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传播技术, 而且包括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理念。现代教育技术还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三通工程 高职教育教学
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转发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在湖南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的通知》(教信推办〔2013〕6号),要求各地和部属高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
如何有效的学习“湖南模式”,全面落实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使之更好地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所用,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一、现代信息技术“三通”空间建设对高职教育的价值
1.扩展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三通”空间能极大地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使教学时间和空间获得外延,大幅度地充实并丰富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迅速获取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知识具前沿性、全面性,这就无形中跨越了课堂知识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信息搜集和加工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
2.增强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三通空间改变以“课堂、书本、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交互式虚
教学环境中突破了理论课程的局限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一些枯燥、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和便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降低实践教学对客观物质条件的依赖,弥补学校实训设施不足,避免危险性实训带来的伤害,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时间与空间的延伸。
3.提高学生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最终受益者。可以说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价值的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灵活、高效,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内驱力,调动和发展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获得协调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落后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与政策倾斜,高职院校获得巨大发展。但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校园建设相比相对落后,尚未形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满足高职教育信息化需要。
2.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质量不高
高职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信息化程度不高,尽管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师信息化素质提升教育,然而教师信息化培训与实际应用不能有机融为一体,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意识,影响了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3.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高职院校为了迎接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估,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起网络多媒体教室、校园内网、区域网等硬件设施。与此同时,学校也配备了大量相关应用软件,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然而与教育信息化相匹配的应用方案落后,信息资源利用缺乏长远规划,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率回报不成正比,信息化资源利用率有待加强。
4.教育信息化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完善的机构,信息化管理机构多为兼职机构。然而信息化管理与学校一般教学管理不同,技术含量比较大,职能交叉式管理方式导致教育信息化管理责任不明确,信息化资源利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三、依托“三通”空间建设,加快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1.鼓励教师转变角色,主动学习
有的教育工作者担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会对教师队伍产生大的影响,网络教学将取代大部分教师。其实不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势必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影响是积极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不会消退。信息技术不是把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学生分离开,而是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教师的重要职责发生了变化,由“教书匠”向信息的收集、提炼、筛选、综合、批判而转变。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
科学地、系统地分配硬件、软件的投入,把握好投资的比例,保障整体效益的发挥。做好市场和专业发展趋势调研,保证在硬件投入上立足实际并能满足将来规模扩展的需求,软件方面应达到集成交互、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院校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整体规划,逐项进行,避免经费重復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不容忽视,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换并整合。
3.拓展师资培训的途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现代教学技术类课程或者相关的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的完美融合需要高职教师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精通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又能熟练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落实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刻不容缓。在培训中,要求立足实际、明确培训目标,不断对培训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流于形式,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还要落到实处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以考核促进运用和提高,将现代教育技术当成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4.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持续有效运用保驾护航
建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明确中心职能。建立健全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领导体系,解决以往职能不清的问题。建立高职院校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合理、快速持续发展的实施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有序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有效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其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囊括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的相应调整和完善。只要我们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并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S].2010(1).
[2]徐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薛喜民.“三通”工程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J].2014(3).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三通工程 高职教育教学
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转发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在湖南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的通知》(教信推办〔2013〕6号),要求各地和部属高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
如何有效的学习“湖南模式”,全面落实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使之更好地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所用,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一、现代信息技术“三通”空间建设对高职教育的价值
1.扩展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三通”空间能极大地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使教学时间和空间获得外延,大幅度地充实并丰富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迅速获取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知识具前沿性、全面性,这就无形中跨越了课堂知识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信息搜集和加工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
2.增强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三通空间改变以“课堂、书本、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交互式虚
教学环境中突破了理论课程的局限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一些枯燥、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和便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降低实践教学对客观物质条件的依赖,弥补学校实训设施不足,避免危险性实训带来的伤害,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时间与空间的延伸。
3.提高学生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最终受益者。可以说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价值的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灵活、高效,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内驱力,调动和发展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获得协调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落后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与政策倾斜,高职院校获得巨大发展。但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校园建设相比相对落后,尚未形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满足高职教育信息化需要。
2.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质量不高
高职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信息化程度不高,尽管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师信息化素质提升教育,然而教师信息化培训与实际应用不能有机融为一体,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意识,影响了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3.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高职院校为了迎接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估,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起网络多媒体教室、校园内网、区域网等硬件设施。与此同时,学校也配备了大量相关应用软件,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然而与教育信息化相匹配的应用方案落后,信息资源利用缺乏长远规划,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率回报不成正比,信息化资源利用率有待加强。
4.教育信息化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完善的机构,信息化管理机构多为兼职机构。然而信息化管理与学校一般教学管理不同,技术含量比较大,职能交叉式管理方式导致教育信息化管理责任不明确,信息化资源利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三、依托“三通”空间建设,加快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1.鼓励教师转变角色,主动学习
有的教育工作者担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会对教师队伍产生大的影响,网络教学将取代大部分教师。其实不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势必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影响是积极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不会消退。信息技术不是把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学生分离开,而是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教师的重要职责发生了变化,由“教书匠”向信息的收集、提炼、筛选、综合、批判而转变。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
科学地、系统地分配硬件、软件的投入,把握好投资的比例,保障整体效益的发挥。做好市场和专业发展趋势调研,保证在硬件投入上立足实际并能满足将来规模扩展的需求,软件方面应达到集成交互、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院校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整体规划,逐项进行,避免经费重復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不容忽视,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换并整合。
3.拓展师资培训的途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现代教学技术类课程或者相关的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的完美融合需要高职教师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精通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又能熟练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落实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刻不容缓。在培训中,要求立足实际、明确培训目标,不断对培训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流于形式,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还要落到实处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以考核促进运用和提高,将现代教育技术当成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4.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持续有效运用保驾护航
建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明确中心职能。建立健全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领导体系,解决以往职能不清的问题。建立高职院校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合理、快速持续发展的实施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有序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有效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其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囊括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的相应调整和完善。只要我们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并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S].2010(1).
[2]徐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薛喜民.“三通”工程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J].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