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后的阳光映照在对面的墙壁上,办公室内窗明几净,各类书籍文件摆放整齐,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已经升任固原回民中学副校长的何桂琴女士,以得体的仪态,精当的话语诚恳地讲述着自己学习工作和成长的经历。
27年前,大学毕业的何桂琴选择回到家乡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成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用自己所学书写理想人生。可第一次上课就让她很失落,自己准备了整整10页的教案,什么都没讲明白。但她并没有放弃,别人备课用2小时,她就用4小时;别人睡觉了,她还在琢磨怎么才能把数学课讲得生动……4年后,在固原地区“第四届教坛新秀”评选中,何桂琴一举得奖。至此,何桂琴就把传道授业解惑,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
何桂琴告诉记者,农村孩子内向,不愿与人沟通。自己采取的策略就是“逼”。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挑出一名内向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给同学们讲课。有些孩子不愿讲英语,何桂琴就组织了一场英语歌曲大赛。后来,出现“台上的孩子握着话筒不放,台下的孩子还一直嚷着要上台”的现象。身为数学老师,何桂琴却经常听别的课,她学习语文课的表达方式,模仿英语课的轻松幽默,体会音乐课的节奏感,力图把枯燥的数学教出美感来。
教学之余,何桂琴对自己的学生也关怀备至,因为回民中学接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离开大山的孩子们,不会洗头,不会洗衣服,有的穿着鞋睡觉,有的甚至不会上城里的厕所,因为不好意思问人,就尿到裤子里了。担任班主任的何桂琴,就从吃、喝、拉、撒教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洗头、洗衣服。她给班里的女生剪头发,还给家庭贫困的学生做衣服,“他们都说我衣服做得漂亮!”何桂琴脸上满是自豪地说。
“没有您,我就没有今天”,学生王金花说。她忘不了,高中时家里经济困难,她想退学,是何老师拉住了她,用自己的工资为她交学杂费,把书籍和学习用品送到她手上,还鼓励她在逆境中拼搏。最终,王金花考入重点大学。像王金花这样的贫困生占固原市回民中学学生的80%以上,何桂琴心里着急,“就算把我的工资全部拿出来,也帮助不了这么多学生啊。”为了让更多贫困孩子读书,经何老师提议联系,固原市回民中学成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会”。朋友聚会、同学聚会、学校开会,何桂琴什么时候都不忘给学生们“拉赞助”……至今共有30多个单位和许多热心人与回民中学542名贫困回汉学生结成帮扶对象,先后共接受捐助款项38万余元,这些善款全部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何桂琴说:“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十个学生考上大学,可以改变一个村的命运;许许多多学生考上大学,就能改变我们西部贫困落后的面貌……”
学生眼中的何桂琴,永远都是精力充沛、风风火火。“从来没见过何老师走路,她一直都在跑!”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同事眼中的何桂琴总是充满阳光、乐乐呵呵,“她好像从来没有烦心事儿。”她的周身都散发着快乐因子,给人积极向上的能量。其实,谁没有烦恼?谁又可以抗拒各种情绪的困扰?何桂琴说,自己也会遇到坎兒、感到委屈,“但生气难过又有什么用呢?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何不开开心心的呢!”朴实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却饱含着最本真的人生智慧。多年来,每到夜深人静,别人早已进入梦乡,何桂琴还在伏案批改作业。有时为学生组织活动,她连续多日每天只睡2小时。明知拿她没办法,丈夫还是心疼地“骂”她:“你不要命了!”其实,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为了学生可以不顾一切的人。27年,何桂琴从未抱怨过苦和累,她说:“我不想标榜过程的艰辛,只要对学生成长有好处就行。”正如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组委会的颁奖词对她评价的那样:“不是亲人,却有恩重如山的承诺;不是富翁,却拥有情深似海的重托。当贫困学子们一朝梦圆,她改变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点亮的是无数人的希望。
在27年的教学生涯中,何桂琴和大家一起向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回汉学生。多年来,她一心扑在教学上,用勤奋与刻苦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先后承担校内外公开课上百次,撰写教学论文30多篇并发表在区内外报刊杂志上,辅导学生百余人。她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办好固原市回民中学两所“校中校”(少年团校和青年党校),自编了《固原回中少年团校培训教材》,并使之成为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喜闻乐道的思想教育阵地。探索出“授课点拨-小组研讨-实践探究-自学深化-自测互评”的德育教育模式,共培养发展49名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学生党员品学兼优,全部考入本科以上院校。她多方努力积极筹备,经校委会同意成立“贫困生基金会”。何桂琴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表彰,她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中国好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多次被国家领导人接见,2012年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今年又被选为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何桂琴告诉记者,作为自治区党代会代表,会议结束后,自己一定要在不同场合,利用不同方式,把大会的精神传达好、宣传好,让大会精神深入人心,让大会精神凝聚和鼓舞人心,激发大家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共同建设好美丽家园。G
