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老人日间照料供需现况及对策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了解昆明市老人日间照料供需现况,为制定和完善云南省老年长期照护社会政策提供依据。以方便抽样法对昆明市六个社区65岁以上的243名老人进行日间照护需求与认知、服务的使用意愿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第一,88.9%的老人患一种以上慢性病,老人的失能程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加深,老人最希望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是医疗保健;第二,74.9%的老人不了解日间照料服务,47.4%的老人愿意使用日间照料服务,期望费用为1000元/月,老人对中心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务的满意度普遍偏低;第三,日间照料存在服务普及率低、缺乏宣传、服务机制不完善和收费标准高于老人的期望等问题。昆明市的日间照料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需不断健全“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老年人 日间照料 供需状况 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10.3%,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老人自报需要照护的比例为15.3%,相比2000年的6.6%上升9个百分点,老人长期照护局势十分严峻。发达国家解决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的经验是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外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长期照护(long time care)一般是指为失能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一般将长期照护体系分成四大类,分别为:行政管理体系、临床医疗体系、社区照顾体系,社区支持体系。社区照顾体系中一般提供机构照顾服务、日间照顾服务、居家护理服务以及居家复健服务。学者研究发现,对于整个长期照护体系而言,日间照料方案可降低成本(吕宝静,2012)。实际上,日间照料是以社区为依托、“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重要的载体。
  2017年7月民政部、国家标准委、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明确界定: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就是要为社区内自理老人和半自理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料、精神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咨询等服务。昆明市老人群体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纯老年家庭”和独居老人家庭比例高;第二,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近年来,老龄化问题为昆明市的社区和家庭带来了压力,也制约着昆明市社会的发展。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促使市民养老观念转变,加强多元化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对昆明市的日间照料的需求特征和供给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调查方法
  2019年3-6月,本研究在昆明市的六个社区抽样进行日间照料中心的需求调查。调查共发放了253份問卷,收回24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6.05%。243份有效问卷中,男147(60.5%),女96(39.5%)。65-69岁99人(40.7%),70-74岁58人(23.9%),75-80岁46人(18.9%),80岁以上40人(16.5%)。每月自养费用少于1000元77人(31.7%),1000-2000元69人(28.4%),2000元以上97人(39.9%)。与儿孙同住144人(59.3%),空巢70人(28.7%),独居29人(11.9%)。经济来源是自己的退休金与积蓄128人(52.7%),子女亲属87人(35.8%),国家救助28人(11.5%)。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调查法、定性研究(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进行双人录入核对,采取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分析。
  三、昆明市老人日间照料服务需求
  (一)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高
  调查显示,受访老人中患有关节炎118人(48.6%),高血压102人(42%),糖尿病32人(13.2%),慢支炎29人(11.9%),中风11人(4.5%)(表1),88.9%的老人患一种以上慢性病(表2),老人呈现出多病共患的特征,有较强的失能照料需求。不同性别老人的患有慢性病种类存在差异,男性患有慢支炎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5),可见男性在支气管的照护需求要高于女性。
  老人最希望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为医疗保健(65.0%)(图1),可见老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最大。部分老人不选择医疗保健的原因是:担心中心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不如医院,还需自费。选择生活照顾的80位老人中有37位老人提出希望有车辆接送服务,占比46.25%。可见,存在生活照顾需求的老人同时有较强的车辆接送的潜在需求。调研中老人提到,“刚出院时,特别希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就不用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了。”
  综上可知,老人在患有慢性疾病情况下或刚出院时,对于日间照料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较大。
  (二)认知度及使用意愿低
  就“是否愿意使用日间照料”问题上,选择愿意的115人(47.4%);不愿意的138人(52.6%)。对日间照料服务的认知显著影响使用意愿,知晓并且了解日间照料服务的老人在需要服务时,对日间照料的使用意愿显著高于不太了解或者不知道该项服务的老人(p<0.05)。老人整体入住日间照料中心的意愿偏低,究其原因,60.1%的受访老人每月自养费用少于2000元,老人的收入限制了消费。
  (三)可接受的费用范围
  65.8%的受访老人认为日间照料费用低于1000元/月可接受;17.7%的受访老人认为介于1000-2500元之间可接受;16.5%的受访老人认为只要服务够好,2500元以上可接受。
  四、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供给现状
  (一)服务普及率低
  日间照料中心未能全面覆盖半自理、半失能老人;缺乏专业性医疗人员,中心一般只免费提供测量血压,脉搏和体温服务,缺少失能性服务,个别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康复服务,但需另外收费,老人使用这部分服务往往只能自费。   (二)缺乏宣传
  对日间照料中心不太了解或者不知道182人(74.9%),较了解52人(21.4%),很了解9人(3.7%)。较了解及很了解日间照料服务的61位受访老人中,23人(占61人的37.7%)的信息来自于子女,17人(26.2%)自于周边亲戚朋友,21人(34.4%)来源于报纸以及社区宣传。
  (三)服务机制不完善
  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生活照料以餐饮为主,有就地食用和送餐上门两种类型。笔者在用餐时间与老人聊天,多位老人提出想法觉得菜品太过于单一。工作人员未对老人的意见做出回应,对菜品也没有进行改变。此外,中心硬件设施不完善。某日间照料中心仅有一个厕所可以使用,还需自己接水冲。对于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这种硬件设施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心原来提供接送服务的,由于日托老人少,来吃饭的一般都是自理老人,中心为了节约成本,取消了接送服务。老人对中心提供的餐饮服务和照料服务的满意度普遍偏低。
