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外二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觉从梦中惊醒,我试图去抓,却什么也没有抓到,只有死一般的寂静。我顿然醒悟,母亲是真的去了,世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2006年7月23日这样一个不朽的日子,母亲黄金兰还是在儿孙们的声声呼唤里,在我无尽的泪河中悄然的离我们而去,那一刻我几乎停止了呼吸,没有了思维,心里空荡荡仿佛已随母亲飘入了天堂。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梦到慈祥的母亲来到我身边。在梦里,自己像儿时那样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有时梦到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还依然睁开那双渴求生命的眼睛……我一次又一次从梦中惊醒,手心依然似乎还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不觉已悄然泪下,泪流满面。
  其实何止在梦里,即使是平常的一件物品,都能勾起我对母亲的怀念。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总有母亲一路相伴,她不仅对我们兄妹五人处处表达疼爱之情,还用她宽阔的胸襟,为我们兄妹五人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她时常教诲我们要诚实做人,勤恳做事,要常怀感恩之心。却很少当面夸奖我们,反而在我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告诫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在母亲过世后那段悲痛欲绝的日子里,我才从叔伯们的嘴里听说,其实母亲经常夸我这个儿子争气。母亲这种慈祥独特的教育方式,言传身教并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培养了我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品性,即使小有成就时也不骄傲,时刻保持一种平和心态。
  母亲这一生是苦命的一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我刚三、四岁的那年,做教师的父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那一年,母亲刚四十出头,最大的哥哥正在读高中,家里为给父亲治病早已负债累累。为了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养我们兄妹五人不失学,痛失丈夫的母亲强忍着人生中最致命的打击,付出的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她用柔弱的双肩苦苦撑起这个家,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五人一一扯大。那时由于缺粮缺钱,家里一日三餐,不是番薯就是木薯粥,而母親的碗里盛的总是番薯或木薯,总是把一碗碗并不多的粥米留给了最年幼的我。她白天像男人-样上山采割松脂、剥玉桂、采八角或到田间劳作,晚上熬夜在煤油灯底下纳鞋底、缝补衣服。时常一觉醒来,昏暗的煤油灯光总见映照着她,母亲还在一针一线地不停干活。由于长时间的劳作,母亲手上的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常常是血肉模糊,那种疼痛是可想而知,以至于以后的多年我都不愿意看到松脂、玉桂、八角那些农副产品,因为它们总让我想起母亲那双血痕斑斑的双手……。母亲不仅要辛勤劳作,还经常受别人辱骂和歧视,有时甚至会遭到讨债的人的责骂。记得有一年,母亲被逼得没办法,把家里仅存的一件外婆送给她的嫁妆用来抵债,一个做工精致的木衣柜被人扛走。尽管如此,母亲还依然格外坚强,想方设法把五个子女养活带大,并一一送上学去念书。在家里实在穷得无米开锅的时候,母亲就四处想方设法去借木薯粉回来,熬成粥让我们兄妹五人去充饥;无柴烧的时候,天一亮就带着哥姐们上山去砍柴;煮木薯粥时的时候,母亲常常把米捞给子女,自己喝点粥水。每当回忆起此情景,做儿子的我依然心痛得得直流泪。母亲啊,你那时在舍命救自己子女;伟大的母爱,实在感天动地!
