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意象油画创作中的意义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的油画艺术传入我国之后,经过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数代油画家们的艺术实践和努力探索下不断得以发展并取得可喜的成就.就表现内容与文化内涵来看,在油画本土化过程中,画家们将本土民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油画创作中,这不仅是对表现题材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对传统文化在油画表现中艺术性的体现与展示.这种有益的探索与积极的实践对于当下我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文化自信的树立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经过几代油画家的不断努力,浸润着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象油画正在蓬勃发展.我国当代意象油画中有很多包含民俗文化元素的佳作,对其进行梳理研究有助于有力支撑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构建.
其他文献
国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探讨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于传承国画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分析了国画创作中笔墨文化元素的内涵,分析了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意义,讨论了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和元素的运用.
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创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组织结构与纹理.肌理表现是现当代油画创作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阐述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肌理表现的艺术价值,分析油画创作中几种不同的肌理表现形式,并探索现当代油画创作中肌理表现的运用思路,指出创作者在运用肌理表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促进肌理表现在油画创作中的健康发展.
黄作林的艺术经历很丰富,从最开始的国画和书法学习,到大学四年的版画学习,再到前往俄罗斯进行留学,接触到的画种很多,回国后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以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形式.黄作林的风景油画中融入了许多中国画和书法的笔墨形式、造型语言、版画的构成语言等,画面具有独特性.因此,以黄作林的风景油画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黄作林的风景油画作品如何进行意象性表达.
不同文化背景会派生出不同的审美观点,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中国画在传承和发展中有其专属的一套评价体系和审美意趣,其独树一帜的规律被历代画家、理论家逐渐强化.写实和透视本是西方美术体系下的两种理论,最早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如果用这些概念去评论中国画显然是有些不太恰当.然而,也不能说中国画自古不重视写实和透视,也不能说没有这些概念,这些说法都是有局限性的.语境不同,问题也要随之改变,不能被锁在单一的视角去观察,应该进行中西比较.
在油画的艺术创作中,肖像画始终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长期以来被画家们青睐.在西方众多的肖像油画中,有些画家通过模特写生的方式来创作艺术作品,有些画家则是通过画镜子中的自己来进行艺术创作,以自画像的形式创作肖像油画.不同画家创作的肖像画,艺术特征也不尽相同.对此,通过简要分析油画肖像中的绘画语言,针对不同流派、不同画家的油画肖像作品,分析其艺术特征中的笔触,探究画面之中笔触的艺术表现力,并作简要的分析和概括.
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既吸收了西洋画的特点,又与中国画的写意性交融.在油画中国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写意性的油画开始萌芽,茁壮发展,写意油画也因此成为中国油画界的热门话题.从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到现当代的油画家,他们不停地对写意油画进行探索和创新,在画家们的画作中,写意语言逐渐成为表现画面的主要艺术语言之一,写意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2016年,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成立后,写意油画正式成为油画中的重要门类.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里汇集了众多写意派的实力画家,如范迪安、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流派中的重要代表,主要利用线条这一基本要素展示造型艺术,凸显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风格及特色,且伴随时代发展其创作语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梳理唐代以前、唐宋及元明清时期工笔花鸟画中线条语言的发展历程,针对线描、皴法两种线条表现形式与创作技法进行具体分析,并围绕分类展示线条语言、弱化线条“书写性”特征、运用多元绘画技法元素三个层面,探讨线条语言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没骨技法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创新,但是未受到画家的高度重视,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赵望云在山水画创作中创新运用没骨技法,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表现力,所创作的山水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没骨技法的来源和赵望云山水画中没骨技法的成因,研究没骨技法在赵望云山水画中的体现,探讨赵望云山水画中没骨技法的艺术价值,以促进当代山水画创新发展.
岁朝图作为中国风俗画或人物画一较小的门类,有纳福迎祥的寓意,反映出古人的古雅情趣和独特的生活风貌,雅俗共赏.通过图像的方式,社会风俗被较为真实地记录下来.《太平春市图》是清代丁观鹏的一幅岁朝图作品.通过研究其画面和内容,考察集市中出现的场景及其含义,将《太平春市图》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分为年俗活动、艺人市贩、游人逛市等部分,并对画卷中的集市和活动进行深入分析.
《早春图》是郭熙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其中记录了许多他关于山水画的主张.《林泉高致》由郭熙之子郭思整理,是对郭熙山水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中,《山水训》一节主要叙述了郭熙绘画中的经验和主张,因此将其代表作《早春图》与《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观点相结合,探析《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绘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