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学术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阐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教学、网络教育、丰富教育形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下如何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网络时代; 教育教学;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000-0129/K(2017)01-0091-06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都不可避免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开放环境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但同时也提供了更广阔的教育资源与空间。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改革创新,从宏观到微观,从发展预防到治疗干预,利用网络时代的创新理念与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由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出台,标准内容明确表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的规范管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或实施办法,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加大力度促进高校多部门协同参与,全面建设好校、院、学生班级、学生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1]此项标准从工作的方向与定位、理念的建设与引导、具体的内容、评价与考核的要求及实施的途径与方式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至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有章可循并在实践中全面展开。
  (一)我国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源于20世纪80年代,30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高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点集中于心理健康常识的宣传普及以及危机干预。”[2]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
  李慧总结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包括学习、情感社交、自我认知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包括净化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网络监管、强化个人优点等。王立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一文中指出:“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因此,高校应积极地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构建。全面规划,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建构网络心理档案。” [3]唐静详细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为建立网络环境下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她提出了相关教育途径,包括构建系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及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网络队伍。肖潇、娜仁等都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途径。林漱玉详细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提出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及时解决网络健全缺乏同步、责任集中协调困难等问题。肖薇也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影响,提出应将网络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二)我国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述以上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及时将网络融入教育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新改革。但是,通过总结分析国内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研究内容都重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创新策略,虽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但没有系统详尽地阐述创新的内容与模式,笔者即着重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快速地接收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里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大学生处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思想尚不成熟,大学生们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由此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引发一系列新的心理问题。
  针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但是我们通过新闻、媒体以及实地走访考查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提出了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突破传统教育束缚
  首先,课程教学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没有全面考虑,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一切心理健康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离开了学生无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当前,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而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点,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产生了一言堂,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5]新时代的90 后大学生个性独立,不喜欢刻板的理论灌输,加之网络世界大量的信息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课堂中被忽略主体地位的大学生很容易埋头扎进新奇的网络世界,于是产生了课堂中大学生集体玩手机的现象。这是落后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最直观的不良后果。   第三,教学内容与当前学生实际问题存在偏差。由于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当代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和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使得教学脱离了学生实际,造成学生无法融入课堂,也不能真正利用所学解决自身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咨询教育方式存在局限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不全面。我国开始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后,高校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但是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局限于大一新生,而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没有进行跟踪测评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每个阶段大学生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扰和问题,这就需要及时跟踪,定期对大学生开展测评,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特殊情况进行及时的干预。
  其次,心理咨询仍然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模式。目前,大学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更加关注,也开始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因此高校的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困扰及心理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向心理健康工作中心及教师寻求帮助。鉴于此,如果单纯停留在一对一的咨询模式上,那么咨询效率就会降低,不能更好更快地为大学生解疑答惑。
  (三)教育形式传统单一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抵可分为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及社团活动三项,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心理状况受到社会、家庭、网络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传统单一的学校教育形式已经不足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教育影响。
