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李泽厚的审美三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跃神”入手,将其与灾难新闻摄影的三个层级形态:展现真实、体现人性、承载力量和希望相对应,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灾难新闻摄影中“欢乐”镜头的体现及其运用,并对如何让用美学表现灾难新闻中的“欢乐”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美学 审美层次 新闻摄影 人文关怀
在灾难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作为事件的记录者,用冷冰冰的相机叙述客观与真实,总想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较强的心理冲击,但若场面过于血腥暴力,不仅会使受众产生压抑之感,更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在客观展现灾难的同时兼顾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成为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时常常在心中掂量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的艰难足迹。①新闻记录历史,而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的悲剧——灾难。并非所有灾难摄影照片都具有审美价值,都构成悲剧美,但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一定能从宏观上记录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调和,从中展现人们在此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所发生的变化与抗争。所以说,灾难新闻摄影中的美学,并不是试图通过新闻照片来展现美的东西,而是以直面灾难的各个方面来宣泄恐惧,促使情绪的净化从而使人归于平衡与愉悦。由此来看,如果从美学的范畴来进行灾难新闻摄影报道,更有利于调整受众的负面情绪,并且挖掘出隐藏在灾难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表现则更需要美学的铺陈。1945年二战胜利之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新生的时刻。美国《时代》摄影家埃森斯塔特用相机拍摄下一名水兵在时代广场拥吻一位白衣护士的场景。整个时代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而这一对男女处于画面的中心,异常显眼,让人们感受到大难之后每个人心中的喜悦。如此伟大的摄影作品的诞生正是灾难新闻摄影中“欢乐”美的体现。灾难的悲剧之美固然给了我们以启迪,但大众更喜闻乐见的是欢乐。如果在美学范畴中将悲情与欢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者多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挖掘出美好的瞬间,那么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会看到被轻易忽略的“欢乐”。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悲剧的最后结局不是灾祸和痛苦,而是精神的安慰。②对于被拍摄者来说,欢乐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同时,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又能使受众得到心理的调和,双方都达到了精神的安慰。李泽厚在其著作《美学四讲》中提出了审美的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③审美的层级一步步得到提高,美的本质也逐渐被深层次地彰显出来。基于展现“欢乐”的灾难新闻摄影,从最基础的展现真实到体现人性的最高境界:承载希望和改变现状,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过程并且以彰显美的本质为最高标准,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在这一递进成长的过程之中,逐渐剥离了灾难的悲情、恐惧、压抑和绝望,构造出了灾难性新闻摄影的“欢乐美”。
一、灾难性新闻摄影中“欢乐美”之功能
“欢乐”之美可以展现真实。灾难新闻摄影即使记录的是地震、海啸、火灾,恐怖袭击等公众不愿意见到的事实,反映的是忧伤、痛苦、迷惘、悲痛等负情绪,其目的仍然是为公众展现真实。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具有审美作用并成为审美感受基础的,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因此,视、听两种感觉器官就被称作是审美的器官,④也是李泽厚“悦耳悦目”观念提出之来由。但因为“悦耳悦目”的追求要让受众在审美读图时感受到舒畅,所以灾难新闻摄影报道中的“欢乐”美是剔除了血腥暴力,建立在灾难之上震撼与搏斗之美。今年爆发的埃及内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媒体都不乏精彩之作。其中有一张摄于穆巴拉克宣布下台后。镜头的焦点集中两双手上,他们都比出了“V”形手势代表胜利。在被虚化的人群中,胜利的手势异常显眼。透过它,大众一眼就了解了埃及总统已下台这个新闻事实,同时感受到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欢乐”。客观真实的图片展现了灾难现场,让大众在怜悯的同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百姓,这也是为什么“荷赛”把大部分奖项颁给了那些报道灾难、战争、疾病新闻的摄影记者的原因。在“黑镜头”的背后,记者不选择血腥暴力的场景进行拍摄,而是用安静表现动荡、用细小表现宏大,给受众的内心以更振聋发聩的震撼效果。