责任编辑:沈 阳
27年前,大学毕业的何桂琴选择回到家乡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成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用自己所学书写理想人生。可第一次上课就让她很失落,自己准备了整整10页的教案,什么都没讲明白。但她并没有放弃,别人备课用2小时,她就用4小时;别人睡觉了,她还在琢磨怎么才能把数学课讲得生动……4年后,在固原地区“第四届教坛新秀”评选中,何桂琴一举得奖。至此,何桂琴就把传道授业解惑,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
何桂琴告诉记者,农村孩子内向,不愿与人沟通。自己采取的策略就是“逼”。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挑出一名内向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给同学们讲课。有些孩子不愿讲英语,何桂琴就组织了一场英语歌曲大赛。后来,出现“台上的孩子握着话筒不放,台下的孩子还一直嚷着要上台”的现象。身为数学老师,何桂琴却经常听别的课,她学习语文课的表达方式,模仿英语课的轻松幽默,体会音乐课的节奏感,力图把枯燥的数学教出美感来。
教学之余,何桂琴对自己的学生也关怀备至,因为回民中学接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离开大山的孩子们,不会洗头,不会洗衣服,有的穿着鞋睡觉,有的甚至不会上城里的厕所,因为不好意思问人,就尿到裤子里了。担任班主任的何桂琴,就从吃、喝、拉、撒教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洗头、洗衣服。她给班里的女生剪头发,还给家庭贫困的学生做衣服,“他们都说我衣服做得漂亮!”何桂琴脸上满是自豪地说。
“没有您,我就没有今天”,学生王金花说。她忘不了,高中时家里经济困难,她想退学,是何老师拉住了她,用自己的工资为她交学杂费,把书籍和学习用品送到她手上,还鼓励她在逆境中拼搏。最终,王金花考入重点大学。像王金花这样的贫困生占固原市回民中学学生的80%以上,何桂琴心里着急,“就算把我的工资全部拿出来,也帮助不了这么多学生啊。”为了让更多贫困孩子读书,经何老师提议联系,固原市回民中学成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会”。朋友聚会、同学聚会、学校开会,何桂琴什么时候都不忘给学生们“拉赞助”……至今共有30多个单位和许多热心人与回民中学542名贫困回汉学生结成帮扶对象,先后共接受捐助款项38万余元,这些善款全部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何桂琴说:“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十个学生考上大学,可以改变一个村的命运;许许多多学生考上大学,就能改变我们西部贫困落后的面貌……”
学生眼中的何桂琴,永远都是精力充沛、风风火火。“从来没见过何老师走路,她一直都在跑!”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同事眼中的何桂琴总是充满阳光、乐乐呵呵,“她好像从来没有烦心事儿。”她的周身都散发着快乐因子,给人积极向上的能量。其实,谁没有烦恼?谁又可以抗拒各种情绪的困扰?何桂琴说,自己也会遇到坎兒、感到委屈,“但生气难过又有什么用呢?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何不开开心心的呢!”朴实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却饱含着最本真的人生智慧。多年来,每到夜深人静,别人早已进入梦乡,何桂琴还在伏案批改作业。有时为学生组织活动,她连续多日每天只睡2小时。明知拿她没办法,丈夫还是心疼地“骂”她:“你不要命了!”其实,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为了学生可以不顾一切的人。27年,何桂琴从未抱怨过苦和累,她说:“我不想标榜过程的艰辛,只要对学生成长有好处就行。”正如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组委会的颁奖词对她评价的那样:“不是亲人,却有恩重如山的承诺;不是富翁,却拥有情深似海的重托。当贫困学子们一朝梦圆,她改变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点亮的是无数人的希望。
在27年的教学生涯中,何桂琴和大家一起向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回汉学生。多年来,她一心扑在教学上,用勤奋与刻苦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先后承担校内外公开课上百次,撰写教学论文30多篇并发表在区内外报刊杂志上,辅导学生百余人。她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办好固原市回民中学两所“校中校”(少年团校和青年党校),自编了《固原回中少年团校培训教材》,并使之成为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喜闻乐道的思想教育阵地。探索出“授课点拨-小组研讨-实践探究-自学深化-自测互评”的德育教育模式,共培养发展49名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学生党员品学兼优,全部考入本科以上院校。她多方努力积极筹备,经校委会同意成立“贫困生基金会”。何桂琴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表彰,她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中国好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多次被国家领导人接见,2012年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今年又被选为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何桂琴告诉记者,作为自治区党代会代表,会议结束后,自己一定要在不同场合,利用不同方式,把大会的精神传达好、宣传好,让大会精神深入人心,让大会精神凝聚和鼓舞人心,激发大家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共同建设好美丽家园。G
责任编辑:沈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