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课爱讲话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
  您好!
  我的女儿5岁半了,可是在幼儿园上课时总是爱讲话,老师说了也没有用。我也天天和她讲上课要认真,可还是没有用,我都急死了!怎么样才能让她改掉这个毛病呢?
  南京 遥妈
  遥妈:
  您好!
  从您的叙述来看,您女儿这种状况属于自控力较弱。其实,大多数孩子自控力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四五岁左右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动作能力与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开始喜欢卖弄自己的身体技能,彰显自己日益增强的能力,他们热衷于与其他同伴沟通或自言自语,并乐此不疲。
  孩子上课爱讲话的原因
  对老师的上课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小朋友特别聪明伶俐,从小就接触到很多东西,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理解得较快。这样自然不会认真听老师讲课,而自言自语或是直接给其他小朋友当小老师了。
  老师的处理方式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些孩子会故意做出一些行为来引起老师或同伴对自己的注意。当某个孩子上课讲话时,老师往往会停下来批评他,这个时候其他孩子的目光就会都注视到他身上,这种处理方式满足了孩子期望成为焦点的需求。
  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心理研究表明,溺爱的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等不良性格,另外专制型的父母总是强调不要做某事(讲话、做小动作),采用专制的、以势压人的控制策略教育孩子。这样往往会使孩子出现反抗,顺从性较差,屡教不改等不良行为和习惯。
  要改变现状,您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家长明确地表达态度和感受
  说过许多遍上课不要讲话,孩子仍然不听,很可能是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家长过于溺爱、放任所致。您需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比如“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但是要注意千万不可表达成“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妈妈表达态度后,孩子会因为自己这样做引起母亲生气而感到内疚,从而自发地减少这种行为。此外,家长还需注意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限,若重复地对同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孩子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再演变成反感,从而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
  改变沟通方式,促进亲子关系
  年幼的孩子往往是脆弱敏感的,父母厌恶的眼神或略带轻蔑的语调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的心灵,所以家长需要学会使用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情况下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直接说“你是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往往会刺伤孩子,他会产生一种被嫌恶感。如果换成“你是个可爱的孩子,只是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是很好,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的话,你就更讨人喜欢了”,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另外,孩子渴望他们的感受被别人接纳和尊重,如果家长能做到真正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甚至什么都不说只是倾听,孩子都会很容易向家长敞开心扉,表达他们的困扰。孩子需要的是家长能与他们产生共情,只有家长能从心底里与孩子产生共情,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内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制定计划,培养自控力
  塞尔玛·富兰伯格博士认为,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到我们的拒绝,但是如果家长的反应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以至于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过多的负疚感。所以,在指出孩子的错误后,还要引导帮助孩子如何修正错误,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家长支持。
  但自控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制定长久计划。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下棋、画画这些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比一比谁做得更好。这样既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又能培养孩子耐心、自制等品质,可谓一举两得。当孩子表现出些许进步时,家长也不要吝惜表扬,要多用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直接对幼小的孩子讲道理,效果可能不太显著,但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形式,以故事中的人物为例,来告诉孩子上课打扰其他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并给出这种行为不被接受的原因。家长还要对正确行为给出明确的标准,时常对孩子描述他人的心理状态,让孩子聚焦于他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学会考虑他人的情感,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父母的关爱和鼓励才是良药,当孩子出现任性、叛逆或其他不良行为时,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倾听。愿每位家长都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陪着他一起健康成长。
  (李丹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徐鑫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
其他文献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卡博士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显示,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所占比例不小于10%。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  孩子精力过剩与遗传有关  研究显示,孩子精力过剩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他们体内有一种内分泌腺素—— 肾上腺素,它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并且,比起其他孩子来,精力过剩的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
期刊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像力的成长需要宽容的、放松的、自由的与多样的土壤。我们可以通过绘本阅读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书去激发孩子们更多的奇思妙想。  《谁的自行车》  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驰骋在宽广的绿地上,他看见一辆造型奇特的自行车停在前方,小男孩不禁要问:“这是谁的自行车?”
