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破瓶颈 科学施策展新姿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学校在为安排临时性工作感到头疼的话,东川二小的“工作量化”管理可能是一剂良药;如果有学校在评优评先、晋级评职、绩效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种种矛盾的话,那东川二小的“工作业绩积分制”值得参考;如果有学校在为迎接各种检查准备材料忙得不可开交的话,那东川二小的“共享电子档案平台”可资借鉴。此外,东川二小的“非统考科目课堂教学月考核”“走课”“活动与教学并重”“两段制”等师训和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创新做法,均让人耳目一新,彰显了教育的多种可能和无限精彩。
  相逢是首歌 同行你和我
  东川二小建于1972年,原址位于新村路南段原东川师范校园内。起初,学校仅有十余位教师,两排教室和一些石桌石凳是学校的全部家当。全校师生在第一任校长董志安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边上课,一边平场地、种树、栽花建设学校。1985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春晓路29号。2002年,张文贵校长提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开展丰富的学生喜爱的活动,办“快乐教育”,东川二小快速发展成为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云南省文明单位。2010年后學校陷入发展瓶颈,办学质量出现下滑,学科教学成绩和信息化建设都落到了城区直属小学的末尾。2014年8月李正兵受命成为东川二小校长,提出“党建引领,办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2018年提升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共建幸福校园”,开始了东川二小的新征程。
  此前,李正兵虽然没有在小学工作过,但她的工作始终和教师培训联系在一起。1985年李正兵从东川师范学校毕业后,被推荐到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89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东川师范学校、东川教师进修学校、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东川工作站、东川区职成教中心任教,兼职负责全区师训工作。2010年,李正兵被调入东川区教育局,任师训科科长,负责全区的师训工作。
  带着解决“提升教学成绩和改善办学硬件”的重任,李正兵走进了东川二小。上任后的李正兵只做了三件事:听课、整理档案盘点资产、只听不处理地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访教职工。一个月后,头脑中逐渐清晰地显现出一系列问题:领导安排工作刷脸卡、讲情面;教师不备课就走进课堂、非统考科目的任课教师犹如“贵族”,教学随心所欲;文印室不仅随时排着长队,外聘的临时文印员还隔三岔五威胁不涨工资就辞职;每月上万元的代课费、临时工薪资无法筹措;中层管理岗有副职和专干却矛盾重重工作推不动……一系列问题样样棘手、件件困难,该如何破局,从哪里抓起呢?
  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
  多年的师范教学和师训工作实践,使李正兵坚信: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要提高教学成绩,要促进学校发展,首先得确保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过硬,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学校才能发展。李正兵认识到,要解决东川二小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破局的不二抓手。
  基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李正兵带领下的学校班子决定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着手,逐步带动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2014年10月,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更换桌凳,开通网络,配置打印机,辞退文印员,实施“课本案”,同时组织为期一年的全员专题培训,从文档编写、格式规范、表格制作、上网查阅资料等计算机基本应用学起,通过一对一培训、逐一过关考核等方法,打牢了全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功。2015年元月,为所有教室配备了白板或一体机,实现“班班通”,随之又进行一年的“一体机使用”专题培训,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得到快速提升。随后,学校坚持紧扣教师的基本功,板书、普通话、硬笔书法……一直到今年的“三个一”(一个好的经验、一本好书、一个好的教育策略),每年重点推进一项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专题学习,做真做实教师培训,极大地夯实了全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每年一个专题学习,东川二小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上还采取了许多常规和创新的做法。如办公经费“按需分配”“自下而上”组建学科工作坊,创新实施“走课”“一课四磨一精品”“课本案”“非统考科目课堂教学月考核”等。“非统考科目课堂教学月考核”是东川二小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上效果较为显著、做法较为创新的一项举措。
  非统考科目是指音乐、美术等没有纳入全区或全市统考的科目。因为没有统考,非统考科目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如教学管理、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管理等比较随意,备课不充分、不认真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象,实行月考核。即,利用教室中的音视频监控设备,录制全体非统考科目任课教师的课,每人每月随机调取一节常规课,由考核小组按学科教学课堂标准进行考核。同时每个月在全体非统考科目任课教师的常规课中随机调取一节课,在教职工大会中请全校教师观看、评议,最后每位教职工打出考核分。这样,每节非统考科目课堂都可能成为考核课、形象课,并决定自己一学期的教学成绩,所以,每位老师每节课都会严谨认真对待。自实施非统考课目月考核以来,非统考科目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快速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管理逐步呈现了“齐抓共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有人说“统考科目成绩的大幅提升,非统考科目任课教师有三分之一的功劳”。
  经过多方面努力,东川二小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学校106名专任教师中有区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67人,占全体教师的63.2%,位居全区前茅;2020年5位优秀的中层领导被区教育局提拔为校领导。
  均“量”提“质” 优化校园治理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李正兵带领东川二小围绕工作“量”多少和“质”高低如何衡量,以及评优推先、晋级评职时如何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改革管理机构,确保优秀教师留在教学岗。一是采取“摊薄饼”“化整为零”的方式,设置了15个管理岗和多个教辅岗,除校领导外,全部由任课教师兼职。二是清晰划分岗位职责,责任到人。三是撤销副职或专干,每个岗位只设1位负责人,有应急任务时抽调临时工作人员。四是实行“双向选岗”,每学期进行岗位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不适应的交流换岗。五是在校长、书记的领导下,采用“划片包干”“自主经营”和“纵横联动”的模式进行管理,实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2.工作量化核算。以学科教学课时为参照,拟定《工作量化标准》,将上课、教辅、管理工作、校内外活动,甚至教师生病或退休前的照顾等所有工作,全部量化核定为考核课时。同时开发了工作量化管理软件,每月定时自动核算每个人的工作量,当月公示。动态和精细化管理工作量,有效解决了代课问题、二孩生产问题、工学矛盾问题。
