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地理思维”的地理导学案设计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地理思维的培养为切入点,通过对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助学功能和弥补教材不足、辅助课堂教学功能进行强化,优化导学案的内容设置和版面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基本知识技能的运用,提升学生对学科思想、理念的认同和理解,有效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思维;地理导学案;编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3-0047-03
  【作者简介】孙德勤,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31)教师,高级教师。
  布鲁纳指出,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该将学科中最能体现学科本质、广泛适应性的观念教给学生。这些观念“可以把现行的极其丰富的学科内容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活力的东西”[1]。地理思维是“基于一定地理学思想与理论,运用知识和技术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较为稳定的心智过程与行为”[2]。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地理思维的培养是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程志华认为:导学案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设计的导学方案。[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编写到导学案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为例,谈一谈如何设计关注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的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一课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旨在使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一般特点,分析传统工业区发展的条件、问题及整治的措施。因此,围绕培养地理思维、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学过程首先应该以地理学的“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引领。但是区位理论学生在本章第一小节中已经有所接触,可持续发展理论学生还没有涉及。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主要以区位理论为引导,对上述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并在其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此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培育,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形成地理实践力。
  一、优化导学案的宏观构架,凸显导学案的“导”
  新课改以来,众多学者对导学案进行了研究,但在导学案的内容构成和呈现方式上,依然还是以诸如学习目标、教学重点、课堂活动、巩固练习等从上到下、线性的平面的呈现方式为主。虽然,学习目标等是导学案的基本要素,但在呈现方式和结构上,应当不断优化,以更突出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导”学,至少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让学生的学习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行为;要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传统工业区”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导学案整体划分为“课标要求”“相关术语”“预习反馈”“互动释疑”“背景资料”和“相关梳理”等几部分。
  “课标要求”部分类似于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初步明确通过本节课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预习反馈”部分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互动释疑”部分主要为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论一论”“理一理”“比一比”“练一练”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对鲁尔区形成的条件、衰弱的原因和整治的措施进行理解;对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地区发展条件的异同进行对比;进行适当的拓展运用,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并对本小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结合教学板书(见图1),在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对鲁尔区形成的条件、衰弱的原因及整治的措施等问题进行结构化整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
  “相关梳理”部分在导学案中用文本框单列,列出了本课学习后需要整理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具体内容为——相关梳理:1.从资源条件、工业部门、工业规模、环境影响来看,传统工业区一般具有哪些特点。2.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鲁尔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的措施分别有哪些?随后导学案中还附了一份“延伸材料”,提供视频链接《城市的远见——鲁尔工业区的蜕变》,该纪录片详细地介绍了鲁尔区的整治过程和成效。
  对预习的有效指导、对课堂活动的具体设置、对知识结构的梳理以及对课后整理的要求与拓展,都凸显了该导学案对“学”进行引导的重视。强化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可以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构建知识结构、提升地理思维等习惯和能力,不断提升学习力。
  二、注重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凸显导学案的“学”
  李福灼、李淑媛認为:目前对导学案的研究,多数侧重于教师的导,而对学生如何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研究尚少,对导学案的有效性也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这样不利于有效导学案教学模式策略的提出。[4]导学案作为教学设计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教师基于学情分析而制订的教学方案,但它更应该侧重于服务学生的学。导学案若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它至少应该明显地体现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要让学生明确学的重点,二是要让学生逐渐掌握学的方法,三是要能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在“传统工业区”导学案的设计中,笔者在“相关术语”部分罗列出了这节课应该了解的一些地理术语,以促进学生对这节课涉及的最为基本的地理概念的注意和理解。它和“相关梳理”部分一起,明确了学习的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同时,通过课后“相关梳理”,还可让学生看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预习反馈”部分,指导学生复习和预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互动释疑”部分,在两个问题(问题1:结合书本65~66页第一段,讨论鲁尔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问题2:结合书本,仔细阅读下列资料,思考鲁尔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分别有哪些?)和相关资料的引导下,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个体深度分析归纳;在互学中“教学相长”,在独学中“专精覃思”。导学案通过“互动释疑”中的“理一理”环节,加上教师的板书,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并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导学案中“预习反馈”部分,一方面通过预习使学生产生“疑惑”,激起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批阅及问题反馈,也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预习的问题所在,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教师借助“预习反馈”部分呈现学生预习中的优秀表现及存在不足,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习欲望。学生自主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当导学案能尽可能地激發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热情、课后整理归纳时,导学案才真正体现出了其价值所在。
  三、丰富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料,凸显导学案的“案”
  “案”这一文字有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指向精炼和翔实,比如议案、档案等词汇中的“案”。导学案的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导学案内容应该在尽可能精炼的同时,做到弥补教材不足、有效辅助课堂教学。
