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献给你,我的东风前辈们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风公司建设四十五周年的喜庆时刻即将到来之际,《东风文艺》向东风的文学爱好者们发出心声——《拿什么献给你,我的……》一道看似意料之中的命题,却有着别出心裁的效果。它给人无限的空间想象,让大家有了一块抒发内心感受的场地;有了一种激情飞扬、不吐不快的酣畅;有了感恩中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拿什么献给你,我的东风》,《拿什么献给你,我的车城》,几个题目反反复复、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想写《拿什么献给你,我的东风前辈们》。
  日月如梭,当年的创业者大多已近垂暮之年,有的前辈已驾鹤西去,但是,他们的故事鲜活如昨。四十五年风雨兼程,我们依稀还能看见他们披星戴月的身影;四十五年时光似箭,马灯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东风人!
  那是怎样一代无私奉献、可敬可爱的东风人啊!我用手中的笔曾记录下了这样一些画面:
  ——我们的老厂长饶斌,在均县老营的二汽建设临时基地,他和大家一样吃食堂,睡通铺。这个一米八几的刚强汉子,在超强度的工作负荷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虽然瘦多了,苍老多了,可他伟岸的身材依然挺拔,依然笑声朗朗。
  进驻十堰,创业者们士气十足,像红军当年长征那样,背着行李,挑着铁锅,带着粮食及油盐住进老乡的牛棚、农舍。山沟里的房子不多,四五个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小土房里,屋里除门之外,墙上只有一个小小的窗口,白天都是黑乎乎的。加之老乡长年烧柴火,进屋就有一股柴草烟熏味。
  白天,翻山越岭察看地形,丈量土地;晚上,调查了解当地的气候、民风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草图,绘了一张又一张;调查报告,修改了一次又一次。十堰的山山岭岭,布满了他们辛勤的脚印,武当汉水,记下了创业者无私无畏的豪迈情怀。
  鄂西北山区的冬天格外寒冷,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夜晚盖两床被子还冷。没有水用,自己动手拉着板车油桶去河里取。紧张时,每人早晨只能用一杯水,半杯刷牙,半杯湿巾洗脸。吃不上蔬菜,就吃盐水泡馍。不分职务高低,大家吃住在一起。他们以苦为乐,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为二汽建设,肝脑涂地,不遗余力!
  寒冬腊月,老乡的屋檐上结着两尺多长的冰凌。城里来的职工,穿着棉大衣都冻得直磕牙,而老乡们只穿两条单裤,裹着一件空心棉袄,光脚踢踏着鞋,在寒风中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饶斌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向干部职工一再强调:“老乡的生活很贫苦,我们一定要执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千万不能拿老乡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努力建成二汽,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
  1967年5月,为了先上什么车型,发动机先上哪种型号,产品试制中还有哪些问题,饶斌亲自到设备制造厂筹备组蹲点。他和那里的负责人何万钟、夏治涛住在一间活动房子里,吃的是河沟里的水,点的是煤油灯。他们起早贪黑,一边搞社会调查,一边搞工厂规划设计。跑了一天,一身臭汗,没地方洗澡,只好到河沟里擦擦。一天晚上,他们又到河沟洗漱,因河边很滑,饶斌的一只脚一下滑进了河里,随行的同事赶紧把他拉上来。遥望满天的星斗,饶斌感慨地说:“等二汽建成了,就不会有人到河沟里洗脸刷牙了,夜晚的山沟也一定会灯火辉煌!”
  如今看着十堰的万家灯火,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场景,想起老厂长饶斌那席话。
  ——回忆起老厂长黄正夏,就想起他头戴草帽,卷着裤腿在车间和工厂来回奔波的模样。更忘不了他谈起“背水一战”、“扭亏增盈”时的激情澎湃,和二汽生产的军车在自卫反击战中被誉为“英雄车”、“功臣车”、“王牌车”的那种自豪。
  ——还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和汽车工程教育之中的、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之一孟少农;一生致力于汽车事业,视汽车为亲生骨肉,“一生为车终不悔 殚精竭虑报春晖”的陈祖涛。
  ——还有那个被称为“山沟铁人”的郝文涛,二汽创业时,“他率领一支运输劲旅,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屡建奇功。此刻,当你走过车如流水的霓虹大道,你脚下的大桥就有他亲手吊装的钢梁;当你登上耸入云霄的重阳塔,由他率队运送的成千上万台设备,正在山岭间的厂房里合奏一部雄浑的交响乐。”
  ——还有许许多多的二汽创业者,我们怎能忘记啊,那些艰苦创业的前辈们,就是东风百年基业的基石!
