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向大家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论述了目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当中潜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对创建数字化图书馆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认识。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意见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
美国数字图书馆联合会从图书馆工作者的角度对数字图书馆表述为:“数字图书馆是提供各种资源的组织机构,他们选择、创建、提供知识查询途径,解释、传播和保护数字作品,以确保其能够长久使用,从而为社区和社区群众提供方便、经济的信息服务”。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提出:“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下的、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是下一代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同样一种概念却有着不相同的说法,但是大概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对于不同的数字图书馆定义简述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形成的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空间、信息系统,并以数字化方式将信息资源存储在具有海量存储能力的存储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信息资源传递给不同地域的用户,从而做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资源共享。
2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仍然潜在一些错误认识
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简单化,导致人们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步入误区,国内不少建设项目把数字图书馆理解为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和服务的网络化,简单地追求馆藏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局域网的信息共享,这种简单化的建设项目只是具备了数字图书馆的某些特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
2.2 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广域网连接和局域网布线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应该从战略高度得到重视。局域网布线作为机构内部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运作的载体,对国内大多数传统图书馆来说,存在着网络布线的更新改造问题,除了结合需求设计外,应尽量从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网络平台的扩充和升级问题。
2.3 标准化、规范化欠缺统一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建设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的共享。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资源内容的互操作性和可交换性,如XML技术的采用会极大地提高元数据的质量并减少维护元数据数据库的费用。另外,要实现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中文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应采用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
2.4 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是基于全开放式的应用环境。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论是来自网上、来自出版机构制作的电子信息产品,还是对现有馆藏印刷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如果问题处理得不好,会引起法律和经济纠纷,数据库即便建好了也无法投入正常使用。另外,若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还会引起著作权人或生产者不愿将他们的产品数字化,并经由电子传输供人们广泛利用。
3 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
3.1 数字化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
(1)加强一次文献的建设
一次文献是指原始的文献资料,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一次文献的载体可以是纸介质的图书、期刊等文献,也可以是光盘、网络版的电子出版物或磁介质出版物,它们所覆盖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与传统的纸介质文献相比,光、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纸介质文献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电子出版物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它不仅包括文字内容,同时还传递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第二,电子出版物是数字化的资源,更有利于文献的检索、复制和网络传递。第三,电子出版物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时空的利用价值。第四,电子出版物信息存储密度高,保存时间长。
3.2 加强二次文献和虚拟图书馆的建设
二次文献是指对分散、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归纳、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利用的资料,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信息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数字图书馆的二次文献包括馆藏书目文献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元数据索引数据库和图书馆的虚拟馆藏等。二次文献的建设要注意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只有数据格式符合大家公认和遵守的标准,才可能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间交换数据。书目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应尽快实现联合编目,使得新文献到馆时,即可获得原始的编目数据,编目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建库。
3.3 加强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之间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但是,如果上网打开某馆的一个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仅仅是文献线索,这显然是不够的。今后的读者决不会满足所需文献在何处的信息,而是想直接获取所需文献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一方面抓紧做好按类回溯建库工作,实现馆藏书目数字化;另一方面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作全文数据库,如“科研成果数据库”等等,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3.4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1)特色数据库服务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化的关键。各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特色,充分掌握特色信息在全球分布的状况,挖掘因特网上的特色信息资源,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虚拟资源导航站,有目的、有重点地挖掘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数字化特色网络信息资源,然后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用专业语言标识后,以超文本方式给用户提供链接点,帮助用户无限制和无阻碍地检索信息,提供高效、优质的现代化服务。
(2)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建设
首先应当解决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著作权的保护带来的被保护者与文献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既要使资源库的收藏真正达到开放和共享,又要对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即通过合理使用与合理保护取得双赢结局;其次,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特有的信息管理环境与技术条件,通过立法形式和技术层面,形成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著作权保护机制。一是要从立法着手,伴随着技术更新,不断将版权领域中的若干概念(如复制、发行、公共传播等)加以扩展并进行规范,达到保护作品版权的目的;二是从技术上着眼,加强技术监督,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取得的成果,采用权限设置、加密技术、用户使用与安全协议以及实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进行合法认证。
结束语:
數字化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国家的图书馆建设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图书馆建设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上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浅见,望能够供同行业人士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荣. 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管理[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赵继海. 数字图书馆发展若干领域的评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1(3):16-19.
