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兴衰的长远大计,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1世纪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金融教育必须着眼于为受教育者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打好基础,要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有比较广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良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因此,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已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等教育 金融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9-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金融开放要求教育机构培养出多种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的金融人才;教育开放要求教育机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大幅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在与国外金融教育机构的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
1.高等金融教育改革的目标
1.1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在重视自己的社会效益和完成社会责任与使命的基础上,不必讳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前提下,学校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办学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使学校能够增加办学资金,从而为求学者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更充裕的教学资源。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大,对高等教育行业的冲击也很大,如何使高等教育走出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重要的。实现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可以促使办学者在立足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实现效益之下,不断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高等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2金融教育要面向全社会
受传统的体制和观念影响,我国金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的金融专业学生及工作在金融部门的职工,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都热衷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而如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一个个新鲜陌生充满新奇感的金融业务品种不时地跃入人们的视野,走进普通百姓生活,老百姓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需要掌握更多的投资理财技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股份制作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日益被人们接受,企业理财中的证券买卖、资本运作等内容越来越普及,企业需要懂得投资和融资知识的人才,因而,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应该是今后金融教育的方向和选择。
1.3树立金融教育国际化观念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知识化方向转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对金融教育提出了具有国际性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国际性的。金融信息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与应用,金融人才全球范围的流动与竞争,金融业务全球性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金融教育从体制到内容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当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成为金融教育不可替代的学习手段,成为跨越校园、利用全球资源、提供全球化教育服务的渠道和方法。我们应摆脱封闭模式,增强全球意识,大胆吸收当代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扩大金融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与国外学校或专家联合培养人才,联合进行学术研究。
2.我国高等金融教育改革的策略
2.1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构建学习型社会、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在探索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校企合作由高等院校和企业来操作,存在不少问题。一旦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校企合作就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这对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了眼下必须尽快解决好的核心课题。
要增强高等院校的办学活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关键。只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得以建立,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社会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才有保障。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是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院校教育的进步和繁荣,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引领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高等院校来说,要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应该用服务的诚心与企业打交道。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学院在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主动联系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用一片诚心与企业沟通和交流,满足企业的需要,着力寻找与企业合作的共赢点,建立双方利益共赢区。
2.2高等金融教育要扩大对外开放
这从学校内部讲,要引进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西方银行先进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充实教学内容。要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在教材、教法上能与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对口或对接。比如信托投资学、租赁信用学、股份公司会计学,金融市场学、经济地理学,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学科。同时各个专业还必须加大外语教学的授课量,特别是专业外语。从学校外部讲,高等金融教育要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只要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方针,也应欢迎国外投资合作办学。
2.3高等金融教育要面向社会和市场
要改革高等金融教育主要由业务单位管理的体制,扩大高等金融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在国家和地方招生计划的宏观指导下,学校有权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能力,扩招一定比例的自费生、委培生。逐步实行“缴费上学,奖贷结合,优胜劣汰,双向选择”的求学和就业制度,促进毕业生进入人才劳务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历来重视国民高等教育,国家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如何在金融危机之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模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永安.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的思考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2]封思贤.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2325
[3]成刚.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12)
【关键词】高等教育 金融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9-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金融开放要求教育机构培养出多种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的金融人才;教育开放要求教育机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大幅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在与国外金融教育机构的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
1.高等金融教育改革的目标
1.1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在重视自己的社会效益和完成社会责任与使命的基础上,不必讳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前提下,学校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办学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使学校能够增加办学资金,从而为求学者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更充裕的教学资源。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大,对高等教育行业的冲击也很大,如何使高等教育走出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重要的。实现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可以促使办学者在立足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实现效益之下,不断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高等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2金融教育要面向全社会
受传统的体制和观念影响,我国金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的金融专业学生及工作在金融部门的职工,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都热衷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而如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一个个新鲜陌生充满新奇感的金融业务品种不时地跃入人们的视野,走进普通百姓生活,老百姓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需要掌握更多的投资理财技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股份制作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日益被人们接受,企业理财中的证券买卖、资本运作等内容越来越普及,企业需要懂得投资和融资知识的人才,因而,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应该是今后金融教育的方向和选择。
1.3树立金融教育国际化观念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知识化方向转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对金融教育提出了具有国际性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国际性的。金融信息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与应用,金融人才全球范围的流动与竞争,金融业务全球性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金融教育从体制到内容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当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成为金融教育不可替代的学习手段,成为跨越校园、利用全球资源、提供全球化教育服务的渠道和方法。我们应摆脱封闭模式,增强全球意识,大胆吸收当代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扩大金融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与国外学校或专家联合培养人才,联合进行学术研究。
2.我国高等金融教育改革的策略
2.1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构建学习型社会、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在探索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校企合作由高等院校和企业来操作,存在不少问题。一旦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校企合作就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这对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了眼下必须尽快解决好的核心课题。
要增强高等院校的办学活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关键。只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得以建立,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社会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才有保障。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是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院校教育的进步和繁荣,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引领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高等院校来说,要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应该用服务的诚心与企业打交道。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学院在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主动联系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用一片诚心与企业沟通和交流,满足企业的需要,着力寻找与企业合作的共赢点,建立双方利益共赢区。
2.2高等金融教育要扩大对外开放
这从学校内部讲,要引进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西方银行先进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充实教学内容。要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在教材、教法上能与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对口或对接。比如信托投资学、租赁信用学、股份公司会计学,金融市场学、经济地理学,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学科。同时各个专业还必须加大外语教学的授课量,特别是专业外语。从学校外部讲,高等金融教育要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只要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方针,也应欢迎国外投资合作办学。
2.3高等金融教育要面向社会和市场
要改革高等金融教育主要由业务单位管理的体制,扩大高等金融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在国家和地方招生计划的宏观指导下,学校有权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能力,扩招一定比例的自费生、委培生。逐步实行“缴费上学,奖贷结合,优胜劣汰,双向选择”的求学和就业制度,促进毕业生进入人才劳务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历来重视国民高等教育,国家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如何在金融危机之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模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永安.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的思考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2]封思贤.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2325
[3]成刚.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