  母亲勤劳而善良,她同样把这样的美德传承给她的儿女。每逢亲戚朋友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母亲总是热心肠地走在前面。记得有一回,我在读初三的一周星期六,我回到家里又一次向母亲伸手要伙食费。那知前一天,母亲已把本来留给我用的伙食费借给了有急事的邻居家。没有伙食费在学校就不能开饭,当时年幼的我鼻子一酸,急得泪流满面,并一路哭一路跑向学校。但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天刚亮,苦命的母亲赤着双脚,踏着一路的泥泞,冒着大雨后河水狂涨多次求船公才愿开渡的生命危险,把当月伙食费一分不少送到我的手里,并叮咛我-定要好好读书。
  母亲更是聪慧的,虽然在外婆家只读过几年书,可母亲却能过目不忘。记得小时候常依偎在母亲怀里听讲《西游记》、三个和尚没水使的故事,谈孟姜女哭长城的传奇,说古论今的记忆力有时连我也自叹不如。正因为母亲的勤劳和聪慧,坚强而又能干,又热心助人,在我们兄妹逐渐长大成人,大哥高中毕业参加供销社工作,生活逐渐好转的那几年,母亲先后两届被村民群众推选为大队妇女主任,从此,苦命的母亲的脸上常有了那久违的笑容。
  母亲通晓事理,深明大义,她把子女后代的教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她常说,只有读书,学到文化,才能改变一辈子只能在地里干活的命运,不读书就没有出路,没有文化只能让人一辈子看不起。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妹五人尽管家里穷得四面楚歌,但从小就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个个都发奋读书至高中或中专毕业,都能有一份工作而自食其力。要知道在那个一去不复返的七、八十年代时期,一个痛失丈夫的妇道人家扎紧裤带送五名年幼子女上学,并教育好使其一一成材,简直就成为传奇,因此,当时我们全家成了全大队仍至全公社学习的榜样。如今,在母亲良好品德的影响下,儿孙们相互激励奋发有为。做儿子的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先后荣获“藤县优秀专家(人才)”、“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十佳通信员”、“广西优秀人民警察”、“全国青少年辅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母亲的十几个孙儿现大部份已中专或大学毕业,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成为企事业单位职工,最出息的已出国留学回来,成为年轻的大学教授。
  慈母之爱深似海,养育之恩大于天。到了二十一世纪,母亲总算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兄妹们孝敬母亲,孙辈们爱戴母亲。母亲想吃什么就给什么,需要什么就买什么。母亲过得快乐,儿孙感到高兴。此时,儿女们天真地认为,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可以享受清福了,但事实上此时的母亲已是年老力衰,再加上疾病缠身,母亲一直在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先后多次是在儿孙们的悉心护理和做医生的树明三哥的全力救治下,才把苦命的母亲硬是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在母亲走前最后一段日子里,我请了半个月假回到老家守在母亲身边,为母亲擦洗身子,给母亲修剪指甲、给母亲翻身,给母亲喂止痛药……看到母亲骨瘦如柴,我心如刀割,心里发凉,鼻子发酸。母亲啊,都说人多力量大,但您的儿孙都围在您的身边,悉心照顾着您,却没能力为您分担痛苦,也没能力阻挡死神最终的袭来。
  如今,这个世上最疼我的人永远地去了。每逢二月二母亲的生日,我特别想念那苦命的母亲,我思念的伤口就会撕裂得愈深,常常是老泪纵横。我知道母亲再也不会回来,她走得匆忙,可是我也知道,母亲一定会在天堂里关心我们、疼爱着她的儿孙、重孙们。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掐指一算,我与我的父亲同存于世的时光,先后也有三十多年。虽说如此,其实细数起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除却外出读书、结婚迁出的日子,却只有约十一万小时;如果再减去睡眠的时间,就只剩下短短的七萬多小时。父亲,这个养我育我的男人,留给我的印象很多,记忆中最深刻、最触动我的,还是他独酌时那蜷缩如胎儿的安静而落寞的姿态。  “猫鼠”看书战  父亲威严、有“煞气”,他若为猫,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必然是鼠。绝对没有
期刊
紫苏炒田螺是经典菜,这是我从小就喜爱的一道菜。  在我的老家,谁也不会特意种植紫苏,菜市场上也不会有人销售紫苏。乡人很少食用紫苏,只是在炒螺的时候,才会用紫苏作为配菜一起炒。我特别喜爱紫苏的味道,我第一次食用紫苏就爱上了它那独特的味道,香气馥郁,沁人心脾,唇齿留香。因此,我小时候,经常到水田里捡田螺,然后去路边或田地边采摘紫苏,回来洗净,留待和田螺一起炒。  来到藤县工作后,我惊喜地发现,藤县人尤
