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已经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青睐的对象。其不仅使作文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观的束缚,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个性化作文教学给学生和课堂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道路上的顺畅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从“个性化”这三个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当今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独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大差不差、生搬硬套、流于形式。下面,文章就以“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展开相关内容的具体论述。
  一、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作文题目通俗浅显。作文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所设定的题目不能让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如“我最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的一节课”等,这都是非常俗套的。这种俗套就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了作文题目之中,让学生成了井底之蛙。
  其次,作文内容如法炮制。我们在写作文时,为了使大家读下去的欲望更加强烈,一般都会在文章当中融入几个例子,这些例子不能是瞎编乱造的,而要是一些真人真事的例子,因为只有这样的例子才能打动人,才能吊起读者阅读的胃口。但是,小学这一阶段可用性高的实例是有限的,一个班的学生所运用的例子难免会有重复的,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发现,小学生使用的例子其实就那几个,而且还都是一听就知道寓意是什么的例子,这就使学生的作文成了看到第一句就知道最后一句的文章。
  最后,作文评价标准单一。教师虽然没有忽略这一教学评价环节,但其教学评价却是一种“虚在”的状态。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生人数的比例给全班进行优良差的评判的。这种优良差的评判,既没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也没有鼓励性的评语。致使学生在拿到老师修改过的作文之后,还是不知如何完善自己的作文,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 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树立,是实施个性化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个性化的作文教学中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并注重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动大脑,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独特性的作文构思与创想。
  例如,在写“我设立的节日”这一半命题作文时,教师就可以从爱迪生、灭绝动物、美食等方面进行写作引导,让学生不拘泥于以往的节日——儿童节、母亲节的主题,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且富有个人意志的节日——发明节、恐龙节、美食节等,发挥自己对科学家的向往、对灭绝动物的好奇、对美食的喜爱等想法,进而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二) 实现个性化的作文命题
  个性化的作文命题,是在结合作文教学实际以及学生个人想法的基础上所确定的题目。这种作文题目的确定既顾及到了教学内容,又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两全的命题方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的时候,就要从个性化的角度凸显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写与“发现”有关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扩大这一关键词的选题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来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有的学生喜欢读书,就可以写《我发现了读书的奥秘》;有的学生喜欢观察大自然,就可以写《我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或者《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意外的发现》等。如此,这种多角度的命题视角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与发散,使学生个性化写作思想的形成有了初步的基础。
  (三) 实现内容丰富的个性化写作
  作文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那作文内容,就是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内在美”的具体体现。内容丰富,读者则欲罢不能;内容贫乏,读者则缺少兴趣。所以,要实现个性化的作文教学,作文内容所具有的丰富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经历甚少的小学生来说,应该如何丰富其作文内容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或引导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课外阅读是我们获取素材的捷径,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可以看到我们没有见过的世界;而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则更是为作文增添真情实感的良好途径。以此实现素材的积累和情感的沉淀,实现作文内容的个性化。
  (四) 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体系,它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组间评价等。那么,教师就要发挥好评价体系——多元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遵守“在不打击学生信心的前提下纠正学生,在不使学生浮躁的情况下赞扬学生”的原则,以此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天使般的维护,让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得到高效能的构建。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时代的教学潮流和方向。对此,教师就要把握这种方向性的作文教学引导,并找到个性化与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107.
  [2]苏庆德.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4):128.
  作者简介:赵风玲,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十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学教育。开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需要对文学教育予以更高的重视。但是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因而忽略了文学教育的渗透。实际上,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渗透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语文;文
在代谢性骨病的研究和早期诊断中,出现了一些很有前途的新技术.笔者将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体会,特别是骨组织形态计量与微损伤分析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做了介绍.
摘 要:语文识字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是今后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学好语文、运用语文的关键。教师应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能运用多种的识字方法了解汉字规律,并能在生活中产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及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创建情境;激发兴趣;识字方法;复习巩固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识字教
摘 要:作为当前我国正在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思想,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这种思想主要是指导教师在对学生们开展教学期间结合其自身的特点通过针对性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将这种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方式进行了探究,从而通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一、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教材中都有名著导读,而且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各种终端阅读设备的多样化,使得学生阅读的渠道也越来越广,能获取到的阅读资源十分丰富。但阅读教学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虽然教材中对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