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rgae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物联网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结合物联网的发展演进,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提出创新型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策略的基本思路,以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 物联网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一、研究背景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自动识别中心”,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创新的突破,物联网的概念在变化与发展。
  2009年,温家宝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物联网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1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所高校成为首批获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部分高校于2011年首次招生。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批准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80所高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部分高校已开始招生。至此,我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物联网专业。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物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规划中多处提到创新,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驱动。物联网自身孕育了重大科技创新,而且催生新的产业科技创新,这必然要求物联网专业培养出来的合格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于2009年9月成立,2010年获批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2011年9月首次招收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
  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各所院校都结合自身特色制订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联网学院也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制定了初步的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的专业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具有从事信息网络领域内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应用数学、物理等理论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基本方法,具有集成和应用通信系统的能力,并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接受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训练,具有综合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2)综合素质
  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生活理念及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与人交流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工程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环境等人文知识,具备工程应用开发中所需的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译、写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美育素养,能够履行建设祖国的神圣义务。
  (3)专业知识体系构架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拓展(自主学习)四大类模块。
  按照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类模块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组成,着眼于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专业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物联网架构和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第二层次专业课程包括: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双语)、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第三层按物联网体系划分,物联网感知和网络层课程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及其应用、IP网络技术与应用(双语)、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安全技术。数据管理分析及应用层包括:云计算、数据挖掘、信息融合技术基础、Web技术等课程。
  实践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实践、工程训练、专业课程实践、校外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硬件基本能力培养和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培养。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等课内实验及程序设计(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云计算课内实验。硬件基本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包括: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内实验、电工电子基础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内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内实验和电子电路课程设计。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包括:物联网基础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及其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双语)等课程课内实验和两门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I可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物联网感知技术及其应用中选择;专业课程设计II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工程、通信软件设计基础上选择。   创新拓展模块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实现共性培养平台上发挥个性化、挖掘学生潜力和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创新拓展模块要求各专业学生通过各类竞赛、科技成果与授权专利、科技创新活动(STITP、开放实验等)、论文发表、证书认证、创新研修课程等。
  三、创新型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策略
  在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南京邮电大学也在不断创新举措以适应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1.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动态更新课程。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基本素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一方面,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增加选修课比重,后期可以动态地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突出系统观教育理念,以“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彰显特色”为原则,打破与相关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在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课件、教材建设、题库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更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群。允许并鼓励学生在修满规定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根据物联网行业的最新发展形势,不断更新公共平台课程并增设应用型课程。
  2.完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着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和体制,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经费和实验耗材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积极拓宽实践教学渠道,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实训实习形式多样化,在实习基地保证有固定的老师指导学生实习,聘请实习单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作现身说法,现场讲授、现场演示。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学形式。
  3.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病反映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或采用非考评学,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评学。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积极的激励机制。
  4.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个性化教学指导方式。
  加强个性化教学方式,强调启发式与互动式、面向问题求解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式、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立个性化的奖励机制:通过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综合设计题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题目进行学习。
  5.打造物联网典型示范应用项目,构建多维创新教学平台。
  打造物联网典型示范应用项目,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理解感知。从科研和竞赛等方面展开物联网技术相关导向的教学实践,在专业创新训练中继续实施“导师制”,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STITP项目的人才培养作用,在项目设计与项目管理中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为学生提供多维创新教学平台是对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扩展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热情。
  6.深化与物联网科技园合作,协同创新发展。
  与物联网科技园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大学生创新苗圃项目,一方面可以与园内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合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园内自主创业的支持。鼓励更多学生参加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等相关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充分利用我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相关优势。
  随着物联网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变化,因此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更新改革物联网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才能为国家为地方输送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建彬,马维俊,等.基于创新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1(21):26-28.
  [2]徐小龙,鲁蔚锋,杨庚.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9-124.
  [3]李娅娜,王东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4):176-176.
  [4]张敬伟,杨青,张会兵,林煜明.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111-112.
  [5]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1(21):26-29.
其他文献
摘 要: 儒家忠孝思想作为儒家社会道德伦理的根基,其中庸的理论智慧不仅在社会中体现,而且在自然、人与自然关系中同样体现了忠孝道德的延伸性和同一性。儒家对社会、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庸智慧解读为儒家王权政治提供了合法和合理的依据,其功用价值值得研究。  关键词: 儒家 忠孝思想 中庸 功用价值  在儒家伦理中,孝道被奉为宇宙间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人们道德实践最基本的规范,但是“孝的品德是一个家庭关系范
摘 要: 本文从高职院校纪检监察部门推进“三转”工作的必要性出发,指出纪检监察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落实“三转”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纪检监察 三转  引言  中央纪委在十八大后不断地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简称“三转”)”,各级纪委也稳步推进“三转”。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纪检监察部门落实“三转”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机制的新要求,是推进纪检监
摘 要: 特殊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发生了变化,导致家庭氛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多鼓励和关爱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鼓励他们走出封闭的家庭,积极融入社会大家庭,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在学校除了参加集体学习、集体生活外,让他们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从而达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共同育人的目的,使他们在和
摘 要: 本研究以2008年—2017年辽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作为研究对象,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体裁保守,缺少创新性;(2)话题丰富,贴近学生生活;(3)信息提示方式单一;(4)有比较真实的交流语境;(5)省内自主命题卷和全国卷试题开放度有差异;(6)在字数要求及分值方面没有任何变化。基于分析结果,对命题设计和高中英语教学给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辽宁高考
摘 要: 客家文化有独有的特点,其中蕴含深刻的内涵和各种文化元素,从动画设计视域下探讨内涵丰富的客家文化元素,凭借新媒体、新技术助其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元素 动画 应用  一、客家文化元素应用于动画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特定环境,这必定是与开创此种文化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生信仰、思考问题的方式、活动范围密切相关的,逐渐形成具有其区域特色的文化而有
摘 要: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展开和深化,教育科研的作用与功能变得愈来愈重要。“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教育情形,向“素质教育”转变刻不容缓。强调重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点。文章以近三届常熟理工学院英语师范毕业生为例,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得出现今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最后总结出可行方案。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 教育科研 问题对策  一、师范毕业生
摘 要: 本文以在研究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问卷为着眼点,旨在研究英语专业硕士对英语测试学的了解情况。经过此次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生们对测试学的各个分支的理解,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对今后测试学课程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学习效率更高。  关键词: 英语测试 认知调查 研究生  一、引言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英语语言测试进入了一个活跃的发展时期,语言测试逐渐得到
摘 要: 纳博科夫的小說《眼睛》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戏仿的艺术手段对叙述者“我”与斯穆罗夫的身份进行制迷,呈现出一项神秘莫测的调查研究。在叙述者“我”的追踪下,发现“我”与斯穆罗夫宛若镜内镜外一对重合的镜像。主人公“我”在追踪和破译斯穆罗夫身份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实质上,这反映了叙事伦理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也反映了纳博科夫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建构的思考。  关键词: 《眼睛》
摘 要: 目前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仍然存在技能差、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企业招不到能胜任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培养“企业预备队”的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实现产教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企业预备队 创新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留学生教育,在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和多种文化交融情况下,如何提升服务于管理水平,结合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教育现状分析留学生管理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以文化认同理论为导向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在华留学生 管理途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