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为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中学生所具有的与其年龄阶段相适应的认知水平、情绪特征和个性品质。
关键词走出误区健康心里精神压力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具有良好健康水平的青少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情绪,能够以比较令人满意的方式应付环境中的各种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社会交往中,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这种心理疾病往往出现在性格较为内向、认真、有责任感的学生身上。这种疾病基本上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由性格内向,平日的少言寡语到上课走神,莫名的激动,易烦躁,认识问题偏激。第二阶段:作出怪异举动,在课堂上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如大声开关铅笔盒,故意大声咳嗽或打喷嚏等,以引起同学的注意,开始在班级内异常活跃。第三阶段: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总想打人打架,扬言要报复这人那人,扬言要杀人,看谁都不顺眼,无端的猜忌别人偷他的东西或在背后骂他说他的坏话,跑出校外,直至神经紊乱乃至精神分裂。
该同学的表现应该属于第一阶段,早进行心理指导,缓解其压力,会尽快的帮助她走出这种心理误区。于是我根据她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是对其进行心理指导,缓解其过大的精神压力。第二,在缓解其压力的同时,在该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及时与家长取得了联系,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并和家长共商对策。第三,我针对该同学的情况专门组织了一次任课教师协调会。第四,我找到平时与她交往较密的几个同学,告诉她们她很需要同学的关心和爱护,她现在心理很脆弱,经不起打击,大家得一起帮助她。另外,我还给该同学提供了一些健康的书籍尤其是心理指导方面的材料供她阅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心理健康辅导是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体或团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包括自我辅导、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人际辅导、行为辅导等广泛内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1) 心理问题等于心理不健康。在学校健康辅导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就肯定没有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任何人都不愿意与心理不健康沾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绝大多数人处于心理相对较健康的状态,即心理亚健康的状态,我们平时讲的心理健康其实是指心理相对健康而已。客观上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问题,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心理问题。衡量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不是看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要看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看个体能否有效应对心理问题。只要心理问题不严重,个体能够有效应对,个体的心理就是健康的。
(2)心理健康辅导仅是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许多人认为学校健康辅导针对的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就是要指导和帮助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其实,单纯地认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是指导和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的看法是片面的。虽然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或都会遇到心理问题,但是,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与个体发展;二是塑造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三是指导和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矫正个体的行为异常。由于自行解决心理问题对于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更有意义。所以,心理健康辅导并不是要大包大揽,帮人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是仅当个体不能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时,才需要有心理健康辅导的专职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不仅要指导和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还要通过辅导提高人的自我认识,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3)心理健康辅导倚重“减法”式的辅导。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更多的倚重“减法”,使得心理辅导,即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辅导,较多的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固然可以帮助部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由于过多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忽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其结果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的学生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之外,其效果也令人怀疑。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加法”式的心理工作,即营造一种安全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促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成功。
希望我们能够走出以上这些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误区,努力构建学生健康心理,切实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走出误区健康心里精神压力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具有良好健康水平的青少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情绪,能够以比较令人满意的方式应付环境中的各种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社会交往中,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这种心理疾病往往出现在性格较为内向、认真、有责任感的学生身上。这种疾病基本上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由性格内向,平日的少言寡语到上课走神,莫名的激动,易烦躁,认识问题偏激。第二阶段:作出怪异举动,在课堂上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如大声开关铅笔盒,故意大声咳嗽或打喷嚏等,以引起同学的注意,开始在班级内异常活跃。第三阶段: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总想打人打架,扬言要报复这人那人,扬言要杀人,看谁都不顺眼,无端的猜忌别人偷他的东西或在背后骂他说他的坏话,跑出校外,直至神经紊乱乃至精神分裂。
该同学的表现应该属于第一阶段,早进行心理指导,缓解其压力,会尽快的帮助她走出这种心理误区。于是我根据她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是对其进行心理指导,缓解其过大的精神压力。第二,在缓解其压力的同时,在该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及时与家长取得了联系,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并和家长共商对策。第三,我针对该同学的情况专门组织了一次任课教师协调会。第四,我找到平时与她交往较密的几个同学,告诉她们她很需要同学的关心和爱护,她现在心理很脆弱,经不起打击,大家得一起帮助她。另外,我还给该同学提供了一些健康的书籍尤其是心理指导方面的材料供她阅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心理健康辅导是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体或团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包括自我辅导、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人际辅导、行为辅导等广泛内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1) 心理问题等于心理不健康。在学校健康辅导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就肯定没有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任何人都不愿意与心理不健康沾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绝大多数人处于心理相对较健康的状态,即心理亚健康的状态,我们平时讲的心理健康其实是指心理相对健康而已。客观上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问题,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心理问题。衡量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不是看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要看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看个体能否有效应对心理问题。只要心理问题不严重,个体能够有效应对,个体的心理就是健康的。
(2)心理健康辅导仅是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许多人认为学校健康辅导针对的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就是要指导和帮助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其实,单纯地认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是指导和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的看法是片面的。虽然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或都会遇到心理问题,但是,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与个体发展;二是塑造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三是指导和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矫正个体的行为异常。由于自行解决心理问题对于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更有意义。所以,心理健康辅导并不是要大包大揽,帮人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是仅当个体不能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时,才需要有心理健康辅导的专职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不仅要指导和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还要通过辅导提高人的自我认识,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3)心理健康辅导倚重“减法”式的辅导。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更多的倚重“减法”,使得心理辅导,即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辅导,较多的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固然可以帮助部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由于过多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忽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其结果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的学生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之外,其效果也令人怀疑。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加法”式的心理工作,即营造一种安全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促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成功。
希望我们能够走出以上这些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误区,努力构建学生健康心理,切实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