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金融统计标准化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由此对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即可更好地为经济金融政策制定提供服务。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金融统计标准化,并围绕金融统计标准化的意义、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开展深入探讨,希望文章内容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人民银行  金融统计  标准化
  结合《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可以了解到,金融业标准能够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金融业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建设,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深远。为充分发挥金融业标准的效用,正是本文围绕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金融统计标准化概述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在统计信息缺乏填充、及时获取多种频度的金融指标和实体经济指标、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等方面达成共识。基于自身经营管理、审慎性管理、梳理宏观分析等需求入手,近年来人民银行在金融统计标准体系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在研究、制定金融统计标准,以及相应的发布、实施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资源。所谓金融统计标准化,可以将其理解为以维护金融稳定、货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为目标,以存储、采集、编制、发布、共享等统计流程为主线,以账户、客户、工具、机构等统计内容为核心,制定数据交换、源数据及相关术语、金融工具及产品、金融机构等一系列标准,建设金融统计标准框架体系,规范从数据录入到最终信息发布的各个环节。金融统计标准化可实现协调、敏锐、统一、全面的金融统计体系推行,我国宏观调控决策水平提高与信息共享强化、商业银行信息成本降低与管理水平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均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金融安全保障也能够同时获得充足的信息支持。现阶段金融统计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的数据处理、统计制度建设、数据发布共享等,以标准化的统计制度为例,其主要包括存款统计分类、贷款统计分类、金融工具统计分类、金融机构的标准化等。结合《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披露的数字可以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长、狭义货币增长分别为11.1%、6.5%,人民币贷款增加、人民币存款增加分别为12.09万亿元、14.55万亿元,这类数据便属于金融统计标准化的建设成果之一[1]。
  二、金融统计标准化的意义
  (一)更好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新形势
  受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国内制造业逐渐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等因素影响,金融统计標准化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相关探索在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完善等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为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金融统计工作正面临着多方面挑战和新的要求,如新冠疫情影响下增长放缓的新兴经济体,剧烈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全球投资及贸易格局变化,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较为严峻的国外经济金融形势等外部环境相关因素。国内相关因素则包括区域分化加剧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较多的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等。为适应金融新趋势和经济新常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结束后的相关变化,金融统计工作内容必须不断扩充,效率必须不断提升,以此通过金融统计标准化建设更好地监测经济金融关键指标和重点领域,同时设法提升科学准确分析和预测经济金融形势的能力,保证相关新问题、新情况能够被更好发现,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保障也能够获得更多依据[2]。
  (二)更好地服务于金融创新发展
  金融创新发展的受关注程度近年来不断提升,在不断加快的金融业创新步伐下,融资产品、融资工具、融资渠道日渐丰富,日益加深的混业经营趋势、不断提高的金融体系复杂度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围绕相互渗透融合的传统金融机构创新业务、不断兴起的新型金融业态可以发现,基于银信、银证、银保、银银等合作形式,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间的跨市场、跨机构经营探索大量涌现,主要依托信托贷款、股权投资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委托贷款、票据业务等实现。而随着互联网金融、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的快速发展,金融组织体系受此影响不断外延,金融机构表内、表外的界限受此影响被打破,传统负债和金融资产的概念也被打破,由此产生的不稳定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全面了解、形势准确研判带来了一定干扰。而通过金融统计标准化建设,即可保证各类业务、各类机构的属性从源头上厘清,各类产品交易信息和数据可准确掌握,金融创新发展自然能够获得有力支持。
  (三)为金融监管、维护优化提供保障
  虽然现阶段我国存在总体可控的金融风险,但日渐提升的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不容忽视。为应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日渐复杂的金融链条、传染性和隐蔽性不断提升的金融风险,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同业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规范、压缩过剩落后产能化解等需要,金融风险防控的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为避免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必须开展更迫切、更高的金融统计工作,金融业务需要按照风险程度差异在规范的统计体系中划分,协助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各类风险进行针对性的评估、监测、管控,金融统计标准化建设在其中发挥的风险隐患排查、重点领域监测、金融稳定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作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3]。
  三、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夯实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基础
  在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中,首先需要夯实建设基础,具体可从金融业综合统计、宏观审慎统计监测、金融统计标准化三方面依次入手。
  1.金融业综合统计。受日渐深化的金融改革影响,传统金融统计工作存在的诸多缺陷随之暴露出来,因此在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中,具体建设需首先围绕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的健全入手,以此结合各地试点经验,全面开展体系建设。对于挑战度高、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来说,体系建设需结合相应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并围绕金融业综合统计核心指标与保险业及证券业统计制度的对应关系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此建立统计分析框架,强化分支行和总行的上下联动,即可更好实现相关机制的建设和落实。   2.宏观审慎统计监测。宏观审慎监管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便始终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同样属于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基本方向,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基础的夯实必须关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健全。基于结合国际经验教训建立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及其推行经验,必须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强化预先评估和事前数据收集,以此严把质量审核关,宏观审慎监管工作可在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下更好地开展。此外,还需要强化调控要求的传达,引导法人金融机构自觉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以此培养其稳健经营意识[4]。
