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与沉默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记者走访天津市殡葬品市场,发现已有纸制“伟哥”出售。这到底是对今人性享受的炫耀,还是对先人性损失的补偿,难以定论。
  
  海明威这个名字似乎有些魔力,总是叫心热手痒。传奇已留世,感慨尽由人。分明是些陈迹,偏能催生新解。
  2002年1月13日,海明威获诺贝尔奖名著《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人物原型——104岁的格雷戈里奥·富·恩斯特,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郊区小渔村科吉马家中去世。第二天,全球共有27家网站发布了同一张问卷——
  有一个人,他几乎什么都有。论地位,他是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论荣誉,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论金钱,他的版税在他成名之前就已使他成为富翁;论爱情,几乎每一个女人都喜欢他,都愿意给他奉献一切;在他的国家里他享有充分的自由,他爱到哪儿旅游就到哪儿旅游,哪怕是敌对的国家。总之,他是一个令世人非常羡慕的人,可是,在他获奖后不久,却用措枪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而他的一位朋友——一个靠出海打鱼为生的渔夫却悠然地颐养天年,请问为什么一个拥有一切的人选择了死亡,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选择了活着?假如你已经知道了答案,请发给我们,我们愿把它刻在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墓碑上,因为他的墓碑至今还空着。
  海明威的墓碑上只有“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生于1899年7月21日,死于1961年7月2日”寥寥数字,镌于墓碑下部。恰如一幅中国画,空白处有待题款。
  求解人生方程式,从来不乏热心人。问卷贴出后,每家网站日均得到回复400多条。其中被认为适合作海明威碑文的有三条:
  一、墓碑的正面写道:人生最大的满足来自于对目标的追求。
  墓碑的背面写道:一个人一旦在他从事的领域达到顶峰,就会产生一种寂寞感,这种寂寞感所带来的迷茫和绝望足以把他送入天堂。
  二、墓碑的正面写道:成功也是一件挺可怕的事。
  墓碑的背面写道:人人都追求成功,其实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魔鬼,只有失败的背后才是—个救命的天使。
  三、墓碑的正面写道:无话可说。
  墓碑的背面写道:生命是一件太好的东西,好到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解铃还需系铃人。倒是富恩斯特之子此间公布的一封信,最受人关注据说信是海明威去世前一天写给老渔夫的,并交待让其帮刻在墓碑上。信中写道: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自己地位、收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字面清晰,内蕴曲折。毕竟人生的满足须在诸多方面体现,抽象的“对自己满足”无从谈起。不过大彻大悟味道,倒是蛮浓。与其遗嘱所述“我所有的希望已破灭,我那意味着一切的天赋如今已抛弃我,我辉煌的历程已尽,为维护完美的自我,我必须消灭自己”对照,判若两人。或许海明威内心世界已呈两极对立状态: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是海水将火焰扑灭,就是火焰把海水烧干,当然信件内容未必就是海明威心境的直接坦露,因为事情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天知道海明威会不会如卡夫卡所言:“我写的不是我说的,我说的不是我想的,我想的不是我应该想的,如此直至晦暗的深处”。
  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小岛基吉韦斯特城,是海明威生活并写出《丧钟为谁而鸣》的地方。“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这里每年?月都要举办大型“海明威节”,“海明威模仿大赛”始终是节日里的重头好戏。来自全美的各路参赛者,无一不是精神抖擞,随时可持措枪的强悍模样:一脸海明威式络腮胡子,叼着墨西哥产粗大雪茄,脸泛红光,颊露朗笑。若是海明威在世,恐怕也会惊讶世间居然有这么多人长相酷似自己。钱钟书先生说过:“作为社会动物,必然塑造自己的公开形象,表现自己为某种角色。谁也逃避不了这个终身致力的制造和维修工作。”海明威生前的角色,无疑是属于“硬汉”的:“傲慢、冷漠、玩世不恭、不近人情、打猎、捕鱼、追逐女性、和斗士厮混(海明威写过三本斗牛术专著)、在公共场所打架等等”,皆可为证。
  可惜,再生猛的“硬汉”,终究由血肉之躯构成,其“软肋”早晚会被人触及。“一个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汉”,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评说海明威一针见血,不留情面;所谓“丈夫气概”,无非是些“像假支票一样的东西”,同为“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之妻扎尔达,也是直言不讳,敢揭老底。这就准免勾起世人的好奇:如果海明威举手投足确有作秀之嫌,其动机是什么?
