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饱受相思之痛、怀乡之限和颠沛流离之苦,在凄凉的晚年写下了著名词作《声声慢》。该词通过描写寒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词人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朗诵该词的音频很多,但要么情感不足、矫揉造作,要么过分悲戚、几不能言。笔者以为,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极端,都是由于朗诵者对词作体会不深、不细,没有全面了解李清照这一奇女子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词人漫天的愁情呢?
一、浸心方能悟情入境
古人云:“诗词贵悟,悟贵入境。”我们所说的“浸心”是指将心放入词人的浓情中浸泡,即朗诵者凝神静气,反复揣摩、仔细咀嚼,深入到词作的血肉和肌理中去。“悟情入境”则指朗诵者能形象地感知深藏在一个个闪光文字之中的深邃思想和复杂感情,达到如触其物、如临其境的效果。
《声声慢》一词写得凄楚悲绝,大家都知道,朗读时应该用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缓慢的语速,但仅仅限于“了解”或“知道”,刻意地压低调子、机械地放慢语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成功“浸心”,对词人之情有深刻体悟。这样情感缘心而生、由内到外,或喷薄而出,或缓缓流泻,自然不需矫揉造作、拿腔捏调。
要真正做到“浸心”,实现“悟情入境”,必须“以意逆志”,尽力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静静感受,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情”。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可以想象,在萧瑟的秋天,象征着凄苦的梧桐寂寞地站立在庭院里,稀疏的枝条在凄冷的秋风中无助地摇晃,无情的雨滴不断地敲打着开始泛黄枯萎的树叶。夜幕渐渐降临了,空荡荡的屋内一豆烛光因了阵阵凉风摇摇曳曳、忽明忽暗。度日如年、备受煎熬的词人独自—人寂寥地呆坐在屋子里,身后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词人听着雨打桐叶的声音,脸上的神情也忽而凄切、忽而悲愤、忽而迷离、忽而痛楚,仿佛“啪嗒——啪嗒——”的雨声不是滴在树叶上,而是在不断敲打蹂躏着她那干疮百孔的心!我们还可以想象,在这片冷清、阴森和死寂中,无边的黑夜在不急不缓、单调清晰的雨滴声中显得愈发寂静,格外空洞,尤其可怕。词人也愈发感到悲凉和无可名状的压抑,终于,种种愁情一齐涌上心头,喷薄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了以上这种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再注意—下停顿、重读、拖音、吞咽字等朗诵技巧,我们自然能读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更”字要重读,“点点滴滴”四个字要由轻到重,一字一顿。“这次第”读得要。陕,音量要大,表现出痛苦和辛酸的无法掩饰、不可压抑。此三字读完之后,应有稍长的停顿,以示词人欲说还休、欲诉无语、欲泣无泪的状态。“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字必须重读,可语调上扬,“了得”二宇,则宜放慢语速,轻声传出。为了增强感染力,可以运用哭腔,“了”字适当拖音,“得”字如在喉咽,颤音强吐。这样,词人的千般愁绪、万般无奈和无限痛苦便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愁绪漫天余味不尽的效果。
二、察人方能达情传神
所谓“察人”,是指全面了解词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志趣等,感知其内心,走进其精神世界。“达情传神”则指朗诵者不仅要准确完美地传达词人的情感,而且能鲜明生动地传达出词人的精、气、神,让听众看到站立在这些饱含情感的文字背后的不朽形象,用心灵触摸他们高贵的灵魂。
《声声慢》全词无一“泪”字,却满纸呜咽,浸染了李清照一生的悲剧故事和心底的种种怨愁,可谓字字含愁,句句悲苦。这首词一开篇就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极强的节奏>中击读者的耳目,营造了一种愁惨凄凉的氛围,把我们带入巨大的悲情和痛苦中。但是,读这首词一定要“欲语泪先流”,读得悲戚欲绝,哽咽难言吗?笔者以为我们不仅要读出词人的情感,更要读出她内在的气度和风骨。
