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谈话里的柿子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柿子?你自己想呗。”母亲有点狐疑地看了我一眼,继续擦起了桌子。
  “可老师让我们就柿子来写,哎呀,这作文我真写不出来,你给我点灵感嘛。”我抓着本子站在一旁,恳求母亲给我讲述点关于柿子的信息。
  “嗯……”母亲听我这么一讲,便放下抹布叉着腰,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哦!阿太很喜欢吃柿子。”
  “嗯嗯,然后呢?”见母亲肯讲,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脑中一下子就浮想联翩,估计可以就此构思出一篇老人为孙女放弃自己最爱的东西的小说。
  “然后……然后她有一次柿子吃多了,拉肚子了。”母亲拧了拧抹布,又开始擦桌子。
  啪!脑中的美好想象随着这句“拉肚子”应声而碎。
  “还有呢?”我又问。
  “呃……我小时候见柿子刚摘来的时候,你外婆都会把它们放到米缸里,等柿子熟了再吃。不然柿子是生的,会很涩。”母亲说到这里,表情微微扭曲,大概是想起生柿子的味道了。
  “嗯……”这句话貌似没有什么价值,“妈,你知道柿饼吗?”
  “知道啊。”她回答得挺平静。
  我一下子来劲了,思寻起了柿饼的加工方法,然后学着《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来一篇作文也不错。什么“清晨五点,生活在温州永嘉大山中的陈二娘早早起了床,准备为自己的儿子做一袋柿饼……”便问:“那柿饼怎么做?”
  “我哪知道,我又不愛吃。”母亲白了我一眼,“不过我们会用柿子的核……”
  “用来打弹珠对吗?我同学说她爷爷曾教她这么玩过。”我打断她,想到早上上课时同学的发言,我大概可以在玩乐上做文章。
  “对。”母亲笑了,好像很高兴,我竟然能知道这个。
  “怎么玩啊?”
  “问你爸去,他玩这个肯定很内行。”
  一篇洋洋洒洒的作文,被这句“问你爸去”扼杀在了摇篮。问了一大圈,几乎一点儿能写成文章的材料都没问到。
  “还有吗?”我带着希望和失望,再一次悄悄问。
  “没了。”母亲擦完了桌子,随手把抹布扔进水槽中。
  哎,问了这么久,到现在也找不到一点可以跟柿子有关的题材来写文章……咦?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记下来?
  【老师评】]
  较之于大部分学生从色、香、味等角度所进行的描写或叙述而言,这篇文章另辟蹊径,详细而忠实地记叙了自己与母亲关于“柿子”的对话。看似没有很好地写遇见柿子的心情或品尝柿子的感受等,但实际上该文时刻紧扣“柿子”的话题,分“母亲的话语”和“自己听了母亲话语后的设想”两条线进行构思,一路走来“山重水复”,最后两个问句才是“柳暗花明”,加之作者诙谐而又机智的语言使得文章妙趣横生。
  指导老师:师延峰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广西陆川县。那儿山清水秀,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爷爷是一名乡村中学的老师,他和奶奶住的学校后面有座小山。夏天,我最喜欢和爸爸一起爬上那座小山了。小山上有许多
一条叮咚流淌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十几幢房屋,显得十分宁静、安闲。溪水中的水草,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悠悠地漂着。水草映着溪底黄色的泥沙,显得格外雅致。水草没有一点儿
【摘 要】  《文心雕龙·物色》篇蕴含着大量理论观点,这对当代小学习作教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让我们认识到创作发生的基本原理。其二,“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启示我们写作应注重合理的艺术想象。其三,大量有关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观点,为习作指导开辟了新思路。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物色 习作教学  当代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或许倒背如流,但具体落实时,却并
黔东南,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位于贵州省中心区偏东方向的地区,它以凯里市为中心向东南方向扩展。那里聚居着很多少数民族,有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仫佬族等。
一次回乡探祖时,正值三九寒冬,我被限于温暖的阁楼之上,乏闷之际,架上蒙尘的一叠叠老相册吸引了我的注意。以前曾见外祖父整理过,但自几年前他中风后,便只有我会上这个阁楼来玩闹了。闲来亦是无趣,我随手抽出一本,翻出一段有趣的过往。  这本相册收录的是1978年那段时日里的照片。照片上面的外祖父年轻、朝气、意气风发,他似乎没有看镜头的习惯,在每张照片上目光总望向那和煦暖阳的方向。在黑白照片中,那朝向显得格
期刊
薛聪,瘦高的个儿,15岁的人生已经很璀璨了.rn现就读于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三年级的他,因擅长写作,6岁加入了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成为当时全省年龄最小的会员、作家.如今
期刊
我的家乡,是湘南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几十户人家零零散散地坐落在山腰。山下有一条小溪,几十亩肥沃的良田,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树木……这个小村庄对我来说,是一个和大自然融于
“囡囡,今天单位还有很多事,晚上我就不回家了。”爸爸开着车,“晚自习后妈妈会来接你的。”我嘟哝着:“这个爸爸真是忙。”下了车,我急匆匆地向校门奔去。爸爸不回家,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周五放学,一家人难得在家里吃饭,我格外期待和珍惜。家人围坐桌前,边吃边谈论着一周学校的生活。忽然桌上响起一阵手机的震动声, “喂……哦,是教育视频吗?……嗯,我争取今天晚上制作好。嗯……可以,再见!”不用说,又是单位的
期刊
小时候迷恋钢琴。  源于某次看电视时,看见一女孩弹奏钢琴。雪白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一曲终了,她微微弯腰,黑色的头发略微盖过眼睛。  彼时我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粗糙干裂的手指,抠着指甲缝里的泥巴,突然觉得有些羞愧。  那时母亲厂里有一只大型的计算器,按某个键就能放儿歌。于是我常常学着电视里女孩的样子夸张地按那些数字键,仿佛自己真的可以弹琴似的。  然而直到我的整個童年时光完完整整地过去,我都没有摸过真的
期刊
一天,小牛和它的爸爸在家园里寻找鲜嫩的青草,可是看到泥土地上全都是枯萎的小草,小牛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我们上哪去吃草呢?”爸爸安慰它说:“一定有办法的!”但是,由于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