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纳凉神器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既没空调又没风扇的古代,古人为了消暑可谓绞尽脑汁,竹子中空透风,凉如冰玉,既可在其荫蔽下感受丝丝凉意,也可做成竹椅竹席等纳凉器物,是古人绝对的“纳凉神器”,而常伴人于枕席之间的“竹夫人”就是竹制纳凉器物中最文雅的一种。
  竹夫人是一种圆柱形中空的竹制品,通常有竹制和藤制的两种,以竹制为主。制作方式是用光滑精细的竹皮编织成圆形中空、周围有洞的竹笼,笼长约五尺,直径五六寸。另有一种制作工艺是用整段竹节,只在筒皮上打些孔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空气流通,竹篾生凉而通风散热。讲究的人家,还会在竹笼里放些薄荷、栀子、茉莉等香草鲜花,让酷夏的睡梦中夹杂沁人心脾的芬芳,由此,又得名“百花娘子”。
  選自《旧闻新知》
其他文献
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张蕴古任大理寺丞。当时,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有个名叫李好德的,因患有疯癫病,发作时就胡言乱语,竟说出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被抓进了监狱。唐太宗传旨严加审讯,张蕴古奏道:“李好德疯癫病的症状很明显,按照法律不应治罪。”太宗一听有理,同意宽宥他。张蕴古便偷偷地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李好德,并与他一起下棋。负责举劾非法行为的侍御史权万纪发现后,就向太宗揭发了这件事。太
期刊
陈骐任江西金宪,刚到任时,曾梦见一只身中三箭的老虎,登上了他的船。醒后他感到很奇怪。当时正是他在审问吉安女子谋杀亲夫一案的时候,因疑点很多,难于结案。  原来这女子是许嫁给一书生的。女家富、男家穷,所以女家经常周济男家。那穷书生很感激,每次都跟他的朋友周彪说起这些事。周彪家中也很富有,听说那女子又长得很美,就想向她求婚,但又没有办法。后来,在穷书生迎亲时,周彪和他一起上路。周彪做伴郎,途中他们遇见
期刊
进军深山  大奇坐在山坡,望着远方。那些崇山峻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他感觉到那些大山最险密的地方,仿佛存在着什么。它们在向他招手,在向他呼唤。他的心怦怦地跳动着,一股无法抵制的冲动撞击着他的脑门,一个奇怪而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慢慢形成。  这一天,大奇、迷糊、美美和胖胖他们出发了。他们对家人说他们相约去旅游。爸妈还真为他们准备了好些东西。  他们到了某个城市,就乘车到了一个偏远的县城,然后徒步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全国地图”,历朝历代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版本。但有三张地图影响最大:一是《九鼎之图》,这是传说中的第一张全国地图,“大中国”概念诞生:二是《秦地图》,这是第一张真正意义的全国地图,“大中国”的版图形成;三是《十道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全国性测绘地图,“大中国”疆域走向精准……    《九鼎之图》:中国最早的一张全国地图  古人很早已开始了地图测绘活动,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期刊
今天的人类是如此之多,以致地球几乎都无法承载我们,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开始思考外星移民计划。不过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是现在这样一个兴旺、强盛的种群,在人类历史上有三次差点儿人口少到几乎要灭绝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究竟是什么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化解这些危险,存留下来的。    120万年前:人类祖先在众多原始人种类中活下来 启示:待着不动很重要  科学家完整分析两条人类基因组的测序,
期刊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岳阳楼记》而成为千古名胜,当年若没有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修楼,便没有范仲淹作赋,名楼名篇都将无存,因此首先要感谢滕子京。《岳阳楼记》开篇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说明滕子京是被贬到这里,那么滕子京为什么被贬到这里?  被贬到巴陵郡之前,滕子京任庆州知州,御史梁坚弹劾滕子京之前在泾州知州任上“费公钱十六万贯”(《宋史·滕宗諒传》),用于犒赏军队和安抚当地羌人,
期刊
南宋初年,战祸不断,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南,金人也意图过江入侵南宋,国家江山岌岌可危,百姓也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偏偏就在这危难之时,江南苏州府辖地出现了一个飞针夺命之徒,传言说他已研究出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夺命穴,被其飞针击中此穴者前六天病重,第七天死亡,完全无药可救。正当家人为死者操办后事时,中针者却突然回光返照,活了过来。病症全无不说,还要比未病之前更加生龙活虎。因此搞得民间人心惶惶,谈针色
期刊
王侯将相的座上宾客,如日中天的大红伶人,居家拥红偎翠,出入前呼后拥,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却跑到人生地不熟的东都洛阳过起了平民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一  碧荷随驼队刚回到京师长安城,就立即叫上一顶小轿,直奔“水云榭”歌舞坊。小轿穿行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碧荷透过轿帘,不经意地瞥见迎面驶过的一辆豪华马车。车中端坐着的那个男子竟是三年来魂牵梦萦的八郎李衮。  “八郎!李衮!”碧荷忍不住急切地叫道。当她掀开
期刊
清朝初年,湖北襄阳有个卖针头线脑的货郎名叫杜重凡,他每天早早挑担出门,摇着拨浪鼓走村串户吆喝叫卖,日落西山才一人往回赶。由于经常独来独往行夜路,杜重凡的胆子越来越大,什么妖魔鬼怪、豺狼虎豹他全不怕。    有年初冬的一天,杜重凡由于串乡跑得太远,直到天黑还没赶到家。当他挑着货郎担踏上山路穿过一座树林时,忽听林中有朗读诗文的声音,在夜风中忽急忽慢,抑扬顿挫。  杜重凡不由大吃一惊,心想:天色已晚,谁
期刊
在过去一段漫长的年代,在没有电、空调、电扇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过夏天的呢?他们都有哪些传统的避暑方法?    房檐角度藏玄机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来设计出檐的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