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与一些高一英语教师有同感:很多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发现高中英语比初中英语难得多,教材中的词汇量增加了、文章长了、语法复杂了,许多新生因此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如何有效教育和引导高一新生实现平稳过渡,尽快让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就成为高一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
  一、从兴趣入手,消除初高中英语衔接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乐意学,才会用心把它学好。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借助教学挂图、网络图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当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启发诱导。教师通过这些语言,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信任、一种关爱,自然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如果新生对英语学习不再厌烦,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障碍就可以基本消除了。
  二、培养良好习惯,拉近初高中英语教学距离
  刚进入高中阶段的新生,尽管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英语学习,但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多数学生很少主动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获取知识。当碰到“熟词生义”时,学生往往根据初中学的词义推测文章意思,容易搞错,导致对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再如预习习惯,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预习,而高中课文较长,难点也多,课前不预习的话,课堂吸收效果差,甚至影响教学进度。又如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一些学生存有羞涩心理,怕说不好而不愿开口说英语。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其今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教师应重点培养高一新生四个方面的习惯。一是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高中阶段,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只有通过查阅工具书进行必要的自学,才能更准确全面地了解词汇的各种用法,拓宽知识面。二是养成预习的习惯。教师在准备讲授新课前,可以有意识地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做好预习,让他们在共同预习中发现问题。三是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英语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用英语对话,鼓励学生多说,不断纠正学生语音,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四是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要让学生课下做好复习,及时归纳梳理,以便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三、采用合适的教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单词少、课文短、语法较为简单,而课时相对较多,学生练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裕。但高中阶段却不同,课时紧、任务重,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在听说领先的前提下侧重读写,以读写为主。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点开学初就要给高一新生讲明。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除了教材、学生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法。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准确驾驭和把握教材。教师备课时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区分教材难易程度,注重夯实基础,不能在高一就让学生做综合性较强的高考题,揠苗助长。同时,要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反复推敲,认真反思,恰当安排课堂容量,尽可能地实现高效课堂。二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师选择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借助“导学—自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英语报刊阅读辅助英语教学模式、中学英语多媒体支架式教学模式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总之,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当然,这一衔接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交流互动,高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必要的铺垫,这样才能为学生的顺利过渡打好基础。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日前,国家烟草专卖总局在下发的国烟办综[2009]95号文件上公布了四家烟叶密集烘烤房用钢供货厂商名单,其中马钢生产MNS耐硫酸露点腐蚀用钢名列其中。这说明马钢生产的耐硫酸露
提及向名师学习.我想起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篇文章《那一声“谢谢”里》。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写华老师在听一节公开课时.课堂上发生的一个小细节引起了他的反思。当执教老师做演示
法治是征管改革要达到的质的目标,即通过深化征管改革,使整个征管过程都纳入法制轨道,使征纳双方行为规范化、法制化,达到依法治税的目的。效率是依法治税要达到的量的目标,这也是
市场经济精神是与市场经济相应的主体的积极精神,资产阶级学者对此作了睿智的探索,但他们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把人的独立性建立在物的依赖性上,将人的主体性交给了“彼岸世界”。
对个人基本生存权的保障,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救济,是社会保障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它是建立、发展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本文主要从养老保障制度方面来分析我国养老保障存在的三大
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地方财力增长影响越来越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议逐步取消老体制包干上缴、重新审视目前省与市的财力分配制度、统一上解和补助口径。
作者按:  本文的案例素材和一些理论描述取自于《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澳】Bill Rogers著,蔡艳芳、马慧、郭燕飞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策略,但因为是译著,国内读者阅读时可能并不是很习惯(至少我个人在阅读时有此感觉)。我用了不少时间将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汉化处理”,基本素材的观点尊重原著,但对文字及篇章结构做了较多的修改、删减,对
在目前的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导致本应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变得单调、乏味。针对这种现状,我从语文教学实际入手,有针对性地对教案设计、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一、教案不再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  教案是课堂的预设,需要有师生的共同参与才能生成动态的教学形式,尽管我们在备课时都要求备教材、备学生,但在课堂操作
当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实现了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在新情况下的教育,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教育,旧的教育方法不灵了,而新的教育方法尚在摸索。面对着大批青少年热衷于网络的现实,有人开始怨天尤人,以为是互联网坑害了青少年,更有人甚至惊慌失措,以为是一种邪毒让青少年染上网瘾。  其实,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技术发明一样,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对教育工作来说,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必须自觉地面对它,
新学期伊始,我们学校围绕“教学评的一致性”研究主题,开展了“一课三上”的磨课活动,即同一篇课文或教学单元,由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的班级连续上三次。每次上课之后,同事都会根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