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乐 乐在其中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德安先生
  是一位以艺术养生、以艺术为乐的艺术坚守者。因年少执念,蔡德安先生沉浸於艺术世界半个多世纪,为之痴迷。他自幼喜习舞龙狮,长大之後专注传统工艺家具雕刻製作,是一家大型出口传统工艺家具厂的管理人。2004年,他全身心投入艺术海洋中,习书法、国画、篆刻、装裱,行草皆佳,水墨颇灵,篆刻深得要领。近年,他将之前专业化为兴趣,埋身木雕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工艺且乐在其中,以艺术装点平实人生。
  将兴趣化为专业,木雕艺术展光彩
  走进蔡德安先生的工作室,笔者一瞬间就被摆放得满满当当的各种木雕作品给吸引住了。在香港,极少有机会见到如此多雕刻工艺精湛而又传统的木雕作品了,而它们的创作者,正是眼前的这位长者蔡德安先生,现为香港书画笔艺会执委,然而,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传统工艺家具厂管理人。
  早在十几年前,蔡德安先生曾是香港一家颇具规模的出口传统家具厂管理人,打理着整家木製家具厂。众所周知,中式传统家具称得上是一件件艺术品,无论其纯天然材料、优美的线条,还是其令人瞩目的雕刻工艺,无一不是艺术之亮点,“中式传统家具对工艺特别有讲究,同样材质,工艺好的家具比一般的家具要价能高上几倍甚至十几倍。”据他介绍,那时在海外经商的人还特别喜欢用传统工艺製作的古香古色的招牌,因而当时该家具厂承接了许多海外订单。
  几十年的打磨,蔡德安先生在骨子里沉淀著一份对木雕的热爱。退休後,他的生活悠哉,閒来无事,重操旧业,这次,木雕不是他用以谋生的职业,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爱,以及对传统工艺的承传。
  “木雕是传统家具中的装饰部分,形式上有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刻线、镶嵌和漆家具上的剔红等,家具上雕刻的纹样图案大都属於中国传统图案,含有吉祥寓意。现在,我就将木雕部分单独取出来,雕刻出各种字画一体的作品。”由蔡德安先生雕刻的作品中,大多是寓意催人上进、吉祥如意的道家字体,一幅字即一幅作品,如“恭贺新禧、招财进宝”之作,其中“招财进宝”雕成龙船形,宛如一只载满金银财宝之龙船,寓意事业兴隆;再如另一幅作品“天道酬勤、地道酬精、人道酬善,和道酬诚”,粗粗一看,只能看出每幅小联中的首个字,连成一起则是“天地人和”;又如“书山有路勤作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联,分前四字和後三字雕为一处共为四个大字,四等份分布於一幅作品中,字体连贯,自成一体,十分富有特色。
  当前,此类木雕精品在整个香港已属少见,而精通此门木雕技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蔡德安先生深谙其术,实属行业中的凤毛麟角。
  问及蔡德安先生为何几字联在一起雕刻,形成独特的艺术感,他解释道,这原本是道教合体字的特色所在,“常言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用不同的方式去演绎汉字往往有不同感受,以木雕去演绎,更能体会文字的深厚文化意蕴。”
  细看蔡德安先生的木雕作品,人们会发现,每一幅作品除去木雕原有的工艺外,还融入了书法技艺,落款处是用心篆刻的印章,而且被用心地装裱起来,整幅作品下来,处处见其用心、细心、专心。後来又得知,原来他在书画、篆刻、装裱皆有学习,皆有所得。
  自幼喜习艺术,以艺术养生为乐
  早在十几年前,蔡德安先生退休後就开始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
  “自小,我就极爱各种传统文化。年幼时,看见别人舞龙、舞狮,心里也是痒痒的,常是寻找各种机会去学习。”苦心人,天不负。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广东中山,各种传统文化保存完好,蔡德安先生也在学习舞龙、狮时,享受到各种传统文化之美,对书画等兴趣大为浓厚。
  退休後,无需再为生活奔波,蔡德安先生在2004年开始求学。
  起初,他随余寄抚、黎博伦、陆叔辉、李伟宏及周长忽诸位老师学习书法,随赵维灵老师学习国画,随何继贤老师学习篆刻,後随曾乐然、叶千里老师学习装裱,学习之餘,勤奋过人的蔡德安先生发挥不服输精神,学好一样再学另一样,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学习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蔡德安先生十分热心,特别是学得装裱之後,常义务教导其他艺术爱好者装裱,同时为人谦虚、宽容、负责,得到了大批朋友的信服及支持,也愿意与其共同切磋技艺,分享心得。
  匠心独具的他,经常为创作一幅作品而废寝忘食,“每当没做好手中的工作,我是寝食难安,但如果作品完成得很满意,内心的满足感难以言表,完成以後就可以好好地休息两天。”做事较真的他,还如年轻时一般,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也成就今日的他。
  2010年,在众艺术好友的协助之下,蔡德安先生的个人书画展览隆重举行。当时,在“秀群安閒活动坊”中,各位艺术爱好者集聚一堂,大家抱以学习的态度认真地欣赏蔡德安先生的各种书画作品。整个活动坊中,有序地摆放着其作品,既有山水花鸟,亦有行书草楷,一张张、一幅幅,获得大家频频的称讚,这亦可见他平日之用功。
  在罗天海先生为蔡德安先生的书画册上所著《前言》中如此写道,“蔡先生虽快将年登耄耋,然而精神体魄一若壮年,今後定可创作更多诗情墨韻!我祝愿他在书画艺术生涯中开创出一条更新的路,带领我们在书艺方面勇攀高峰!”今日,相比以往已去7年,7年後的蔡德安先生,将艺术重心又转回至木雕,在木雕技术中再增至书法艺术,这不正是罗天海先生所期翼的“开创出一条更新的路”吗?
