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能力是扭转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被动局面,促进教师适应语文新课程,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能力呢?
一、树立正确的朗读教学观念
阅读教学在农村中学总体上还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这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中学生的情感感受和体验,这必然要求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通过认真反复的朗读,把文章的内容、思想、语言化为自己的,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的朗读示范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引领。实践证明,没有教师对朗读的正确认识,就缺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没有教师对朗读的自信就没有学生对朗读的喜爱。将朗读作为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师走出阅读教学误区、树立正确的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必由之路。
二、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掌握朗读的一般技巧,增强阅读课堂上教师朗读的示范性是朗读教学的关键。但朗读本身并非纯技术性的东西,而是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普通话语音,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在朗读中感情基调的把握等。其中,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是基础,对作品正确的理解是前提,灵活的技巧处理是关键,因此教师提高朗读水平应着眼于这几个方面。
(一)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
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普通话的声、韵、调,这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语音基础差使许多语文教师对自身朗读自信不足,进而疏于关注对与朗读相关的其他方面。因此,普通话语音不过关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朗读水平难于提高的深刻根源。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普通话语音对学生口语发展的巨大影响,下定决心练好普通话。只有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语音的正确,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语音标准才不至于被方言语音环境湮灭。
(二)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生活积累,正确理解和深刻感受朗读材料。
朗读是运用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传达的是否准确、到位主要在于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理解作品是朗读创作的第一步,只有理解了作品,表达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也只有先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才谈得上正确而完善的表达。理解作品包括明确文章的立意,理清文章的的结构层次等。如果说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是基础的话,感受就是从理解到表达的关键环节,影响朗读的最大因素不在于朗读者的技巧是否丰富,而首先在于朗读者对作品感受的差异。而深刻的理解力,敏锐的感受力来源于深厚的文学素养积淀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感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大量阅读,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并融入自己逐渐丰富的生活阅历,增强理解和感受能力。
(三)潜心学习必要的朗读技巧。
朗读的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它们是朗读声音的四大支柱。如同渔夫善于摇橹张网、猎手善于循迹放枪一样,过硬的朗读技巧应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潜心学习一些关于朗读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如何借助朗读技巧传情达意,譬如把看电视、听广播、看朗诵表演、戏剧表演等作为学习朗读的良好机会,进而通过模仿、练习,将朗读知识内化为技能。
三、立足生动的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朗读能力的提高最终指向课堂和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朗读能力主要是为朗读教学而存在的。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已有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文本、思考文本、鉴赏生动凝练的语言,感受深邃崇高的思想,从而获得朗读的快感,培养朗读的兴趣,激发掌握朗读技能的欲望。教师也从朗读教学的师生互动中获得反馈,促进朗读教学能力的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形成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以“读”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
首先通过教示范读、录音朗读等,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咬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唱读,初步理解文章的词、句、段、篇的意思。其次,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要求,指引读的方向,点拨读的技巧,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得有味、读得有效。熟读理解后,进行个性化的读,即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个体喜欢的精彩篇章、段落,咏其声,绘其形,鉴其义,品其味。
(二)自主发挥,创造提高。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掌握朗读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朗读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是真正的朗读。发挥朗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并非是无原则、无限制的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爱读什么就是什么,而必须在尊重作品内容与形式,遵循朗读规律,把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充分调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因素参与感悟作品,再现“有我”的作品境界。比如,朗读朱自清《春》当中的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当学生的生活阅历、感受被调动起来,相应的生活图景浮现在脑海,不同学生闻到的是烙着个人的生活印迹的“春”的味。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融情于文,并以正确的有声语言歌之诵之。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也不是纯粹的示范者,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朗读引导者。教师要以较高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指导能力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理、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
一、树立正确的朗读教学观念
阅读教学在农村中学总体上还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这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中学生的情感感受和体验,这必然要求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通过认真反复的朗读,把文章的内容、思想、语言化为自己的,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的朗读示范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引领。实践证明,没有教师对朗读的正确认识,就缺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没有教师对朗读的自信就没有学生对朗读的喜爱。将朗读作为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师走出阅读教学误区、树立正确的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必由之路。
二、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掌握朗读的一般技巧,增强阅读课堂上教师朗读的示范性是朗读教学的关键。但朗读本身并非纯技术性的东西,而是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普通话语音,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在朗读中感情基调的把握等。其中,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是基础,对作品正确的理解是前提,灵活的技巧处理是关键,因此教师提高朗读水平应着眼于这几个方面。
(一)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
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普通话的声、韵、调,这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语音基础差使许多语文教师对自身朗读自信不足,进而疏于关注对与朗读相关的其他方面。因此,普通话语音不过关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朗读水平难于提高的深刻根源。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普通话语音对学生口语发展的巨大影响,下定决心练好普通话。只有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语音的正确,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语音标准才不至于被方言语音环境湮灭。
(二)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生活积累,正确理解和深刻感受朗读材料。
朗读是运用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传达的是否准确、到位主要在于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理解作品是朗读创作的第一步,只有理解了作品,表达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也只有先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才谈得上正确而完善的表达。理解作品包括明确文章的立意,理清文章的的结构层次等。如果说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是基础的话,感受就是从理解到表达的关键环节,影响朗读的最大因素不在于朗读者的技巧是否丰富,而首先在于朗读者对作品感受的差异。而深刻的理解力,敏锐的感受力来源于深厚的文学素养积淀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感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大量阅读,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并融入自己逐渐丰富的生活阅历,增强理解和感受能力。
(三)潜心学习必要的朗读技巧。
朗读的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它们是朗读声音的四大支柱。如同渔夫善于摇橹张网、猎手善于循迹放枪一样,过硬的朗读技巧应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潜心学习一些关于朗读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如何借助朗读技巧传情达意,譬如把看电视、听广播、看朗诵表演、戏剧表演等作为学习朗读的良好机会,进而通过模仿、练习,将朗读知识内化为技能。
三、立足生动的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朗读能力的提高最终指向课堂和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朗读能力主要是为朗读教学而存在的。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已有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文本、思考文本、鉴赏生动凝练的语言,感受深邃崇高的思想,从而获得朗读的快感,培养朗读的兴趣,激发掌握朗读技能的欲望。教师也从朗读教学的师生互动中获得反馈,促进朗读教学能力的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形成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以“读”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
首先通过教示范读、录音朗读等,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咬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唱读,初步理解文章的词、句、段、篇的意思。其次,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要求,指引读的方向,点拨读的技巧,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得有味、读得有效。熟读理解后,进行个性化的读,即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个体喜欢的精彩篇章、段落,咏其声,绘其形,鉴其义,品其味。
(二)自主发挥,创造提高。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掌握朗读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朗读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是真正的朗读。发挥朗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并非是无原则、无限制的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爱读什么就是什么,而必须在尊重作品内容与形式,遵循朗读规律,把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充分调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因素参与感悟作品,再现“有我”的作品境界。比如,朗读朱自清《春》当中的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当学生的生活阅历、感受被调动起来,相应的生活图景浮现在脑海,不同学生闻到的是烙着个人的生活印迹的“春”的味。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融情于文,并以正确的有声语言歌之诵之。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也不是纯粹的示范者,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朗读引导者。教师要以较高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指导能力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理、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