  在“传统工业区”导学案中,笔者对“相关术语”中的“区位理论”和“产业结构”的注释进行了脚注,这些脚注在辅助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凸显了学案的学术性和“地理味”。李松林先生认为:教师传授给学生诸如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知识,而较少关心这些知识的认识来源、类型差异、共同属性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组织结构。[5]学科术语是构建科学大厦的基石。“相关术语”部分的设置,指向了地理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和外延,它将有效提升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深度和高度。
  笔者在导学案的“背景资料”部分提供了“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三次产业革命简表”和“鲁尔区的改造”等图文资料。“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之后,在图上判断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大致分布;“三次产业革命简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成为鲁尔区衰弱的根本原因;“鲁尔区的改造”以更丰富的图文介绍了鲁尔区利用原有条件,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具体措施(科学公园、利用废旧厂房改造成娱乐、展览场馆等)。在“互动释疑”部分,导学案提供了关于鲁尔区的产业结构、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一次能源)的变化、世界钢铁市场概况、鲁尔区的污染、鲁尔区工业结构变化和产业人数的变化等资料。上述材料都极大地弥补了教材资料的不足。在“相关梳理”所附的“延伸”部分,视频信息的提供,体现了这份导学案的时空延伸性、开放性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照。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传统工业区”导学案的设计,在内容设置和版面结构上进行了大胆优化,通过“导”学、助“学”、“辅”学功能的强化,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以静态的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动态地拓展,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活动,再到课后整理与延伸,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促进基本知识技能的运用,提升学生对学科思想、理念的认同和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地理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4.
  [2]孙德勤.地理思维:核心地理素养的重要表征[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1):20-22.
  [3]程志华.例谈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设计[J].地理教学,2013(12):19-23.
  [4]李福灼,李淑媛.近年来我国导学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95-98.
  [5]李松林.知识教学的突破:从知识到知识的知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6(1):60-6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经典的问题及相关知识和结论的剖析,从中提炼关键词,建构思维过程,让学生不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遇到新问题时,可以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形成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建模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建模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数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经典问题;关键词;思维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
[摘要] 目的 采用應答指导治疗策略(RGT)优化EBTB治疗方案,通过临床研究实现为患者提供精确治疗EBTB提供良好的基础。 方法 筛选2016年6月~2018年3月90例支气管结核病(EBT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按照传统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RGT优化EBTB治疗。根据对比患者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痰转阴率的测定结果,统计有效
【摘 要】通过情感和认知的双主线设计可以对高中革命史教学进行深度的构建。认知主线可以厘清史实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历史史实发展的时空构架,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带领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探究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逻辑。情感主线可以承载历史学科的重大社会功能,为立德树人而教,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与认知;主线;高中革命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结合“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对“可遗传变异”专题复习课中四个教学环节的剖析,说明通过主动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关键词】可遗传变异;认知能力;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3-0075-05  【作者简介】蒋选荣,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美文集中体现了汉语言智慧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魂,数千年来熠熠生辉。加强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站在现代课程建设的高度,突出课程建设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谨性”,体现出相应的特色,其校本化实施展现出一幅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画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典美文;诵读课程
【关键词】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高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57-04  【作者简介】1.何瑜娜,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二级教师;2.谈雷,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实践过程中习得生物学
【摘 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初中年级英语阅读课教学进行了探索,初步构建了英语阅读教学的体系:教师在从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活动安排、作业布置等环节,通过观察加以引导和推动,通过理念更新、整体设计、扩充阅读等一系列的组合措施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初中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兴趣;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生长教育以遵循人的生长规律,追求人的主动、持续、和谐生长为理念。基于生長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应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生长物理观念,在合作建构中生长思维能力,在反思内化中生长学习品质,在应用迁移中生长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长教育;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0-0053-04  【作者简介】吴志明,江苏省
【摘 要】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领衔镇江区域内的13所学校成立“社团联盟学校”,通过组织联动,实现学校社团由“关注形式”向“关注内涵”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区域合作”转向,由“经验指导”向“科研发展”转型,由“不联贯甚至碎片化”向“课程化实施”转轨。  【关键词】区域合作;学生社团;联盟学校;共建共享  【中图分類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1-0
【摘 要】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本位,当下阅读教学正倾向精微的“术”,而远离本原的“道”。人们热衷于课堂“热闹”,苛求于新奇的“式”。其实,无论“道”,还是“术”,抑或是“式”,兼而有之,相得益彰才最好。以“优学课堂”为例,语文课的高效是以学生“优学”促进并实现的高效。而实现“优学”的诸多方式均需合乎规律,成就学生。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优质阅读”才能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真正个性。  【关键词】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