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风扬千帆竞 书香致远润无声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寿阳县城内小学百余年教育教学的演进史,尤其是当前在国学教育工作方面的做法與成效,充分体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讲话精神要义。我们编选寿阳县城内小学这组文章,就是为总结该校的经验,启示同类学校开创自己的未来。
  国学文化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近年来,寿阳县城内小学将国学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中,作为校本课程来实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以国学的儒家之德、儒家之学、儒家之教为血肉精魂,丰富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熏陶学生的品性,提高学生的智力,以期形成整体效益,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营造良好氛围,融入国学元素
  城内小学结合实际,将国学教育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将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室内板报、室外墙裙、校园围墙和宣传标语等载体,让校园的一草一木和每一个角落都说话,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让每一位师生都成长为知识广博、德行高尚、行为优雅的城内人。学校利用校园内一直保留并矗立着的、始建于清代中叶的孔庙,建立“城内国学讲堂”,这一代表传统文化的建筑及其蕴含的内涵和城内小学百年的沧桑与辉煌的历史、百年积淀的厚实凝重,恩泽后来之人。
  学校教学楼内东西两个楼梯的每一层台阶壁上都印贴着《弟子规》《三字经》,学生们在上下楼的时候都能看到,让国学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学校的四个开放书角,在为全校师生提供自由阅读空间的同时,开辟了专门的国学园地,图书室最大限度地提供国学方面的经典书籍。目前,开放书角已经成了学生们课下最乐意去的地方。
  二、诵读国学经典,滋养民族气质
  国学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博雅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小学生不可能天生对国学内容感兴趣,而我们在开展国学教育时,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要培养小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国学教育是以“熟”为本,而不是以“知”为本,所以学习的方式最主要的应该就是一个字“诵”。
  学校在国学教学课上,着力打造“乐学模式”。此模式分为四步:悦读、熟读、悟读、化读。教学始于“悦读”,激活学习动力;基于“熟读”,做足涵泳工夫;贵在“悟读”,唤醒主体智慧;成在“化读”,积淀文化底蕴。
  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开辟每周一节国学课,课上至少保证25分的诵读时间;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的“古韵诵读”时间;每天课间操的5分钟全校“千人诵读”时间;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列队出校门的“放学路诵”时间;规定学校的晨读、午诵和暮吟时间,走在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朗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声音。
  这样,学生能够确保每天有不少于4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年就能确保不少于100个小时的诵读时间。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都会有一节国学课,每节国学课确保诵读时间不少于25分钟。总共统计小学阶段将有不少于690个小时的经典诵读时间。在这690小时的诵读中,学生的民族气质得到了滋养。
  三、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2010年,学校承担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先后三次获先进实验学校的称号,先后有4名教师在课题组组织的全国语文课堂大赛中获一等奖,同时有80余篇论文获等级奖、有20余节录播课获等级奖。在此课题圆满结题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学教育的开展,学校又承担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课题,由原来的语文教学拓展到各科教学,这个课题虽然刚刚开题,但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课题,深入研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把握国学渗透的契机,构建多方面展示国学教育的平台。
  参照国学相关教育机构编著的国学教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国学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和全体班主任老师集体编写了城内小学的国学教材《子曰》,每年级分上下册,共计12册。从2015年9月开始正式使用,同时以校编的《亲子读本》为辅,落实教学。重点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百孝经》《劝孝歌》《增广贤文》《笠翁对韵》等经典。
  学校还编印了教师读本两册,意在通过教师诵读经典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也为学生的经典诵读树立榜样。“教师读本”中的“心灵感悟”栏目即为教师的读后感,是老师们交流诵读感悟的地方。
  学校将全体语文教师编为国学课教师,结合校本研训和学期讲座的时间对语文教师进行国学培训。提倡教师个人订阅国学方面的刊物,主动阅读《城内学校教师读本》,加入学校“桃花诗社”等,多渠道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外派学习培训交流,并为教师购买国学课程方面的学习光盘,使其利用校本研训的机会观看名师公开示范的录像,与国学名师近距离接触,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丰富社团活动,打上国学印迹
  1.开设围棋特色课程。自2011年9月以来,学校开设了围棋特色课程,由校党支部副书记付金忠老师任课(付老师是县围棋协会主席,具有围棋二级裁判资格证书,是中国棋院认证的围棋业余四段棋手)。四年来,已经有1500余名学生接受过围棋训练,在山西省小学生围棋比赛中成绩显著,有2人获业余3段,23人获业余1段,45人获业余1级证书。围棋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观察、想象、推理等能力,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创办桃花诗社。学校桃花诗社在社长郑素萍老师的带领下,自2013年成立以来,根据教师个人特长和喜好组建了31人的团队,学生参加人数达40人。目前教师创作作品有200余首、学生作品有50余首,各类作品在相关大赛中多次获奖,郑素萍、杨冬亮、马瑞萍三位老师获县诗词大赛一、二等奖,学生吴霜获诗词创作“金童奖”,学校获得了优秀诗社荣誉。学校收集师生的优秀作品结集编印了《桃花朵朵开》一书,目前正在筹划编印《桃花朵朵》第二集。   五、开展节日活动,激荡国学情怀
  1.“感恩节”,开展“孝亲敬老”活动。结合《百孝经》《劝孝歌》学习,让学生知古人之孝,并联系生活,布置家庭尽孝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学生们不仅很高兴地完成了作业,留住了那个美好的时刻,也在他们幼小心灵里播下了孝心的种子。
  2.“六一国际儿童节”展示经典积累。通过画画、作文、书法、板报、演讲等形式,从国学的角度展示学校的书香建设。特别是在2016年和2017年的六一节,学校围绕国学主题,全校师生全部参与,以年级进行团体展示。这种团体展演,学生全员参与,场面宏大,震憾力强,取得了良好的内部效应和社会效应。
  3.“体艺2+1”活动。创编城内小学的国学操,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强身健体并诵读经典。“读书节”上,各班以诵、读、吟、舞、演等多种形式,展示个人和班级的读书成果。与此同时,学校参加了汉字听写大赛,获得县市一等奖、省级优秀奖,参加国学达人赛获得县级一等奖、市级团体二等奖,县级书法赛团体一等奖,教师演讲赛县级一等奖。国学系列活动,唤起了学生们对国学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2015年4月,学校在寿阳县为全市展示的“体艺2+1”活动中,由一二年级组成的“千人诵经典”节目受到好评(“千人诵读”这一特色活動,从2010年开始构建,不断完善,至今保持)。