  人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艺术这条路上,今年82岁的蔡德安先生勤奋不息、乐在其中,真正是许多艺术人的楷模。
其他文献
任正珊爵士  一位誉满香港的舞蹈艺术家,一位受人敬爱的慈善家,更是香港舞蹈首位获得“爵士”头衔之人,人称“一代慈善舞王”。他痴迷舞蹈,矢志追求,在舞蹈艺术方面达到了至高境界,享誉国际舞坛;他享受美的事物,並不断创造美的事业——以舞蹈为媒介,推举慈善发展,成為当之无愧的“慈善舞皇”,推举善业,功不可没。  打破传统他三任香港域多利狮子会会长  原本想退居幕後工作的任正珊爵士,在狮友们的极力推荐下,将
期刊
吴仕明先生  其善业善举,义气四扬,八方称颂,乃慈善公益界之表表者。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得益於早年拿奖学金受教育的经历,他毕业後即投身教育事业,培育桃李,用心耕耘,且服务澳门街坊基层不遗余力;他退而不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书法推动澳门艺术文化发展,並以艺术推动善业,至今经手捐建129座慈安桥,搭建了一座座连通同胞之间的爱心桥、汇聚艺术家善心的友谊桥。  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他将十三年心血投入
期刊
卢业惠先生  一位文化工作者,他博览群书,富有才气,集记者、编辑、设计师、文艺家於一身;他有胆有识,能说会做,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懂分寸,不拘泥,褒贬世事,是非分明;他有大智慧、大格局,笔直善良,真诚宽容,直语一席触心弦,良言一句暖三冬。人生一世,他谨慎落笔,认真写好每一词、每一段,让全篇精采。  妙笔著文章 出口齿留香  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因为文字,中华民族
期刊
黄北金先生  一位与艺术结缘,与艺术为伍的豁达之士。很难想象,一位主理装修工程行业的佼佼者,竟然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黄北金先生就是这位成功跨界发展且得到书法艺术家拥护的企业家,他开设有听泉馆艺术品一人有限公司,将各种艺术珍品聚集於此,让热爱艺术的人找到心头之好,让艺术家将自己的佳作推向社会,散发艺术的芬芳,为澳门艺术的繁荣发展倾注了一份心力。  艰辛创业,立足澳门装修业  1979年,阔别家乡,从
期刊
邓梅巧云女士  早年从事教育工作,现今致力於宗亲联谊及国粹文化传播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在她的身上可以寻见文人、商人与善心的融合点,她有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使命感,也有着从事商贸事业带来的智慧积淀以及共享精神,更有着相信因果轮回大道並以正心修德的坚守。她以文化为主菜,以素食为佐菜,於浮躁现世,尽心也精心为世人烹饪一碗碗“文化素食”。  养心素食 内藏千秋  在急功近利、追求眼球效应的当下,总能催生出
期刊
日前,供职於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姜文国教授因其在“国际癌症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伦敦白金汉宫接受了英国王储查尔斯亲王亲自授予的2017年度“大英勳章”, 成为首位获得这一荣誉勳章的原籍为中国大陆的科学家。  大英勳章全称为“大英帝国最傑出成就勳章”,也称不列颠帝国勳章,主要颁予在艺术、科学、医学、体育、教育、商业和金融等领域长期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其贡献对人類及人类生活有重大积极影响。据了解,姜文国
期刊
郑善武先生  中华传统太极拳的忠实推动者与传承者。机缘巧合之下,他与太极拳结下了深厚情缘,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拳友,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健康的体魄,练就了平和的心态,也真正体会了“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含义。十五年来,他德艺双馨,不但在两岸四地的各大太极赛事中频获殊荣,更创建了善武太极学会,用心授拳,将陈式太极正脈传承。  结缘:从“老人拳”到拳不离手  没接触过太极拳的人,都感
期刊
麦锦超先生  与香港书法名家陈更新先生並誉为“书画孖宝”。年幼接触书法後,他笔耕不辍,打下深厚的书法功底;九十年代已入选当代香港艺术双年展;退休後全身心投入书画的研习,如痴如醉,尽享瀚墨之乐,既能入帖,又能出帖,既能师古,又不泥古,寓行草入隶书,古为今用,走出一条新路。  割捨不断的翰墨情缘  读书时代,麦锦超先生就对书法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他说,几十年前香港学习书法的人极少,所幸学校还能开设书法课
期刊
李晓湖先生  民间私人收藏家。知足常乐的他走在岁月的路上,一路繁花似锦,在历经一番如日中天的事业发展之後,逐渐褪去商业的繁华,将自己沉浸於收藏名人字画与扇面的艺术之中,研究、结集出版,一边享受艺术带来的无穷乐趣与精神上的享受,过着艺术相伴的清閒、温暖的日子,一边保护着一批中国书画艺术遗产。  他说:“一个人来这世间走一趟,很不容易,总是要留下点什麽。”已经出版的两本书,及正在编著的《前贤文札·诗牍
期刊
黄特平先生  是著名葡萄酒品牌“百利达”的第二代掌门人。  “我们的成功秘诀是:用心做好每一瓶酒。”百利达由黄特平先生的父亲创立以来,一家三代为之苦心经营,只为打造酒中精品。今日的百利达,是澳洲葡萄酒领军者,它从大洋洲而来,立足香港,进军内地,在国际知名评酒大赛中累计所获国际奖项已超500项,成为新世界葡萄酒品牌中的典范之一。多年的奋斗,百利达在黄特平先生的带领之下,深深扎根中国内地,前途似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