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Op?? 2 No?? 1)第四乐章的分析与研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在奏鸣曲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本文以其《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中的第四乐章为例,从曲式结构、和声思维及创作特点上详细剖析这首作品。帮助音乐理论的学习者与爱好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与研究本首作品,同时也为作品演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分析;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105-03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w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极其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32首钢琴奏鸣曲,被很多钢琴家们誉为“圣经”。这32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一般分为3个时期:早期、中期与晚期。作品编号Op2 No1的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之一,不仅如此,它还是他的第一首奏鸣曲,创作于1795年。他运用古典传统的作曲技法完成此曲,献给恩师海顿。 这首奏鸣曲由4个乐章组成,其中第4乐章,可以说是贝多芬最具气魄的终曲。作曲家大胆地尝试用88个琴键传递出热情奔放、热血澎湃的场景,所以这首作品也被称为《“小热情”奏鸣曲》。
  一、曲式结构
  (一)《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四乐章曲式结构图
  (二)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结构,它的展开部是一个近似三声中部[2]的结构,由于展开部的特殊性,这种曲式结构也被认为是较高等级的回旋曲式[3]。
  呈示部:主部由(6+4+4)3乐句组成的综合乐段,其终止分别为f小调不完满终止、半终止、属调半终止(重属和弦)。主部结束在f小调D/D和弦上,并由之后的9小节连接部分加强了D/D和弦材料的发展,使副部顺利进入f小调的属调c小调。12小节之后完全终止在c小调的主和弦上。副部无论在调式调性还是主题材料上都与主部形成了对比。第一结束部是8+8的重复乐句结构,之后是第二结束部,材料再现主部主题动机。第一括号反复呈示部由c小调转回f小调。第二括号由c小调转入bA大調为下一部分做准备。
  近似三声中部:这个部分转入了主部的平行大调bA大调,旋律优美,调性平稳。结构为三部歌谣曲式,没有变奏重复。a部分由10+10 两个乐句构成,完全终止后,8小节的中间部分运用新材料,主要在属和弦上面持续发展。再现8小节的a1,用八度加强,变化再现主题。中间+再现a2部分是8+7的复合重复,有小的变奏。再现前的连接部分由(18+11)两个段落组成。连接部分材料是主题动机,发展不久之后由bA大调转入f小调,逐渐稳定f小调在属和弦上。并在属和弦上发展成为11小节的属准备段落。从而使再现部变得更为迫切。
  再现部:调性转回到f小调。主部由(6+4+4)变化为(6+4+6)的结构。第3句没有结束在重属和弦上,而是结束在属和弦上,连接持续在属和弦上发展了9小节,副部在f小调上再现,达到调性回归。之后完全再现呈示部。这首奏鸣曲没有尾声。
  二、和声思维与创作特点
  (一)和声思维
  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中,和声还是以传统的古典和声进行为主。[4]由主功能进行到下属功能再到不稳定的属功能,最后回到主功能。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又打破了一些规矩,有一些尝试性的变化。比如:低音的级进(谱例1)。谱例1是呈示部中主部结束与连接部的开始。在主部结束到主和弦之后,连接重属和弦的低音运用了F-#F-G低音级进进行,低音的级进为重属和弦的出现提供动力,期待副部与主部的强烈冲突。还有主、属持续音的运用(谱例2)。谱例2是近似三声中部的结束部分,也是再现部出现前的属准备。这段结构中,低音持续f小调属音连续7小节,为再现部的调性回归做准备,期待f小调主和弦的出现。这首作品中运用了多次主、属音的持续,可谓作曲家的新尝试。而类似这样的尝试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色彩打开了新的思路。
  (二)八度和弦
  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八度和弦运用广泛。这首作品中八度和弦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戏剧性,展示作品的张力。在这个作品的呈示部、近似三声中部、再现部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呈示部开始的连续5小节的八度和弦(谱例3),急促而有力量,像一泻千里的洪流。在快板乐章的创作中,尽显作曲家不屈、英勇的性格,为之后的作品的风格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调性思维
  在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突然性的转调是其常用的转调手法。突然性的转调犹如突发性的事件,骤不及防地出现。在这个作品呈示部结束两小节(谱例4),第一小节还是c小调的主和弦,第二小节直接转入bA大调的属和弦进入新调。
  (四)叠入
  叠入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创作手法,一般是指两个主题相继出现,第一个主题的结束同时也是第二个主题的开始。这首作品在呈示部、近似三声中部中多次使用,使整个作品乐思连续不断,环环相扣。
  总 结
  《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中杰出的代表,在这首奏鸣曲中已经显现出作曲家的新思想、新理念。[5]无论在曲式结构还是作品技法上面都有突破,有了用音乐动机来表现英雄形象的雏形。贝多芬奏鸣曲贯穿其一生的写作,有作曲家本人自传的意义。这不仅给钢琴音乐的爱好者与学习者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更留给我们研究贝多芬的重要文献依据。