“欢乐”之美可以体现人性。全美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曾说过,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⑤摄影记者需要拥有比普通人更宽广的人文情怀。用“欢乐”之美体现人文情怀即是在尊重人、承认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祥和与愉悦心情的外化。面对宏大而狰狞的灾难,人类似乎显得渺小而不堪一击,但意志的胜利总能给人以生的信心。所以记者的作用就是,用发现美的眼睛,挖掘灾难中的欢乐之美。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解放军战士抱着一个只有五六个月大的婴儿,逗着孩子玩,孩子也同时睁大了双眼,盯着解放军叔叔,咯咯地笑。这幅生动的画面被一个记者拍摄了下来,感动了无数受众。这些安静却充满震撼力的照片,一方面回避了过于灰色调的画面不让接收者产生负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幸存者避免再次受到心理伤害。欢乐之美,是人性之大美,是对生命的尊重。
《美国摄影》杂志的一位资深编辑认为,那些风格接近、题材雷同的灾难图片,“人们反而会产生一种所谓的‘同情的疲惫’,因此需要更多更充满震撼力的画面,唤起了人们心灵的觉醒。”⑥为了避免受众的这种心理惯性,记者更应该用镜头挖掘灾难背后的“欢乐”。第49届“荷赛”一等奖作品《塞拉利昂父子情深》着重刻画了一名小男孩在细心地帮助失去双臂的父亲整理衣服的场景。孩子的动作很细心,眼神专注;父亲望着瘦小的儿子,流露出深深的爱意。这一刻,受众完全能感受到这个非洲贫困家庭在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的条件下蕴藏的可贵温情。人性之美在此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欢乐”之美承载了力量与希望。没有一个灾难不可逾越。当人们走出悲伤的阴霾,用欢乐去面对是人类正视前方的最佳途径。此时,本文所说的“欢乐美”已不仅仅停留在照片的字面含义上,而是用真切的欢乐表达受难者对未来的憧憬,达到审美的最高层次——悦志悦神。所谓“悦志”,是对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所谓“悦神”,则是投向本体存在的某种融合,是超道德而与无限相同一的精神感受。即为一种崇高感。⑦
这类作品一般都摄于灾难中后期,在人们心理普遍接受现实之后。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大都希望能看到灾情的好转,盼望受难者能够走出悲痛重新生活。基于受众这方面的审美需求以及记者的人文情怀,摄影作品逐渐脱离了灾难的视角,转而从生存的高度俯瞰人性。“9·11”事件后有一幅作品,一名女子逗着婴儿车里的孩子,孩子咯咯地笑着。远处,是已成废墟的世贸大楼。是否这名女子的丈夫,婴儿的父亲死于灾难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她和她的孩子将努力忘记悲痛的记忆,继续生活。
二、灾难新闻摄影留给我们的思考
首先,“欢乐”的背后应引起反思。灾难在给人悲痛或是“欢乐”之后,还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因为道德上的追求崇高与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使摄影记者致力于通过照片反映现实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讨论以求得进一步解决。这个时候,不论是记者还是受众的审美,都超越了照片本体所表达的局限,转而对善与恶、灵与肉、生存与死亡进行深入的探讨。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现状。解海龙的“大眼睛”人们耳熟能详,一个乡村女孩手中握着笔,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镜头,希望中却包含悲伤。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纷纷转载,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也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灾难新闻摄影照片,也许从视觉角度看起来并不是所谓的“欢乐美”,甚至令人心疼,但人们的反思和行动却使其拥有了“欢乐”的内涵。关爱与救济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体现,灾难的惨烈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张扬。
其次,切勿产生理解误区,将“欢乐”绝对化。“欢乐”要分清主题与事件背景。最好的反面例证是2002年大连“五七空难”打捞黑匣子上来时拍摄到的一张照片。画面上的打捞工人因发现黑匣子而激动不已,早已忘记了黑匣子的背后是几百名空难遇难者和悲痛欲绝的家属。此张照片反映的是“欢乐”的场景,但作为灾难新闻摄影报道,“欢乐”的主体有失偏颇,背离了受难者的“欢乐”而变成了旁观者的“集体狂欢”。
我们无法忘记灾难,但可以让灾难的阴霾尽快过去。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内心。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应该用相机诠释出人类直面灾难的勇气和毅力,用美学意义阐释出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人们会发现,大难之后,会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①毛佳武,《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08(11)
②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③李泽厚:《美学四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④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⑤⑦林勤、汪磊,《新闻摄影:用人文情怀来对焦》[J].《新闻导刊》,2006(1)