  直到2000年7月,肯尼思·林所著新海明威传记出版,才为解密海明威内心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原来海明威成年之后,很长时间为ED(勃起功能障碍)所困扰,以至他与几任妻子的关系与相当一部分家庭生活受害颇深(参见文汇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当代历史之谜》相关章节。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法国人伊莎贝尔·布利卡编著《名人死亡词典》中亦有明确记载)。“硬汉”形象的塑造,表面上与“男子汉的虚荣心”有关,其实不过是个障眼法。用“硬汉”之“硬”,来掩饰自身“硬件”之“软”,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谜团的谜底。于是,小说《老人与海》便成为海明威私生活的一个隐喻。他用虚拟的、与现实世界没有关联的“大海”作为英雄用武之地,以苦苦争斗、战而胜之的荣耀来安抚自己疲惫不堪的心灵。
  几乎同“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变得怎样” 一样难以设想,作为局外人,谁都无法省察海明威彼时心境的悲怅与苍凉。做女人“挺”好,做男人也“挺”好。同样是“挺”,部位不同,感受也不同。女人诠释性感,男人体验快感。女人有了“难言之隐”,或可“一洗了之”;男人身染“难言之隐”,却难“一哥伟之”(“伟哥”问世时,海明威已辞世多年)。糖尿病、肝硬化、高血压一类老年病,固然可以使海明威郁郁寡欢,却不见得会让海明威心理崩溃,产生幻灭感,惟有ED一病,最容易让男人失去生活信心。海明威曾同一位作家在公开场合大打出手,只因那人对他患ED有所议论。海明威还曾多次要求为其诊治的罗姆医生,永远不要向世人披露其病情真相。
  尽管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出了他的经典名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可惜海明威本人未能成为践行者。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一支12毫米口径的双管英式猎枪,打飞了自己的头盖骨,以至于是用枪口抵住额头还是塞进口中已无从辨别。一个天才作家,生时牵引公众视线,死电留下难解谜团。或许海明威之死,从一个侧面证实马林诺夫斯基所说:“自亚当和夏娃以来,性冲动就一直是绝大多数烦恼的根源。”当性冲动和性实现之间的张力超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自制能力,悲剧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即使是“硬汉”海明威也不能例外。尽管这是一个人们不大情愿接受的结论。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中,自杀意味着承认不能再继续应付人生。显然,这既不符合海明威形象的外表,更远离了海明威的内心。
  2004年清明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天津市殡葬品市场,发现已有纸制“伟哥”出售。这到底是对今人性享受的炫曜,还是对先人性损失的补偿,难以定论。我倒是觉得,在海明威纪念仪式上,要是有一瓶“伟哥”出场,还真有点“雪中送炭”的意味。至于海明威的墓碑,有铭不如留白。理由很简单:任何一种墓志铭,如果不能直抵墓主内心,与其诉说,何如沉默?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早春二月,是更衣赏花之时,也是勤于备考、发贴子及多诗季节,真正所谓万物自然之萌动,只是乡间消息。  其间,可以看出的是,城市人在兢兢业业地表达生活的韵味儿,归根结底,是一些物质的元素,但是,精神上让人感觉清新,感受城市生活的源远流长,忽然明白,到现在为止,墟市人希望充分享受艺术的快乐,也许是因为,艺术还是可以向日常生活提供一些新鲜的事儿或新鲜的做法,尽管所描述的也许是祖辈或父辈的故事,
期刊
低调以不夺人耳目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前提条件非常苛刻,艺术而不张扬,退让又彰显深刻细节。由此而命名的低调生活方式,也就一定不是指短缺时期的那种单一的朴素    读过无数描绘上海人生活的文本,但真正让我口服心服的不多。可以这样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老舍写北京一样写上海。就像上海人讲上海话一样,只有生活在这座城市,融入这座城市的人,才能自如地体昧上海生活的魅力。而靠说、靠表演,似乎都难以
