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八百年之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刺桐港,即如今之泉州港,已是“梯航万国”、闻名遐迩的国际海运枢纽了。当时,刺桐港内“舟船辐辏,帆樯鳞集”,除了国内船舶和货物繁忙进出之外,更有来自海外的“胡贾蕃商云集阑闵码头,海舶商舡泊满港湾江渚”,呈现“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的盛况,港口的船舶和货物达到“蕃舶之饶,杂货山积”的程度。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那么多的船舶、货物、商贾旅客汇聚在刺桐港,却没有发生压船、压货、压港的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港口运作的专业角度来衡量,当时的刺桐港已经拥有相应的码头设施、仓库堆场、疏运道路等海运支持保障系统。由此可见,刺桐港的生产力水平在当时非常先进。规模、设施和能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事实上,泉州古港在唐五代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在宋元时期更达到兴盛繁华的巅峰,成为超一流的综合性大港。“港”荣“城”兴,泉州城也随之成为东南沿海的国际性商贾重镇。从刺桐港的港区格局、仓储市贸和疏运条件等3个方面可予以佐证。
1、内外港区结合,格局宏大
据史料记载,自从隋唐到五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替代“陆上丝绸之路”后,泉州便日益兴起。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州治”由南安市的丰州镇移设至今天的鲤城区,这是泉州发展史上重要的拐点。自此城市中心移向晋江下游的出海口,临近大海,更有利于港城的发展。五代时,泉州古城重新版筑,城廓周长由3里增至20里。“开通衢,构云屋”,海上商贸一派繁荣。宋元时代,刺桐城客商云集,店肆星列;刺桐港风樯林立,货物山积,城市和港口同时步入鼎盛时期。在元代,刺桐港格局宏大,规模集群,成为超一流的大港。这从其内、外港区的构成中可见一斑:
外港区涵盖3大海湾,即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港域十分广阔。在这些海湾内分布着后渚、洛阳、梧宅、乌屿、石湖、安海、永宁和围头等8个子港区。子港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水上往来便捷,可为海内外“千帆百舸”的进出提供功能强大而完善的服务。以后渚港区为例,它是元代南洋诸国远洋航线上的主要港口,乃中外商船辐辏之处。
内港区由晋江下游东岸之车桥、后山、厂口,城东南之法石,以及洛阳桥下游等码头构成。这些内港码头众多,大小齐备,功能配套,“驳船转运”便利,并且与城市中心区实现“无缝”衔接。中外商品可在商业区直接“吐纳”并“就市贸易”。以法石港区为例,由于“枕山面江”“人烟辐辏”,自宋代起就因海上交通贸易的繁荣而吸引众多阿拉伯人聚居于此。元初执掌市舶的蒲寿庚建“望云楼”于此,“以望得海内外之舶出入”,就是因袭波斯商人的习俗。可见当时法石港区地位之显,海上交通之盛!
