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迷失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鞅是一位历史名人,因为他主持变法取得了极大成就,所以他身上就有了某种光环。但是,如果我们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来观察商鞅,有可能在光环的背后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人们一般认为,商鞅是法家的代表。这不错,他确实精通法家学说,“少好刑名之学”,一部《商君书》,人们看到的几乎全是法家的治国之道。但是,正因为商鞅以法家学说扬名立万,人们往往会忽视他身上那些非法家的东西。按《史记》所载,商鞅在入秦之时,通过走秦孝公宠臣景监的门路得以进见。结果第一次讲帝道,把孝公说得打了瞌睡,得到了一个“妄人”的评价;第二次讲王道,要好一些,但仍然“未中旨”;第三次开始讲霸道,得到了孝公的赏识。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语数日不厌”,孝公不知不觉地用膝盖向商鞅身边凑近。景监问他如何能够得到孝公的欢心,商鞅答道:“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显然商鞅并非仅仅精通法家学说,他对商周的德治礼治肯定是了解的。“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这几乎是战国儒家的专利,是孔孟之徒的强项,商鞅对此也能娓娓道来,说明他实际上了解各家学说。帝道、王道、霸道他都有一套,否则就不能“语事良久”,更不可能当听者厌倦之时还能侃侃而谈。孝公选择了霸道,他就投其所好。但是,他自己对法家学说的不足是有清醒认识的,“难以比德于殷周矣”表明商鞅自己也认为法家不比儒家更好。他之所以讲法家不讲儒家,不是他对法家有坚定的信念,而是因为孝公需要眼下的政绩。在这里,商鞅表现出了他的第一个迷失—价值观的迷失。他是以功利的算计来衡量各种学说优劣的,而不是以价值观来主导自己的选择。说白了,商鞅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只要符合孝公的口味,哪怕自己内心认为有问题的东西,他也可以照讲不误。很有可能,这种迎合心态会使他在谈话内容上有所选择,既然孝公喜欢听霸道,那就闭口不谈“霸道”的弊端而只谈“霸道”的功效。
  有人可能认为,商鞅对孝公的试探无可厚非,甚至还有可能赞扬商鞅的智慧。毕竟,在那个时代忤逆君主意愿是很危险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对商鞅的定位有误。作为政客,当然可以随风倒;但作为思想家,必须有自己的信念。如果把商鞅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思想家相比,这种缺陷立即显露无遗。同儒家相比,他没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志向,更没有迫使“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勇气;同墨家相比,他没有用“非战”信念来抗拒君主发动战争的念头,更没有“摩顶放踵”的坚守;同道家相比,他没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现实批判,更没有视权势为“腐鼠”、“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洒脱;即便是同后来的法家韩非相比,他也没有对“说难”的深刻认识。在法家人物中,商鞅与韩非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韩非坚信法家优于其他各家,而商鞅不见得有这样的立场,他是以君主的立场为立场。
  由于商鞅的价值观迷失,所以他在实际政务中一切以功利为原则。同样受到祖国的排挤,韩非尚主张“存韩”,商鞅却可以用诡计破魏。当他为自己的变法功绩陶醉时,已经有人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史记·商君列传》详载了商鞅与赵良的对话,赵良尖锐指出商鞅“无德”“无礼”的严重不足,“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所以“亡可翘足而待”。然而,商鞅此时表现出第二个迷失—自我的迷失。他完全以外在的功名利禄来呈现自我价值,舍不得繁华锦簇,放不下权势威严,拒不听从赵良的劝谏,为身外之物所累,最终被车裂于咸阳。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商鞅的迷失足以我们引起警惕。这种迷失是逻辑递进的。
  一个管理者乃至一个公司,一旦价值观发生迷失,作为个人就会没有自己的坚守,作为企业就会产生社会责任的失落。价值观的迷失,自然而然会走向自我的迷失,作为个人只能以外在的功绩来衡量,作为企业只能以利润的高低来判断,评价尺度完全功利化而失去伦理约束。一旦自我迷失,经营者的判断力就会下降,事业就会变成赌博,甚至会为了追求成功而放弃底线,饮鸩止渴。更重要的是,这种迷失形成社会风气之后,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外在效应,对他人的评价准则会转移到狭隘功利,不断“挤兑”正人君子,由“笑贫不笑娼”到“逼良为娼”。例如,后人对商鞅本人的评价,多谈他的变法成就,少说他的为人处事,一个权谋性的“徙木赏金”案例,竟然在世人口中变成了追求诚信的正面示范,足以说明这种迷失会在潜意识层次不断传承。
  价值观的迷失,是一条不归之路的开端,值得人们格外重视。
  
其他文献
2011年10月5日,奇人史蒂夫 · 乔布斯的辞世,引起了巨大反响。不是震惊,因为人们早知其患有严重疾病;而是遗憾,因为大家期待这位对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创新型企业家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奇。  乔布斯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世人的生活。其英年早逝能引起全球反响,皆因其创新性的成就影响和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乔布斯以其创造性产品改变了世界。美国总