  3.实行工作业绩积分制。学校所有工作全部实施积分管理,积分有加有减。对工作量、教学成绩、教辅和管理岗、校内外活动、各类荣誉、工作失误和特殊贡献等按相应《奖罚标准》进行积分管理;对党员、班主任、骨干教师的工作、师训和教研活动等以学期为单位按专项“量化积分细则”进行积分管理。当每位教职工有了“有凭有据、随要随取、过程积累”的考核积分时,评优推先、晋级评职、绩效分配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随之程序完备,透明公开。例如,评优推先、岗位晋级、评职推荐时,就按“积分”高低顺序推荐候选人,最后由教职工大会差额选举产生。
  4.共建共享电子档案平台。针对学校档案管理不规范、调取困难、丢失严重等问题,自2014年10月开始,李正兵亲自带领喜爱钻研计算机应用的陈文毅老师大胆尝试,认真钻研,借助Windows的“映射网络驱动器”功能,安装足够容量的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将学校所有档案全部实行电子化管理,搭建起“共建共享电子化档案平台”。全体教职工共用一个容量足够大的数据存储器,每位教职工都能按照岗位职责要求,使用个人电脑或手机作为收集和备份的终端,随时随地将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放入指定的档案库,及时建档归档。需要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调阅所需档案。
  5.强化措施保障。为配合一系列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东川二小结合原有制度和改革的需要,收集整理教职工意见建议,建立健全了以“履职考核、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工作失误”为核心的28项制度,精准明确岗位职责33份,并成立考核处负责执行。这些制度在执行中随时收集存在问题和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及时修改、修订相关制度,修订后经全体教职工大会通过后次年执行……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着改变:校领导由“权威者”变为“服务者”,学校治理基于制度,有条不紊。
  继承创新 办好幸福教育
  自2002年起,东川二小便确立了活动与教学并进的办学方针。多年的实践让“生活即教育,活动即育人”的理念在东川二小深入人心。李正兵担任东川二小校长后,大力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
  早在2004年,东川二小便在全校开展篮球活动,发展至今,篮球运动已成为东川二小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川二小的学生从入学开始,便开始上游泳课,毕业时“人人会游泳,人人能掌握一种泳姿”。2016年,學校开始探索足球之路,引进专业足球教师,设立足球课,组织“春晓杯”足球赛。在多年的耕耘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云南省游泳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此外,东川二小还将四大活动节日化、五大活动生活化。芳菲四月,读书节如约而至,纷呈的活动延续一月有余;已举办十二届的数学文化节,以“与数学共舞,与智慧同行”为主题,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思;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丰富多彩;科技节的“种养殖展”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刮土豆”“系鞋带”“钉纽扣”“勤巧手”等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勤创造、乐实践的精神;“低碳互换,诚信为先”的旧书旧玩具交易会,为孩子们搭建了生活实践的舞台;“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绿色环保行活动,孩子们与老师一起聆听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小河云朵的絮语;“寻味春晓”美食活动,“小名厨”们大显身手;校园直播,让孩子们释放活力,玩出精彩。
  用活动点燃激情,用活动启迪智慧;用活动凝聚力量,用活动陶冶情操;用活动净化心灵,用活动提升素质。东川二小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实了东川二小“办幸福教育”的办学内涵,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东川二小的“两段制”。
  所谓“两段制”,是指将小学6年的教学过程分为高、低两段,1—3年级为低段,4—6年级为高段。三年级结束后,全年级师生全部打散,依照均衡原则重新编班,重新分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问及这样做的原因,李正兵说:“我大学专业主要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告诉我,小学高低段的学生年龄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是有区别的;另外,在深入研读小学各学科《课标》时发现,小学课程目标基本上是分段设置。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看,三、四年级也是从直观到抽象的一个分水岭。结合国内外一些国际学校经常打散年级重新编班和分配教师的做法,我分析了‘一段制’的利弊。利:一是利于家校联系,教师、学生及家长彼此熟悉,不需要在中途重新适应对方;二是学校管理难度低,一次分工,六年延用;三是教师管理成本低,只要在低段打好基础,形成一种默契即可。弊:一是六年不变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往往在不经意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师生之间的晕轮效应,即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容易造成师生矛盾或家校矛盾的累积;四是不利学生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李正兵本着“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教学”“学生到学校不仅是来学习的,更重要的是来与人交朋友的”“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创造转变发展的机会”等朴素的想法,在2015年底提出了在学校实施两段制的构想。她多方“游说”,向主管部门汇报、请示获得支持,向学校教师阐述原因,向家长征集意见——经过多年的筹划、准备,两段制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两段制”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几次学习质量检测,6个实施“两段制”的班级教学成绩均排在全区第一,且班集体建设、班风学风转变巨大、各类文体活动表现出色。
  在李正兵的带领下,东川二小突破了发展瓶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现代化教学条件由2014年直属小学末尾到全区一流,率先实现了教职工人手一台电脑和“班班通”,成为昆明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学校和昆明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近5年的小学毕业考成绩,由2015年前直属小学中的末位变为连续4年区第一名;2015—2020年的行政目标和党建目标考核中,连续6年获区教体局一等奖;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省级平安校园;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昆明市篮球和游泳传统项目学校;2019年学校被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授予“五星”党支部、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学校;2020年学校获“昆明市心理健康示范校”,近5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活动比赛中,获奖100余项。