2、仓库众多,市贸结合
古代社会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贸易,都是现货买卖、即市交易,港口因此成为海上交通和贸易的集散地。一个服务功能强大、能够辐射海内外的港口,除了码头众多,船舶辐辏,商贾云集之外,拥有数量庞大,能够为“价值千万”“堆积如山”之货物提供充足的储存、转运和交易的仓库,也是极为重要的。宋元时期的刺桐港之所以能够调度自如,周转便利,而且商贸繁荣,充满活力,与其数量庞大、分工各异、“店肆”合一的仓库群是分不开的。《泉州府志》记载:“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可见宋元时期,泉州古城之东南以及晋江沿岸,就分布大量“储贸结合”的仓库。而且,在刺桐港数量众多的仓库(或称货栈)中,既有民营的,又有官方的。前者称“云屋”或“云栈”,兼有“客舍”和“库房”两种功能,实际是一种“店肆”,在提供客房的同时,也方便货物存放和市井买卖,为海内外商贾提供极大便利;后者称“舶司库”,归政府“市舶司”下设的“市舶库”管理,由于当时国家在口岸实施“抽解”(征收实物性关税)和“博买”(由政府规定收购的商品)的政策,这类仓库就专门用于储存官衙的商品。现在,在泉州市城南仍有“舶司库巷”,乃沿用古时旧称。当时的内港区码头直接与市中心“无缝”衔接,史料记载印证这一点。古时泉州的车桥,时称“车桥澳”,北接城区,外通晋江,附近的聚宝街与城南“蕃坊”为邻,是泉州中外商贾堆积货物的仓库重地。泉州民间有“金浯江、银聚宝”之说。浯江乃晋江下游泉州城南的一段,因经常停泊许多满载珠宝的蕃船而得名“金浯江”;聚宝是指“聚宝街”,为繁华商业地区。许多阿拉伯和波斯的远洋商船来到泉州城南车桥之“圆通港”靠岸,货物卸后堆集于此。
3、集疏运系统完善,水陆畅通
为保证货物顺畅地进出内外各港区,泉州港的水陆集疏运体系经过唐宋元时期的发展日趋完善,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一是开凿环城河,直接“通舟楫以城下”,使蕃舶和海商可由外港直接行驶到城区,卸货入栈即可就近进入商业区进行“即市交易”。二是各个码头之间水道相通,即外港各码头之间,外港与内港码头之间,内港各码头之间,都有畅通的水道相连,全港形成港内疏运网络,“驳船转运”十分便捷。三是在港湾或内河建设桥梁,形成通畅的陆上集疏运系统。泉州多湾多水,筑桥是构架陆路交通体系的重要环节。据《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历代造桥总数逾260座,仅宋代就建造105座。这些桥梁不仅连接泉州城区与港区,而且对经济腹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如安平桥(又称五里桥),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始筑,历时13年建成。此桥横跨海滩,将泉州城南安海镇西畔与对岸南安水头镇相接,中外商船可直接停泊在桥边装卸货物,大大方便泉州进出口货物的水陆转运。万安桥(又称洛阳桥),宋皇祜五年(公元1053年)始筑,历时6年8个月建成。桥成后,消除旅客海湾摆渡的危险,方便商旅往来和货物转运,更缩短泉州与福州间的陆路行程,将泉州港的腹地延伸到闽北地区。
综上,凭借优良的内外港区,云集的市区仓库,通畅的水陆疏运系统,刺桐港毫无争议地成为当时超一流的综合性大港。
1、内外港区结合,格局宏大
据史料记载,自从隋唐到五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替代“陆上丝绸之路”后,泉州便日益兴起。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州治”由南安市的丰州镇移设至今天的鲤城区,这是泉州发展史上重要的拐点。自此城市中心移向晋江下游的出海口,临近大海,更有利于港城的发展。五代时,泉州古城重新版筑,城廓周长由3里增至20里。“开通衢,构云屋”,海上商贸一派繁荣。宋元时代,刺桐城客商云集,店肆星列;刺桐港风樯林立,货物山积,城市和港口同时步入鼎盛时期。在元代,刺桐港格局宏大,规模集群,成为超一流的大港。这从其内、外港区的构成中可见一斑:
外港区涵盖3大海湾,即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港域十分广阔。在这些海湾内分布着后渚、洛阳、梧宅、乌屿、石湖、安海、永宁和围头等8个子港区。子港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水上往来便捷,可为海内外“千帆百舸”的进出提供功能强大而完善的服务。以后渚港区为例,它是元代南洋诸国远洋航线上的主要港口,乃中外商船辐辏之处。
内港区由晋江下游东岸之车桥、后山、厂口,城东南之法石,以及洛阳桥下游等码头构成。这些内港码头众多,大小齐备,功能配套,“驳船转运”便利,并且与城市中心区实现“无缝”衔接。中外商品可在商业区直接“吐纳”并“就市贸易”。以法石港区为例,由于“枕山面江”“人烟辐辏”,自宋代起就因海上交通贸易的繁荣而吸引众多阿拉伯人聚居于此。元初执掌市舶的蒲寿庚建“望云楼”于此,“以望得海内外之舶出入”,就是因袭波斯商人的习俗。可见当时法石港区地位之显,海上交通之盛!