李清照以平常语诉说精妙的内心体验,在不避口语处传达出心灵深处的颤动,被世人推为婉约词派之宗,但她并不是个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柔弱女性。全面品读《漱玉词》我们便可窥知她是一位情思细腻、开朗热情、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奇女子。国破家亡之时,更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局限下,作为女性,她不可能金殿对策,也不可能驰骋沙场,只能饮酒填词,将满腔豪情倾注于杯盏,将漫天的愁绪纺织成辞藻。
梁启超先生评论《声声慢》时曾说:“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其实,“咬着牙根咽下”的何止是悲苦和愁情,更有着不甘不愿和痛苦的无奈啊j因而,我们在朗读这首词时,固然要悟情入境,以声传情。但万不可将李清照塑造成一个悲戚的小女子形象。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表现出词人极力抗拒却无法抗拒的愁苦和悲哀,要读得悲戚但不可过分,因为在这无法排遣的凄楚和憔悴焦躁的无助中鼓胀着浓浓的倔强和不甘。在“察人”的基础上“入境”,
我们便可以看到词人在寻觅无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踉踉跄跄扶住门框的情景。一阵凉风无情刮过,词人眼中流露着苦涩却也深藏着坚毅,有着凄美的悲壮意味。于是我们知道:“最”“淡”“敌”要重读“急”要做咽字处理;“怎敌他/晚来,风急”中第一处停顿可稍微延长,适当留白。这样的朗读拿捏到位、“哀而不伤”,自然能够“达情传神”。
当然,词人的愁情是慢慢酝酿、逐渐积蓄的,朗诵者的情感也必须不断蕴蓄,当爆发时则爆发。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是个小高潮,写出、了词人无聊无助无望无奈的孤独寂寞和痛苦煎熬,我们就必须读得哽咽欲哭。“独自”和“黑”后应有稍长停顿,“黑”借助咽字技巧,在仿佛无法言语、不忍言语却又必须言语的状态下吐出。再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是全词的高潮,更应读得凄厉痛苦、哽咽难言。
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只要我们能“浸心”“察人”,定能“悟情入境”,感受字里行间充溢的相思之痛、家国之恨,用声音刻画一个坚毅不屈和痛苦高贵的灵魂,真正做到“达情传神”。只有这样,当我们偶尔回望—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才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才能在她那浓重深沉的愁情和叹息中感悟些什么,收获些什么……
朗诵该词的音频很多,但要么情感不足、矫揉造作,要么过分悲戚、几不能言。笔者以为,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极端,都是由于朗诵者对词作体会不深、不细,没有全面了解李清照这一奇女子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词人漫天的愁情呢?
一、浸心方能悟情入境
古人云:“诗词贵悟,悟贵入境。”我们所说的“浸心”是指将心放入词人的浓情中浸泡,即朗诵者凝神静气,反复揣摩、仔细咀嚼,深入到词作的血肉和肌理中去。“悟情入境”则指朗诵者能形象地感知深藏在一个个闪光文字之中的深邃思想和复杂感情,达到如触其物、如临其境的效果。
《声声慢》一词写得凄楚悲绝,大家都知道,朗读时应该用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缓慢的语速,但仅仅限于“了解”或“知道”,刻意地压低调子、机械地放慢语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成功“浸心”,对词人之情有深刻体悟。这样情感缘心而生、由内到外,或喷薄而出,或缓缓流泻,自然不需矫揉造作、拿腔捏调。
要真正做到“浸心”,实现“悟情入境”,必须“以意逆志”,尽力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静静感受,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情”。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可以想象,在萧瑟的秋天,象征着凄苦的梧桐寂寞地站立在庭院里,稀疏的枝条在凄冷的秋风中无助地摇晃,无情的雨滴不断地敲打着开始泛黄枯萎的树叶。夜幕渐渐降临了,空荡荡的屋内一豆烛光因了阵阵凉风摇摇曳曳、忽明忽暗。度日如年、备受煎熬的词人独自—人寂寥地呆坐在屋子里,身后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词人听着雨打桐叶的声音,脸上的神情也忽而凄切、忽而悲愤、忽而迷离、忽而痛楚,仿佛“啪嗒——啪嗒——”的雨声不是滴在树叶上,而是在不断敲打蹂躏着她那干疮百孔的心!我们还可以想象,在这片冷清、阴森和死寂中,无边的黑夜在不急不缓、单调清晰的雨滴声中显得愈发寂静,格外空洞,尤其可怕。