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特别是他汀类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情况也是被大家认可的。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信息称重新修改他汀类药物的说明,提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会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会存在小幅度增加的风险,引得了许多公共关注。据估计服用他汀获益的人群中每40人就存在1人出现该风险,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是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及细胞糖代谢。但我们明确的是服用他汀获益超过他汀可能带来的糖尿病风险。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糖尿病;心血管;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6-0162-03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通过使HMG-CoA还原酶活性降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受体的mRNA表达,增加LDL-C受体数量,从而增加血浆 LDL-C清除,使血浆LDL-C浓度下降,同时还能抑制甘油三酯(TG)生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干扰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过程等调脂外作用,从而促使粥样斑块稳定及体积减小[1,2]。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衰竭是2型糖尿病(T2D)的主要病理异常[3,4]。糖尿病血脂异常包括空腹及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增加、L-LDL增加及HDL减少[5]。上述变化加速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糖尿病被视为心血管风险因素等价物。Sattar等[6]分析了13项他汀实验,共计91140参与者,其中4278名参与者在平均四年期间确诊为糖尿病。各项实验均表明他汀会增加9%的糖尿病事件发生的风险。该荟萃分析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高龄患者发生糖尿病事件风险最高,但无论基线体指数还是L-LDL浓度的改变都不会消除残余风险。
  1 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1.1 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
  关于T2D存在的大血管风险,相关研究已趋成熟。在一项大型T2D实验中提到糖尿病病史年数较短的患者应当做到早期、个体化及强化治疗,以此来避免后期出现的并发症[7]。Steno-2研究发现,经过13年的随访,早期、多因素及强化治疗能够降低56%全因死亡发生的风险和降低57%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一项长达10年随访的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中,强化治疗能使心肌梗死发生风险显著减少15%,其他原因致死风险也会降低13%[8]。治疗旨在纠正病理生理缺陷,包括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同样需要尽可能纠正潜在CVD危险因素[9]。
  1.2 他汀药物与一级预防
  ACCORD研究10251例糖尿病患者,其平均体重指数为32.2 kg/m2,分为强化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6%)和标准组(目标HbA1c7.0%~7.9%)。这些患者在研究初期已有10余年糖尿病病史,同样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35%患者发生过心血管事件)或存在≥2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被随机分组为强化治疗组或标准组,予以降糖治疗,但目标HbA1c不同。患者再次随机分为两组:强化降压治疗(SBP<120 mmHg)或标准降压治疗(SBP<140 mmHg),使用非诺贝特或安慰剂的同时予以辛伐他汀控制LDL-C水平。两组的平均基线血压为136.2/74.8 mmHg和136.5/75.0 mmHg,各组平均L-LDL为104.9 mg/dL。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初期结果包括非致命性心梗、卒中或死于CVD。自此期间将352名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与371名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风险比=0.9;95% CI,0.78~1.04;P=0.16)。然而,强化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死亡人数分别为257例和203例(HR=1.22;95%CI,1.01~1.46;P=0.04)。尽管ACCORD研究中对于强化治疗组的患者全因死亡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2D高危患者长期强化降糖治疗存在着未知的风险。治疗过程中,因临床辅助治疗需要进行强化降糖治疗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会增加(10.5% vs 3.5%;P<0.001)以及体重增加至少10 kg(27.8% vs 14.1%;P<0.001)。这两种结果可能与接受强化降糖治疗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分析ACCORD研究的其他结果可能对特定的人群(如DM病史较长或/和CVD负担增加的患者)接受强化治疗存在的风险有更深一步的认识[10,11]。
  阿伐他汀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终点研究(ASPEN,atorvastatin study prevention endpoints in NIDDM)将241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评价10 mg阿伐他汀预防冠心病及非冠心病终点的作用(安慰剂对照),其基线LDL水平为140 mg/dL。结果显示两组对于非致命心血管死亡、中风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管重建术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2]。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方面仍存在争议,特别是是否能降低LDL水平。一篇列入7项关于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药物实验的荟萃分析,其共涉及12711名未确定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6340名为他汀治疗组和6371名为对照治疗组)。分析结果发现他汀类药物能降低21%MACCE的发生率,这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的一级预防。此外,他汀类药物治疗也能减少糖尿病患者中风(29%)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26%)的风险,尽管全因死亡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3]。
  2 他汀类药物影响血糖可能机制
