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纠错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英语课堂频繁发生的错误,我们要处之泰然,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英语课堂的纠错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去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纠错
  一、纠错的前提
  按照新课程理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的纠错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教师要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从而实现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教师采用的纠错方式既要考虑教学的需要,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客观原因。要充分认识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和巩固。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纠错策略,首先必须树立大局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為主要方式,依靠学生的内力,教师的外力,促成错误的转变。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仍抱有“严师必定出高徒”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想法,试图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失败看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鞭策自己,改正错误。古训本无错,但如果过分片面地强调错误,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相反,一次恰当的纠错或暗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哪怕是一次打折的成功,往往也会使学生终生难忘。
  大家知道,初中英语课堂应是热烈活跃的课堂,语言交流贯穿着整堂课,当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有错误出现的前提下,我们不可能时时停下来搞清楚,纠错后再继续上课。如果是个人回答,应让学生连续地讲完,由同伴或教师指出错误并向全班学生提示出现的错误现象;如果是部分学生出现的错误,则教师应把这个错误现象作为一个话题或讲点,详细地向学生讲清楚,并布置相关的巩固练习。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个别学生犯的错误其实就是课堂问题,课堂问题需要由课堂来承担,不应由学生个人来承担;二是因为部分学生犯的错误反映出教师教学上的漏洞或不足,需要教师下工夫去弥补。
  英语课堂教学纠错不反对严格,但更讲究从教学的整体、学生的个体和课堂的实效上去引导、激励学生,使学生在纠错中进步。
  二、合理把握纠错的时机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他们主张“有错必纠”。随着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了解和对错误性质的分析,人们又认为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不可避免的部分,而且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这种观点也造成了一些人对错误的“过分宽容”。陈国华等认为“过分纠错”和“过分宽容”都不可取。因为,过分纠错会影响学生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大胆运用语言。根据中介语理论,过分宽容也不利于学生对目的语的假设和验证。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
  那么,何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我认为,不仅要与我们课堂教学期待的目标有关,而且还要与我们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类型有关。如果我们期待的活动结果是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能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思想,就不能过多的纠正或有错必纠,教师可以待学生完整表达思想之后才纠错,如果老师过多地介入学生“说”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学生流畅地用英语来表达。反之,如果我们期待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准确地使用目标语,那么,纠正错误就是必须的。但是,有些学生语言水平较低,或有些学生比较腼腆,教师对于他们不宜过多纠错。
  三、纠错的实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提高课堂纠错效果,发挥课堂纠错功能,良好的课堂纠错氛围是不能缺少的,也是需要教师去努力营造的。因为秩序井然的、和谐互助的课堂氛围能发挥课堂纠错的最大效果,是纠错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会因为犯了错误而被人嘲笑,也不会因为犯了错误而闷闷不乐,相反,他们会在浓厚的学习氛围里找到差距,鞭策自己,实现“错误——努力——进步,再错误——再努力——再进步”的良性学习循环。
  2、鼓励学生,自行纠错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我发现、纠正错误。如果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是能够自我纠错的。如果给予时间与鼓励,学生可以自行纠正50%到90%的错误。学生很喜欢当小老师,而且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我纠错的意识,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如果有必要立刻纠正某个错误,教师可稍做停顿,学生如能自行改正错误,就不必再作解释。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个别修改、同伴合作修改、小组修改等。比如在试卷讲评课上,就可分组让同学相互解释说明对方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改正。这样学生通过同伴的学习、思考过程借鉴到同伴的学习经验,对纠错双方来说都是学习的反思和重新生成。
  3、启发学生,重新构成:
  这种技巧要求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话做出自然的反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纠正错误。
  4、调整策略,核实澄清
  教师因不明白学生说的话或发现学生的言语出现形式错误而发出明确的信息要求学生纠正,可采用下列调整策略: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通常使用What? / I’m sorry? / Pardon me? / What do you mean by…?/ I don’t understand exactly. Can you say something more about it? 之类的话。
  5、提示手段,巧妙提醒
  纠错过程中教师还可采用提示手段,教师重复学生说错的话语,并在错误的地方改变音调或有意重读,或用非言语声音等突显错误,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说出正确的形式。
  6、监督学生,“错题再练”
  为了避免学生屡犯已经纠正过的错误,可尝试让学生把所有做错或答错的题重做或重述一遍或数遍,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正误的强烈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错题再练”一旦形成习惯,便会使语言的运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果再辅助课后纠错本的整理,效果会更佳。
其他文献
1、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多数是在教,学生在听,或是老师问,学生答。随着时代的发展,打破原有“问”的角色,围绕问题展开教学,甚至引入“辩”的机制,促进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教学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确保教学生动、有趣的同时,要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好英语,学生会学了,自然能主动参与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我就自己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起和大家讨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 提高能力 教学方法  一、杜绝流于形式,注重实际水平提高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
一、评价氛围民主化,注重和谐性  重建一种民主的评价文化。评价不应是惟考试论的、标准化的、惟一的,而应该是个性思考的、开放的,是一种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去评价每一个孩子。要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孩子的点点滴滴,一切为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努力。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式的评价,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
1选种、晒种播前要进行筛选,除去破、批瘦粒、石块、单子等,并抢晴天晒种1-2天,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一般可提高种子发芽率8%-12%。2进行药剂拌种2.1辛硫磷拌种。在地下害虫(特别是
背景与目的: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是肺腺癌的一个亚型,1999年和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BAC的定义为肿瘤细胞沿原有肺泡结构生长的病变,并且没
摘要:本文针对逆反期学生表现的个性特点,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结合教学实际指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我们要遵循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做出耐心细致的引导。  关键词:教育契机 逆反心理 教育引导  叛逆心理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针对学生叛逆我们应怎么办?  一、尊
摘要: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做班主任的经验简单谈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 班级 管理  一、重视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地理基础差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将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的整合,使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已基本填上空白,为他们较好地学习高中地理扫清了障碍,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效率  由于我地区的中考科目没有地理,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在初一、初二年级,有些学校常用地理课上主科、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地理课;在初三年级又没有开设地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高中化学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对此发表自己的拙见,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提问的动机  1.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欢提问  强烈的好奇心能导致问题意识的产生,培养好奇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措施。实际教学中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