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并购系上“保险带”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n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的金融危机,反过来也给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规模和技术扩张的良机,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业内的重组将很快显现。然而,在收购兼并的扩张过程中,如何防范其中的风险是企业普遍担心的问题,不如通过保险将并购风险转化吧。
  
  快速成长是许多中小企业的梦想。而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企业规模与市场份额的增加,路径选择就非常关键。不可否认的是,并购对于中小企业成长作用非凡。
  从19世纪美国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的发展,到20世纪的微软公司和思科公司的快速成长,再到本世纪初美国花旗旅行者集团、时代华纳集团等超巨型公司的诞生,都和并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大型企业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的。
  经济形势的变化,给国内企业提供了规模和技术扩张的良机,同时市场预测,2009年将有更多企业因为资金短缺问题需要注入自有资本,下半年可能出现企业并购潮。在收购兼并的扩张过程中,如何防范其中的风险是企业普遍担心的问题。
  
  并购将成为今年主题
  
  最新一期汤森路透亚太区并购季报显示,全球其他地区并购活动在2008年均出现回落。2008年,全球并购下降29.6%至29万亿美元。其中欧洲并购跌至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亚洲(日本除外)并购下降11.1%;在美洲,若不是美国政府救助刺激的并购,市场化的并购也不乐观。
  不过,同期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势并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596亿美元交易额,较2007年跃升了44%。中国是在亚洲(日本除外)地区内有最多目标并购的国家,占区内市场份额26.9%,有共值1042亿美元的交易。其中,中国的跨境并购交易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784亿美元,较上一年的519亿美元增长51.1%。进入2009年,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中国企业的并购热情将有增无减。
  世界并购史显示,并购潮往往先于经济复苏。随着各国货币政策无限接近零利率,资产和资源的历史低价正在为这一轮并购潮造成绝佳的历史机遇。并购将成为2009年的重要投资主题。
  同样,眼下的金融危机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规模和技术扩张的良机,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业内的重组将很快显现,特别是国内一些专家建议,此时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核心技术收购的大好时机。
  
  企业并购谨防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如火如荼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业内人士表示,从以往企业并购的经验来看,企业并购主要面临两大风险。
  首先,中小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普遍存在。在中小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性,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的掌握,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采取贸然行动,往往只看到目标公司诱人的一面,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调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公司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造成价值损失。深圳前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同长沙健民制药厂正式签订了兼并协议。由于被兼并企业隐瞒债务、虚报资产,最终导致被兼并企业破产而兼并方花了350万元什么也没有买到。
  其次,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我国目前的价值评估方法还不够完善,以净资产价值或加上一定的溢价作为资产或股权转让的价值,一直是国内中小企业评估企业的价值的惯用方法,这种做法没有考虑资产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方案整个寿命期间所产生的全部现金净流量。此外,我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种因素进行评估,相关的规定多为原则性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大,并购不能按市场的价值规律来实施。
  