  四十五年斗转星移,东风已成长壮大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此时此刻,拿什么献给你,我的东风前辈们?我想,把你们的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其他文献
一  晓宇在菲儿第一次表白的时候,就明确地对她说,我不喜欢你,我喜欢的是她。虽然我们俩已经分手了,可是我还是爱她,你不可能取代。你那么漂亮,年纪轻轻,职业令人羡慕,那么多人喜欢你,你那么优秀,我哪里值得你这样?晓宇皱着眉头,悲悯地俯视着眼前的女孩。  菲儿说,我不介意,我只喜欢你就够了。你是魔,你是我的劫难,你让我变得不再是我,你让我低到尘埃里。菲儿说着、说着就流了眼泪,黄河决堤般。晓宇不再说话,
期刊
我一直觉得,人若带着期望降临于人世,必将循着一条因缘际会的路,注定会遇上你生命中的人或事。于是,在那座小村庄里,我遇到了罗老先生。  那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第二年冬,重返绵竹期间,偶然结识了当地农民作家罗剑云老先生。他家在地震中坍塌的房子刚刚重建好,那是一座两层高的小楼,外观无奇,但二楼隐蔽的角落里却隐藏着一间书房。那是唯一看见的一座有书房的农村民居,虽然家徒四壁,却惹得我啧啧赞叹了好久。  参观完
期刊
一    小学同学邵力山,也叫坑人。叫坑人,是他小时候害过天花,脸上有几颗稀稀拉拉的白麻子。麻子是脸上的坑,把麻子叫坑人,是我们那个地方的一种文明。关于这个文明,我细细地想过,我要是得过天花,别人直呼我麻子,我的心里肯定不会舒服,喊我某某坑人,感情上就要好受多了。  邵力山只读过小学,小学刚毕业,就跟他的祖父做泥瓦匠去了。他的祖父是他们那个地方方圆十里的泥瓦匠头,很有名气。他跟他的祖父学艺,很多人
期刊
六月的天,暖暖的,略带一些微凉。学校的外面是一片小山坡,上面长满了蒲公英,一朵一朵的小黄花中间或长着一些白色的小毛球,借着微风的轻拂,那些小伞纷纷向远处飘去,只剩下地上的小杆轻轻晃动。  山坡紧挨着学校,教学楼背面土坡边上有一棵高高的歪脖子柳树,长长的枝条在窗户外面甩来甩去,每年秋天都会给一楼的地面铺上一层金黄。柳树的另一边就是一片平缓的坡地,上面长满了杂草,有酢浆草、牛筋草,但最多的还是白茅和蒲
期刊
柑橘花开了  白白的  精致而小巧  静静地点缀在枝头  柑橘花开了  噢,花香沁人心脾  香气笼罩了橘园  也弥漫了春日故乡的山野  柑橘花开了  如温婉的女子  多情而浪漫  轻盈又婉约  柑橘花开了  如降临人间的仙子  美丽了大山  陶醉了人间
期刊
秀芝嫁到路家已经有七、八年了,嫁过来的第二年生下了儿子宝伟,过了两年再添一女取名小灵。本来这样的一对年轻的夫妻拥有一儿一女,令多少人羡慕啊!可惜,秀芝的丈夫——一个被父母宠坏了的二愣子对眼前的美好却视若无睹。  路家的这两个孙男孙女对母亲秀芝异常依恋,他们俩常常在接近下班的时候,跑到家门前的大路上踮着小脚丫,伸长小脖子向妈妈回来的方向张望,并耐心地期盼着。爷爷奶奶只有秀芝丈夫这一个儿子,从小便娇生
期刊
我今年二十八,个头不高,只有一米七(穿上皮鞋的高度),但长相还凑合,不是随心所欲类型。也许这是我高不成低不就、至今未找到合适对象的原因之一。  得知某大型交友网站在武昌凤凰山举行相亲会,本有着几分腼腆的我,在朋友的鼓动下,第一次去参加集体相亲活动。赴会之前,为把自己包装好,还真花了不少心机和本钱:先是去商场买了一套名牌西装和一双特制内增高皮鞋,然后再去“王子发型”请设计师为我设计了一个酷头,最后在
期刊
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许多守望,有亲情、爱情,还有婚姻。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守望,我们在人生的旅途才有了自己的期盼,有了自己前进的风帆。  冬,跨越凛冽的冰雪守望着春天,用冬藏的滋养润泽春的千娇百媚;春,经历勤劳的播种守望着秋天,用春生的精良孕育秋的果实累累。每一个季节,都有它们的守望,大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变迁,而它们在千锤百炼中生长,在百折不挠中历练,依然坚定着季节的守望,周而复始,延绵不息。 
期刊
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从南京调到十堰二汽铸造一厂工作。那时生活物资虽然匮乏,但群山连绵的车城,却有很多乐趣。十堰不仅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而且气候宜人。记得那年夏天的7月28日,正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中伏季节,没曾想到睡至深夜,还要盖上一床薄棉被。真是出乎意外,好气候啊!我在三大火炉之一的南京生活了十三年多,饱受夏天炎热之苦,突然遇到这样温和的夏天,自然是欣喜若狂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星期天的生
期刊
每年的这个时节,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水气,随时要降下雨来的阴沉的天,使得人的心情也蒙上阴影。不顾近四个小时动车旅程的疲惫,肖军和妻在十堰火车站打了一辆“的士”,向着早已烂熟的地址,去看他哥。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哥,却似寸步不离一般生活在肖军的精神世界里。哥是肖军在这个世界上除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  肖军和哥是双胞胎,在江城武汉出身“革命家庭”的他们,有着一段充满金色阳光的童年。肖军和哥一起在幼儿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