词人也愈发感到悲凉和无可名状的压抑,终于,种种愁情一齐涌上心头,喷薄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了以上这种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再注意—下停顿、重读、拖音、吞咽字等朗诵技巧,我们自然能读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更”字要重读,“点点滴滴”四个字要由轻到重,一字一顿。“这次第”读得要。陕,音量要大,表现出痛苦和辛酸的无法掩饰、不可压抑。此三字读完之后,应有稍长的停顿,以示词人欲说还休、欲诉无语、欲泣无泪的状态。“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字必须重读,可语调上扬,“了得”二宇,则宜放慢语速,轻声传出。为了增强感染力,可以运用哭腔,“了”字适当拖音,“得”字如在喉咽,颤音强吐。这样,词人的千般愁绪、万般无奈和无限痛苦便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愁绪漫天余味不尽的效果。
二、察人方能达情传神
所谓“察人”,是指全面了解词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志趣等,感知其内心,走进其精神世界。“达情传神”则指朗诵者不仅要准确完美地传达词人的情感,而且能鲜明生动地传达出词人的精、气、神,让听众看到站立在这些饱含情感的文字背后的不朽形象,用心灵触摸他们高贵的灵魂。
《声声慢》全词无一“泪”字,却满纸呜咽,浸染了李清照一生的悲剧故事和心底的种种怨愁,可谓字字含愁,句句悲苦。这首词一开篇就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极强的节奏>中击读者的耳目,营造了一种愁惨凄凉的氛围,把我们带入巨大的悲情和痛苦中。但是,读这首词一定要“欲语泪先流”,读得悲戚欲绝,哽咽难言吗?笔者以为我们不仅要读出词人的情感,更要读出她内在的气度和风骨。
李清照以平常语诉说精妙的内心体验,在不避口语处传达出心灵深处的颤动,被世人推为婉约词派之宗,但她并不是个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柔弱女性。全面品读《漱玉词》我们便可窥知她是一位情思细腻、开朗热情、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奇女子。国破家亡之时,更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局限下,作为女性,她不可能金殿对策,也不可能驰骋沙场,只能饮酒填词,将满腔豪情倾注于杯盏,将漫天的愁绪纺织成辞藻。
梁启超先生评论《声声慢》时曾说:“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其实,“咬着牙根咽下”的何止是悲苦和愁情,更有着不甘不愿和痛苦的无奈啊j因而,我们在朗读这首词时,固然要悟情入境,以声传情。但万不可将李清照塑造成一个悲戚的小女子形象。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表现出词人极力抗拒却无法抗拒的愁苦和悲哀,要读得悲戚但不可过分,因为在这无法排遣的凄楚和憔悴焦躁的无助中鼓胀着浓浓的倔强和不甘。在“察人”的基础上“入境”,
我们便可以看到词人在寻觅无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踉踉跄跄扶住门框的情景。一阵凉风无情刮过,词人眼中流露着苦涩却也深藏着坚毅,有着凄美的悲壮意味。于是我们知道:“最”“淡”“敌”要重读“急”要做咽字处理;“怎敌他/晚来,风急”中第一处停顿可稍微延长,适当留白。这样的朗读拿捏到位、“哀而不伤”,自然能够“达情传神”。
当然,词人的愁情是慢慢酝酿、逐渐积蓄的,朗诵者的情感也必须不断蕴蓄,当爆发时则爆发。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是个小高潮,写出、了词人无聊无助无望无奈的孤独寂寞和痛苦煎熬,我们就必须读得哽咽欲哭。“独自”和“黑”后应有稍长停顿,“黑”借助咽字技巧,在仿佛无法言语、不忍言语却又必须言语的状态下吐出。再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是全词的高潮,更应读得凄厉痛苦、哽咽难言。
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只要我们能“浸心”“察人”,定能“悟情入境”,感受字里行间充溢的相思之痛、家国之恨,用声音刻画一个坚毅不屈和痛苦高贵的灵魂,真正做到“达情传神”。只有这样,当我们偶尔回望—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才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才能在她那浓重深沉的愁情和叹息中感悟些什么,收获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