动APP的效果与高数、物理等理学课堂效果相比并不明显。由于其理论性知识太多,因此教师在使用移动APP辅助教学时,无法完全发挥出移动APP的功能及作用。并且一些教师在使用移动APP时只是将其作为学生上课的签到册和点名册,这也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常用课堂签到方法。
  (四)课后的实践任务都变成通过移动APP完成   在一些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学校不仅把教学内容录入到移动APP中,还将本应该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的课后作业也变成通过移动APP来完成。虽然移动APP比较便捷,可以随时随地用,但是对于思政理论课这种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的科目,利用移动APP完成作业便脱离了生活实践。这种课后学习的方法是不利于学生认真贯彻落实课堂所学知识的,并且对于教师来讲也很难通过移动APP来反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利用移动APP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思维融入新时代发展
  首先,利用移动APP进行辅助教学是在教育界中前所未有的事情,但这一新的教育方式也必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各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拓宽教学眼光。虽然思政课内容过于理论化,但是并不代表移动APP无法完成辅助教学的任务。
  (二)利用移动APP增加课上师生间的交流
  移动APP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因此为了使高校思政理论课堂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增加交流的环节,同时节省每个同学举手提问的时间,教师可以借助移动APP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移动APP中设置提问选项,教师讲课时,如果学生对所讲的知识内容有疑问或者是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按下提问选项,然后在教师的移动APP中将会为教师给出提示,教师便可以回答学生的疑问。除此之外,教師还可以在课前准备工作中,将课堂中所要提的问题设置到移动APP中,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手中的移动APP完成作答,利用移动APP完成课堂上问答环节还有一点好处便是移动APP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立刻做出批阅,并将正确率以及学生错误选项等信息传达给教师,教师便可以从中选择大多数错误选项进行讲解。
  (三)规范学生使用移动APP的方法以及态度
  为了避免学生借助利用移动APP学习的机会来玩手机,或者是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打发时间。学校可以在课堂上派发统一的手机来进行教学,并且学校派发的手机中只有有关学生类的APP,除此之外对手机下载设置权限,防止学生用学校派发的手机下载其他与课堂无关的APP。除了硬件方面,强制规范学生使用移动APP学校方法以外,便是从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来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移动APP学习,高校中的学生普遍也都达到了法定成年人的标准,因此在自律方面是应该高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学校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正确学习,而不是通过强制性手段逼迫学生去学习,这种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四)课后利用移动APP方法
  对于思政理论课这种应该将理论联系实践的科目并不提倡将课后作业完全布置在移动APP中,但是学生可以利用移动APP将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发送给教师,这样便节省了教师查阅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极大提高了课后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复习资料发送至移动APP中,学生直接通过移动APP完成课后复习工作。
  结束语:随着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教育也不应该脱离了科技,因此在课堂中可以利用移动APP等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使用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控好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去正确学习。
  参考文献:
  [1]徐爽.“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解析——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129.
  [2]唐娜娜,付洪涛,陈天然.浅谈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四川省某高职院校为例[J].广东蚕业,2018,5209:116-118.
  [3]窦金焕,陈芳,张远明.手机APP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效能调查报告[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3404:54-58.
  [4]李秀芳.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思政理论课双重考核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6,17:99-102.
  [5]毛隆凤,李宪伦.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时效性的科技与教改含量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8,04:144-147.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新媒体时代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app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ZZJH-510。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其思政价值使之更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效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学为中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笔者以所在学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其研究背景、目标以及研究成果的创新与特色,以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无缝对接;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项目研究背景  如何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是高职院
期刊
教学风格一词是用于区分具体教学行为描述的术语。这一术语被当作方法、模型、策略以及技术等术语来使用,并且被不同的作者当作不同的方式来使用。其特点是不同的教学风格具有各自的师生决策分配结构,分别代表不同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风格都定义了不同的教师与学生行为,并且被赋予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共分为两种类型:  一、再现型风格集群  风格A——E属于再现型风格集群,主要用于基本技能、动作模式的学习,以及对相应文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然而,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以高职院校招生为例,如何在有限的生源中保质保量地完成招生任务,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个人理论学习成果和招生工作经验,尝试通过营销策略的合理运用来拓宽招生路径、提高生源质量,以招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为高职院校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应运而生,信息化的到来让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智能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于美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传统艺术受到现在信息技术的冲击,将遭受重大的考验。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艺术;美学突破  引言  为适应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并且在信息化的大背景影响下,新媒体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意识、了解创业选择、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学校承担了前期的主要工作,而社会也要在大学生创业初期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适当的忍耐力。二者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办好,并最终对社会有所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期刊
摘要:只有儿童有了社会地位以后,才可能出现为满足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需要的文学,儿童文学才会应运而生。因此无论中西,儿童文学的兴起都是比较晚的。但是我们发现,文化相对更为开放、社会解放的程序较深的民族,其儿童文学的发生也较早。  关键词:中西儿童教育文学;异同;原因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文学是最大众化的文
期刊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国内新闻行业对应用型人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仍有诸多的高校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理念与模式的为题,解决高校新闻专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能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新闻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高校新闻;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高校在设立新闻专业教学体系中,构建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意识较差,忽视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正确教学观念
期刊
摘要:在世界教育史上,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一个被誉为史“幼儿教育之父”,一个被誉为“幼儿教育之母”,两人都是幼儿教育史的两大泰斗式的人物,他们在幼儿教育方面都留下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的果实。今天我们将重点从二者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看看这两位世界级的幼儿教育家的相似和不同。  关键词: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比较  一、个人简介  1、福禄贝尔(1782~1852)  福禄贝尔实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是学前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课程建设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外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运用比较研究法,发现当前我国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形式和内容单一、忽视老年人的主体地位、缺乏对老年人的赋权增能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成功之处,为我国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启示  Abstract: W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