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中国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shang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一张中国方言地图 司圆直


  我是乡音苑的Steve Hansen,中文名字叫司圆直。
  乡音苑是一个收集汉语方言口述故事的网站,我们收集的故事有的来自中国各个村庄、社区,有的来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华人聚居地。
  乡音苑的目标是绘制一幅博大的呈现汉语之美的声音地图。我们通过两个途径来达到这个目标:一是搜集汉语使用者的故事,二是对汉语本身进行更多探索。
  我们之所以创建乡音苑,和我的曾祖母有关。
  我身边一直带着曾祖母的照片,因为她对我非常重要。我6岁时,我的曾祖母就去世了,但我很庆幸,至今留有曾祖母的录音。在录音中,曾祖母讲述了一些日常生活里的故事。
  因为她的孩子们,也就是我的祖父母们,花时间记录了她的故事,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分享由我曾祖母讲述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创立乡音苑的部分原因——建立一个能够分享各种口述故事的平台。
  我们建立乡音苑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一直对口语很感兴趣。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学习汉语之前,我已经学了几门语言,但我没料到汉语方言会令我如此着迷。
  


  在美国,我们也有不同的口音,但这些口音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中国各地的方言,有很多与普通话完全不同。这样的情形在美国完全不存在,这太令我惊讶了。
  此外,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语言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和我的搭档柯祎蓝觉得,我们应该收集每种汉语方言的录音。但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
  一开始,我们觉得这不可能做到,因为中国的方言数量太庞大了。但我们遇到了一群和我们一样热爱方言、想与世界分享中国方言的人,因此我们建立了乡音苑这个平台。这是一个分享故事的地方,由用户创建内容,所以这个网站的内容都是由方言使用者创建的。
  看上去很容易,你只需要坐着等录音上传就行了。但事实上,由用户创建内容,也就意味着首先要让用户学会怎么录一段高质量的录音。
  你可以录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然后把故事剪辑一下,上传到乡音苑。
  根据上传的录音,我们有了一份方言地图。当然,其中有些地方是空白的,因为没有录音。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这样的邮件——有人问:“我刚发现了乡音苑,非常棒,但是为什么没有我故乡的方言呢?”每次我都回邮件说:“网站上没有你家乡的方言,是因为没有像你这样的用户来录音。”
  我们对这张地图未来的期望是什么?我们想记录下不同的方言,但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收集每种方言的完美录音,而是要收集很多故事,来绘制一幅完整的属于中国人的画卷。

在香格里拉当农民 马三飞


  20世纪50年代,我的祖父就来到中国,当时他是驻中国的记者。工作之余,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在中国行走,并对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啧啧称道。
  我小时候每次去华盛顿看他时,我们总是用筷子吃中餐。所以在祖父的影响下,我开始慢慢熟悉中国。
  2003年,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我们全家来到中国。那时我刚16岁,我在这里经历了成长的重要阶段。
  有一次,我一个人想坐长途汽车去苏州,却坐错了车,到了滁州。当时我就慌了,兜里只有200块钱,怎么办?出租车司机非常热心,把我送到火车站,我又买了一张票。车票上写着“无座”,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我没想到火车上会有这么多人,但这段经历让我很感动。有一对老年夫妇,非常友善温和,他们只有两块逼仄的小地方可以落脚,却一直要让给我坐。这件事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足以让我留下。
  在中国的学习结束后,我决定去温哥华上大学。开始我打算选择自然科学,后来我还是挑选了我最感兴趣的学科——关于中国思想起源的学科,它教授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等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最终我获得了与中国语言和文化有关的学位。
  我之所以毫不犹豫回到中国,和我的母亲有很大关系。
  


