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层浪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平时说的五谷一般是指稻、黍(shǚ黄米)、稷(jì谷子)、麦、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从对联上看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样的词语。不错,这就是农业文明深印在我们文化最底层的印记。
  最早的农业
  最早的人类过着跟大猩猩类似的生活,采集植物的果实、根茎和叶子,偶尔吃些肉食改善伙食。然而人类生来不是大猩猩,与大猩猩相比,人类基因跟大猩猩基因只有1%的差别,但是,这1%足以使人类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因为,人类发明了农业生产,并发展出一系列关于农业的文明。
  “畟(cè)畟良耜(sì),俶(chǜ)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诗·周颂·载芟》)描绘了我国古人进行农业生产的场面。“黍稷重,禾麻菽(shǘ)麦。”(《诗经·豳(bīn)风·七月》)描绘了五谷丰登的景象。
  当然,《诗经》所记载的事情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考古学证实,距今8 500-3 000年,是全新世以来气候最佳适宜期,在我国称之为“中国全新世大暧期”或“仰韶温暖期”。有科学家研究结果证明:在相同的纬度上,中国的大暖期升高值是全球最大的地区,又是全球冬季升温最高的地区之一。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大陆,有充足的降雨和充足的日照,这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
  从气候和土地资源上讲,“仰韶温暖期”,处在南北交接“生态过渡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黄土疏松肥沃,这些适宜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孕育起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床。
  从物种资源上说,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个过渡带——由南至北正处在自亚热带向暖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交接的生态过渡带。生态过渡带具有食物链长、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密度提高等效应,且敏感易变的环境背景,客观上有利于物种的变异和进化,有利于早期人类对丰富的生物物种加以选择、驯养和栽培,从而有条件培育出优良的物种。
  到了仰韶文化时期,进入仰韶温暖期的鼎盛阶段,南北气候均较暖湿,季风降水几乎波及所有地方,植物生长空前繁茂,华北大平原湖沼进入盛大发展时期,黄河中游黄土与内蒙古东部沙地的古土壤全面发育,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农业进入了难得一遇的大好发展时期,出现了以粟作为主兼有黍、麦、豆、稻等作物并存的原始农业繁盛的局面。
  最早的作物
  原始时期最早培植的作物是“粟”。粟在古代时称之为“稷”,就是现在的谷子。从外形上看,粟与猫尾巴草非常接近。基于原始采集的经验,人们知道猫尾巴草这类植物会结出微小的含有蛋白质和淀粉的果实。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种植颗粒较大的果实,逐渐培育出粟作物。粟长出的苗,称为“禾”。古诗《锄禾》就是在种有粟的田地间劳作的意思。
  粟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使得原始时期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不再因追逐野生动物或植物资源而不断迁徙。由于粟的种植,人们跟土地捆绑在一起,人们定居于大地之上,搭建房舍,饲养动物,种植庄稼,并开始以一个定居者的身份观察世界,发展出丰富的农业文明。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历法的制订。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夏历。由于“夏”是我国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朝代,人们习惯上把这套历法称为“夏历”。其实关于历法的研究,应该是伴随着农业生产而进行的。夏历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历法之一。后来,为了指导农业生产,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追随太阳的升落,研究出“二十四节气”。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法。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是完整的太阳历;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物候与农业生产的最早的研究成果。
  “稷”这个字,就是由“禾”与“畟(锄头)”构成,揭示了原始时期大面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早期的种植是“火耕”阶段,发展到“耜耕”阶段,人们才得以大面积种植粟作物。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作物丰收,人们开始祭祀土地神。这种行为称为“社”。为了说明土地和粟的重要性,人们把国家称为“社稷”。目前我国春节时期的很多风俗,都可以跟“社”联系在一起。比方北方的“社火”,南方的“舞龙”“火把节”等。
  稻之发源地
  除了粟,由中国人培养的(目前尚有争议的)农作物还有“稻”。上世纪80年代,我国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距今9100年。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中最早的稻谷种植的证据。但是,有些科学家推断,河姆渡地区,才是真正的稻谷发源地。河姆渡文化发掘证明,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地区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农耕文明。河姆渡时期的原始居民已经摆脱了火耕阶段,进入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文明时期。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秆、稻谷。稻秆出土时竟然还是黄绿色的,稻谷外形完好。出土的稻谷,其数量之大,世界罕见。由于从火耕阶段进化到耜耕阶段,需要漫长的时期,因此科学家相信,河姆渡时期的稻作发明,应该早于10000年。
  从世界人类的迂徙里程,可以证明,远古时期,有两支部落分别从北和南进入中国大陆。其中北方的一支发明了粟、豆、黍等作物,并且从西亚引进了小麦。而南方这一支,发明了水稻。
  也许从夏朝开始,中国大陆上已经是“喜看稻菽千层浪”的丰饶的大陆,田地遍布,村庄星列,处处炊烟,人口兴旺。这是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场面!