  新时代里,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努力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变革和创新,在不断丰富和落实高校校园内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一套以网络为运作中心和媒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更需要一种在教学各环节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育模式。
  1.课程教学创新
  在网络时代里,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于理论教授,更要扩充到网络、延伸到新媒体阵地,丰富教学形式。[6]
  第一,整合网络资源,融入教学课堂。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也具有虚拟性,作为教师,不应杜绝学生利用网络,而应通过整合网络有利资源,将网络热点融入课堂,进行案例的互动探讨式学习。网络消息具有时效性,对于学生们都感兴趣的网络热点,社会现象,应及时在教学中引用分析,正向引导大学生以热点为中心进行探讨互动学习,大学生们畅所欲言,而教师则起到积极引导及归纳总结的作用。
  第二,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作为专门主题进行授课。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就学生提出的网络问题集体讨论,并集思广益,由大学生自行提出解决方案,大学生自主提问及发言中,教师则起到引导和归纳作用。通过同学们主动参与式的学习,让大学生主动分析网络世界中自己的表现、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策略,从内心深处对网络心理健康有深刻的认识和想法,真正提升大學生网络心理健康。
  第三,利用手机、网络进行相关主题的教学。手机、网络是学生日常最经常使用的媒介,无法绝对避免,那就可以加以利用,联系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例如感恩主题教育中,利用手机,现场鼓励同学们发感恩短信给父母,对于有趣的家长回复,可以现场分享内容及感受。
  第四,利用微博、QQ、微信等媒介开展网络发言互动。在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媒介上,针对相关主题,开展网络发言互动。例如由教师在微博中提出一个主题,要求每位同学针对主题在微博上进行探讨留言,同学们相互讨论总结归纳,这样利用了网络的快捷性时效性,也提升了大学生参与主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设置心理健康网络课程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为教学课时限制,教学主题及内容存在局限性,为了扩充学习内容及范围,使学习时间及空间更加自由化,学习内容深入化,高校应努力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网络课程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由选择学习主题及内容,补充课堂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内容,丰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主题和内容的掌握。
  第六,建立心理健康课程微信公众平台。课堂中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讲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突破局限,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微信公众号,课堂中分享公众号,并指导大学生关注该公众号。公众号会定期推送心理健康主题的文章、漫画或者视频,以供同学们扩充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内容与范围。同时,大学生们也可以留言互动,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更多探讨、交流学习。[7]
  2.考核创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在宣传心理健康常识的基础上,通过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积极乐观的处事方式以及阳光开朗的个性特征来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课程,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普遍为就相关主题进行论文写作,此种考核方式在形式与内容方面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网络时代下,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综合化。例如将考核分为多方面多阶段的综合,包括考勤、课堂活动参与度及积极性、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这样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另外,期中期末考核可以选择更多元的形式,如发动大学生以心理健康为主题自主选择内容并进行创作,包括手工作品,手抄报,微电影拍摄,户外公益活动的完整记录汇报等,通过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广泛发动同学们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团体合作,开发创新思维,在活动中间接的提升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水平。
  3.课堂外教育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进班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局限于课程教学,还应该将教育延伸发展进入每个班级。[8]每个班级都有心理委员,对于心理委员开展定期心理知识专题培训,并发动心理委员以主题班会、主题活动、黑板报、每日心灵关爱等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常识及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技巧与方法分享给班级每一位同学,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宿舍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场所,很大一部分时间,大学生都会在宿舍学习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来源于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发展进宿舍,每个宿舍推选一名宿舍心理委员,对宿舍心理委员开展专题培训,并发动宿舍心理委员与班级心理委员一起开展活动,同时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形式比较随意,但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接纳。宿舍心理委员不仅可以对宿舍关系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同时也能随时掌握同学们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干预和处理。
  第三,以社团带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预防、发展教育及危机干预。而高校心理社团的功能,则会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发展的作用。社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心理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提升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完善大学生朋辈互助系统。
  (二)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多项内容,之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心理咨询就是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教育中的局部,在做好面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做好点,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
  1.建构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
  网络的广泛运用使得心理健康测评有了更便利的方式,目前全国高校基本上普及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部门运用专业的测评软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测试前填写好个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家族成员、血型、联系方式、邮箱等等。测试结束之后,统一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筛选,为每位大学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
  但是,目前中国的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只局限于刚进校的大学新生,为了更全面系统的把握每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应制定详细的心理健康测评计划,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例如在每一学年对大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并将不同阶段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和纵向归类,为每个大学生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档案。
