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维插上翅膀,让创新能力得以远航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完成这一任务,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兴趣、动手实践、质疑问难、创设情景、体验创设的愉悦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养兴趣;动手实践;质疑问难;创设情景;体验愉悦
  【作者简介】梅立存(1981—),男,陕西黄龙县白马滩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敢于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敢于放手给他们一个活动的空间。让儿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去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更好地掌握、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实施创新教育,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成为时代所要求的敢于创新的创造型人才。
  一、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创造条件,通过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并且操作要到位,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大小相等的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计算公式,学生基本上能用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学,而是加以引导:“你能用其它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立即展开讨论,动手实践:有的用一个梯形沿中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推导……通过这些操作,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消除其的惰性心理,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究,学会创新,发展创新思维。
  “思维产生于动作,智慧来自动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重视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在学习中有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要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创新往往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才有创新可言。我们的学生往往擅长的是模仿性学习,却不善于提问,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往往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往往以学生没有问题作为一节课的圆满结束,很少教学生如何提问题,如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我们学生往往也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对问题不敏感,缺少科学的怀疑态度和精神,这种状况是需要改变的。试想,没有怀疑,哥白尼就不会创立日心说;没有怀疑,伽利略就不可能有意大利斜塔的经典实验,也就不可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没有怀疑,爱因斯坦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怀疑老师,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怀疑权威。在主动积极的自主性学习中逐渐学会提问题,真正做到学问、学问——学习、提问。
  四、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托兰斯认为,创新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爱默比尔又认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开放,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融洽配合,才能适时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在教育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亲情和爱抚,从而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
  五、体验创新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欲望,都想体验成功后喜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设法为学生安排“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成为创新发明的动力。要坚持做到,凡是学生能够经过探索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代替,而是适时给予鼓励、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寻找正确答案的愉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铸就民族进步的灵魂,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其他文献
摘 要 法律推理是通过将大前提和小前提结合起来得出一个必然的或可以接受的结论,也就是提出一种新的法律理由。法律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推理,就没有法律适用。本文主要通过正确认识法律推理在司法裁判中的地位和功效,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法律推理方法 法律漏洞 审判活动 公平正义  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我
曾几何时,重庆特殊的地形地貌阻隔了两江四岸人们的出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了这座城市核心的课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座座虹桥飞架两江之上,天堑变通途,桥与城血脉相连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力产业也在飞速发展,0.4kV配电线路是农村常用的电力线路类型,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配电线路稳定运行的因素众多,容易造
在古希腊的时代,人们尚未有真假、美丑、善恶的二元对立的观念,古希腊的酒神精神认为人的原欲是自然之物,是符合自然的,并不试图对其做出真假善恶的价值评判。而到了中世纪,在基督教伦理道德的影响下,人们接受了一套二元对立的价值标准体系,产生了非善即恶、非黑即白的观念。特别是在禁欲主义的影响下,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人生而有罪,灵与肉绝然对立,人类的原欲与上帝的神性绝然对立,人欲遭到压制。此外,教会为在精神领域树
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对抗赛、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楠溪江国际户外嘉年华……作为全国唯一的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温州市全国性赛事连连,社会承办赛事、群
期刊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也就是说,如何为人处世的文化就是人文精神。近年来,教育界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与“人文”从分野到整合,并呈现出以“科学人文精神”的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学须倡导人文教育,
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是现今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确保电力输送安全、稳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发展适应激烈的市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之下,智能系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应用,我国的配电系统也处于巨大的变革时期,所以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对促进配电系统的革新有着重要
记得看冯小刚贺岁片《天下无贼》时,片中开场那空旷辽阔的草原,金碧辉煌的寺院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后来才知道那是甘南。甘南郎木寺,不仅仅是一个寺名,也是一个镇子的名字,而且不
西萃:将优质葡萄酒带到中国  与普通贸易商不同,SSQW(西萃葡萄酒国际有限公司)是由一个1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食品加工,并拥有30多年顶级酿酒史的由波斯蒂格 (Postigo) 家族组成。专注于出口的西萃从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简单而清晰的目标:为西班牙以外其他国家的专业人士、消费者打开一扇窗,让他们了解西班牙高品质葡萄酒。  不久前,以葡萄种植者和酿酒师的眼光来选酒的西萃公司来到中国,带来了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