  传统的基础上又打破了一些规矩,有一些尝试性的变化。比如:低音的级进(谱例1)。谱例1是呈示部中主部结束与连接部的开始。在主部结束到主和弦之后,连接重属和弦的低音运用了F-#F-G低音级进进行,低音的级进为重属和弦的出现提供动力,期待副部与主部的强烈冲突。还有主、属持续音的运用(谱例2)。谱例2是近似三声中部的结束部分,也是再现部出现前的属准备。这段结构中,低音持续f小调属音连续7小节,为再现部的调性回归做准备,期待f小调主和弦的出现。这首作品中运用了多次主、属音的持续,可谓作曲家的新尝试。而类似这样的尝试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色彩打开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校园音乐剧源于音乐剧,虽然还处于发展伊始阶段,但它已经得到了中小学生们的普遍喜爱。本文结合校园音乐剧实践,从音乐剧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策略等方面,对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校园音乐剧;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校园音乐剧源于音乐剧,主要指学生以歌、舞、演等综合形式去表现的音乐小品。虽然还处于发展伊始阶段,但它已经得到了中小学生们的
期刊
[摘 要]线性化和声具有着独特的音乐魅力,高度半音化的声部进行是线性化和声具象化的表现。西方音乐理论中对半音化声部连接的理论研究已呈现出系统的理论成果,但目前国内尚无系统的理论体系,亦无译著。本文基于《Harmony & Voice Leading(第四版)》中Part VI.Dissonance and chromaticism II,对半音化声部连接技术理论中的平行、反行模式进行初步的阐述与诠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初期,我国一代代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钢琴作品,为中国钢琴民族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谭盾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尤为突出,这是一部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作品,乐曲由八个故事组成,本文着重对一、二、七、八首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综述;第二,作品分析及演奏体会;第三,结语。通过本文写作思考,使我对作品有了新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谭盾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基础教育的相关内容,教育问题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关注。除此之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发重视孩子的精神追求和气质塑造,因此高等师范培养出来的舞蹈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样的一个社会形势导致了人们对于高师舞蹈专业的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不再是过去的仅仅要求学生会跳舞就行,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舞蹈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讨论话题之一。中国特色音乐审美价值丰富,情感体验真实,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主题音乐却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仙剑》系列无论是影视还是游戏,都是在国内掀起热潮的顶级IP。“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無数玩家和观众都陶醉在那优美而典雅的主题乐曲中,回味无穷。真正的好音乐是有画面感、有共鸣的。《仙剑》中的音乐大量运用中国古典乐器演奏,仿佛在用这些乐器描绘一幅唯美的
期刊
[摘 要]双钢琴演奏是一种独特的钢琴演奏方式,常见于二次创作的作品或是组曲的演奏之中。它虽不同于简单独奏与简单合奏,但它的技巧来源,也与这些钢琴演奏方式相联系。演奏者以突出音乐作品的意境美,表达作品深意为主线,利用高超的优化合作技术对作品进行演奏,将作品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将就双钢琴演奏方式的演奏原理以及双钢琴演奏方式在不同作品中的技术运用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双钢琴演奏的技术性。  [关键词]双
期刊
[摘 要]结合实践经验,对管乐演奏中出现的过度紧张现象进行适当分析,阐述管乐演奏“放松”与“紧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管乐演奏过分紧张的主要生理表现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克服方法。此外,从心理层面入手,对管乐演奏者过度紧张的克服方法加以探讨,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避免演奏者出现过分紧张现象,提高演奏水平。  [关键词]管乐器;管乐演奏;过度紧张;过度放松  管乐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
期刊
听着舞台上的歌声,一个早在流行的歌舞曲中熟悉了的词儿挥之不去地始终在脑际盘旋:  康巴汉子!  听了他的震魂摄魄、大气磅礴的交响曲《生命》,读了他的部分作品的曲谱,再听他的这场“声乐作品音乐会”—— 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和声与伴奏织体,都那么自然、流畅、亲切,丝毫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它又使我想起了一位老朋友——怪才赵晓生的一篇文章的惊人骇俗的标题——“莫扎特不会作曲” !如今,这个词儿又不由得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原始音乐素材的选择、改编作品的整体效果和改编作品难度的把握三个方面,对多声部视唱作品的改编进行论述。并以《尼尔:机械纪元(NieR:Automata)遊園施設》多声部改编作品为例,举实例进行多声部视唱作品改编探究。在选择素材方面主要选择不同音乐体裁的多声部或和声丰富的单声部作品。改编作品的整体效果方面倾向于音乐风格、和声与原作品保持统一。改编作品难度的把握方面,既要保证难度适宜,又
期刊
[摘 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原汁原味的民间乡土音乐。这种传统的民间音乐正在被人们所遗忘,甚至消失。所以“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是一件艰难并快乐着的事情,对开发地方课程,落实课标精神,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的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海州五大宫调;课堂;实施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