[3]凌秀丽. 略论数字化图书馆与现代化服务[J]. 图书馆学刊,2005(1):59-60.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意见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
美国数字图书馆联合会从图书馆工作者的角度对数字图书馆表述为:“数字图书馆是提供各种资源的组织机构,他们选择、创建、提供知识查询途径,解释、传播和保护数字作品,以确保其能够长久使用,从而为社区和社区群众提供方便、经济的信息服务”。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提出:“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下的、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是下一代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同样一种概念却有着不相同的说法,但是大概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对于不同的数字图书馆定义简述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形成的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空间、信息系统,并以数字化方式将信息资源存储在具有海量存储能力的存储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信息资源传递给不同地域的用户,从而做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资源共享。
2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仍然潜在一些错误认识
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简单化,导致人们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步入误区,国内不少建设项目把数字图书馆理解为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和服务的网络化,简单地追求馆藏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局域网的信息共享,这种简单化的建设项目只是具备了数字图书馆的某些特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
2.2 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广域网连接和局域网布线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应该从战略高度得到重视。局域网布线作为机构内部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运作的载体,对国内大多数传统图书馆来说,存在着网络布线的更新改造问题,除了结合需求设计外,应尽量从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网络平台的扩充和升级问题。
2.3 标准化、规范化欠缺统一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建设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的共享。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资源内容的互操作性和可交换性,如XML技术的采用会极大地提高元数据的质量并减少维护元数据数据库的费用。另外,要实现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中文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应采用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
2.4 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是基于全开放式的应用环境。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论是来自网上、来自出版机构制作的电子信息产品,还是对现有馆藏印刷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如果问题处理得不好,会引起法律和经济纠纷,数据库即便建好了也无法投入正常使用。另外,若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还会引起著作权人或生产者不愿将他们的产品数字化,并经由电子传输供人们广泛利用。
3 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
3.1 数字化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
(1)加强一次文献的建设
一次文献是指原始的文献资料,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一次文献的载体可以是纸介质的图书、期刊等文献,也可以是光盘、网络版的电子出版物或磁介质出版物,它们所覆盖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与传统的纸介质文献相比,光、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纸介质文献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电子出版物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它不仅包括文字内容,同时还传递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第二,电子出版物是数字化的资源,更有利于文献的检索、复制和网络传递。第三,电子出版物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时空的利用价值。第四,电子出版物信息存储密度高,保存时间长。
3.2 加强二次文献和虚拟图书馆的建设
二次文献是指对分散、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归纳、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利用的资料,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信息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数字图书馆的二次文献包括馆藏书目文献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元数据索引数据库和图书馆的虚拟馆藏等。二次文献的建设要注意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只有数据格式符合大家公认和遵守的标准,才可能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间交换数据。书目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应尽快实现联合编目,使得新文献到馆时,即可获得原始的编目数据,编目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建库。
3.3 加强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之间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但是,如果上网打开某馆的一个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仅仅是文献线索,这显然是不够的。今后的读者决不会满足所需文献在何处的信息,而是想直接获取所需文献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一方面抓紧做好按类回溯建库工作,实现馆藏书目数字化;另一方面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作全文数据库,如“科研成果数据库”等等,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3.4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1)特色数据库服务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化的关键。各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特色,充分掌握特色信息在全球分布的状况,挖掘因特网上的特色信息资源,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虚拟资源导航站,有目的、有重点地挖掘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数字化特色网络信息资源,然后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用专业语言标识后,以超文本方式给用户提供链接点,帮助用户无限制和无阻碍地检索信息,提供高效、优质的现代化服务。
(2)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建设
首先应当解决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著作权的保护带来的被保护者与文献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既要使资源库的收藏真正达到开放和共享,又要对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即通过合理使用与合理保护取得双赢结局;其次,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特有的信息管理环境与技术条件,通过立法形式和技术层面,形成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著作权保护机制。一是要从立法着手,伴随着技术更新,不断将版权领域中的若干概念(如复制、发行、公共传播等)加以扩展并进行规范,达到保护作品版权的目的;二是从技术上着眼,加强技术监督,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取得的成果,采用权限设置、加密技术、用户使用与安全协议以及实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进行合法认证。
结束语:
數字化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国家的图书馆建设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图书馆建设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上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浅见,望能够供同行业人士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荣. 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管理[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赵继海. 数字图书馆发展若干领域的评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1(3):16-19.
[3]凌秀丽. 略论数字化图书馆与现代化服务[J]. 图书馆学刊,2005(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