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一、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学生需要法治教育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王敬波院长(教授)团队所做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93.9%的小学生、94.9%的初中生和94.7%的高中生表示法治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而只有不足1%的受访学生表示了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的否定。目前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关爱过多,惩戒不够。许多孩子不懂规矩,契约和规则精神不够,从小不服“管”,不会“怕”,不懂得“该不该”“能不能”。法治能够为教育提供新的维度和视野。法治教育能让学生从小树立规则意识,从小规范行为方式,学会处理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正如王敬波院长所说:“守法教育是教育的底线中的底线,公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底线。”从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角度和培养未来接班人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法治教育。
  (二)教师需要法治教育
  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急需提高教师“法育”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及“法育”水平。同时,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其自身的职业行为规范。教师不论是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或者学校其他工作,都是“整体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法治的意识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管理学校。正如京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佟丽华教授所说:“在法治社会,法律是一项技能。”教师作为社会普通一员,在成就自己幸福人生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
  (三)家长需要法治教育
  项贤明在《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中写道:“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许多“问题孩子”的后面其实是“问题家长”。孩子的习惯养成是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杜绝或减少未成年违法犯罪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堵住源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未成年人的很多行为模式其实是成人世界行为模式的一种影射。如果家庭、父母习惯了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也容易使孩子潜意识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文明礼貌待人,与人为善,切不可随意使用语言和行为暴力。对家长进行法治教育可以让家长学会守法、懂法,并会用法治的理念去教育孩子守法、懂法,让家长守规则来带动孩子守规则,通过家长的言行告诉孩子“能不能”“该不该”。
  二、如何开展法治教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法治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从“法制”宣传教育向“法治”宣传教育转变
  法治教育教学首先是理念的教育,法治理念的教育首先是“法制”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法制”更多的是法律知识的习得,“法治”是理念的形成和行為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法治”的过程是文化习得内化成行为的过程,以“文”“化”人的过程。正如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教授所说,“唯有让法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法治的国家和社会里,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需要有法律的信仰,把法律作为做人的标准和理念,让“法治”成为人最重要的价值观。
  (二)从知法懂法向自觉守法用法转变
  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多少法律条文。法治教育不是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也不是简单地进行法律的通识教育和普法宣传。《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让孩子树立法治意识,是要孩子在能理解和做到的范围内树立法治观念和养成规则意识。“法治”就是规则之治,让学生从小敬畏、信仰法律,有法治的思维,有理性的思维,有自由、平等意识和思维;懂得“宪法至上,法律至上,规则至上”的道理,知道做事是有规则的,要按照规则的要求、程序的规范来做事;懂得法律是底线,不能违反,法律约束所有的人,从小体会到如果公权力得不到约束,私权利就得不到保护,从小就有保护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三)从道德说教、文本教学向结合实例教学转变
  现在的孩子在教育方面,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或者矫正方面,说深了不行,说浅了也不行,就如同“豆腐掉到灰里——打不得,也吹不得”。对学生的教育如果是简单地告诉他“不准”“不能”,学生会厌烦也没有效果,进行法治教育需要结合中小学生特征及其生活经验开展。法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演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法律。比如“规则”意识的教学,可以从玩游戏引出游戏的“规则”,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接着可以开展违反游戏规则必须受到惩罚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只有遵守规则活动才能进行。游戏如此,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也如此,规则的改变需要大家的认同,大家在一起游戏或者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必须有契约的精神。在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中小学生的实际,用讲法律故事等方式进行案例教学,适量引用一些反面的案例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有警示的作用。如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可以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学校如果发现有校园欺凌事件,要及时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必要的惩戒也是教育的一个手段和方法,学校结合校纪校规对实施欺凌的同学进行处罚,也对其他同学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教育。
  通过法治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法律养护生命,用公平之心对待身边人,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成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其他文献
危重患者的转运,速度无疑是安全的一大要素.因此,航空转运发展史始终紧跟着航空器发展史(表1).在发达国家,航空医疗救护转运早已成为社会医疗救护转运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伤病员通过飞机转运到各医疗中心[1]。
为了丰富人民群众元旦、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迎接大冬会召开,宣传黑龙江特色文化,满足市民冬季文化需求,培养观众审美情趣,推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促进演出市场发展,
●中韩两国电子教材的发展现状李伟:金教授,非常感谢您能答应我的邀请,参与这场关于电子教材在中韩两国发展与应用的对话。随着电子书技术的发展,电子教材形态的日益丰富,许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能促进学生学到知识,加深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培养观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作为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现
近几年来,基层群众有许多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各级部门协调解决。对于在信访中所反映的问题,按照政策疏理,能解决的应尽量满足群众的要求,如有一时有困难不能解决的,也要向群
消防头盔,一般分为金属的、塑料的两种。里面有防震衬垫。现代消防头盔的功能不仅能保护消防队员的头部安全,而且还具有通讯、对讲、呼救、照明以及摄像等功能。不久前,美国
爱人曾先后从花市上买过好几株茉莉花,但是都没养活。今年五月初又买了一株,这株尺把高的小茉莉花造型丰满、枝叶青翠,树上打满了花苞,数一数,竟然有五六十朵之多,而且有的花
本文简述微波固体压控振荡器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将变容管的引线电感对调谐范围的限制作了定量分析;对封装和安装的寄生电抗的影响也作了讨论,并由此引出扩展VCO调谐范围的
新片片名:重回十七岁导演:伯尔·斯蒂尔斯主演:扎克·埃夫隆马修·派瑞莱斯利·曼恩上映:2009年4月17日20年前的麦克,是高校最受欢迎的男生。那时的他,性感迷人,不但是篮球队
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管理 ,是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也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 ,搞好村务公开 ,民主监督管理 ,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