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在高中乒乓球模块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存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乒乓球专项技术等发面的差异,教学进度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克服乒乓球模块教学的这一难点,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 高中乒乓球 分层教学
学生在本组内学习技术和技能,是相互指导、相互合作,小组团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小组和小组之间经常性地开展竞争或竞赛,体现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本实验以XX市XX高中高一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所有乒乓球选项班进行基础差异性测验,选取2个乒乓球基础无显著差异的选项班,A班(男生39人,女生11人)为实验班,B班(男生32人,女生10人)为对照班。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用运动教育模式。
1.实验时间:竞赛要以动作技能学习完成为基础,为此实验历时1年,含高一上下2学期。除去每学期前5周行政班上课和考试等,大概48学时。
2.教学内容:反手推挡球、正手发平击球、正手攻球、左推右攻球、搓球、上旋球以及相应的接发球、综合性教学比赛。第一周先根据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高低将学生分成ABCD四层次。动作学习阶段,CD层次学生学习前三个内容,AB层次学生在掌握前三内容基础上,进行高层次内容学习。
3.实验过程:包含基本动作学习阶段(10学时)、分组练习与组内比赛阶段(5学时)、正式联赛与庆祝仪式(9学时)三个阶段。
4.实验分组:实验班学生分层后再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2-4个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动作学习阶段组内互助练习。高层次学生球感、控球能力较好,低层次在他们的协助下练球更顺畅。
5.实验对照方案:实验结果对照参照技评、体质测评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技评:按照水平分层,技评标准也分四个层次,同层次同标准,由老师统一按照动作技评标准评分,占总分值50%。体质测评:根据国家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进行评分,占总分值30%。社会适应能力:由学生教学实验前后社会适应性问卷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占总分值20%。
由于不同班级存在乒乓球兴趣、运动能力等差异,为了缩减差异避免影响实验信度,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乒乓球技术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权衡之后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使两组学生整体上均衡,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用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对照班用传统教学模式。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专项技能、身体素质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班技能评价优秀率32%、良好率52%、中等率14%、及格率2%;对照班的优秀率14.29%、良好率28.57%、中等率26.19%、及格率23.81%、不及格率7.14%。实验后体质监测实验班较对照班学生的体质水平有所提高,优秀率、良好率分别高7.24%、5.71%。对于大多数成年人,中等强度(40%≤60%VO2R)和较大强度(≥60%VO2R)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提高健康水平的运动强度。
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评采用了《社会适应能力自评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结果显示(见表1):实验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等较差,无明显差异,可能高一新生到陌生环境第一次全寄宿学习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实验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所提高,实验班较对照班提升显著(P<0.05)。说明实验班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验前、中、后分别对实验班学生随机抽调访谈,访谈内容包含对乒乓球课的喜爱度,对自己的影响(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竞争)。80%学生都认为乒乓球课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际平台,感觉到帮助他人与得到帮助都是快乐的,觉得与人沟通、相处没那么难了,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比赛竞争,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切磋,因为水平相当,棋逢对手更加能激励自己提升自我。
在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实验班活用运动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合作学习中的信息交叉的模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团体竞赛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同化各个成员的目标与小组目标一致,最终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结合乒乓球选项课现状,活用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还可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活用运动教育模式,引入组内异质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组间同质竞争,以赛促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摘 要 在高中乒乓球模块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存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乒乓球专项技术等发面的差异,教学进度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克服乒乓球模块教学的这一难点,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 高中乒乓球 分层教学
学生在本组内学习技术和技能,是相互指导、相互合作,小组团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小组和小组之间经常性地开展竞争或竞赛,体现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XX市XX高中高一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所有乒乓球选项班进行基础差异性测验,选取2个乒乓球基础无显著差异的选项班,A班(男生39人,女生11人)为实验班,B班(男生32人,女生10人)为对照班。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用运动教育模式。
(二)实验方法
1.实验时间:竞赛要以动作技能学习完成为基础,为此实验历时1年,含高一上下2学期。除去每学期前5周行政班上课和考试等,大概48学时。
2.教学内容:反手推挡球、正手发平击球、正手攻球、左推右攻球、搓球、上旋球以及相应的接发球、综合性教学比赛。第一周先根据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高低将学生分成ABCD四层次。动作学习阶段,CD层次学生学习前三个内容,AB层次学生在掌握前三内容基础上,进行高层次内容学习。
3.实验过程:包含基本动作学习阶段(10学时)、分组练习与组内比赛阶段(5学时)、正式联赛与庆祝仪式(9学时)三个阶段。
4.实验分组:实验班学生分层后再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2-4个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动作学习阶段组内互助练习。高层次学生球感、控球能力较好,低层次在他们的协助下练球更顺畅。
5.实验对照方案:实验结果对照参照技评、体质测评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技评:按照水平分层,技评标准也分四个层次,同层次同标准,由老师统一按照动作技评标准评分,占总分值50%。体质测评:根据国家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进行评分,占总分值30%。社会适应能力:由学生教学实验前后社会适应性问卷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占总分值20%。
(三)实验条件控制
由于不同班级存在乒乓球兴趣、运动能力等差异,为了缩减差异避免影响实验信度,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乒乓球技术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权衡之后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使两组学生整体上均衡,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用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对照班用传统教学模式。
二、实验结果
(一)定量分析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专项技能、身体素质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班技能评价优秀率32%、良好率52%、中等率14%、及格率2%;对照班的优秀率14.29%、良好率28.57%、中等率26.19%、及格率23.81%、不及格率7.14%。实验后体质监测实验班较对照班学生的体质水平有所提高,优秀率、良好率分别高7.24%、5.71%。对于大多数成年人,中等强度(40%≤60%VO2R)和较大强度(≥60%VO2R)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提高健康水平的运动强度。
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评采用了《社会适应能力自评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结果显示(见表1):实验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等较差,无明显差异,可能高一新生到陌生环境第一次全寄宿学习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实验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所提高,实验班较对照班提升显著(P<0.05)。说明实验班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二)定性分析
实验前、中、后分别对实验班学生随机抽调访谈,访谈内容包含对乒乓球课的喜爱度,对自己的影响(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竞争)。80%学生都认为乒乓球课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际平台,感觉到帮助他人与得到帮助都是快乐的,觉得与人沟通、相处没那么难了,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比赛竞争,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切磋,因为水平相当,棋逢对手更加能激励自己提升自我。
三、分析
在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实验班活用运动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合作学习中的信息交叉的模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团体竞赛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同化各个成员的目标与小组目标一致,最终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结论
结合乒乓球选项课现状,活用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还可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活用运动教育模式,引入组内异质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组间同质竞争,以赛促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