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激荡起应有的激情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春花忧月,为秋草忧露,真是菩萨心肠。”继杞人忧天型的“忧郁青年”问世以来,“佛系青年”接踵而至。但我认为,青春不狂何时狂,让青春激荡起应有的激情,青年人责无旁贷。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媒体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这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与世无争”的“佛系思想”折射出的便是一种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但2017年底在中国蹿红网络的“佛系”,显然含义更广。如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定环境已经成了滋生懒人的温床,从而上演了一出“虚无主义”死灰复燃的独角戏。佛系的生活态度,似乎符合古圣先哲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教导。但我说,少年不狂,则国创新之源干涸;创新之源干涸,则国之大厦将倾。莫让空虚的躯壳游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之中,就让青春激荡起应有的速度與激情。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的人生理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付出、不奋斗、不创造、不追求,这样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华中渐渐黯淡,回首过往,没有痕迹,没有追忆,人生四处弥漫着叹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青春浸染上勤奋的汗水 ,开放出绚烂的花朵。年少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情震惊诗坛;秋瑾用“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气概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羽生结弦“不待扬鞭自奋蹄”,用“我为成功而活,如果失败,就因此而强”的壮志连霸平昌。青春的乐曲就应连缀着奋斗的音符,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待到鬓角微白之时,悔叹青春不狂,不亦悲夫?
  钱钟书曾说:“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必然,那些偶然,只是化过妆的必然罢了。”的确,“佛系青年”的产生并非个例,它反映的是青少年一代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萌芽。青春需要磨砺与风雨,一味地封闭自己美其名曰“随遇而安、云淡风轻、浑不着意”,不如说是消极地掩耳盗铃、自我麻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当北大也需要“起床督察组”,当抖音快手等网站淹没了许多青年最初的梦想,当闻鸡起舞、韦编三绝、头悬梁锥刺股仅仅成为遥远的过去,大国心态从何而来,民族复兴又从何谈起?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人生是场修行,消极避世随波逐流也不失一种可选择的人生态度。但我想说,“青年有理想,国家才有希望”,抛开无所事事的空想,投入时代的大潮,将个人命运与国运紧密结合,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让青春激荡起应有的激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年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无不闪烁着梦想,那么现在就是我们努力实现梦想的时候,就让我们点燃激情的火把,背上理想的行囊奔赴青春的战场,不问西东,只顾风雨兼程!
其他文献
傍晚我和妈妈一起出门散步,夜幕降临,我们站在酷似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高处俯瞰着城市的街头,周边几座哥特式建筑仰望着摩天大楼,车灯的流动如同箭头涌向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不禁会在一瞬间恍惚,自己身在何处,中国?外国?故乡?他乡?  正惆怅于城市建筑的高仿,失落于找不到城市坚持的底蕴,突然之间,目光瞥到了大学城,那里也华灯初上——书店的灯依旧通明,一块悬着的石头在心里落了地,实实在在的感觉让人心安。书店,有
期刊
光普照万物,光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有了阳光,向日葵才有生长的方向;有了阳光,大地才能结出果实。而阳光之于我们,就像海洋之于游鱼,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光,不是“床前明月光”的“月光”,也不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浮光”,而是一种正能量,处于其中,便更加“闪亮”。  杜运燮有一首诗我非常喜欢,叫做《光和影》: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
期刊
初夏的风暖暖的,有时候夹着一丝凉意,迎面吹来,我感到头脑清醒了许多,但心里还是氤氲着淡淡的伤感。由于考试的屡次失利,长期累积的压抑感一下子翻涌上来,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我在家里写着作业,总觉得整个人像裹了一层厚厚的棉絮,闷得我喘不上气来,索性放下笔,出去透透气。  假山那里的景观,是我最喜欢的。小山上,清澈的水流从上面倾泻而下,打在层层叠叠的岩石上,啪啪作响。溅起的水花跳到旁边茵茵的草地上,在阳光下
期刊
小说《边城》中的渡口和摆渡人已经成为了经典的文学形象。小说中,渡口的两岸是与世无争的、遗世独立的小村与繁华的大千世界。人生同样有渡口,也有摆渡人。这种渡口往往代表着人从一个人生境界提升至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所谓人生的摆渡人,源于自己的内在,与所处环境无关,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力量,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以爱国情怀摆渡,渡口链接着历史与文化。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典型形象。他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遭小人
期刊
【摘 要】爱,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作为教师,没有了爱,教育便没有了生命。如果仅仅是当作一种职业 ,爱也会有限。唯有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才能深远。爱与不爱,爱的程度就投射在一个人对事物的关注度和甘愿付出的程度上。爱学生,也一定会充分地关注他的心理,关注他的成长,关注他的言行,关注他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爱学生;心灵;成长  一、爱学生,请不要吝惜你关注的目光  一个老师问一个孩子为什么上课的
期刊
【摘 要】建国几十年内阿根廷社会动荡不安。地方考迪罗割据纷争,劳动力严重不足等都阻碍了阿根廷经济社会的发展。《1853年宪法》的内容除了一般原则和政治体制的基本规定外,在河流通航,关税,废除奴隶制度,吸引移民,地方权力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解决了很多国内问题,共同推动了阿根廷的现代化,为阿根廷“美好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关键词】《阿根廷1853年宪法》
期刊
这是主人今天第十三次从我面前经过。他依然没有想起来给我浇水。  虽然在这个家中我一直处于十分边缘的地位,但是作为一株有骨气的虎皮兰,我始终坚强地捱过每一个没有水的日子。  我的主人,一个四十出头的编剧。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却始终没什么成就。他最爱一部叫《苦惱人的笑》的老电影,就连我也不知在角落里看了多少遍,早已将剧情倒背如流了。文化专制年代,男主人公作为记者不愿意随波逐流说假话,即便在现实的不
期刊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面对那么孩子,特别是在教一年级或者教一个新班的时候,千头万绪不知如何做起,经常感到焦虑和无奈!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反思,我有以下做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让孩子只做好一件事 ——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习惯决定人生,读书改变命运。培养好的习惯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总希望样样工作都能做好,样样都想抓,但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也没抓好,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么,培养好
期刊
人与人之间礼物的流动本是维持社会支持网络的方式之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送礼已经成为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条潜规则。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第一位考虑的不是能力而是礼物的轻重与送礼的时机,可见送礼这一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民风民俗这么简单了,它已经上升到政治经济层面,成为当代社会的顽疾了。  中国自古便是官本位制,每个人都向往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一些想做官又没有能力的人发现了人性原罪中的贪婪,贪污腐败也逐渐诞生
期刊
当第一只灯泡亮起的时候,它打破了人们对黑暗的恐惧;当第一个细胞被窥见的时候,它打破了人类对神灵的敬畏;当第一面旗帜插上月球的时候,它实现了人类对未知的幻想。而这些,都是源于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进步。那么,倘若科技发展到极致,是否就会带来真正理想的“乌托邦”世界呢?  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给我们做出了这样相似的“乌托邦式”假设,然而却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反乌托邦”社会,例如《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