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量化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对话”的有效性,养成终身受益的学习“好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量化;对话;好习惯
  一、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量化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量化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但同时,这种技能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后,大家普遍的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关注的是效益量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尽可能的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要兼顾暂时的量化和长久的效益所产生的积淀。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对话”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界定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话”这个词就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教学杂志上,但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是不是“问答”的代名词
  许多老师以为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过程就构成了对话,而没有关注到多向的互动状态,于是对话就变成了把学生的回答牵引到预设的答案之中。这样的“对话”指向单一,没有智慧的交锋和价值的提升。老师虽然不再独霸语言的舞台,却还是思想的霸主,学生没有进入生命层次的发展。“对话”从专家的理论层面走向教师的实践层而时出现了偏差,其根源还在于大多数老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那么,对话的特征到底是怎樣的呢?对话强调的是师生双方思想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
  2、对话可不可以脱离文本架空交流
  现在有些语文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后半程的学习中安排一个拓展性环节。有的设计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这样不仅没有提升课文的意义,反而冲淡了研读课文时形成的价值主题。在这样的拓展性环节中,学生往往旁征博引,把课外的许多东西搬进课内,师生、生生之间另起炉灶的的对话也由此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对话难道是阅读教学中成功的对话吗?我们认为,阅渎教学的对话还是要凭借教材内容来组织话题。
  3、对话中老师要不要及时处理信息
  新课堂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但问题一开放,学生喷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就肯定是五花八门的。现在有些课上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错误的信息不予否定,只是以“请坐”等含糊的语言搪塞过去,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有些课上一次次闪现创新火花的信息,老师却只是简单地肯定,而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重组,引发学生的二次思考,造成宝贵的课程资源的浪费。有些课上学生发出了完整深刻的信息,而老师却没有及时地将它们定格下来,引领全体学生体验思维与情感的高峰,而是一句“你说得太好了!”便把这一信息轻易略过了。面对纷至沓来、良莠不一的信息,大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瞬间处理的能力,更不用说用重组信息来提升对话的意义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在课前与文本充分对话,使自己既对文本精神充分把握,又有独到的见解。这样,课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敏捷的反应。其次在课上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信息时,应该把评价机会先让给学生,他们往往会带来智慧,同时也给自己的思维腾出时间。
  三、设计有效性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1、有效的引导,让语文课不迷失方向
  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所以语文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有效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要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2、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是盲目推崇,而把传统教学中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给丢了,那只能是得不偿失。现在的语文课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往往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长久下去,学生写起文章来势必会结构不清、思路模糊。因此,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还要“把根留住”,不妨增加一些理清文章结构,认识行文线索,感悟前后呼应等独具语文个性的东西。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还应注意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做到部分探究中回归,总结迁移中同归,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
  四、养成终身受益的学习“好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些习惯可能侧重于某个学习阶段,而有些习惯可能是自始至终都要培养的,前一个阶段往往为后一个阶段起到铺垫作用。为此,我分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低年级:读写姿势正确,写好铅笔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查字典。中年级: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学会预习复习,坚持写日记,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爱护图书。高年级: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多种渠道学语文,学会修改作文,博览笃行,在实践中用语文。
  良好的习惯肯定会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现在教学界普遍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崇新理念的实施,而培养学习习惯的研究却很少。在学习习惯快被课程改革遗忘的今天,我在此郑重地提出来,希望引起更多老师的重视,使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躬身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迎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将调脂灵口服液(灵芝和枸杞提取物)用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调节治疗,以临床常用降脂药舒降之(辛伐他汀)作为对照,通过观察两者在调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学生个性化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我们老师也应把自身学习与培训也结合在一起,克服二者的弱点,高速度,高质量的提高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教师培训类别;英语教学信念;英语相关教学知识;英语教学技能;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健康的个性心理和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  多年来,国内外职后师资培养一直采用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模式,把
高中历史习题练习及考试中几乎离不开对历史材料的分析题,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题型,它不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材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训练,使学生在跨入考场时能稳重、熟练、准确地应对这类型的考题,我们该怎样进行训练呢?  一、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和“古为今用”,它简
摘要:本文在介绍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困境和政府积极介入与引導的具体举措,指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对民办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政府;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幼儿教育、
目的:  1.研究miR-672-5p在不同浓度激素干预大鼠成骨细胞后的差异表达。  2.研究长效、中效、短效三种激素影响miR-672-5p在大鼠成骨细胞的差异表达。  3.研究miR-146
摘要:数学实验是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产物。而在中学,数学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同大学的情形是基本一致的,它们的主要差异表现为中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深度较浅。这样,中学开设数学实验在实验课题的选择上必须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中学数学 实验 教育  一、数学实验课开设的背景  提起实验,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会本能地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说到数学实验,他们都会表现出茫然和困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代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等诸方面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一、积累
摘要:学习哲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学校德育不能缺少哲学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哲学内容深奥、抽象,原理理论性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哲学中抽象的问题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才能生动哲学教学。  关键词:思辨能力;趣例课堂;哲学教学  能够使人聪明的学问就是哲学,学好哲学能够给人智慧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在地理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 课堂教学现状 学生主体课堂  一、“学生主体课堂”地理教学模式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
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良好的品德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