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简称‘双创’)背景下,从独立学院特色出发。首先从师资力量薄弱、脱离专业课程等方面分析了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不足,然后阐述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举措。
  关键词:双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关键是要实现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广大劳动者、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创新创业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这一系列的政策表明,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构建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地的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各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独立学院作为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校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使命。虽然全国各地的独立院校都已广泛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初步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整体而言,当前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仍然相对滞后,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专业教育本身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需要任课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素质与职业实践指导能力等,这就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需要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过硬的师资力量;另外,大多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了解都只是浅懂,且缺乏创新创业的经验,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充分的帮助与指导。但是独立学院师资力量本身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同时因为创新创业教师多是兼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其授课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缺乏有自主创业的实践经历,在教授课程过程中难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脱离专业课程,内容单一。
  内容太过于单一、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是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点,但大多数独立学院将其作为一门专业创业教育课,但课时较少,且教学目标模糊。任课教师对创新创业知识的讲解过于宽泛,专业性不强,学习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少,加之缺乏实践性,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脱离专业课程,与各专业课没有进行整合,只是单独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将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施展于创新创业实践中,创业项目专业性不强、创新不够,与社会普通创业者相较,大学生本应具有的专业优势及创新能力均无法有效发挥。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有效考核方式
  当前创新创业课程考核以试卷、论文等方式为主,过于关注期末作业,强调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识记,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过程的考核、缺少对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目标的、有实效的考核方式。
  二、构建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所在区域的文化基础、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对其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结构的重新构建具有明显的引导、制约作用。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上应当更加注重技能和实践方面,結合自身办学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虽然独立学院在教学设施上存在问题,但其有着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创新创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双创”背景下对独立学院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改革。
  (一)确立明确的创新创业课程目标体系
  从本质上来讲,创新创业教育可称为通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所学专业与创业相结合,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的创业环境。当前,多数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太明确,创新创业课程只是为了缓解当前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而设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的总体性规划,体现了独立学院的教育思路与培养方向。因此,各独立学院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确立明确的创新创业课程目标体系,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使创新创业课程模块的设置更加完善。通过对学生实施多样性的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水平,使学生真正成为未来的创业者和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相融合
  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专业教育等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应结合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压缩理论学时的适当比例,突出实践教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比例,使整个课程体系各方面优势资源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专业课程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相互融合。
  另外,独立学院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点,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特色突出、层次分明、操作性强、针对性强、有机联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课程之间的融合,增加交叉课程互选的比例,并通过专业认知实习、校企合作、顶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使学生了解商业的运行模式,以期为学生以后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经验总结。
  (三)创新创业教育应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原则
  创新创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程设计时,应遵循“认知—体验—实战”的递进式规律,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品研发、生产、营销、财务、运营等各个方面,因此,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避免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需要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入至公共课、专业课、实践实训等各个环节,做到从大一至大四统筹安排,面向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上学期,面向全体同学,开展“普及性创新创业课程”主要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及第三学年,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第三学年下学期及第四学年,进行分流,对有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操性的课程,如对创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能力培养。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教育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毕业生创业已然成为主要的就业趋势。对独立学院而言,应结合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帮助学院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
  [2]王凤斌.基于慕课先进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导报,2016(8):144-145.
  [3]崔丽娟,李安,张云博.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资源现状探究[J].高教学刊,2017(15):28-30.
  [4]刘艳.闫国栋,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育,2014,(11):35-36.
其他文献
摘要:阿尔都塞从再生产角度出发阐述了他对意识形态的思想,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想象性的表述,它是永恒的和物质的。于国家,它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于个人,它是其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体  一  意识形态最初的意义是指观念论,在马克思主义中,意识形态是指虚假的意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受到斯宾诺莎、马克思、弗洛伊德以及拉康的影响。他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出发,对
期刊
摘要:本文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分析了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措施,希望能使学生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措施  引言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工程技术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教学是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广阔
期刊
摘要:很多高職院校在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提出较为不一样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其实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改革。以往学生们更加注意的是“就业”“技能”对思政课程不够重视。本文章旨在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程的教育理念以及创新改革策略的原则,更好的建立并完善思政课社会实践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高职院校
期刊
摘要:在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时必须重视双语教学资源建设。首先给出了双语教学的概念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性质,进而指出了双语教学资源包含的三项内容,然后详细阐述了三项双语教学资源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资源;双语教材;环境资源  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是在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
期刊
摘要: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学生管理工作是新时期面临的新教育课题,特别是在传统的刚性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前学生管理实际工作需求的情况下,灵活引入激励管理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管理现状,凸显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特点,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管理工作优势的获取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从激励理论入手,对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
期刊
摘要: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社交工具了。据研究报道,我国的智能手机使用人数已经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就是因为智能手机的便利让人们对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而大学生这个高学历的群体就更能说明这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手机的人性化,功能的多样化等使得大学生对手机更是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大学生患有一种通病-手机强迫症。本文就是全面谈谈其症状、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  关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为生活和工作服务。与此同时,在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这样学生就会具备刻苦专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本文对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地位和现状概述,并分析如何在职业院校开展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希望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严峻,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高等院校是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主要场所,所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也称“意识型态”(英文:Ideolog
期刊
摘要:“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对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课程的改革要紧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本文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人才从事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培养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所需的素质教育作为规划和设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探索和实施方案。
期刊
摘要:新闻作为媒介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以报道社会大事小情为宗旨,通过传播消息满足广大百姓对信息的诉求,并传播正能量,让广大民众获得有用的消息。近年来,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的传播渠道愈加丰富,以微信、微博、网络APP为主的媒介形式进一步加快了新闻报道的速度,每名社会成员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但是这一发展趋势,也对新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访要及时,抓住采访的要点,而后期编辑则也要跟上采访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