  并购风险可经保险转嫁
  
  不过,现在中小企业在并购中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可以通过保险的形式转嫁给保险公司。
  近期,美亚保险公司推出国内首款“并购保证补偿保险”,就是主要对收购兼并交易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预防和保障。据了解,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卖方隐瞒公司信息而抬高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价格,卖方在签署并购协议后实施隐瞒、欺诈或违约,或者第三方针对并购目标公司提出索赔造成买方损失等风险。
  美亚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该保险产品的保障对象是收购兼并交易中的收购方,如果发生保障条款中保障的风险,收购方可以通过该保险补偿其因卖方违反并购协议中的保证条款而遭受的损失。收购方可以直接先向保险公司索赔,而不需要向卖方索赔,避免进入旷日持久的诉讼谈判从而使公司的利益受损。
  在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承保风险后,被保险人不仅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还可依照保险合同,获得相关抗辩费用;不仅为公司和管理层减轻金钱负担,降低风险,还可以从心理上降低管理层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到国外收购企业的扩张行为如果能获得该类保险产品,收并购行为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由于国内此前都没有这样的保险,因袭这项保险费率的厘定将参照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上的企业并购补偿保险而定。
其他文献
金融海啸袭来,美国的一些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也当起了“啃老族”。他们或者搬回父母家中节省开支,或者向年迈的父母寻求经济帮助。而这样“非常时期”的“非常帮助”,让一向以“独立”为标杆的美国家庭体系开始松动。    金融海啸从美国席卷全球,许多美国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也纷纷开始坐立不安,因为他们没能在金融海啸中幸免,目前正度日如年。以往一向以“独立”为标杆的美国家庭体系也开始松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当起了“啃
期刊
熊市行情之下,提高闲置资金的运作效率非常关键。在基金管理中,可以用资产配置解决资金问题,对于关注股票市场机会和流动性的个人投资者来说,也可在现金管理上动动脑筋。    熊市不等于跳水,熊市也不等于没有行情。只要有些经验的证券投资者都深谙此理。但机会往往只眷顾手里握有现金的人,波段操作的思路将是现阶段的主流,并且这个思路可能还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问题也会因此而产生,波段操作的平均资金闲
期刊
许多读者都面对不了解保单、不清楚自己权益的难题,而要真正让保险为自己服务,还需耐心对其进行一番研究。这里,我们提供读者一些保险公司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大家主动查询。    记者曾经接触了许许多多向《理财周刊》咨询如何打理家财的朋友:有刚从学校毕业事业刚刚起步的,有在职场辛苦打拼后稍有成效的,当然也有通过工作与投资取得相当成绩、财产积累相当丰厚的,以及那些即将退休、希望在事业的最后阶段赚出养老金的人们
期刊
让保险回归保障。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别扭,因为保险的本质就在保障性,但因为历史原因,这话却也有现实的意义。那么,如何让这句话成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安排保险规划时候—个原则性依据呢?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不妨按照保障性能先给各类保险排排序!    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保险重在保障,本就是理应之选。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很多家庭的保单中“保障”的成分并不高。  如今,随着股市漫漫“熊”态,金融危机的蔓延态势愈演愈烈
期刊
“倒按揭”在国外已有成功案例,只是目前国内还未能实现。不过,在家庭内部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以房换房、以钱换钱,目的只为老年人和年轻人各取所需。  如果说从前“倒按揭”这个名词还让你觉得陌生,那么现在,“倒按揭”的做法已经五花八门了。不仅在上海“两会”上被政协委员提议,而且家庭内部的“倒按揭”也缤纷多样。只要各取所需、按约办事,“倒按揭”养老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政协委员提议“倒按揭”    
期刊
目前决定电力行业投资价值的因素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用电需求增长速度会回落到多少;二是煤价走势;三是电价还能上调多少。    遭遇亏损困境的电力行业有望获得国家资金扶持。据报道,国资委第二单注资规模在100亿元左右,注资对象包括5家电力集团和两家电网公司。至此,在东航、南航两大航空集团公司相继获国资委注资后,国资委第二个“大礼包”又将送出。  目前央企所属的电力企业包括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五
期刊
从出道至今的大S可谓成绩斐然,她淘金横跨演员、歌手、主持人、作家四个不同的领域,还赢得了“美容大王”的称号。而投资时尚的她认为,各类精品厂商看到她的时尚面,也会邀她做代言,因此“时尚对我来说是花钱也是赚钱”。    尽量不用钱就是抵抗金融危机的好办法吗?答案显然不是。资金只有流动,才能带来生机。而有着“美容大王”之称的大S徐熙媛就深谙其道。据称,她买鞋的钱足可以买一栋大房子,买包包的钱可以再买一套
期刊
在经过前一阵的政策密集期后,近期的楼市进入了一个相对的沉寂阶段,另外随着春节的逐渐临近,市场中过节的气氛也渐趋浓郁。总体来看,楼市仍然延续了前期调整的态势,不过与此同时成交量继续有所放大。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春节了,房地产市场似乎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大家也在等待着后市的进一步变化。经历了前一阵政策密集期,市场需要一个消化期,而购房者也要有一个观察的过程。李明在今年有购房的打算,所以他一直关注着
期刊
个人通过投资债券基金来投资债市比个人直接投资债券有很多由简便带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基金专业的投资团队,无论在信息获取及时性上,还是对市场变化的把握能力上,较个人投资者都更有优势。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花更多钱买来的“最新款”商品,尽管功能强大,却由于附加的辅助功能太多,操作复杂反而没能给自己带来轻松。  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本主要用来通信的手机附加上了诸如
期刊
44岁的李先生是家庭的顶梁柱,李太太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当起了全职太太。李先生虽然有着丰厚的收入,但也有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何使家庭的财务更加稳健、使家庭风险成功转嫁,都是李先生有待解决的疑问。    一人撑起家庭经济支柱    今年44岁的李先生就职于世界100强的IT公司,任部门经理,月薪达到税后46000元。他的工作地点在北京、家在沈阳,这使李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每周往返两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