  六、家校联手拓展,打造国学双课堂
  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阵地,家校联手,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共同成长。学校从2016年起,推行了“亲子共读”实施计划,每个学期都有一定数量的亲子阅读篇目下发到每个家庭,要求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比如本学期各年级下发的亲子读本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百孝经》《劝孝歌》《笠翁对韵》《增广贤文》等,提倡家长陪同学生一起读,通过“亲子共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共读,分享读书的感悟和乐趣,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亲子共读后,不仅理解了内容,更主要是家长能督促学生落实到行动中。计划实施后,家长们认为学生普遍变得懂事多了,这种效果与做法深受家长欢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学校利用节假日,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到附近国学教育基地去开展实践活动,充分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比如,今年春季,号召家长与学生共同到县国学教育基地———帝师故里祁隽藻故居进行植树活动,同时游览参观博物馆,感受一门五进士、三世四翰林的祁氏望族,感受三代帝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此外,不同季节还可以去县五峰山、龙栖湖、鹿泉山等感受傅山先生的书法、寿星文化的源远。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风骨。感受文化的厚重、温润与美好,牵手学生,徜徉国学殿堂,牵手学生,传承国学之魂,共建学生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寿阳县城内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当下,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环境,一些人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迷茫,降低了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了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和行业,这对教育事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师的心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齐抓共管。养成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机制,方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多年来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期刊
山西省组织开展第21届“推普周”活动  2018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又是实施语言文字“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山西省教育厅、省语委的统筹安排下,各市教育局、语委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组织了轰轰烈烈的推普周活动。  9月10日上午,由太原市教育局、太原市语委办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承办的“戏剧文化进校园———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山西省戏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犹如强劲的东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感奋之余,我不禁想起了一所乡村学校。  想起她迷人的育人环境。校园里树木成林,各色的果木乔木灌木应有尽有;成片的草坪花卉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花木的种植别出心裁,充分考虑了每棵树每朵花所赋予人的精神生活的某种审美和情绪色彩。  想起她令人叹服的农业实践基地。果园、葡萄园、教学实验园地、生物专用教室、养兔场、温室等
期刊
每年一度的世界阅读日成为各学校的节日,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阅读氛围空前高涨起来。  欣慰之余,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校园阅读不应该只是季节性活动,而应成为一种常态。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和规律性认识不足,一些中小学阅览室的图书数量虽然达标了,但是图书质量、品种却不敢恭维,里面的图书鲜有教师喜爱的,更遑论少年儿童了;中小学校虽然配备了图书管理员,但个别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充其量也只是个“管”
期刊
晋城市教育装备管理中心前身为晋城市教学仪器站,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晋城市教育局,2012年改为现名,是负责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管理等工作的教学性质的事业单位。近几年,我中心紧紧围绕全市教育中心工作,从教育装备事业发展大局着眼,致力于推广教育装备应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装备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建”“配”同步,提升装备建
期刊
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爱”与“责任”的重要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也就办不好教育。30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要以德为先,把责任感时刻牢记心中,真正做到“敬业奉献”。  一、做学生情感的维护者  情感对智力活动和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它主要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习过程和学
期刊
第三届、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第五次会员大会日前在江南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大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和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取得的积极成效。他强调,要聚焦灵魂和主线,举旗定向、入脑入心,加强研究宣传
期刊
我省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改革,是为了解决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外行领导内行,学校行政级别高于或相当于同级教育部门行政级别难以管理,有行政级别的校长频繁参加各种与学校无关的会议、活动难以静心办学,校长行政级别“能上不能下”导致难以流动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晋中市作为山西省唯一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市,以市统筹,市县联动,完善顶层设计,大胆先试先行,通过政校分开、简政放权,让校长集中精力办学
期刊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新任校长或者是到一所新的学校任校长时,怎样开展工作比较好呢?回顾我当校长的经历,感慨万千,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的体会是:成功的经验固然珍贵,但失败的教训更值得反思。  1997年8月,我任曲沃县下裴乡中学校长。当年下裴乡中学的中考成绩在全县15所中学中排第十名,曲沃中学面向全县招180名学生,下裴乡中学录取了2名;1998年我校中考成绩一跃成为全县第一,且与第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