  回顾担任东川二小校长的历程,李正兵说:“7年的实践,让我更加坚信:只有从问题出发,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和教师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主动创新探索,依靠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才能理顺学校管理问题。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只有客观透明、说服力强的‘量化’‘数据决策’科学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学校也才能稳步成长为高质量的好学校。坚持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基本认识,以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办好我们的‘幸福教育’。”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因为工作调整,我第一次走进保山市关爱学校,一个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由此踏上了特殊教育学习的道路,开启了新的、不一样的教师之路。  第一次接触特殊孩子,惊讶、手足无措、茫然,历历在目。然而,多年以后的今天,却为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善良的职业感到自豪。就像某一天有人问我:“你们学校的学生是不是很可怕。”“没有呀,他们多可爱,纯真,无邪,与世无争,形容的就是他们。”我马上回答道。我是特校教
期刊
“咱们学校的学生情况这么特殊,既找不出多少成长的闪光点拿出来亮相,也不适合搞大规模的期末表彰活动,同往年一样,学校买了些奖状和笔记本,各班主任自行回班发放下去鼓励鼓励学生再好好强调一下假期安全就出校吧!”学生放假前一天,学校领导做了这样的部署。  走出会议室,内心里颇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怅然。如此表彰,一次两次,孩子们看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奖励还有些兴奋和自豪,但几年老调长弹下来后便没有新鲜劲了
期刊
下派到腾冲龙川江畔做了一年五合乡人,接触到崇岭翠林中一位长期上访的女村民,她听说五合村来了个工作队长,非要见识见识。初秋时节,她跟村领导要了我的手机号码,恳切地约我见面。  驻村不解民愁苦,不如下地种红薯。抱着这个想法,我走了四公里多的山路,早上十点多如约到她家与她相见。她五十来岁,长相大方,个子高挑,衣着整洁,举止文静,院落蓬勃的瓜果蔬菜、活泼的鸡鸭猪牛昭示着她的勤劳,很难想象她会有太多的苦水。
期刊
小学数学通过课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逐步构建数学知识體系,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难上的课型是复习课,由于缺乏了新授课的新鲜感,学生感觉比较厌倦,参与意识不强,容易造成老师“一言堂”,有些学生甚至觉得上不上这节课没什么区别,更别提教学效果了。如果在复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过去,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的特殊的认知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疲惫不堪,本该快乐的童年生活却充满了无奈和困惑。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真正喜欢上数学学习,享受幸福的课堂时光。  一、尊重  每一个学生都是动态的、立体的、发展的,教师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学生,而应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
期刊
万事趣为先。有效激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激趣,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助力深度教学。  一、情境激趣,化枯燥抽象为具体感知,铺垫深度教学  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若能對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连接,特别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通过熟悉的经历来进一步理解与体会知识的产生,拉近学生和文本的时空距离。  网络让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丰富的资源,但课堂上却不是通过课件一股脑儿地将这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对问题情境的真实理解,触及学科本质与内涵基础上全身心投入,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数学学习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中进行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驱动他们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思维不断深入,在思维深入中领悟知识本质与内涵及其思想方法的深度学习的触发器与助推器。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是
期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会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处理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探究“处理小数点的算理”。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基础  此小节共有3个例题。  例1 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列式是22.4÷4=?这是一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该怎么办呢?可引导学生把千米换成米来计算。这样便得到22.4千米=22400米,2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地进行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体悟“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的惊艳,感受“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的意境,品鉴“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深意……从而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
期刊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讲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介绍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诸葛亮足智多谋,武松豪放勇武,孙悟空神通广大,林黛玉多愁善感……阅读古典四大名著,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名著中的人物,品读精彩故事,感悟写作技巧。  一、草船借箭,彰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