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安装难度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认真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其安装质量,而且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由于管道渗漏引起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在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应该引起参建单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就室内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质量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室内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installation difficulty of the in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s not very difficult, due to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serious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installation quality, and due to the pipeline leakage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The quality problems are increasing, and they a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residential projects. It should cause the relevant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the participating units to pay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quality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in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stallation.
  【Key words】In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Pipeline installation;Quality problems;Control measures
  在建筑安裝工程中,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一阶段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分部工程的质量以及最终客户的使用,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建筑主体的安全可靠性,作为施工管理者必须对此阶段的给排水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保证该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
  1. 室内卫生设备安装
  1.1 大便器、浴缸排水孔预留及地漏安装。
  (1)考虑到住户作二次装修的需要,大便器排水孔预留时应顾及装修时墙面贴瓷砖和选择的坐便器多为连体型等因素,因此其排水口中心距墙面的距离,应在安装规程或图册规定的尺寸的基础上增加10~20mm;浴缸排水孔预留,长度、宽度方向都要考虑装修饰面厚度,施工人员在预留孔时必须特别注意。
  (2)卫生间地漏一般采用DN50塑料地漏,安装时其篦子顶面应低于设置处地面5mm。为了维修和疏通的方便,建议采用水封式地漏如扣碗式地漏等为好,此类地漏自带水封,排水管上不用设存水弯,阻塞时可以除去盖板或上罩直接疏通,非常方便,应予积极推广应用。
  1.2 底层卫生设备单独排水问题。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规定,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底部的垂直距离:4层及以下时为≥0.45m;5~6层时为≥0.75m;7~19层时为≥3.0m。因此,对于有架空层住宅:六层及以下住宅首层应单独排水;对于无架空层的住宅:六层及以下住宅,底层坐便器和浴缸应单独排水,厨房洗涤池一般可以纳入立管系统,但室内外高差小于300mm时,底层所有设施均应单独排水,七层以上住宅底层卫生设备均应单独排水。
  1.3 给排水管道敷设问题。
  1.3.1 给排水立管的敷设。
  立管安装在厨房、卫生间的墙角处。在以往的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这种敷设方式,它施工方便,但明露管道有碍居室美观,住户在二次装修时大多会用轻质材料给予隐藏起来。管道明装在室内时,应不影响厨房、卫生间各卫生设备功能的使用。
  1.3.2 给水支管敷设。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般口径De≤40mm或DN≤32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热稳定性差,同时呈弯曲状态,所以,采用埋墙暗设进行住宅给水支管的安装。在砖墙里敷设支管。施工时,须加大管槽尺寸,采用金属管件连接;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深度为管道外径De+,宽度为管道外径De+20mm;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在管槽内用管卡将子固定。
  1.3.3 排水支管敷设。
  (1)住宅室内管道宜敷设在本层套内,所以排水横管渗时可避免污水进入相邻的房间,管道维修要以不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为标准。即使安装和使用管道出现问题,仍可以在本层室内解决。
  (2)在本层楼板面上敷设排水横支管的接入排水立管方法:楼板地面上安装洗菜池的S型存水弯,厨房地漏取消地漏或者选用侧墙式敷设,这样即可增大厨房的使用空间,同时,下层空间也不会落下整个厨房的排水支管,便于住户维修。
  2. 室内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质量问题和防治措施
  2.1 地下埋设排水管道漏水。
  排水管道渗漏处附近的地面、墙角缝隙部位返潮,埋设在地下室顶板与一层地面夹层内的排水管道渗漏处附近(地下室顶板下部)还会看到渗水现象。   2.1.1 漏水原因。
  管道渗漏产生的原因可以从选择材料、安装操作以及环境因素等三方面来进行分析。1、材料方面的原因有管材和管件的强度或硬度不够,管道和管件有砂眼,管道安装完成后人为的原因损坏等。2、安装操作方面,施工方面的原因往往跟作业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有些人操作会出现如镀锌钢管的螺纹加工不合格,管道接口连接不够严密等问题。排水管道接口出现渗漏的情况很少,出现问题大都是施工不仔细、马虎、大意造成,例如管道连接时忘记涂胶水,承接接口插入深度不够等。3、环境因素是指由于温差变化较大,使得管材或管件由于热胀冷缩而造成。塑料管常常会出现这类问题,特别是PPR给水管材对温差的敏感性较强,更容易受到损坏。[1]
  2.2 给排水立管穿楼板防渗漏处理。
  2.2.1 排水UPVC管。
  排水UPVC管外壁光潔度较高,管道穿楼层的结合部时,常因细石混凝土与管壁结合不好而使上下层之间顺管皮漏水,特别是穿屋面产生漏水的现象更为普遍。主要原因是施工时结合部位的管外皮未打毛或打磨不仔细、不均匀。建议采用以下方法来达到防漏效果。即:先在立管结合部打上记号,刷上一层塑料胶粘剂,待塑料管外皮形成一层薄薄溶结层时,滚上一层中砂,凝固后一层与塑料管外皮粘结牢固的粗糙表面就形成了,并用细石混凝土吊洞,就可以确保结合部严密不漏了。至于出屋面管道,由于屋面一年四季温差较大,不易做好防水工作,应该将该管段改为铸铁坑管,穿屋面时预埋刚性防水套管,套管高了屋面20mm,套管与立管间用沥青玛蹄脂填实,确保结合部位不出现渗漏。
  2.2.2 给水UPVC管。
  给水UPVC管穿楼板时必须设置套管,套管可采用UPVC管;穿屋面时则必须采用钢套管。各套管做法应严格按照国标图集10S406中的节点安装图施工。套管应高出地面、屋面不小于100mm。
  2.3 排水管道穿楼板孔洞的封堵。
  工程施工中,排水管道穿过楼板后,如施工人员为方便省事,不进行土建支模,仅用纸屑、碎块等杂物进行简单遮挡后用水泥砂浆填塞孔洞,加之硬聚氯乙烯管外表比较光滑,与混凝土粘接不牢固,容易造成严重的楼板渗水现象,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正确的做法是,用砂纸将立管外皮在结合部位打毛,使外皮粗糙,这种做法因工作量较大而且打磨不均匀轻重深浅难以掌握。另一种做法是在立管结合部做记号,刷上一层塑料粘结剂,待塑料粘结剂形成一层薄薄的溶结层时,滚上一层中砂,待凝固后,在塑料管外形成粗糙表面,然后再用细石混凝土补洞。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施工部位,最好采用止水环,把止水环粘在立管上,一并打入混凝土中,增加结合面处水泄漏的爬行距离。一般是可以起到止水作用的[2]。
  2.4 PVC―U排水管的防火措施。