  他汀药物加速糖尿病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长期以来动脉硬化血脂异常被看作糖尿病疾病的“旁观者”。有数据表明血脂与胰岛素关系较为复杂。T2D血脂异常与β细胞存活和胰岛素分泌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有关[14-17]。   从细胞水平来看,胰岛素通过激活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脂肪细胞中摄取葡萄糖。这种胰岛素受体活化能引起葡萄糖转运载体-4(GLUT4)转移到质膜上摄取葡萄糖[18]。Nakata等[19]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小鼠,发现阿托伐他汀能减弱GLUT4表达,抑制脂肪细胞成熟及促进葡萄糖耐受不良。
  Bergdahl等[20]发现:洛伐他汀可抑制大鼠基底动脉L- type钙离子内流,而钙离子和ATP是人体胰岛素分泌的重要调节物质,因此,理论上胰岛β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下降会抑制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目前,已在体外实验证实该推论,常宝成[21]研究发现,高浓度(100 μmol/L)脂溶性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直接抑制钙通道(VDCC)活性和抑制胰岛β细胞内ATP的生成而抑制胰岛β细胞的L-type钙离子内流,进而抑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抑制胰岛素调控转录的启动子的活性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众所周知,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故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通过该机制引发血糖升高不难推论。但由于上述研究均无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存在局限性,故他汀类药物引起人血糖不良反应机制尚需我们发现与揭示[22]。
  3 总结
  使用他汀治疗初期仍存在风险。CVD糖尿病的相关实验结果是明确的,他汀药物治疗也是毋庸置疑的。非CVD糖尿病患者他汀获益超过风险[23],指南推荐治疗这类患者群体应同CVD糖尿病患者一样。他汀药物使用的争议不在于糖尿病患者,而在于非CVD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来决定是否选择他汀类药物治疗。FDA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没必要基于新修改的标签警告而改变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目前对他汀类药物影响血糖变化的潜在机制仍需进一步试验证实。基于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服用最大剂量最强效他汀后LDL-C仍未达标等问题,约12%患者会中止他汀治疗,其中62%患者是由于副作用的原因。目前一种新型降胆固醇药物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逐渐趋于成熟。PCSK9抑制剂通过抑制PCSK9对LDL受体(LDLR)的降解,从而促进LDL-C的清除,能大幅降低他汀类药物耐受患者体内的LDL-C,因此可有效解决广泛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的大面积耐药问题[24]。总体来说,PCSK9 抑制剂在欧盟批准的适应证较广,在美国仅被批准用于家族性高血脂症和高风险病患。除了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其进一步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仍还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的验证,这也将激发我国在PCSK9领域的生物仿制药以及创新药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1] 陈致瑜,申竹芳. 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的非降脂作用及机制[J]. 中国新药杂志,2011,23(21): 258-259.
  [2] Grundy SM,Cleeman JI,Merz CN,et 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Guidelines[J]. J Am Coll Cardiol,2004,44(3):720-732.
  [3] 赵家伟,马凤海,罗梅,等.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的证据[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408-409.
  [4] Erol Cerasi. 胰岛素生成,胰岛素分泌及2型糖尿病:问题的核心在于β细胞[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 21(3):194-198.
  [5] Kruit JK,Kremer PHC,Dai L,et al. Cholesterol efflux via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 and chole-sterol uptake via the LDL receptor influences cholesterol-induced impairment of beta cell function in mice[J]. Diabetologia,2010,53(6):1110-1119.
  [6] Sattar N,Preiss D,Murray HM,et al. Statins and risk of incident diabetes:A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statin trials[J]. Lancet,2010,375(9716):735-742.
  [7] Rodbard HW,Jellinger PS,Davidson JA,et al. Statement by a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consensus panel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n algorithm for glycemic control[J].Endocr Pract,2009,15(6):540-559.
  [8] Holman RR,Paul SK,Bethel A. 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8,359(15):1577-1589.
  [9] Dailey G. Early and intensive therapy for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Clin Ther,2011,33(6): 665-678.   [10] Skyler JS,Bergenstal R,Bonow RO,et al.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implications of the ACCORD,ADVANCE,and VA diabetes trials: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a scientific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Diabetes Care,2009,32(1):187-192.
  [11] Gerstein HC,Miller ME,Byington RP,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2008,358(24):2545-2559.