期刊
海岸,男,1965年生于浙江。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外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与翻译。80年代后期在上海办过民刊《喂》。1989年获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曾翻译《塞缪尔·贝克特诗选》、《狄兰·托马斯诗选》,《中国新诗选》(中英对照)等。2001年出版《海岸诗选》。现居上海。    1.遥远不再是遥远,如果你动身去旅行     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可飞抵汉城,记得去年夏天飞抵济州岛还不
期刊
寻找与快乐镶边的任何事物,甚至独自享受着孤独的快乐,这可是“老古董”们所无法理解,甚至不屑—顾的所谓“不成熟”,但这却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全部念头。前卫、另类、DIY等等,那些无论如何可以与时髦搭边的东东,都是每日饭后闲聊的谈资。喧嚷、纷扰、热闹、欲望,痛定思痛后地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任人招摇比阔、炫耀斗富,我们才不屑一顾,新人类要的是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于是乎,将所有的传统家私来个彻底颠覆。
期刊
走向别致院落,现是早上八点,舒家大院门前是八点钟的安静景象,隔着院门槛,朱家角镇八点钟的河面,安静丰足,水色在八点时刻波光粼粼,太阳穿过薄雾,正照耀悄无声息的舒家大院——八点钟,来到这座院子。  光线中,桥石在摇晃,再次的晃荡,有艘船开过来了,咿呀抑扬,船舷紧跟水波,平滑交错,划开一道瘦长花纹,拖沓它远离,这条船终于没有停住;本来以为,船篙是插到门前石埠旁边,有一名船夫伸出头来对准大院的门喊:舒老
期刊
有这样一个集中的群体,有这么多双单纯的眼睛。在知识的灌溉里成长,在时光的旅岸中相伴度过。是深深对流光的眷念,是多么盼望也回不去的从前。忘不了那一声称呼——老师……  岁月斑驳,想起初三那会儿,涉陷紧张的高考复习。在这种紧迫的气氛里,让愚钝的我感到没有一刻的空闲。每当上化学课,戴着一幅镀金颜色眼镜的俞老师就成了我心灵中的恐惧。事情还得从……  一次,上化学课。俞老师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回答不出,他
期刊
我最早知道施立华的名字,是多年前在一个拍卖会的预展上。那天我看到有两件淡雅的荷花图,笔墨俊秀,气象不俗。落款是施立华。问拍卖行的人,施立华是谁,他们竟也不甚了解。  后来有一次在与画家陈家泠、杨正新的闲聊中,听得杨正新笑谈一个叫施立华的朋友的风流韵事,这才知道施立华本是沪上画坛才子,早年师从谢稚柳、陈佩秋,后又与陈家泠一起就读于浙江美院。1986年去了美国。  我生也晚,不能与如此画坛风流才子相识
期刊
我想起了一个词:街路。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词,一个老底子十分流行的词,也是正宗的有当地特色的词。现在还常有人用到这个词,比如至今口语里仍在说:“七宝街路里闹猛来”,“莘庄街路里人多去多来”。我还在散文里找到一个例句:“……走过石板铺就的街路,走进了一个陌生的四合院。”这是浙江作家刘长春写的。虽同上海远了点,但浙沪两地有好多语言地一直是相通的。比如,我们每天要讲好多遍的“阿拉”、“阿拉”,据说是浙江宁
期刊
老枪其实并不老,正赶上70,年代的末班车。  老枪喜欢吃饭,对猪肉、青菜不屑一顾。  老枪滴酒不沾,对香烟奉若神明。  老枪喜欢老狼的歌,因都姓老。  老枪常常会坐在19层的办公楼里,隔着玻璃幕墙看外面染了色的天,然后在心里把它还原成家乡那片天蓝色的记忆。  高二那年,听说班里要转来一个北方女孩,男生们就议论开了。在一群半大小子争论她是不是可能长的像巩俐时,老师领着一个瘦弱白皙的女生走进了教室。 
期刊
1804年7月1日,奥罗尔·杜平诞生于巴黎。出生前一小时,她的父亲拉着小提琴;在音乐动听的旋律声中,她的母亲换上了一条玫瑰色的裙子——一切都预示着,这个女孩将有幸福的人生……  奥罗尔生性活泼,无拘无束。13岁那年,她的一个举动使她的同龄小姐和她们的父母瞠目结舌:她身穿常礼服、头戴大沿帽、肩挎猎枪,骑在马上疯狂地追赶野兔。奥罗尔自称“半男半女”。她的性格的两重性,使她童年时吃了不少苦头。  奥罗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