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造 成都范儿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2019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在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明确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以宽广视野、深邃思想和战略远见对四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治蜀兴川标注了时代方位、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方向路径。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式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曾这样说道。创新创造是成都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推动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着巨大动力。
  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在创新方面到底做了什么探索呢?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2018年7月在《学习时报》撰文时回答:“我们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统筹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全面创新改革,是成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是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成都正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大胆探索实践、聚力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各项工作。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國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成都作为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长期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相关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大胆探索和生动实践。
  为系统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着力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改革作用,成都形成了“领导有力、职责明晰、协调有序、长效管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政策机制。同时,成都打出了三张牌,助力全面创新改革。
  第一张牌,是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正推动产业形态和产业层次实现弯道超越,聚焦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培育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致力于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城市。
  第二张牌,是大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成都着力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低成本和环境要素低门槛参与竞争转变为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塑造比较优势,聚焦生产要素供给、技术平台共享、产业链条配套、产城人境融合、人力资源协同等集成集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第三张牌,是大力创新要素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都着眼聚集高端要素和战略资源,深入实施产业新政、人才新政和金融新政,着力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统筹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国资经营评价、土地资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等经济改革,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着眼增强国资国企战略执行力和产业引导力,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国有资本增值力。
  截至2019年3月,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授权的46项改革任务,43项改革任务完成或基本完成,3项正加紧梳理剖析、逐项攻关解决,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
  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要成果形式,也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要要求。成都按照“基层探索实践、地方归纳总结、专家提炼概括、省和部委确认”的改革经验总结提炼机制,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科技金融、人才发展、开放创新等改革主线,探索形成200余项储备经验。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都经验”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
  2017年9月、2018年12月,国务院分两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6项创新改革举措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居8个试验区第一。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家案例》,成都有11项案例入选,是入选案例最多的城市。
  三年来,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强劲引领和带动下,成都市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改革红利加速释放,经验成果不断涌现,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城市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全球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
其他文献
83年前,红军长征在成都留下了珍贵的足迹,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的长征文化、长征精神和长征道路,深深烙印在成都大地上和成都人民心中,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已经成为成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强大精神武器,是鼓励成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
期刊
10月29日,成都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干部队伍,为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保证。会上,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邛崃市、市建委、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就聚焦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如何抓好强基层聚民心、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等工作作交流发言。  成都高新区 围绕“三个着力点” 推进年轻干部培养使用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内培外引、品
期刊
1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唐川平、李仲彬等到都江堰市、彭州市现场办公。  3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四川省2018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苟正礼、刘守成、刘玉泉、刘烈东出席。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第70次会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第71次(扩
期刊
七里诗乡位于都江堰市柳街镇金龙、七里社区,距成都市区41公里、都江堰市区27公里。近年来,七里诗乡主动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动群众共建共享,以保留原乡肌理为形态、做强本土产业为支撑、活化文化资源为特质,致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成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六个分会场举办地之一和乡村旅游打卡之地。  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把改善人居
期刊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來,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其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聚焦解决环保突出问题,深入实施“三治一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市民普遍反映,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城市变美了、环境总体变好了。  每一位市民都是环保工作的参与者,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使成都天更蓝、人心更暖。
期刊
主要经济指標
期刊
青羊区纪委监委成立以来,始终把握“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这一中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形成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和巡察部门三方衔接联动、同向发力的全方位监督合力。  一是苦练“内功”:优化力量,精准监督全覆盖。随着监察对象范围的扩大,如何发挥好监督作用,是摆在青羊区纪委监委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为此,区纪委监委紧盯中心工作,统筹重点、整合力量、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成都市民营经济(不含外资和港澳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个别行业到多数领域,从怀疑到肯定,走出了一条具有内陆城市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成都市民营经济经历了五个转变  (一)地位从无足轻重到平分天下。  1978年,成都市有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主要为小商小贩,其增加值仅占成都市的3.4%,地位可有可无。当年的代表企业如经营蚊帐的“杨百万”, 1985年资产也只有100万左右
期刊
“网格员就是好,社情民生全知晓;电话一拨就畅通,处理问题快又好。”在新都区新繁镇南街社区,一段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表达了社区群众对身邊“红色网格员”的喜爱之情。  2018年初,南街社区从辖区党员、优秀居民、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小区物业中选出了40名“红色网格员”,“零距离”服务4700名社区居民,第一时间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集思广益:垃圾堆变“善耕菜园”
期刊
成华区坚定贯彻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战略部署,秉持全域化党建理念、人本化思维和商业化逻辑,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深入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有效路径,奋力推动“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为本的现代化城区转型。  打造“全域化党建”,汇聚社区发展治理“向心力”  探索构建“1+4+3”党建工作体系,以党组织为纽带统筹资源、凝聚群众、共建共享,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社区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