  完善而系统的大学生网络心理档案的建设有助于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把握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从而能够动态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改变情况,及时发现心理隐患。同时,对于测评结果的统计筛选,高校心理工作部门可以更好的联合院系班主任、辅导员对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开展预防和咨询工作,也可以为高校开展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9]
  2.建立系统化的网络咨询
  高校的心理咨询应充分利用网络的特性,建立系统化、普遍化的网络咨询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的面对面咨询的局限,建立一对多模式,即高校一位心理健康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对应为多个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开展网络咨询,提高咨询效率。
  首先,在高校网站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网站。高校应广泛吸取大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建设大学生真正感兴趣和需要的网站。[10]大学生通过校内网站能够轻松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 方面的知识,例如“心理健康文章”,包括心理健康的常识、对于心理问题的常见误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等;同时, 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网络心理测试与网上活动, 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专栏。网站中应包括在线咨询及面对面咨询预约。“网络在线咨询”,包括网络留言、在线直接咨询、给心理工作者邮箱发送困扰内容等;面对面咨询在线预约,由于部分同学更倾向于与心理咨询教师面对面咨询,因此在网络上给大学生提供咨询预约平台。由于网络咨询摆脱了咨询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而且经济方便,通过全面系统的网络咨询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网络咨询服务。
  (三)丰富教育形式
  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社会资源、家庭教育多角度开展,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整合社会资源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高校教育也应该增强开放性,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并统筹利用参与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与有关企业、单位合作,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发动大学生广泛参与公益活动,包括进入孤儿院、敬老院、特殊学校等机构开展公益活动,通过活动使得大学生充分感受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从而教育大学生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当下生活。同时也可以参与其他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如讲座、专题学习讨论会等,让大学生从中感受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学会提升自身知识储量,提升内涵,学会合理规划人生,制定发展方向,避免在校时沉迷无意义的网络游戏及各种享乐活动。
  2.利用网络发动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家庭,例如父母关系不和谐,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对,父母自身不好的行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充分发动家长共同开展。但是,由于学生家长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因此,发动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要首先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鉴于时间及空间限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如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在群里定期对家长就相关主题组织学习,共同提出学生问题并进行讨论,或者制作专门的网络视频课程分享到家长群,要求家长签到学习,同时要求家长在学习后就实践情况进行讨论汇报,不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 新的时代,新的需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教育从整体到局部,从校内到校外,进行全面的规划,转变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在网络时代中建设一套全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肖潇.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31):106.
  [3] 王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心理导航,2017:204.
  [4]朱桂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
  [5]冷雪蕊.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企业导报,2016(15):638-639.
  [6]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4.
  [7]杨武成,张娟.从新媒体到“心媒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149.
  [8]江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处,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案例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041.
  [9]王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心理导航,2017:205.
  [10]黄刚.网络场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正> 信用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商业信用,二是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发生的、与商品交易有直接的联系的信用行为,通常表现为商品赊销和预收货款等形式。银行信用是
<正> 货币贮藏是指货币退出流通,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保存起来的职能形式。货币储蓄(不包括其他储蓄)是指人们把暂时闲散的货币存入银行的使用形式。
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以仰恩大学公共数学课程为例,以"发展性、全面性、差异性、反馈性、激励性"原则为主导,构建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
我们即将展开一个大型的在印度的咨询项目,我很兴奋,正如我2007年展开的对于非洲的研究项目一样。在这类研究中,最有意思的是体会中心感的改变——你去到一个社会,周围的人讲究与作为标准的东西与我们中国社会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而你需要去明白、了解甚至接受。  我们当初说美国公司或者日本公司有这样那样不尊重我们中国人的事情,而今如果我们坚持中国中心感的时候,你同样会被当地社会的民众批评。这其实不难理
<正>“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90)是以山东大学牛林杰教授为首席专家,由山东大学、延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期刊
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管理者对于民意的重视度有了一定的提升,表现之一就是更多地听取民众的意见,将接受公共服务的民众的态度,作为考评干部优劣与衡量公共政策好坏的依据。即使以我们零点公司有限的实践而言,过去的5年中,我们为超过10个以上的中央部委与超过50个城市政府提供了涉及面非常广泛的政府工作公众考评调查,也连续5年发布了《中国公共服务评价指数报告》,连续5年召开了有关“中国政府公共服务
1989年,徐永光做出了他人生里的一项重要决定,辞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的职位,拿着团中央拨出的10万元注册资金去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他在不惑之年做出的这个选择,让很多人很困惑。  十年之后,由这个决定而引发的努力结出硕果,一个前所未有的公益品牌——希望工程获得巨大成功,并启蒙和激发了中国社会大众的公益慈善意识。也是在这个时候,徐永光开始酝酿他的第二次“转身”。  又一个十年后,已经彻底脱离体
韩国因其特殊的地缘关系,深受中日两国,尤其是中国的影响,同时还保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使得韩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有其特殊性。通过"PSH"模型对韩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即对"极
  为满足设计人员快速完成盾构刀盘设计,采用CATIA三维建模软件和Visual Basic进行盾构刀盘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参照此方法可以完成盾构刀盘参数化建模系统的开发。通过建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