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沟通技巧,优化师生关系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695304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始终,制约着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至高无尚的权威和尊崇的长者。又由于长期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始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师道尊严”已成为师生关系最典型的写照。作为当代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往往喜欢颠覆传统、张扬个性,早已不再把老师看得高高在上、绝对正确,而往往认为只是“闻道有先后,学术有专攻”尔。
  再者,在过去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我们教师形成了一些僵化、刻板的观念和陈旧、落后的做法,在新时期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那种封闭、沉闷、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以及不分巨细、事必躬亲、越俎代疱式的管理方式,令学生产生了厌倦情绪,最终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敏感,冷漠、僵化,提防、戒备,抵触甚至决裂。譬如,由于师生双方内心紧张,变为怀有敌意,教师认为学生是两面派多、调皮捣乱的多、不可救药的多,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由沉默到公开对抗。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倡导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途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也逐步现代化、科学化,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是早已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因此,优化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样的关系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融洽的,在管理层面上是有主次性的教育关系;也是一种共存、共生、共长、共创、共乐的相辅相成的教学关系;还是心理相容、心灵相接、至诚至爱的情感关系。
  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优化师生关系,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要懂得沟通技巧,并善用沟通技巧。
  一、了解和亲近学生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一个新接的班级,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还要了解其同辈群体、家庭背景和亲子关系等。只有深入地了解了学生,才能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切口和话题,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而因材施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挖掘潜能,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给他们创造一个标新立异、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尊重和信赖学生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前提
  尊重,是一种爱,一种信任。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爱学生。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巧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挚、深沉的爱,只有对学生体现出高度的人格信任,教师的教育影响才能深入学生内心,教育的效果也才能恒久。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和信赖学生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前提。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人格需要尊重,他的个性需要发展。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并得到主动发展。有的老师辛勤工作了几十年,但学生对他是敬而远之,说到底不是他不爱学生,而是不懂得爱,不会爱!比如,有的教师非常尽职,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对学生的事“从头管到脚”、“从早管到晚”、“从里管到外”,不放手、不信任、专制并有较强的控制欲,会唠叨、多指责。结果是师生关系恶化,教师最终遭到学生的抵触甚至弹劾。相反,如果我们教师能发扬教育民主,并充分信赖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个性的空间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那么往往会对我们教师表现出极大的尊崇和信赖,和谐的师生关系也由此形成。
  三、接纳和包容学生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要以长者之容,师者之德,仁者之爱,接纳学生,包容学生,尤其要接纳反对自己的学生和富有独立见解的学生,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接纳一个好学生或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不很难;而要接纳和包容一个“后进生”,尤其是经常“违规”的学生却并不容易。刚开学时,七年级有的学生连最起码的课堂纪律都不懂,上课时随意调换座位、未经准许随意上厕所、搞小动作,甚至故意跟老师做对的,比比皆是。面对学生的种种不是,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就以顶撞为例,很多学生都会顶撞老师,但不应该简单地视为是对老师的不尊敬,而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从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于学习问题上的顶撞,如果教师是对的,要循循善诱,以智惠人;如果教师是错的,则要坦然认错,及时纠正。对于纪律方面出现的顶撞,为避免矛盾激化,则宜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先缓一缓,事后摸清顶撞的原因,不计前嫌,不念旧恶,诚恳地与之交往、交谈、交心,认真挖掘其闪光点,设法消除其对立情绪。这样,我们才能令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敬,才能进一步了解到学生顶撞的根源,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人,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当然,包容不是放纵,不是溺爱,更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还应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真正做到以柔为外表,严为脊梁,温和里透出坚定,慈祥中显示出严格。
  四、掌握和运用沟通的技巧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根本
  学会观察。每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我们教育学生的关键并不纯粹在解决问题,而在于发现问题,只要发现了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我们教师天天去教室,不只是应应差事,查查人数。查人数这件事一个普通学生就能完成,我们要时刻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心理走进教室,走近学生。有些班主任去教室次数很多,班里照样出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缺少善于观察的慧眼。对于那些早上倒头便睡且沉睡不醒的,整天往宿舍跑的,必是纪律出了问题;上课目光呆滞的,时不时露出傻笑的,必是心理出了问题;突然关注自己衣着打扮、不思进取的,必是思想出了问题。观察还要具有连续性,延续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素材。不要看见一点说一点,看见一次批一次,这既没有档次,也没有说服力。略
其他文献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含其它教学媒体)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了对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操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两部分;系统方法是指系统科学与教育、教学的整合
地质预报是矿井地质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是地质工作中难度最大、准确率较低的一项工作。希望通过各方重视搞好矿井地质预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地质预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体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需要。”而区域活动正为他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自由自在尽情活动的场所。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就应让孩子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
本工作属于科研生产智能化分布式网络监控技术研究项目中的子部分。客户端开发环境采用Microsoft WindowsXP,开发工具采用VisualStudio6.0。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网络接口使用S
独居的廖小姐很富有,最近刚搬进某大厦,搬家时被路过的一名小偷给盯上了。  一天,小偷溜进大厦,找到廖小姐家,按了半天门铃,却没有人开门。他猜想廖小姐不在家,正准备拿工具撬门锁
通过大峡水电站机组油压装置动力及控制系统成功改造,解决了控制系统存在死区或执行元件不可靠等问题,提高了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逐步完善了水电厂辅助设备改造思路,为水电站
《指缝间溜走的“财富”》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网络信息,阅读相关书籍,进行问卷调查、采访,结合自己的看法以及调查结果,做出分析,加以总结。  研究形式:1.查阅校园能源利用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中的利与弊。2.调查问卷统计、分析。3.做访谈,了解人们的看法。  研究背景:在2013年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
通过对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在阐述防治水工作重要性的同时,提出生产过程中的防治措施及方法。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ydrogeology in the production mine, th
初中英语教学包含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学生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情况都可以反映其英语学习状况,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
一、新的课改教学理念  本节课力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老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进行探究。注重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去查、去做,使学生在多层次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