  3.金融统计标准化。作为金融业的生命线,金融标准必须得到更高程度重视。为更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认识到金融标准属于降低生产成本、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操作的基础条件,且直接关系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产品质量、金融风险防范。作为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同样属于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以维护金融稳定、货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为目标,重点完成金融业标准实施强化、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建设、金融国际标准化持续推进、金融业标准监督评估体系建设等任务,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也需要得到重视。
  (二)有效推动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的路径
  为适应时代变迁,有效推动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应从三方面路径入手,包括强化标准建设、推进宏观审慎监管、严格落实金融统计标准化。
  1.强化标准建设。为推动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需从制度、机制、平台、方法的相关建设入手。制度建设需要关注相关制度的完善,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制度讨论、修订的基础上,可联合金融办、统计局印发相关制度的完善,以此落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统计方案。同时还需要关注综合考评办法的修订完善,打破现实资源等方面的障碍;机制建设需全面统计全部金融组织和机构的损益、负债、资产、风险情况,强化各部门的协商与沟通,以此不断强化法律法规保障,并探索内、外部的金融业综合工作机制,组织框架的健全、资源与需求的整合也需要得到重视,最终形成基层协作、中层协助、高层协商、顶层协调的工作方式,保证上下联动合力;平台建设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基于“全面统计”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特征,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处理效率提升、各机构报送渠道畅通、数据不重不漏,进一步优化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方法建设需关注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存在的任务繁重、核心指标复杂、统计对象数量众多等特点,充分考虑各单位、各部门的承受能力及现状,并采用分层次推进、分阶段实施模式,扎实推进需围绕顶层设计、区域试点、全面落实依次开展,相关摸底、研究等工作也需要得到重视。
  2.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能够较好服务于人民银行的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具体需要从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三方面入手。强化组织领导需结合地方实际和总行要求,以此实现强化责任约束、工作程序规范,以此明确部门特定职责,并设法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具体实践还需要关注宏观审慎评估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落实,并强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测,评估结果需按季上报;安全生产强化需结合统计制度的修订,以此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落实到位,具体工作需重点统计同业负债、广义信贷等内容,并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开展密切跟踪监测,统计数据安全生产也需要设法得到保障;执法检查强化需围绕数据日常监测工作的宏观审慎评估展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现场核查数据真实性也需要得到重视,具体实践需要做到点面结合,方案编制、严格记錄、通报落实、处罚开展属于其中关键,设法健全相应纠错机制和检查制度,以此保证数据质量能够从源头提升[5]。
  3.严格落实金融统计标准化。对于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来说,各金融机构能否将标准在风险控制、信贷管理、核心业务等业务系统中落实。各金融机构和各级人民银行必须强化重视,以此积极学习、宣传金融统计标准,依托专项培训和各类措施,即可有效落实各项标准化要求。具体实践需要关注相关指引和方案的编制,需遵循易操作、高效原则,制定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统计标准化指引,以此贯彻落实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金融统计标准。还应关注现有业务系统开展的比对评估,以此围绕《贷款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系统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即可有针对性地实现业务系统全面梳理,由此针对性制定方案,即可强化标准对接。此外,还需要全面开展质量控制,为金融统计标准化落实保驾护航,具体可从工作流程的严格遵循、各业务环节的全面协调管理入手,科学、合理的标准落实工作流程,各业务环节工作完成情况及具体步骤的评估需同时得到重视,以此为流程建设提供依据。
  (三)结合数字货币标准研制
  数字货币标准研制也能够为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持,具体建设需关注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并强化合规科技、监管科技等规范指南类行业标准,以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推进数字货币标准研制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可从金融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绿色金融标准指引形成两方面入手。
  1.金融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属于金融标准化工作重点,同时提升战略定位、健全标准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为数字金融提供服务,良性循环建设、标准效能释放、发展基础筑牢、体制机制优化、应用设施强化、国际治理参与也可同时实现。在顶层设计中,需结合金融业实际,以此制定“十四五”期间的金融业标准规划;标准体系建设需关注信息保护、金融数据安全等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强化对人民财产安全的保护,并聚焦金融风险的防控、实体经济支持,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编制合规科技、监管科技等规范指南类行业标准,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即可在包容、开放下不断推进;应用实施需关注浙江、重庆等地的金融标准创新建设经验,为更好推广经验,可依托“金融标准为民利企”等主题活动;国际治理参与需关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体制机制建设需要关注金融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为更好满足金融业的相关需求,金融标准化研究院的筹建也需要得到重视。通过统一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化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金融标准工作转型,即可进一步强化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
  2.绿色金融标准指引形成。数字货币标准研制能够较好服务于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具体实践需设法形成绿色金融标准指引,并以先进标准为技术支撑,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业创新发展。还应设法打通供应链核心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的数据通道,依托标准即可得到协同发展的供应链金融系统。通过形成在保险、基金、股票、信贷、债券等领域普遍适用的绿色金融标准指引,即可提供标准来支撑服务于全面绿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此外,农村普惠金融标准的制定实施、“金融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的深化、金融风险防控标准供给的加大、分布式账本贸易金融规范等标准的制定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更好地为金融科技守正创新提供支持,数字货币标准研制与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即可一同推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宏观审慎统计监测、金融统计标准化、强化标准建设、推进宏观审慎监管、金融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绿色金融标准指引形成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路径。为保证该任务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各类新理念、新技术、新形势、新环境带来的影响应得到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贾林,赵明.金融业综合统计在县域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方金融,2018(12):105-106.