期刊
几代营销人都在实践“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传统智慧,毕竟,为什么要让消费者听到任何关于产品的负面信息呢?但是,这种极尽天花乱坠之能事的营销策略可能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巴巴·西韦(Baba Shiv)教授、扎卡瑞 · 托马拉(Zakary Tormala)副教授和特拉维夫大学的丹尼特 · 恩因-贾(Danit Ein-Gar)研究发现,少量温和的负面信息实际上可能强化消费者对产品
期刊
为什么历史可以不断地重演?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可以在变化中保持其核心价值?因为,即使世界在变、环境在变,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是恒定的。  在管理中也有恒定的东西。研究管理学领域的问题,需要了解管理演变的历程,应当不断地回归到管理的基本问题上。而回归经典著作和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管理的基本问题,理解管理本身的作用和价值。    管理经典长青之根:实践性  我们始终可以受益于那些引领管理实践
期刊
社会化媒体对品牌和产品进行了广泛宣传,顾客也纷纷采用在线方式进行交流。如何准确地认定这些交流是否代表顾客的真实想法呢?马里兰大学的Wendy W. Moe、Michael Trusov和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的David A. Schweidel在最新一期的《斯隆管理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什么影响顾客的在线评论》(What Influences Customers' Online Comments)一文
期刊
在管理学界,一直存在着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的对接问题,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不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表现出来的问题更直观更严重而已。所以,对这一问题展开争鸣,不仅是“管理学在中国”所应当关注的,而且也是中国学界与世界同步所必须的。    从“三岔口”到“铁三角”  英国的厄威克,曾经在管理学的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关系上有着长期的思考。他强调,管理学的论著写作进展,要比管理实践进展快得多。为此他揶
期刊
在《国富论》中,亚当 · 斯密认为,个人分工通过市场可以实现自身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与之不同的是,马克斯 · 韦伯认为,科层官僚制能够实现最高的效率。前者是一种“自发秩序”,后者则是“诱发秩序”。在不同的理论家眼中,二者各有优缺点。现实世界中,既没有纯粹的市场,也没有纯粹的官僚制,那么什么时候市场优于官僚制?市场与官僚制的界限在哪儿?斯密和韦伯之间的理论鸿沟,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熟视无睹,社会学家
期刊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有些事未必不是确定不疑的。譬如,中国的经理们对中国管理学术界存有不满和轻视,相对而言,他们更渴望得到经济学家的教诲。经理们抱怨学者们未能及时地挖掘其行为背后的真正逻辑,不能对他们的问题给出良方,为其迷惘指引方向。在用的层面,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其他经理的做法,更愿意拜“洋和尚”为“导师”,甚至还有企业家公开收徒,传授中国式创业、管理和领导的秘籍,诸如此类。  毋庸置疑,
期刊
越来越多的公司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资源进行员工培训。那么,培训真的能留住员工吗?针对这一疑问,爱荷华大学的Maria L. Kraimer与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的Sandy J. Wayne、Robert C. Liden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Jesus Bravo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培训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当员工在企业内部看不到晋升机会时,会更倾向于通过跳槽来实现职业生涯的提升(
期刊
约翰 ·康芒斯(John Rogers Commons)是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从法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研究经济学问题,试图矫正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弊端,为社会面临的问题提供药方。同比他大六岁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相比,康芒斯的视野更加广阔,更加强调公平分配而非扩大生产;同比他小两岁的马克斯 · 韦伯类似,他们都从宏观上理解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不同之处在于康芒斯注重经济,韦
期刊
通常认为,宝洁、思科、通用电气和英特尔等市场领导者的成功,缘于他们的开放式创新战略。也就是说,他们打败了那些依赖内部创新的竞争对手。但是,Eoin Whelan等四位研究者发现,许多试图进行开放式创新的组织却遭遇了失败。他们发表在《斯隆管理评论》的文章试图解释个中原因,提出创意侦测者(Idea Scouts)和创意联结者(Idea Connectors)的有效配合是激活员工网络、促进开放式创新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