2、仓库众多,市贸结合
古代社会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贸易,都是现货买卖、即市交易,港口因此成为海上交通和贸易的集散地。一个服务功能强大、能够辐射海内外的港口,除了码头众多,船舶辐辏,商贾云集之外,拥有数量庞大,能够为“价值千万”“堆积如山”之货物提供充足的储存、转运和交易的仓库,也是极为重要的。宋元时期的刺桐港之所以能够调度自如,周转便利,而且商贸繁荣,充满活力,与其数量庞大、分工各异、“店肆”合一的仓库群是分不开的。《泉州府志》记载:“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可见宋元时期,泉州古城之东南以及晋江沿岸,就分布大量“储贸结合”的仓库。而且,在刺桐港数量众多的仓库(或称货栈)中,既有民营的,又有官方的。前者称“云屋”或“云栈”,兼有“客舍”和“库房”两种功能,实际是一种“店肆”,在提供客房的同时,也方便货物存放和市井买卖,为海内外商贾提供极大便利;后者称“舶司库”,归政府“市舶司”下设的“市舶库”管理,由于当时国家在口岸实施“抽解”(征收实物性关税)和“博买”(由政府规定收购的商品)的政策,这类仓库就专门用于储存官衙的商品。现在,在泉州市城南仍有“舶司库巷”,乃沿用古时旧称。当时的内港区码头直接与市中心“无缝”衔接,史料记载印证这一点。古时泉州的车桥,时称“车桥澳”,北接城区,外通晋江,附近的聚宝街与城南“蕃坊”为邻,是泉州中外商贾堆积货物的仓库重地。泉州民间有“金浯江、银聚宝”之说。浯江乃晋江下游泉州城南的一段,因经常停泊许多满载珠宝的蕃船而得名“金浯江”;聚宝是指“聚宝街”,为繁华商业地区。许多阿拉伯和波斯的远洋商船来到泉州城南车桥之“圆通港”靠岸,货物卸后堆集于此。
3、集疏运系统完善,水陆畅通
为保证货物顺畅地进出内外各港区,泉州港的水陆集疏运体系经过唐宋元时期的发展日趋完善,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一是开凿环城河,直接“通舟楫以城下”,使蕃舶和海商可由外港直接行驶到城区,卸货入栈即可就近进入商业区进行“即市交易”。二是各个码头之间水道相通,即外港各码头之间,外港与内港码头之间,内港各码头之间,都有畅通的水道相连,全港形成港内疏运网络,“驳船转运”十分便捷。三是在港湾或内河建设桥梁,形成通畅的陆上集疏运系统。泉州多湾多水,筑桥是构架陆路交通体系的重要环节。据《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历代造桥总数逾260座,仅宋代就建造105座。这些桥梁不仅连接泉州城区与港区,而且对经济腹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如安平桥(又称五里桥),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始筑,历时13年建成。此桥横跨海滩,将泉州城南安海镇西畔与对岸南安水头镇相接,中外商船可直接停泊在桥边装卸货物,大大方便泉州进出口货物的水陆转运。万安桥(又称洛阳桥),宋皇祜五年(公元1053年)始筑,历时6年8个月建成。桥成后,消除旅客海湾摆渡的危险,方便商旅往来和货物转运,更缩短泉州与福州间的陆路行程,将泉州港的腹地延伸到闽北地区。
综上,凭借优良的内外港区,云集的市区仓库,通畅的水陆疏运系统,刺桐港毫无争议地成为当时超一流的综合性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