  [2]李伟.宏观审慎管理视角下对金融统计标准化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8(10):18-20+51.
  [3]伍艳梅,王晓昕.服务金融稳定大局加快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系统建设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7(10):56-58.
  [4]杨志宏,高崎,张帆.金融业综合统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会计,2017(05):64-68.
  [5]安康.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西部金融,2017(02):40-4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资本市场,双重上市公司股票A+H股“同股不同价”现象仍然存在。本文选取市场分割理论中的四大假说所对应的要素以及政策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价差的原因进行探究。本文选取了在深圳和香港交叉上市的15家公司股票的月度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AH股价差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GM、LGS、ZC的系数显著为负,HSL和SY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分割理论通过四大假说仍可作用于我国AH股市场的价差现
期刊
摘要:在近十年以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金融观念和金融运作,并且直接促进了第三方支付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虽然,第三方支付方式促进了非现金交易的发展,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挑战。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分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其次,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影响货币乘数的四大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将会导致我国货币乘数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保险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导致目前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保险专业供给结构性失衡。所以从一定程度来说高校的保险专业人才模式影响了高校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基于此,本文以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分析,提出目前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险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发展提供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高校 保险学专业  我国保险教育
期刊
摘要:基于提高企业股权投资效益的目的,针对财务尽职调查在企业股权投资的应用重要性,做简单的论述,提出财务尽职调查的方法与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首先,进行了企业股权投资发展的现状分析。其次,论述了财务尽职调查在企业股权投资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财务尽职调查的应用策略。充分发挥谨慎性调查的作用与价值,切实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关键词:财务尽职调查 企业股权投资 财务风险 投资效益  
期刊
摘要:随着各地影子银行及类金融机构等的涌现及其引发的地方金融风险,中央金融监管部门鞭长莫及、地方金融监管的短板甚至空白领域的问题也愈发暴露出来,构建科学的地方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迫在眉睫。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权的配置只局限于中央部门之间,对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配置几无涉及,导致地方金融监管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和有效授权,监管空白与重复监管并存。检视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实践,应在明确地方金融监管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本境况的分析,总结信贷支持助力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路径。研究成果对优化涉农主体信贷服务,完善风险补偿体系,推动金融支农工作稳步开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 绿色食品牌 信贷 风险补偿  一、引言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是云南省高举高原特色农业大旗,倾力打造发挥省内优势、彰显云南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亦是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金融业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金融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楚雄州为例,在对全州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楚
期刊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是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发展壮大的。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部分头部城商行已发展成为跨区域的、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之所以选择跨区经营,是因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商行,跨区经营可以弥补其本地信贷资金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发达地区城商行,跨区经营有助于其扩大市场占有率。  但随着资产规模的逐渐壮大,部分城商行的异地分支机构已背离了服务
期刊
摘要: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试点——作为沅陵县第三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任务之一,于2016年8月29日正式获得了农业部、民政部、中国保监会三部门的联合批复,依照批复内容,沅陵县开展了茶叶收入兜底保险试点工作。调研结果显示,三年来,沅陵县茶叶收入兜底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户脱贫;有效地化解了茶叶产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了茶农、茶企风险保障水平和金融保险工具运用的意
期刊
摘要:在中小民营企业日常运行中,内控管理工作是重要环节,且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民营企业内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竞争力和经济收益。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视自身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内控管理 存在的问题 解决策略  一、前言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