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e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积极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展现教学的真实性,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不遮不掩,对课堂中“原汁原味”的生动场景加以利用,这些场景有的是奇思妙想,可能超越了教师的思维,要不怎么叫教学相长?有的是教学切入点,有的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只要老师能合理利用,一堂优质高效的课立刻产生了,令老师和同学回味无穷。
  记得那次上原电池的课,讲到特殊的燃料电池,甲烷—氧气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CH4+OH-—8e-=CO32-+H2O我说碳生成碳酸根用六个氢氧根,氢生成水用四个氢氧根,一共十个。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电荷守恒一下就看出来是十个氢氧根。我教了几届学生一直没人反驳,我也从没觉得此法慢,经这孩子一说,我一想,可不,电荷守恒多快,其他同学也反应过来了。我表扬了发言的同学,其他同学的兴趣也上来了,一些尽信师的弟子也明白了,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后来一节课同学们都在和我讨论,他们互相讨论,把原电池的内容能了个明明白白。还有一次,我讲仰视俯视造成的实验误差,我说孩子们,拿一玻璃杯水,放桌子上,你站水面也往上涨,你蹲水面往下落。仰视把水面看低,比真实刻度低,对于量筒,把液体看少了。同学们拿着水杯在试,在看。我觉得方法是形象,但麻烦。有个同学站起来了,说老师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就能判断出来,一个是刻度,一个是液体凹面最低点,仰视时,线往上斜,实际液面比刻度高,把液体看少了。我在讲台上一画果然一目了然。大家伙也画,也接受了这种几何法。试了试对仰视俯视误差分析更确切了。对误差分析各方面影响用假设法等都能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完成了。充分体现了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在班级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的教育中,教师像一个“主持人”,不是“导演”,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为学生服务,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对自己的要求,动态生成的教学能使它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才是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呢?
  其一,教师要有宽阔的胸怀,有容人之量。自己错了,学生提出来不难看,哈佛女孩刘亦婷上,一个老师念错调了,亦婷提出来了,老师不接受,还对他冷嘲热讽,还报复她,这样其他学生有见解也不敢说,慢慢得你就会成为第二个齐桓公,害人害己。教师还要有敏锐的目光,灵活的头脑,渊博的知识,迅速抓住课堂中的一切不确定因素,借机发挥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信息,注意发现学生的“异端邪说”和“别无分店”,并引导到焦点位置,集体讨论,发挥,这样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智慧胜一人。教学目标在都有收获中达成。在教学中,不要怕学生为难自己,不要抱残守缺,一意孤行,因知识缺陷,不能灵活变通,对学生问题不能回答,装作听不见,把聪明的学生修理成了“中规中矩,没有个性”这是为人师的悲哀。多看看三国,提高自己的语言、阅读智能,做个刘备吧!对学生进行好个性化教育。
  其二,要备好课。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能偏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一定要到罗马,只是走法有所调整。上课以前,老师一定要解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案,做到上课前胸有成竹,能以不变应万变,。从教多年,我坚持做到不备课不上讲台,上课不一定非照教案说。因为教学进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不能预料,一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接受方式不同。无论谁我们都要引导他弹性接受知识并且会用,让它拥有自己的精彩。要让个性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
  这是我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点认识,希望在以后教学中认识更深。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有效地实施新教材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本人通过学生调查与教学对比,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了实验 。“有效教学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本人认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从每一节课做起。教师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依旧为作文所困,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到上写作课就浑身无力、打不起精神,怨天怨地;而我们老师也同样对作文教学感到费力不讨好,甚至牢骚满腹等,这些应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新课标也已经实行了好年多了,但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不尽人意。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着从教师角色定位方面做一番探讨。  一、教师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作文课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咬着笔杆,皱着眉头,嘴里
期刊
【摘要】 课堂导入的设计能够迅速集中思维,衔接新知与旧知,体现教学意图。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灵活运用导入方法,确实需要教师作精心的艺术构思,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设计    一、解题导入   学生回到课堂,需要一个调整学习心理的过程,需要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交流,营造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问话方式要能够引发学生
期刊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   一、历史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教学中最佳
期刊
央视法制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播出过一则这样的报道:“某国外旅行团拒接中国旅游团,原因是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品行不端。”看了这则报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掩卷沉思:不经意的行为会给国家带来耻辱,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从孩子们的品行抓起,如果说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就是一支画笔;学生是一块玉石,教师就是一名雕刻师;学生是一棵小树,教师就是一束不可缺少的阳光。在学校教育这块沃土上,如何使我们的“图画”更
期刊
【摘要】 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学与探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但是在构建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目的性不强,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这样就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使自主学习优势很难体现出来,效果得不到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很关键的,同时也
期刊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在如何培养班级凝聚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用爱和信任来融合班级凝聚力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严格要求之外,还得把爱和信任
期刊
【摘要】 计算机教学中所提的创新,是指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新”,这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学习、探索、研究、合作中摆脱不合理的种种束缚,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 创新教育;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师要努力进行创新教育,主张在自主中变观念;在氛围中生意识;在兴趣中树情感;在实践中长能力。让
期刊
【摘要】 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和统帅。教育规律表明,德是学生个性的主导因素,对智、体诸多方面的发展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思想政治,更应该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个优良的小环境,从而形成大环境——中学整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思想政治;德育;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
期刊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