  是我母亲最先决定在香格里拉生活的。有一次她陪我父亲出差时,爱上了香格里拉。
  她决定在香格里拉长住,并且创建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云南香格里拉手工艺中心,旨在保护当地的手工艺,她还给当地的孩子和其他人免费上英语课。我和两个姐姐开始帮助她工作,不论她做什么,我们都支持她。
  不久,我们创建了香格里拉农场。我姐姐莎拉是一位非常棒的设计师,她负责设计网站;另一个姐姐阿莉亚是剑桥大学经济学系的学生,她负责财务分析;我大学毕业后也很快加入农场的工作。
  初建农场时,我们的预算很少。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拥有70多种产品,在世界100多個地区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
  我们最满意的是养蜂计划。一开始我们就想把养蜂业发展为当地的一大产业——要知道,以前在香格里拉迪庆藏区是没有养蜂业的,农民们觉得这里海拔太高,没法养蜜蜂,蜜蜂会有高原反应。
  最初,我们免费送给他们蜂箱,为他们做养蜂培训,效果很好。后来为我们发现,除了我们教他们的,农民们还做了更多尝试。没过多长时间,这个地方已经有了850多名养蜂人,我感到很骄傲。后来,政府也开始仿照这个模式,教当地农民养蜂,养蜂业延伸到更广的区域。
  后来我们又引进以滴灌种植咖啡豆的技术。原先的种植场因为过量使用农药而被严重破坏,我们尝试用滴灌系统恢复地力,第一年就让收成提高了30%。
  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的团队在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来自共同信仰的价值:我们坚信正直、诚实、勤劳,希望用生命创造价值,希望世界因我们而不同。
  (大浪淘沙摘自《解放日报》2018年3月2日,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会如何,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我把答案总结成“六个脑洞”,从中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为“中国式机会”。动车组脑洞  携程网和如家酒店创始人沈南鹏说,你看到的舞台很单调,但你没注意到舞台本身变得更大了。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火車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
期刊
对 话  乍看上去,陆春桥是个快活的女孩儿。她皮肤很白,脸上长着雀斑,一头蓬松的鬈发,穿着明艳夸张的衣服。若是在街上遇见她,你不会猜到她来自四川山区。她在南京一所大学里学摄影,毕业后留在上海,决心在这里扎根。直到2015年夏天,一场对话的发生。  一位同样来自四川的前辈问她:“一点儿也看不出你是经历过地震的哦。”  她说:“我们班在上体育课嘛,都活下来了。”    前辈又问:“你知不知道其他同学现
期刊
诗人、作家这类人,经常是捉对儿出现的。出了一个牛人,上天就总会降生另一个牛人和他齐名、配对,唯恐他孤独。  我经常读唐诗,发现唐代的大诗人们就是一对对往外冒的——有李就有杜,有王就有孟,有沈就有宋,有高就有岑,有元就有白,有郊就有岛,有钱就有刘,有皮就有陆。  就好像武侠的江湖里,有金庸,就有古龙。其实在我看来,金庸和古龙的差别就是三个词而已。金庸写人间,古龙写天涯  金庸和古龙,都各自发出过对人
期刊
西晋的张翰,因见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何必不远千里跑到洛阳来做官呢?”然后辞官回家了。“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可在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里,莼菜羹又叫锦带羹。他说张季鹰想念莼菜羹,并非仅仅因为思乡,而是官做得不顺,心情郁闷,而莼菜与鲈鱼同羹,可以下气止呕,实是对症药也。一位风姿秀逸的高士,就这样变成了失魂落魄的可怜虫。一个人小时候喜欢吃什么,成年后还是喜
期刊
新娘與父亲
期刊
一  “我们”,是近60年前和黄旭华一起被选中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29个人,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个甲子的风云变幻、人生沧桑,由始至今还在研究所“服役”的就剩黄旭华一人。“我们那批人都没有联系了,退休的退休,离散的离散,只剩下我一个人成了‘活字典’。”  这句话听来伤感。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活字典”黄旭华和1988年共同进行核潜艇深潜试验的100多人还有联系。那是中国核潜艇发展历程上的“史诗
期刊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立下宏伟的志向,比如当老师、飞行员、白衣天使、医生……雅卿不一样,她第一次写《我的志愿》时,就立志当一名家庭主妇,她要做个好母亲。  她不要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强悍的母亲和怯懦的父亲堪称最佳搭档,如果不是母亲早出晚归地做生意,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她的父亲是个一辈子失意的公务员,母亲对父亲的无能,当然是怨言如潮水,日日潮起潮落。  由于母亲太忙,难免疏忽了对雅卿姐妹的照顾。对她们的功课
期刊
朋友J先生自认为是那种熟人极多的人。从孩子上学到老人看病,J先生总有渠道找到熟人,办成难成之事。人在河边走,总有湿鞋时。在人情圈子里摸爬滚打,J先生当然也少不了应对“杀熟”与“救熟”。  “救熟”无须思量,手中的便利与人情,送给熟人朋友的回报,肯定高于陌生人,差别无非是能力与人情的大小;而“救熟”的另一面“杀熟”,则每每是一局感情与理智的微妙博弈。  就像这一次,J先生的一位医生朋友请他帮忙找几箱
期刊
两年多前,我的女儿陈晓大学毕业后,很快去了美国最大的云存储公司Dropbox工作。她热爱公司——工作餐随你吃,而且花样繁多,一周内每顿饭不重样,西餐、中餐、日餐轮着来,晚餐有葡萄酒、啤酒随便挑选,并且还可以请朋友到公司免费吃;此外,健身房会员卡、上下班打车、手机话费等费用都由公司支付;还有股票期权,工资也不低;每天上班没有“朝九晚五”这回事,随你什么时候去上班,也可以不到办公室,在家里远程工作;每
期刊
赴美之前,在国内听闻国外的古典音乐会如何如何,大抵有三个印象:其一,必定是场场爆满;其二,满座高朋都须发花白,从音乐厅后排眺望,好像满场的蒲公英;其三,在场的都是行家里手,个个捧着乐谱甚至总谱,咂摸着音和音、章与章之间那点儿意思——霸王回营走五步显骄纵,“拉三”末乐章慢速就露了怯,就连叫好也得跟《大宅门》里万筱菊所言:“瞧瞧七爷叫好,句句都在哏节上。”  百闻不如一见,去年面试时头一回在美国听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