⑥张淑华、王长宏,《“黑镜头”里的微笑:新闻摄影“乐观”表达灾难的价值和技巧》[J].《新闻知识》,2007(12)
(作者:均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08级学生)
责编:周蕾
【关键词】美学 审美层次 新闻摄影 人文关怀
在灾难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作为事件的记录者,用冷冰冰的相机叙述客观与真实,总想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较强的心理冲击,但若场面过于血腥暴力,不仅会使受众产生压抑之感,更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在客观展现灾难的同时兼顾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成为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时常常在心中掂量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的艰难足迹。①新闻记录历史,而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的悲剧——灾难。并非所有灾难摄影照片都具有审美价值,都构成悲剧美,但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一定能从宏观上记录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调和,从中展现人们在此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所发生的变化与抗争。所以说,灾难新闻摄影中的美学,并不是试图通过新闻照片来展现美的东西,而是以直面灾难的各个方面来宣泄恐惧,促使情绪的净化从而使人归于平衡与愉悦。由此来看,如果从美学的范畴来进行灾难新闻摄影报道,更有利于调整受众的负面情绪,并且挖掘出隐藏在灾难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表现则更需要美学的铺陈。1945年二战胜利之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新生的时刻。美国《时代》摄影家埃森斯塔特用相机拍摄下一名水兵在时代广场拥吻一位白衣护士的场景。整个时代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而这一对男女处于画面的中心,异常显眼,让人们感受到大难之后每个人心中的喜悦。如此伟大的摄影作品的诞生正是灾难新闻摄影中“欢乐”美的体现。灾难的悲剧之美固然给了我们以启迪,但大众更喜闻乐见的是欢乐。如果在美学范畴中将悲情与欢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者多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挖掘出美好的瞬间,那么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会看到被轻易忽略的“欢乐”。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悲剧的最后结局不是灾祸和痛苦,而是精神的安慰。②对于被拍摄者来说,欢乐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同时,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又能使受众得到心理的调和,双方都达到了精神的安慰。李泽厚在其著作《美学四讲》中提出了审美的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③审美的层级一步步得到提高,美的本质也逐渐被深层次地彰显出来。基于展现“欢乐”的灾难新闻摄影,从最基础的展现真实到体现人性的最高境界:承载希望和改变现状,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过程并且以彰显美的本质为最高标准,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在这一递进成长的过程之中,逐渐剥离了灾难的悲情、恐惧、压抑和绝望,构造出了灾难性新闻摄影的“欢乐美”。
一、灾难性新闻摄影中“欢乐美”之功能
“欢乐”之美可以展现真实。灾难新闻摄影即使记录的是地震、海啸、火灾,恐怖袭击等公众不愿意见到的事实,反映的是忧伤、痛苦、迷惘、悲痛等负情绪,其目的仍然是为公众展现真实。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具有审美作用并成为审美感受基础的,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因此,视、听两种感觉器官就被称作是审美的器官,④也是李泽厚“悦耳悦目”观念提出之来由。但因为“悦耳悦目”的追求要让受众在审美读图时感受到舒畅,所以灾难新闻摄影报道中的“欢乐”美是剔除了血腥暴力,建立在灾难之上震撼与搏斗之美。今年爆发的埃及内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媒体都不乏精彩之作。其中有一张摄于穆巴拉克宣布下台后。镜头的焦点集中两双手上,他们都比出了“V”形手势代表胜利。在被虚化的人群中,胜利的手势异常显眼。透过它,大众一眼就了解了埃及总统已下台这个新闻事实,同时感受到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欢乐”。客观真实的图片展现了灾难现场,让大众在怜悯的同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百姓,这也是为什么“荷赛”把大部分奖项颁给了那些报道灾难、战争、疾病新闻的摄影记者的原因。在“黑镜头”的背后,记者不选择血腥暴力的场景进行拍摄,而是用安静表现动荡、用细小表现宏大,给受众的内心以更振聋发聩的震撼效果。