其他文献
最美的实验  今天,我们都知道“日心说”,知道地球在自转,这再正常不过。但是,400多年前,布鲁诺却因此受火刑,伽利略因此入狱。不仅仅是因为《圣经》中充满地球中心论,也不仅仅是迫于教皇强大的压力,因为他们拿不出强有力的证据——那时的科学家是通过天文观测得出“地球在自转”的结论。难道没有实验能证明吗?不,法国实验物理学家让·伯纳德·利昂·傅科(1819-1868)做了一个美丽的物理实验——“傅科摆”
期刊
可以“滚”的鞋  美国洛杉矶设计师彼得推出了一款“电动鞋”,使用者穿上它不用自己抬腿就能“迈步”,而且还能“健步如飞”。据悉,这款电动鞋售价415英镑,每次充电可“步行”2至3英里,适用于短途出行。使用者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速度,并通过倾斜身体等动作来实现转弯和绕过障碍物等。  这款电动鞋预计会受到短途通勤者的喜爱。有了这款体积娇小、行动灵活、可随身携带的“交通工具”,上班族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
期刊
这注定是一部争议很大的影片,从上映那天开始,我就听到了各种不同的评价:有简单粗暴说没劲的,有欣喜若狂说精彩的,也有一头冲进去以为是文艺神话片结果被吓出来的——喂,先看简介再买票啊,泡妹妹应该带去隔壁看《超凡蜘蛛侠》。  不过对于异形粉丝来说,这是一部让人心尖尖痒的片子,因为它结合异形这个封闭的宇宙设定给出了太多可以猜测的迷题,一环套一环,无数的解释留在了影片之外。现在已经很少有科幻片能够做到让观众
期刊
白天烈日当头,晚上凉爽宜人,天空湛蓝,天高云淡,这便是步入了秋天。虽然白天人们感觉和夏天没什么两样,但温差却在一步步增大。植物们感受到这种温差的变化,果实在加油成熟,叶子在悄悄变色。过不了多久,便是植物一年中叶子色彩最为绚烂的季节。平时我们关注的,更多是植物的花朵和果实,只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赏叶植物才能吸引一点人们的眼球。其实在很多普通植物的叶子中,也有很多让人惊讶的秘密。不过这些细节用肉眼难以分辨
期刊
2012年9月10日,美国天文爱好者在对木星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发现并拍摄了持续几秒的木星闪光,相关科学家认为这又是一起小行星撞击木星事件(咦,为什么是“又”)。  木星,太阳系由内向外第五颗行星,因为它是太阳系行星中个头最大的一个,于是强大的引力总是吸引彗星或者小行星前来撞击。正因为有木星的存在,地球有了一道可靠的安全门,木星替地球挨了不知道多少“枪子儿”。
期刊
9月6日,第七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市科技馆隆重举行,10名“市长奖”、10名“市长奖提名奖”获得者和10所“培育奖”获奖学校受表彰。重庆市长黄奇帆亲自为获奖者颁奖。重庆市人大副主任陈雅棠、副市长吴刚、市政协副主席吴家农,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忠参加颁奖典礼。  获奖学生综合素质高、发明多。专利多  今年获奖的学生,有18名同学曾获得科技竞赛国家级奖项,2名同学获得国际奖项,有4名
期刊
9月6日,重庆科技馆,第七届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现场,一个来自綦江山区的孩子,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荣获本次科技创新市长奖、来自綦江区古南中学的学生安亦汶。  重庆市綦江古南中学,背靠风景秀丽的鸡公山,脚踏奔流不息的綦江河,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四季鸟语花香,文化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成才的理想圣地。  古南中学坚持“为师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从2001年开始,学校全面启动以“导学图
期刊
2012年9月6日,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重庆一中学生张峻源从董奇帆市长手中接过奖杯时,格外激动,他表示这是学校多年坚持科技特色教育才让他的学生生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创新教育 风靡校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年的科技创新大赛中,重庆一中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科技教育也成为重庆一中的办学特色。科技方面的成就让重庆一中更加光彩耀人
期刊
3D打印机这个神物最近可算是彻彻底底地火了起来。说是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身上穿的,甚至连编辑部猫哥的猫爪子都能打印得出来。前不久媒体更是号称3D打印机打印了一辆超级跑车,如此惊世骇俗之语不禁引来大家伙的一致围观。  怎么个打印法  3D打印,也叫三维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是在一个平面上指定的位置放置并固化材料,然后通过逐层打印,把材料堆积成三维物体。如果加工传统零件时,这项技术
期刊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科研机构想要分析出奥运会的每一项科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奥运科技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主办国要提供尖端的建筑、交通、市政、安保,还有参赛人员的训练水平、材料科技、人体系统,以及更为复杂的药物检测、裁判手段甚至作弊手段。  奥运会到底比什么?我们无法全面地探寻,还好,赛前、赛中与赛后总是有重点,我们就从重点开始吧。  环保科技演绎建筑魅力  “伦敦碗”的冒险主义  作为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