  (四)收费标准高于老人的期望
  目前日间照料中心收费标准约为2500元/月,高于老人们所希望1000元/月。
  综上,日间照料中心在实际供给服务中并没有做到医养结合,还存在服务普及率低,缺乏宣传,提供的服务过于表面化,服务机制不完善,收托率低,收费偏高等诸多问题。
  五、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供需矛盾
  (一)失能性服务短缺
  截至2018年,云南省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仅有15.05万张,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15万张,云南省的养老服务仍有待进一步发展。日间照料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自理老人,很少能在日间照料中心看到半自理、半失能老人。多数轻微失能老人会选择入住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这反映出居家社区养老的质量不够,数量不足,老人只能被迫入住养老院养老。结果显示,自理老人对于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认知要显著高于半自理、半失能老人(p<0.05)。半自理、半失能老人身體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衰退,接受新事物能力减弱,若早期及时照护,能巩固老人拥有的自我照顾能力,减缓依赖,维护老人生活品质。88.9%的老人患一种以上慢性病,老人若缺乏及时有效护理,病情易恶化成中风,转成失能老人,增加长期照护成本。故半自理、半失能老人应是日间照料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但实际情况是,日间照料中心往往因为这类老人的照护需求大,所需的服务专业化程度高,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接受这类老人,反而更喜欢能够自理、相对健康的老人,多数轻微失能老人只能选择入住养老院等养老机构。
  (二)功能发挥不足
  功能发挥不足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服务的知晓率低。74.9%的老人对日间照料服务不太了解或不知道,认知显著影响使用意愿,老人不知道日间照料服务,会降低使用意愿,导致日间照料中心的收托率低,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二是服务普及率低。调查发现,真正享受到日间照料服务的老人有限,特别是中心里的为半失能、半自理老人提供的服务有待提高。三是服务机制不完善。调查发现,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是以餐饮服务为主的照料服务,但中心最重要的是整合养老资源,完善自身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尤其在当前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将半自理、半失能老人作为日间照料中心的重点服务对象。四是中心医疗保健服务没有纳入医保体系。老人需自费购买医疗保健服务,导致老人对日间照料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高但是使用意愿低。
  六、完善昆明市日间照料中心的对策建议
  目前,国内的养老正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机构老人居住的是生活能够自理或者是轻度失能的老人,其实应该鼓励这部分老人就地养老。而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是社区照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未来如何让民众从知晓、了解到愿意接受服务,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的健康老龄化,仍然需要政府、民间各组织、社区和家庭的努力。基于日间照料所面临的困境,本调查提出如下建议:
  (一)中心建立与医疗保健机构合作模式
  老人希望能够在日间照料中心享受到专业化医疗保健服务,而目前来看,昆明市日间照顾中心极度缺乏专业化的医护人员以及专业化的医疗器械。本研究建议,可积极建立日间照料中心与医疗保健机构的合作模式,减少日间照料中心的经费、设备以及人员的等资源不足的限制,双方共同为老人提供低廉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居民认知接受度
  调查中,超过7成的老人不知晓日间照料服务,超过五成的老人不愿意使用该项服务。宣传是昆明市社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首先需要做的工作。老人的消息往往来源于其成年子女,故应将老人极其家属均列为宣传对象。当下老人仍普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宣传中应增强观念沟通。此外也要顾及宣传对象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条件,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
  (三)建立需求评估机制,提供针对性服务
  老人对日间照料服务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在老人接受服务照顾之前进行专业评估。一方面,日间照料中心能够准确全面的了解老人基本状况,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日间照料中心也能够根据基础资料客观评价照料服务的质量(陈鹏,2017)。事实上,日间照料中心作为一类公共服务设施,应坚持需求导向原则来开展服务,服务内容符合老人的需求,老人才愿意持续使用。
  邵丹(2012)指出香港的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每间都配有1-2个改装巴士进行接送服务由中心的护理人员将老年人送上车,并护送回家。可见在香港地区,交通车是日间照料中心的必备硬件,接送服务是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性服务。老年群体有多病同患的特征,疾病导致老人出行不便,出行不便限制了老人享受服务。为了让有需求的老人享受到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应落实提供车辆接送服务。
  (四)政府提供政策制度支持,鼓励老人居家养老
  陈敏雄(2019)提到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具有竞合关系,当社区居家养老做得专业到位,机构养老的需求会显著降低。香港社会福利署对于身体能自理入住安老院的老人,正在将其纳入住房管理部门,并逐步取消政府资助的安老院计划。接受有限度护理的身体机能中度受损的老人是政府给予资助的主体。(邵丹2012)。我国台湾在有长期照护需求的人提出申请之后,经过照护管理中心评估,按照失能的等级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每个月服务费用大约在人民币3000元到8000元之间,由政府补助84%,使用者仅负担16%,鼓励老人在地老化。昆明市老人收入较低,政府应加大经费补助,以提升民众使用照料服务的可负担性,加快照料服务的发展与普及。   此外,政府应加快整合日间照料服务相关资源,透过补助策略引进民间参与,提升服务质量及服务可近性,提高民众服务使用率。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日间照料中心的督促检查力度,警惕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形象、轻服务”“高投入、低效能”等固有弊端(张旭升,牟来娣,2012)。
  (五)建立专门的护理保险制度
  多数受访老人希望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低廉优质的服务。但目前日间照料中心收费标准约为2500元/月,高于老人们所希望1000元/月,而国外以及我国的台湾和澳门地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的经费老人只用承担小部分。老人完全自费或报销比例过低会妨碍老人对日间照料的使用,经费不足也成为影响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應该加快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重点为失智失能老人,为他们的长期医疗护理与长期生活照护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的费用来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党俊武,裴晓梅,宋岳涛,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J].人口与发展,2009,15(04).