期刊
我儿子和邻居的儿子在玩的时候,邻居的儿子说我儿子手上的一个小玩具是他的,因为我儿子那种小玩具很多,我也分不清到底是不是他的,于是就对儿子说:“他说是他的,就还给他吧!”我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们前的面子。可我儿子竟然哭了,一直说,这是外婆买给他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你儿子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是孩子撒谎还是真的委屈他了?你完全可以先了解清楚,再进行处理,而你当时却犯了这样的错误: 
期刊
什么是性蕾期  每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长与社会化的过程。  性蕾期是由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儿童性成长发育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青春期。很多专家指出,性蕾期和青春前期是性教育的两个黄金期。  孩子2~4岁是性蕾期,这一时期的性教育是今后性成熟的基础。这个阶段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最初步的认识,就像没有开放的小花蕾一样,所以叫做性蕾期。  性蕾期幼儿的性心
期刊
提起性教育,很多家长几乎持避而不谈的态度。但是,随着孩子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育逐渐成熟,性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桌面上的“必修课”了。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父母要以自然、正常的态度,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性观念,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而让一些不合格的误导者,教坏你的孩子,让他对“性”有错误的想法和观念。要让孩子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吸收性知识,使他的人生有个健康、美好的开始!
期刊
故事1:一个女孩子的妈妈给孩子冲凉的时候,发现孩子阴部有点擦破皮,问的结果是,午睡时,她旁边的一个男孩子弄的,后经检查没什么严重问题,但男孩子的家长还是把男孩子打了一顿,女孩子的家长才罢休。  故事2: 小豆包成了幼儿园里的新闻人物了,因为他上了当地的晚报,可这份“荣耀”让小豆包羞得直想往地底下钻!原来,星期天小豆包跟爸爸妈妈去海滨浴场,在换泳衣时,爸爸妈妈没有让小豆包进更衣间,直接让他在沙滩上换
期刊
很多父母对能不能与孩子一起洗澡、和孩子一起洗澡到底好不好等问题经常有疑问。在国外,如日本人把亲子共浴看做是性教育亲子沟通的过程;欧美也提倡在孩子4岁之前,父母跟孩子可以一起共浴。可见,父母跟孩子一起洗澡未尝不是一次不错的亲子性教育。  正确认识男女之别  网友Melinda:我极少和孩子一起洗澡,因为大人洗的时间要长,都是先洗完了宝宝再自己洗的。在书上看过一个事例,孩子和妈妈一起洗澡也等于是早期的
期刊
邓丽  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  网上家长学校成立已经两年了,网校的进展形势喜人、可圈可点。各地网校的兴起是从信息化建设指导家长的非常有意义的标志。网络和家庭、和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学习息息相关,也是最便捷、最有益于家长参与的一种形式。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很多具有网络特色的创意活动,比如好爸、好妈大讲堂以及和新浪育儿合作的很多活动,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很多偏远的地方,解决了很大范围内教育资源
期刊
都说“儿子向妈,女儿随爸”。我家的儿子给家里人排名,历来都是妈妈在先,自己第二,爸爸最后。一次洗澡时,有关“我是从哪儿来的”谈话,让他产生了重新排名的念头。  “爸爸,今天你帮我洗澡,妈妈说男孩归爸爸管!”儿子拿着鸡毛当令箭,大声对爸爸说。先生连忙反驳:“你是从妈妈肚子里蹦出来的,她也要管的。”“对呀,妈妈生我很辛苦,现在不是该轮到你照顾我了吗?”已经5周岁的儿子,语言发展一直令我骄傲。“我也有功
期刊
影视片中的激情画面,孩子到底该不该看?这是一个很现实和棘手的问题,因为谁也不知道影片中的激情画面到底激情到什么地步。既然影片没有写少儿不宜,也没有注明专供成年人观看,即使有一两个激情示爱的画面,只要家长们合理开导,是不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影响的。  大家都知道,当孩子到了与父母分床睡的年龄,孩子就已经意识到男女的某种关系,知道了尴尬和害羞,不敢谈及隐私的事情。如果孩子随同自己看电影电视时,万一看到有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