期刊
捡来的第一本小人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藤县濛江镇,全家借住在濛江街旧港务站附近的二伯家。  那时,大多数家长都没有现在“别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我的父母在社队企业(后来说的乡镇企业)上班,记忆中的我在上小学前,都是自由嬉闹的,跟着堂兄以及邻居到处窜。有一次游荡到港务站候船室,我不经意间发现座椅上有一本小人书,书名是《斩蛟记》,其实,当时我未识字是不懂什么书名的,只是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平
期刊
岁月悠悠,往事如昨。  三十年前,我正读小学。说起这个小学,那实在是可怜之至。几间平房,低矮简陋,潮湿昏暗。倘若下雨,真应了杜甫的那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倘若刮风,五柳先生又来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学生们呢,整日瑟缩双手叫苦连天。  于是“勤工俭学”来了。  先是去山上摘“芒草”。家乡的山山岭岭,一到秋天,漫山遍野尽是芒草。远远望去,芒草花絮柔和地随
期刊
枫叶是极其普通的野生植物,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它就能生长。在我家乡的路边、野外、山上,随处都能看到它碧绿的倩影。  家乡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家家户户都煮枫叶糯米饭。枫叶糯米饭是传统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祖先的供品之一。  据说,古时候有位才智超群的人,名叫韦特桂,在土司手下当差。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司亲自到乡间视察,欲用计使其免去征粮。土司发觉上当后,把特桂
期刊
今年的夏天又比往年热那么一点,虽说已是处暑但还是很闷热,一阵太阳一阵雨,这估计是今年出红菇最后的一造了吧。象棋镇舅舅家的老幺们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一个两个手里拿着菜篮子,揉着惺忪的眼静悄悄地推开门栓,生怕惊动了鸡舍里的小动物们。原来她们是抓住暑假的尾巴去寻找树林里的宝藏去了。  去摘红菇的山离舅舅家有点远,要翻过一座山,再越过两条岭才能到达目的地。小表妹才6岁,非要跟着去,两个姐姐还没起床她已经洗漱
期刊
春寒料峭的时候,大地还没有从寒冷凝重的冬天完全苏醒过来,但木棉花已经笑傲高枝、独领风骚了。那一树没有绿叶衬托的鲜红斑斓的繁花,开得热烈奔放、气势恢宏;那一朵朵硕大殷红的花是一个个怒放的生命,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生意盎然;但也有还是花骨朵的和只露着嫩嫩的花苞的,羞答答地藏在枝桠间,静静的等待着绽放。远远看去,整株木棉树像一个披着红锦的巨人,又像一支正在燃烧的火炬。  每一次,当我经过高大的木棉树
期刊
梧州市地处浔江和桂江交汇处,两江交汇后称西江。浔江、桂江、西江交汇梧州,俗称“三江水口”。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一个城市有它自己的味道,山水有它自己的味道,每种食物都会有它自己的味道,比如梧州龟苓膏的味道,就是蕴藏在梧州人对乡愁记忆中的味道。  在炎热的夏天,来一碗冰冻过的龟苓膏,直接可以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当一块丝滑冰爽的龟苓膏轻轻入口,细
期刊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  学这一首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是在初中时代,唱着明快的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勤劳美丽的小姑娘,莽莽苍苍的山林,遍地生长的蘑菇,构成一幅幅美丽祥和的画面,令人神往和陶醉。从学这首歌的时候起,这样的画面,不只一次走近我的梦里,很有让人踏进树林采撷蘑菇的冲动。  真正体验采蘑菇的乐趣,是来藤县之
期刊
又是木棉花开时节。每次上下班路过体育馆,看到那几株木棉,我都忍不住停下来,欣赏那一树树灿若云霞的木棉花。  体育馆前的木棉树,从何时起扎根于此我无心考证,我更愿意猜测它们比这附近的楼房还要年长些。木棉树高约四层楼,挺拔而又不失婀娜,张开的树冠很是豪气,它覆盖着那庞大的地下根系,树枝恣意伸展出各自的形态,或躬,或跃,或探,或转,像极了一个个热情奔放的舞者。枝头上挤挤挨挨地布满了杯口大小、红彤彤火焰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