  [2]吕宝静(2012,3月).台湾日间照顾和居家服务之展望.论文发表于台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协会(主办)之「台湾因应高龄社会来临的政策研究研讨会」,台北.
  [3]邵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及规划研究——以香港长者日间护理中心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328-340.
  [4]吕宝静,李佳儒,赵晓芳.台湾老人日间照顾服务之初探:两种服务模式之比较分析[J].东吴社会工作学报,2014,27.
  [5]栾文敬,华若昕,陈静.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概念辨析及启示[J].社会工作与理,2019,19(02).
  [6]张旭升,牟来娣.日本老年照护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2012(02).
  [7]陈敏雄.台湾养老政策走向及社区养老发展新动向.清华大学海峡两岸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学术沙龙.
  [8]陈鹏,刘宇,王敏.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开展状况及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
  基金项目:云南财经大学SRTP(2019)资助,云经济管理学院“老年长期照护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万梦洁任职于云南财经大学;张河川任职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理应响应这种要求。然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本文试图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师资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财务管理 实践教学  一、引言  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
期刊
摘要:数字知识已成为人们学习、学术研究等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源,金融数字知识有效获取和利用技能是当代金融类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分析金融类大学生金融数字知识利用素养的研究现状;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对金融类大学生金融数字知识利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探讨。在些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金融类大学生金融数字知识利用素养的几种路径。  关键词:金融 数字知识 大学生 素养  一、引言  随着时代变化和教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在十几年间迅猛发展以及继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我国亟需专业化的国际金融人才。通过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性质概括以及课程框架的梳理,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历,对当前国际金融教学现状进行总结:教材更新慢,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不高,教学缺少国际化视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时期的国际金融创新性教学的思路,探索学科前沿,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探索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由于客车行业特性,客车企业普遍应收账款高企,资金紧张。公司通过开展应收账款证券化来降低应收账款,缓解资金压力。对于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及其应用指南,从是否合并专项计划、应收账款是否转移及风险报酬转移情况、是否终止确认应收账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最终会计处理意见,并对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业务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证券化
期刊
摘要:目前江苏省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医、康、护、养的多元模式,已成为全省老人养老的迫切需求,但床位紧张,人才缺失等问题仍然是当前护理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5G的落地加快了“互联网+护理人才” 的模式的发展,护理人才的流动能提高护理的效率,改善护理行业目前的窘境。笔者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护理行业的现状,指出护理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指出人才共享服务模式下可能存在的问
期刊
摘要:“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能够使准毕业生们体验到即将面临的相关工作岗位的真实性以及复杂性,也是本科院校锻炼工科人才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通过结合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顶岗实习”的现有状况,将从如何管理好学生的实习实训,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力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电子信息工程 顶岗实习  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高等院校,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们自学知识的能力、扎实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广州市互联网小贷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得出目前广州市内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率不高,并针对互联网小贷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DEA 发展前景  一、背景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
期刊
培养目标,许多财经类高校大力开展开放式金融实验教学。开放式金融实验教学需要全面、开放、创新的网络化平台来支撑和推进。由此,财经高校开放式金融实验教学平台的网络化创新和建设也不断推进。财经高校应明确开放式金融实验教学平台网络化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定位,不断加大创新和建设力度,包括加快实验室技术开发,丰富金融实验资源建设和管理、支撑金融实验体系改革、促进金融实验方法和手段创新、推动金融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由
期刊
摘要:O2O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之一。本文笔者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从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互动、考核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金融》课程的O2O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反思,以期为O2O教学模式的后续改革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O2O教学模式 互联网金融 实践 反思  一、引言  O2O这个概念最
期刊
摘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医院医保结算方面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改革。尤其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并在医保结算方面的广泛使用,使得医保结算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医院在发展中要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在医院管理和医院财务核算上,不断做出相应的更新和改革。本文先阐述医院医保结算管理概念的含义,接着分析医院医保结算管理的具体流程,最后提出对医院医保结算进行管理的实践分析,以此更好的促进医保结算各项流程的顺利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