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t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资本、人口、资源等要素的流动也日益加快。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乡村逐渐淡出公共讨论的视野,城市的公共治理问题愈发显著。
  在20世纪,城市更多是被视为工业化生产、创造GDP指数、承担劳动力就业的中心,相应的公共治理是围绕诸如城市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土地财政、维稳、治安而展开的。然而,正如杨宇振所指出的,伴随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动,21世纪中国城市治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网络信息技术对城市形态的重塑、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和极化、城市发展的不均衡等。如何应对各种差异巨大的价值认知,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政策,对中央政府的治理智慧构成严峻考验。
  在逐渐浮现的各种新型城市问题中,大量吸纳外来人口带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动,显得尤为突出。对此,虽然政府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行政技术和工具手段,如制定、调整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给各种“外来人员”(人才、投资者、劳动力、投亲移民等)户籍身份及各种福利待遇(居住保障和其他社会福利),但如陈映芳所言,这些措施仍处在国权为先、民族整体利益为重的传统国民观框架下,政府在推行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同时,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国民身份和属地区隔的制度。倘若要根本解决流动人口治理问题,则需要国家作出重大的战略调整。
  由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既有的现代治理学说都难以直接运用到中国城市治理之中。在此背景下,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和地方性实践为国家城市治理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炳辉的文章提出,虽然治理乡土中国的经验无法直接适用于治理城市中国,但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和反复总结,中国的城市治理,正日益显现出走向“超级郡县国家”的趋势,即以中央集权为导向(郡县制)的治理传统延续不变,并通过党政科层体制在组织、技术上的全面变革,实现这一治理体系的全面升级。这为人类在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开展整合性治理,提供了一个中国式方案。
  汪建华和刘文斌则系统梳理了深圳的流动人口治理经验,其一方面是综合化、网格化、技术化管理,限制治安联防中粗暴混乱的执法方式,使得流动人口的管理手段更为规范,信息更为精确,内容更为精细,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大为增强;另一方面是渐进式市民化,逐步赋予流动人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吸纳其进入社区和政府参政、议政,进而实现对流动人口日常生活更加深入的渗透。深圳的经验提醒我们,真正的城市治理,主要不是依靠完善精密的防控體系,而是以人心秩序的契洽安定为基础。
其他文献
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从1980年开始推行的严格生育政策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作为过去近40年中国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生育政策深刻影响了中国家庭的变迁,作为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承载者,中国家庭也成为反观社会和政策效用的微型镜像。在本文中,作者试图还原生育政策与家庭变迁的关系,剖析中国家庭變迁的基本路径与模式。有别于西方家庭受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影响自然演进的特点,中国家庭受公器干预明显,政策
期刊
边疆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更是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边疆地区,远离国家政治中心,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央政府着力提升治理能力的地域。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在统治末期对边疆的治理与统合,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清朝治理新疆的理念和方式尤为值得梳理和总结,为当今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镜鉴。  “因俗而治”:
期刊
哈佛大学庞德法理学讲座教授昂格尔(Roberto M. Unger)2017年10月应邀访问北京,在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举办讲座。在此期间,昂格尔教授接受了崔之元教授领导的“实验主义治理”研究团队多位成员的集体访问,本刊摘发其中部分内容。  以结构性变革投资于人及人的能力发展  “实验主义治理”团队:中国执政党近期强调,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期刊
最近,金观涛先生在《文化纵横》杂志2017年8月刊发《 反思“人工智能革命”》一文,对AlphaGo以来人工智能革命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反思,提出在这场革命中,研究者对人类智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认识混乱,反映了当代人文精神逐步丧失、科学被技术异化的局面,从而导致现代社会包容科技革命的能力退步。金先生在文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社会和文明进化视角,及人类独特的认知能力出发,重新审视对“智能”
期刊
东正教正式传入中国已有200余年,自清康熙年间《恰克图条约》签订允许俄罗斯東正教会在中国的传教合法化以来,其信徒群体、信仰特点、地区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发生演变。目前中国政府认可的中国大陆的东正教活动场所分别位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学者王帅历时七年,对以上各地东正教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中国东正教已经开始呈现新趋势:信徒群体规模小,信徒集中于俄罗斯族女性,并出现较为严重的老龄化态势;信仰宗教色彩
期刊
在中国的社会治理中,博弈主体之间关系紧張而缺乏规范,导致基层治理规则的多元化和模糊化,西方的简约放权、公共自治都难以应对。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广泛的人口流动,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上述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对此,本文作者提出了“生活治理”的新思路,即直接面对有差别的个人展开治理,在尊重群众生活的同时,积极改造群众生活,如此才能实现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中国发生的很多基层社会治理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7年时值中华文化学院成立二十周年。1997年初,为适应向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加挂“中华文化学院”牌子,成为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华文化”命名的中央级教育培训机构。致力于培养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以增强中
期刊
临近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们发现,过去所熟悉的一切都在過时。其中,有我们预想过的挑战,比如“改革进入深水区”,比如“社会利益的分化”,比如“环境政治的兴起”等等。但更有我们未曾预料到的问题,比如 “社会阶层固化”、“智能科技崛起”、“女权主义觉醒”等等。这些问题共同交汇,深刻改变了我们对于中国的传统认知,同时也瓦解了过去可以利用的各类知识。最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左右政治的失灵。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
期刊
作为唯一长期施行严格计生政策的国家,计划生育对现代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难以磨灭。在资源极度短缺,生产力极端落后的1970年代末,人口的过度膨胀和中国的落后,被直接画上等号,而1980年代强制“一胎化”政策的诞生则是在国内外复杂政治生态下,经多方反复互动、建构的结果。在全面开放二胎不久的当下,意图对这一极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国策加以定论,似乎都言之尚早。  随着全面放开二胎生育,中国自20世纪70年
期刊
中国计划生育内嵌于计划体制,其目的是降低生育率、控制人口增长。其中无论“独生子女”政策,还是“单独二孩”、“全面两孩”,都是对生育行为进行行政性管理调控,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特点。对中国人口政策的改革发展来说,目前的问题核心在于反思和探讨我国计划生育制度的本质和作用。在今天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后人口转变期”,传统的计划生育制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的人口格局,难以应对生育需求的多样性,中国需要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