  PVC-U排水管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时,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没有采取防止火苗贯穿的措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技术规程规定,立管明设且其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在立管穿越楼层时应采取防止火苗贯穿的措施;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明敷排水横支管接入管道井管内的立管时,在穿越管井、管窿壁处,应采取防止火苗贯穿的措施。横干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和防火墙;当不可避免确需穿越时,应在管道穿越墙体处的两侧,采取防止火苗贯穿的措施,例如加设防水套管、阻火圈等。
  3. 结束语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施工;施工单位应有效地控制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同时应加强建设监理力度,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建设的要求,以满足用户的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中平.住宅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27).
  [2] 邱国均,戴陆洲.住宅给排水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大众科学,2007,(11).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4-18-78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方案通常是针对施工措施而设定的,它的设定是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开展的,其中包含着在施工中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对原材料等有效的选择。在实际路桥施工中,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可以从全局形成对项目的把握,使其更加系统化,从而起到不断优化工程质量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在路桥工程中,各项施工技术方案,并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探讨了其重要性。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方案;重要
期刊
【摘 要】暖通空调工程作为现代建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暖通空调在建筑物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暖通空调的施工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因此,对暖通空调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技术;材料问题;通风系统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期刊
【摘 要】梁拱组合体系桥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经济、实用、美观的桥型,在我国某些地区已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应用实例;连续梁拱组合桥具有拱与梁共同受力的特性,既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拱的优越性,又可避免桥梁墩台承担水平推力。本论文以新建武九客专大冶至阳新铁路某上跨既有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钢管拱肋及横撑安装施工工程实例,以钢管拱肋及横撑安装施工为研究对象,对钢管拱肋节段合理划分、钢管拱底座精确定位安装、支撑架搭设
期刊
【摘 要】世界各主要产煤国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给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随着矿井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瓦斯突出矿井的数量也随之不断的增多,瓦斯治理难度加大,煤矿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越来越显著,因此有必要对矿井煤矿瓦斯突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煤矿瓦斯突出预测的分类、煤矿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礦瓦斯;突出;因素;防治  【Abstrac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数字化技术渐趋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数字技术与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具有高科技水准的测绘技术,其有效解决了传统测绘技术难以克服的测量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应用前景非常可观。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并着重探讨了其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
期刊
【摘 要】桩基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然而由于桩基施工多为隐蔽施工,质量控制较为困难,因此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桩基检测对于保障建筑物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桩基检测方法包括钻芯法,动测量法、超声波测量法等。本文介绍了典型桩基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桩基检测;钻心法;高应变法;低应变法;超声透射  【Abstrac
期刊
【摘 要】建筑防水不仅是工程建造应注意的问题,也贯穿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本文以三个实际案例分别对工程项目寿命内各阶段建筑防水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工程寿命周期;建筑防水;开发设计;工程建造;物业使用  【Abstract】Architectural waterproofing is not only a problem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
期刊
【摘 要】石油工程技术一直以来是石油生产的重要技术,是保证石油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目前的环境下,油田的石油工程技术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提高的问题,通过石油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加大工程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制等方式,有效地实现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和高效发展。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策略;探讨  【Abstract】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
期刊
【摘 要】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作为建筑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材料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建筑材料,是做好建筑工作的保证。本研究对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和检测行业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问题  【Abstr
期刊
【摘 要】今年来一些研究表明:[1~2]外来棕榈科植物能否真正适应上海的环境,特别是冬季极端低温已经制约棕榈科植物在上海景观价值中的重要条件。本文以上海东郊半岛别墅所种植的1713株棕榈科植物为调查样本,分析在2016年初上海遭受35年来最低气温袭击后,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银海枣、布迪椰子和蒲葵这5类棕榈科植物的受冻害和恢复情况,希望能够给今后在上海种植棕榈科植物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