  [12] Knopp RH,D’emden M,Smilde JG,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torvastatin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nd points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The Atorvastatin Study for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ndpoints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SPEN)[J]. Diabetes Care,2006,29(7): 1478-1485.
  [13] Chen YH,Feng B,Chen ZW. Stati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establish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meta-analysis[J].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12,120(2):116-120.
  [14] Fryirs M,Barter PJ,Rye KA.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pancreatic beta-cell function[J]. Curr Opin Lipidol,2009, 20(3):159-164.
  [15] Von Eckardstein A,Sibler RA.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lipoproteins and cholesterol to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J]. Curr Opin Lipidol,2011,22(1):26-32.
  [16] Rohrer L,Hersberger M,Von Eckardstein A.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urr Opin Lipidol,2004,15(3): 269-278.
  [17] Kruit JK,Brunham LR,Verchere CB,et al. HDL and LDL cholestero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beta-cell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Curr Opin Lipidol,2010, 21(3):178-185.
  [18] Khan AH,Pessin JE. Insulin regulation of glucose uptake:A complex interplay of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pathways[J]. Diabetologia,2002,45(11):1475-1483.
  [19] Nakata M,Nagasaka S,Kusaka I,et al. Effects of statins on the adipocyte matu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glucose transporter 4(SLC2A4):Implications in glycaemic control[J]. Diabetologia,2006,49(8):1881-1892.
  [20] Bergdahl A,Persson E,Hellstrand P,et al. Lovastatin induces relaxation and inhibits L-Type Ca2 current in the Ra Basilar artery[J]. Pharmacology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液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及判断预后临床价值。 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住ICU后24 h内留取血液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并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28 d生存率等。 结果 共纳入218例患者,其
[摘要] 目的 探討盆底肌训练结合护理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改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我院自然分娩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盆底肌生理功能锻炼运动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经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变化及排尿评分、尿失禁评级结果。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盆底肌力为(4.03±0.83)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SAS评分、SDS评分的变化及兩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 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 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乳腺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指甲半月线以远完全离断原位缝合固定 皮下包埋再植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36例40指末节指甲半月线以远离断指,经彻底清创、拔除指甲、去除角质层、内固定、皮肤软组织原位缝合,并将末节指腹和指缘皮肤切开2~3刀至皮下,埋入对侧胸壁或腹壁皮下,16~35 d取出离断指。 结果 36例40指,成活38指,部分坏死1例,后行邻指皮瓣;完全坏死1例
[摘要]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急骤,全身症状严重,皮损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红斑或瘀斑,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泛发全身,其上出现水疱、大疱或血疱,累及多部位黏膜,口鼻黏膜可发生糜烂,若继发感染会引起败血症,死亡率5%~15%。因合并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病情变化迅速,大大增加了死亡率。因此护理上需注意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消毒与隔离、加强黏膜护理,预防药物不良反
[摘要]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均对血糖水平起到调节作用,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基础上,能够起到规避低血糖风险的作用,调节效果较好。同时,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产生强有力的保护效果,确保心脑血管的安全性。目前,有新技术实现二者联合制药,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复方药剂投入糖尿病治疗应用中,简化用药,能够避免患者对治疗产生懈怠心理,防止患者由于记忆力不佳而出现漏服、误服情况,患者治疗的
[摘要] 目的 探讨团队技能训练结合穴位拍打模式在基层精神病专科医院癫狂症患者中推广应用效果。 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二甲精神病专科医院采用团队技能训练结合穴位拍打模式,对35例癫狂症患者进行为期5周的生活技能训练,应用生活技能训练(SST)评价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进行评定。 结果 训练前、后患者ADLPI、SDSS
[摘要] 外泌体是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小囊泡,是近年来医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其构成为脂质双分子层,含有脂质、蛋白质及RNA等物质,可结合某些靶细胞受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交流的方式,参与神经元-神经胶质网络的组成,其在脑梗死的诊治上具有极大的潜能。本文在其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及其microRNA功能等方面,对外泌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外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 方法 选取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室性早搏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钙磷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入住的100例早產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50例,在早产儿10日龄时对高剂量组每天给予口服800 U维生素D,对低剂量组每天给予口服400 U维生素D。在20日龄、40日龄时检测早产儿血清中钙、磷和25-羟维生素D的含量。 结果 20日龄高剂量组早产儿的钙、磷、25-羟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