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红菇的小姑娘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夏天又比往年热那么一点,虽说已是处暑但还是很闷热,一阵太阳一阵雨,这估计是今年出红菇最后的一造了吧。象棋镇舅舅家的老幺们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一个两个手里拿着菜篮子,揉着惺忪的眼静悄悄地推开门栓,生怕惊动了鸡舍里的小动物们。原来她们是抓住暑假的尾巴去寻找树林里的宝藏去了。
  去摘红菇的山离舅舅家有点远,要翻过一座山,再越过两条岭才能到达目的地。小表妹才6岁,非要跟着去,两个姐姐还没起床她已经洗漱好了在床边等着。姐姐们也奈何不了只能许了。她屁颠屁颠地跟着两个姐姐的身后,生怕自己跟丢了。姐姐只好让她走在中间,一前一后护着。这是小表妹第一次去摘红菇,虽然一开始出发时心里兴奋着,但走在黑黑的山路里还是会有一丝小恐惧。为解除妹妹的恐惧感,两个姐姐唱起了《采蘑菇的小姑娘》。森林里的动物们被姐妹们的歌声唤醒了,布谷鸟,鹧鸪,蟋蟀,还有不知名的鸟儿虫儿一个两个接着来和声了。瞬间,山里开启了音乐盛会。姐们三完全没了倦意。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随着一声鸡鸣,东边开始泛起一片白。趕在太阳还没升起来之前姐妹三终于到达了菌山。这会儿她们开始精神抖擞了,因为得瞪大眼睛认真寻找宝物了。野生红菇子实体多生于林中潮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上,基质均为腐烂秸秆、杂草、树叶等湿润高温的腐质层。对气候的要求也甚是讲究。年均气温为12~18℃,年降雨量为700~900mm,相对湿度为60%~85%是红菇比较适宜的气候条件。红菇子实体发生前一般需要降雨,且雨后需要晴天,降雨量的多少与雨后是否天晴直接影响红菇产量。由于对土壤、气候条件的苛刻,野生红菇难以人工栽培,这就是它珍稀的原因。象棋红菇出名,尤其是花滩那一带产的红菇,被称为“菇中之王”。舅舅家的山在富祝村黎竹景,和石表山景区隔河相望,与花滩相距大约10公里,产出的大红菇的质量也是上乘的。每年的6—8月是红菇繁衍的季节,农民最期盼的就是这个时候。采摘收成的红菇会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这是上天对辛勤劳作的农民们的馈赠。
  昨天刚下过雨,空气变的湿漉漉的,小草沾着雨露,蚂蚁开始冒出泥土忙碌起来了。趁着太阳还没升得很高,三姐妹马上对菌山进行地毯式搜寻。有经验的姐姐们熟知红菇的藏身之地,专去树根底下,枯枝落叶多的地方寻找,不一会的功夫就采到了七八朵。地上有一个个小水坑,小表妹一不留神就踩进小坑里,“呀,我的双鞋,湿了!”。姐姐们咯咯咯地笑起来,“都叫你要小心一点,跟实我两个咯,好了呗”说罢,大姐还是怜惜妹妹,把妹妹掺到一边去,用纸巾擦了擦妹妹的鞋,又往里边塞了两张纸巾,“坚持一阵啦,摘满菜篮就回去了。刚好过几日你就要上小学了,我叫爸把卖红菇收到的钱给你买双新鞋吧。”小表妹这下可高兴坏了,连呼道“姐姐最好了!姐姐最好了!”太阳渐渐探出了头,天边的鱼肚白一点一点地被橙黄的晨光吞噬,大地一会儿就亮了。三姐妹的菜篮子也开始沉甸起来,两位姐姐的战绩甚是喜人,小表妹由于缺乏经验虽说瞪大了眼睛搜索但还是难以发现红菇的身影。眼尖的二姐似乎觉察到妹妹失落的表情,引领她到藏着三朵红菇的大树底下然后故意走开。小表妹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扒开树叶,兴奋地大叫“大姐,二姐,快来!我找到了!”姐姐们闻讯赶紧跑过来,“哇,是菌噜!又靓又大。”姐姐教小表妹用小树支轻轻地戳松红菇周围的泥土,然后在红菇正下方深深一翘,一顶红菇拔土而出,用手轻轻擦拭红菇表面的泥土,淡淡的菌香味扑鼻而来。晒干之后风味更佳,香气也变得浓郁。所谓的菌噜就相当于紫红色的花骨朵儿,菇伞没打开,这样的红菇才是上乘之乘,卖出的价格比菌伞全开的红菇要高很多。所以要赶早采菇,才能遇到这样的小可爱,不然等到太阳升起菌伞就全开了。红菇不但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还具有很高的营养成分。近年来,随着网络、电商的发达,象棋红菇的名气越来越大,城市人对红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受福建一带的人群青睐。
  阳光已经洒进树林里,草丛上的露珠闪烁着金黄就像跳动的小精灵,树上的鸟儿也开始打开嗓音锻炼歌喉了。三姐妹掂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返程,一路上有说有笑,心里高兴着,期盼着今年的红菇能卖上好价钱。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在我家中的一个衣柜里,满满当当的收藏着二十多年来我穿过的各种型号的警服。  记得几年前的一次搬家,妻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这些我珍藏在衣柜里的旧警服送给乡下的几位亲戚,当晩我才得知实情,急得我连夜开车到几十公里远的乡下亲戚家,不留情面地把已分发出去的旧警服-一收回。第二天,自知做错事的妻子把这些收回的旧警服重洗一遍,晒干后重新挂好放在专用衣柜里。从此,妻子对我的做法终于由不理解到慢慢明白,这些穿
期刊