“欢乐”之美可以体现人性。全美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曾说过,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⑤摄影记者需要拥有比普通人更宽广的人文情怀。用“欢乐”之美体现人文情怀即是在尊重人、承认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祥和与愉悦心情的外化。面对宏大而狰狞的灾难,人类似乎显得渺小而不堪一击,但意志的胜利总能给人以生的信心。所以记者的作用就是,用发现美的眼睛,挖掘灾难中的欢乐之美。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解放军战士抱着一个只有五六个月大的婴儿,逗着孩子玩,孩子也同时睁大了双眼,盯着解放军叔叔,咯咯地笑。这幅生动的画面被一个记者拍摄了下来,感动了无数受众。这些安静却充满震撼力的照片,一方面回避了过于灰色调的画面不让接收者产生负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幸存者避免再次受到心理伤害。欢乐之美,是人性之大美,是对生命的尊重。
《美国摄影》杂志的一位资深编辑认为,那些风格接近、题材雷同的灾难图片,“人们反而会产生一种所谓的‘同情的疲惫’,因此需要更多更充满震撼力的画面,唤起了人们心灵的觉醒。”⑥为了避免受众的这种心理惯性,记者更应该用镜头挖掘灾难背后的“欢乐”。第49届“荷赛”一等奖作品《塞拉利昂父子情深》着重刻画了一名小男孩在细心地帮助失去双臂的父亲整理衣服的场景。孩子的动作很细心,眼神专注;父亲望着瘦小的儿子,流露出深深的爱意。这一刻,受众完全能感受到这个非洲贫困家庭在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的条件下蕴藏的可贵温情。人性之美在此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欢乐”之美承载了力量与希望。没有一个灾难不可逾越。当人们走出悲伤的阴霾,用欢乐去面对是人类正视前方的最佳途径。此时,本文所说的“欢乐美”已不仅仅停留在照片的字面含义上,而是用真切的欢乐表达受难者对未来的憧憬,达到审美的最高层次——悦志悦神。所谓“悦志”,是对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所谓“悦神”,则是投向本体存在的某种融合,是超道德而与无限相同一的精神感受。即为一种崇高感。⑦
这类作品一般都摄于灾难中后期,在人们心理普遍接受现实之后。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大都希望能看到灾情的好转,盼望受难者能够走出悲痛重新生活。基于受众这方面的审美需求以及记者的人文情怀,摄影作品逐渐脱离了灾难的视角,转而从生存的高度俯瞰人性。“9·11”事件后有一幅作品,一名女子逗着婴儿车里的孩子,孩子咯咯地笑着。远处,是已成废墟的世贸大楼。是否这名女子的丈夫,婴儿的父亲死于灾难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她和她的孩子将努力忘记悲痛的记忆,继续生活。
二、灾难新闻摄影留给我们的思考
首先,“欢乐”的背后应引起反思。灾难在给人悲痛或是“欢乐”之后,还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因为道德上的追求崇高与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使摄影记者致力于通过照片反映现实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讨论以求得进一步解决。这个时候,不论是记者还是受众的审美,都超越了照片本体所表达的局限,转而对善与恶、灵与肉、生存与死亡进行深入的探讨。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现状。解海龙的“大眼睛”人们耳熟能详,一个乡村女孩手中握着笔,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镜头,希望中却包含悲伤。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纷纷转载,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也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灾难新闻摄影照片,也许从视觉角度看起来并不是所谓的“欢乐美”,甚至令人心疼,但人们的反思和行动却使其拥有了“欢乐”的内涵。关爱与救济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体现,灾难的惨烈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张扬。
其次,切勿产生理解误区,将“欢乐”绝对化。“欢乐”要分清主题与事件背景。最好的反面例证是2002年大连“五七空难”打捞黑匣子上来时拍摄到的一张照片。画面上的打捞工人因发现黑匣子而激动不已,早已忘记了黑匣子的背后是几百名空难遇难者和悲痛欲绝的家属。此张照片反映的是“欢乐”的场景,但作为灾难新闻摄影报道,“欢乐”的主体有失偏颇,背离了受难者的“欢乐”而变成了旁观者的“集体狂欢”。
我们无法忘记灾难,但可以让灾难的阴霾尽快过去。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内心。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应该用相机诠释出人类直面灾难的勇气和毅力,用美学意义阐释出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人们会发现,大难之后,会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①毛佳武,《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08(11)
②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③李泽厚:《美学四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④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⑤⑦林勤、汪磊,《新闻摄影:用人文情怀来对焦》[J].《新闻导刊》,2006(1)
⑥张淑华、王长宏,《“黑镜头”里的微笑:新闻摄影“乐观”表达灾难的价值和技巧》[J].《新闻知识》,2007(12)
(作者:均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08级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