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长师父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一个人的成长之路都离不开一位良师的谆谆教诲,也离不开一位伯乐的指路引航。对于一名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教师来说,一位优秀的师父是开启自己教师专业道路的领路人,可以带领自己在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有幸,我在踏入树人小学初始,遇到了我的师父——吴淼峰校长。
  师父时常穿着一身西装,身材笔挺地出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每每见到,他脸上总带着一抹淡然的微笑,不像记忆中校长那专有的严肃刻板,而是多了份温和与恬淡,但又不失校长该有的气场,儒雅而富有内涵。
  作为一名新教师,学科的成长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面对书本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变,师父的一双援手带我蹚过了一条又一条全新的河流。
  学会思考,还课堂以学生,是师父最常教导我的话。每个月师父都会来听我的家常课,课后花一节课的时间评课,对我整堂课的教学技巧、教学策略、教学语言等进行客观的评价,为我梳理文本思路,提出课堂改进的建议,传授教学理念,同时还会告诉我,如果是他,会怎样来设计这堂课,以拓宽我的思考角度,提升我的教学水平。每每听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界——原来这堂课还可以这样上!
  在每一次的交流沟通中,师父最常说的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个引导的作用。当然,这个理念我在书本上学过无数次,但真正落到实际教学中,却绝非易事。如何引领学生的思维导向,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主感悟、自立思考完成学习目标,真的是一个大学问。记得第一次听师父的课是一节作文家常课,他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简洁却精彩不断。师父举手投足之间,便将学生的发言化为了推进教学的有效资源,整个过程顺学而导、信手拈来。课后我不禁向师父提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班的学生回答问题总是回答不到我想要的点子上呢?”“这首先不是学生的问题,關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恰恰在于,当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未能抵达的时候,或指引方向,或提供支架,或辅助学习。”师父淡然地说出的这句话,深深印刻在我心里。从那以后,我总是在思考,学生学习的起点到底在哪里,应该如何设计问题才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习得言语。当他们的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我又该如何引导……教师要学会发现自身的问题,学会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对于“教师该如何研究”这个问题,师父的回答同样清晰明确:“教师的研究要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让自己做个有心人,做个易感、善感、会感的人;研究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堂上、课间、作业本上、师生的每一次交谈中……研究无处不在。很多可以研究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会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流逝,那是因为我们对学生无心,对教育无心,对研究无心。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抓住教学中的细节,勇敢尝试,进行摸索,做一个敢于研究的人。”师父每一次和学生交流、沟通,他都会弯下腰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本就瘦高的他做这一动作看起来稍稍显得不是那么协调,但从学生的眼神和反应中,我却可以感受到他们彼此之间心与心的呼唤、神与神的交融。师父有一个习惯,每节课结束前都会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时候,学生都会自告奋勇地举起双手,不管他们的问题是否真正具有探讨的价值,师父都要予以回应。做一个有心人,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
  随时记录感受,抽空写点反思,是语文教师应有的习惯。无论是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一些小惊喜,还是自己在教育教学时出现的小问题、文本解读时产生的小困惑……都可以记录下来,既有助于思考,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时,我实在想不明白了,就去问师父。师父说,不要怕有问题,怕的是有问题了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教师的成长、能力的发展,要在经验加反思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的成功之处需要总结,教学的失误之处需要克服,教学的困惑之处需要破解,教学的疑难之处需要探讨。这就是总结与反思的意义所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师父也努力为我的专业发展搭建舞台,带我去领略更广阔的语文新世界。在师父的名师工作室里,我常常可以听许多骨干教师的展示课,从这些优秀教师的课堂里,可以汲取到许多新的思路,学习到一些崭新的教学方法。此外,每次我需要上公开课,只要把教案发给师父,无论他有多忙,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复我,帮我修改教案、指点迷津。点点滴滴,温暖凝聚,师父在我的教师生涯中,如师如父般存在。
  教书育人,不仅仅教育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同时也是作为一名先行者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指明方向。感谢师父的谆谆教诲,为我的专业发展指路引航。浓浓恩师情,谆谆授徒心,恩师之情永难忘!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树人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朗读课文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一个方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女生朗读常常不由自主地会出现情感过剩,甚至腔调和停顿都出奇地一致,带着刻板的“语文腔”。而相反,男生大都觉得不好意思,认为带有感情、语气的朗读太“妖”、太“娘”,有的就像机器人一样,语气平平。  一篇课文,想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是应该读出这篇课文的情感底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机器人腔调”或者不走心的“有感情”。于是我尝试着在朗读教学中做点什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文章先写孔子东游路上遇到两小儿争辩,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觉阐明各自观点,以此反驳对方观点。最后一部分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纵观整篇文章,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
1   在认识圣杰之前,我是不相信出轨这回事的,或者说我是瞧不起出轨这类人的。   认识圣杰是因为一笔五百万的错误预算。五百万这个数目放在一单六个亿的项目里不算什么,承建商也不会察觉到什么,但放在我个人所造的水电工程预算中,就有点吓人了。如果再被第三方公审部门审核出来,我也就很难在业内混了。   如约去找圣杰对账是在一个阴冷的早晨,我推开中建公司的大门,已是一片烟雾和嘈杂,好几拨人已经开始对
摘 要: 早期阅读环境创设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但现实中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创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一线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反思现阶段阅读环境的创设,对创设更适宜的阅读环境提出建议,期望对教师的早期阅读环境创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 早期阅读 环境创设 观察记录  随着幼教工作者对早期阅读的认识逐步加深,早期阅读正日益受到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早期阅读活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课标对小学诵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厘清诵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利用班级群击
麻响雷会打三棒鼓。   麻响雷的三棒鼓打得很有套路。这是麻响雷出师时,师傅秋癞子给他的评价,也是麻庄人对他的看法。   打三棒鼓,注重两样,一样在手,一样在唱。三根嵌有铜钱的木棒双手轮流抛接,不能落地。抛接的速度越快,三棒鼓的表演水平越高。另外,打三棒鼓的人嘴里还要有唱段,唱段越多,声起声落的唱功越好,观者才坐得住,坐得久。  具备了手上和嘴上的功夫,麻响雷打三棒鼓,远近有名。   闲时,有
摘 要: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以“多学”为宗旨,构建生本、生动的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本文以“喀斯特地貌”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学生活动及问题串的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少教多学”的实践策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少教多学 地理核心素养 课堂实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教学理想时说:“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独具闲暇、
摘 要: 唐诗书写秦汉帝王形象,反映了历史典籍中人物形象在唐朝诗歌艺术中的传播、接受、反思和再塑造过程,体现着“以史为鉴”理念,推动了“以史为鉴”理念的具体化与艺术化。“崇道求仙”“骄奢纵欲”和“穷兵黩武”,是唐诗中秦汉帝王的三类典型形象。唐朝诗人立足于社会现实,将其与国家兴衰、人民生活相联系,借以讽喻唐朝君主不当行为和社会不正之风,对专制皇权形成一定的约束,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摘 要: 档案管理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开发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和提高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两所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例,采用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结合在这两所学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归纳、研究与分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提供參考。
“飞机的起落离不开导航员的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遵循课程标准,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才能出现和谐的课堂。”这是刘校长在多次与我磨课的过程中,常常跟我强调的。每每回想起与刘校长研读教材的日子,都是满满的回味和收获。作为青年骨干教师的我,对于钻研教材颇有热情。在上研究课前,我都会拿着教案潜心地和刘校长进行探讨,但常常都会碰上一鼻子灰。所以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