蒙经(1870-1943年),名绶初,字民伟、文伟,号经,广西藤县鹿伏乡(现岭景镇)篁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之一,曾任国民党广西支部长、梧州市第一任市长等职。蒙经一生追随孙中山革命,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值得后人景仰。  一  蒙经于同治九年(1870年)农历七月初七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叫蒙在川,共生育有三个儿子,分别为长子蒙粹初、次子蒙绶初、三子蒙美初,按农村风俗,蒙经
期刊
春末夏初,趁着周末回了趟乡下老家。一条弯曲的水泥村道是人们出行的唯一通道,而摩托车则是大多数村民首选的交通工具。那天,天色灰白,银亮的雨丝飘飘洒洒地飞舞着,这是南方特有的雨季。我坐上辆摩托车,车开得很慢,但我却觉得恰到好处,担心路上混黄的泥水因车速过快溅到身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尽情地欣赏路上的风景。  水泥路顺着秀丽的绣江逶迤向前,右边临江,视野开阔,对岸翠竹丛生,远山连绵起伏。江边升腾起一
期刊
上个周末,我在乡下陪老妈过生日。回城上班的那天,家里的那只小黄狗送了我一路。我心中很是诧异。  一直以来,我对家里豢养的阿猫阿狗关心欠关照,妹妹大概以为我是个没有爱心的人。我的妹妹对这只小狗可是宠爱有加,视之如珍宝。小狗于她是如影随形,对我,其实甚为生疏,偶尔还会当我是陌生人,大声地吠叫。可能由于我妹妹去读大学了,少了人爱宠,大概它也觉得寂寞,所以对我客气些了。  从村子到镇上的车站,有20分钟的
期刊
初遇蝴蝶谷,是三年前。那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蝴蝶谷从此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三年来,每逢酷暑,我便想起蝴蝶谷,渴望投入她清凉的怀抱。  蝴蝶谷位于广西藤县埌南镇黎寨境内,距离梧州市区五十公里左右。蝴蝶谷溪水发源于藤南最高峰———尖峰顶,景区内拥有由十多处天然瀑布形成的瀑布群,以及落差最大,最刺激的深谷冲浪环境,因此冲浪漂流是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项目。谷内分布的瀑布三米以上高度的就有15个
期刊
掐指一算,我与我的父亲同存于世的时光,先后也有三十多年。虽说如此,其实细数起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除却外出读书、结婚迁出的日子,却只有约十一万小时;如果再减去睡眠的时间,就只剩下短短的七萬多小时。父亲,这个养我育我的男人,留给我的印象很多,记忆中最深刻、最触动我的,还是他独酌时那蜷缩如胎儿的安静而落寞的姿态。  “猫鼠”看书战  父亲威严、有“煞气”,他若为猫,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必然是鼠。绝对没有
期刊
紫苏炒田螺是经典菜,这是我从小就喜爱的一道菜。  在我的老家,谁也不会特意种植紫苏,菜市场上也不会有人销售紫苏。乡人很少食用紫苏,只是在炒螺的时候,才会用紫苏作为配菜一起炒。我特别喜爱紫苏的味道,我第一次食用紫苏就爱上了它那独特的味道,香气馥郁,沁人心脾,唇齿留香。因此,我小时候,经常到水田里捡田螺,然后去路边或田地边采摘紫苏,回来洗净,留待和田螺一起炒。  来到藤县工作后,我惊喜地发现,藤县人尤
期刊
捡来的第一本小人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藤县濛江镇,全家借住在濛江街旧港务站附近的二伯家。  那时,大多数家长都没有现在“别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我的父母在社队企业(后来说的乡镇企业)上班,记忆中的我在上小学前,都是自由嬉闹的,跟着堂兄以及邻居到处窜。有一次游荡到港务站候船室,我不经意间发现座椅上有一本小人书,书名是《斩蛟记》,其实,当时我未识字是不懂什么书名的,只是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平
期刊
岁月悠悠,往事如昨。  三十年前,我正读小学。说起这个小学,那实在是可怜之至。几间平房,低矮简陋,潮湿昏暗。倘若下雨,真应了杜甫的那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倘若刮风,五柳先生又来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学生们呢,整日瑟缩双手叫苦连天。  于是“勤工俭学”来了。  先是去山上摘“芒草”。家乡的山山岭岭,一到秋天,漫山遍野尽是芒草。远远望去,芒草花絮柔和地随
期刊
枫叶是极其普通的野生植物,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它就能生长。在我家乡的路边、野外、山上,随处都能看到它碧绿的倩影。  家乡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家家户户都煮枫叶糯米饭。枫叶糯米饭是传统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祖先的供品之一。  据说,古时候有位才智超群的人,名叫韦特桂,在土司手下当差。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司亲自到乡间视察,欲用计使其免去征粮。土司发觉上当后,把特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