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估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变化及走向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guo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最近几年俄罗斯稳定发展,形势变得相当顺利。这是石油价格上涨所致,还是普京强化国家治理的政策所致,抑或是与前一时期的制度转型、社会结构、人口资源三个方面的变化具有相关性,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应从制度、社会结构、人口资源方面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点、变化和走向作出重新评估。
  [关键词] 俄罗斯 社会转型 变化 走向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6)06-0127-04
  
  自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情况开始变得相当顺利:对车臣战争取得胜利;国内普遍高涨爱国和团结情绪;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特别是石油涨价给俄罗斯带来可观收入,据俄政府预测,2005年仅石油收入就高达900亿美元。政府预算从赤字变为盈余,不仅可以从容应对车臣战争,解决拖欠已久的工资和退休金,而且提前偿还了外债。因此,普京声望大增。有关各方面预言,俄罗斯复兴时代已经提前到来,对俄罗斯改革的评价也越来越趋于正面和赞扬。
  西方和俄罗斯亲西方人士以及其他方面的政治家几乎都众口一词地称赞俄罗斯在政治方面改革的成功。惟一有分歧的部分是如何看待经济改革的种种举措和成效。西方和俄罗斯亲西方人士认为即便在经济方面,俄罗斯的改革也是可圈可点的,至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与改革的成果相比根本上就是微不足道。而对立一方却对俄罗斯政治、经济改革颇有微词,甚至完全否定。两者看法相差较大,到底哪一种是真实的?
  我们认为,俄罗斯最近几年的稳定与发展,仅仅是石油涨价带来的结果,还是普京强化国家治理的政策所致,抑或是与其制度转型、社会结构、人口资源三个方面的变化具有相关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一个具体社会,要作出尽可能完整的描述,必须借助于三个相互联系的社会评价指标:第一是制度效绩;第二是社会结构质量;第三是人口资源变化。以下我们围绕这三个方面,分析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变化。
  
  一、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点
  
  当代俄罗斯出现的社会改革,总体方向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集权转向民主。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改革可以称作为一种社会转型。但是,俄罗斯的社会改革进程,具有一个最重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半自发性”,即改革进程缺乏管理和控制。
  半自发性是相对于自发性和可控性而言的。在现代社会里纯粹意义上的自发性变革实际上不存在,各种变革更多地以可控性和半自发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俄罗斯社会变革始于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具有可控性,改革是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的。但是后来局势逐渐失控,“8·19事件”后苏共被取缔,联盟解体,国家政权机关支离破碎,改革完全失去控制,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自发性。原来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体制被打破,实际上社会处在一种无序与混乱状态之中,叶利钦虽然是民选总统,但根本谈不上对改革的有效领导。随后的所谓“休克疗法”,也只是执政者防止共产主义卷土重来的政策。当政者发布政策,但是能够贯彻落实到何种程度就不是执政者能够左右的,各地方、各行业、各利益集团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使得来自上面的政策对自己利益最大化。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半自发性特点,恰恰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得到强化:
  其一,改革政策缺乏群众基础。无论是改革政策的出台,还是改革政策的内容,都将广大民众排除在外,俄罗斯的命运实际上是掌握在占全国人口10%左右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部分精英人士手中。至于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民众最多只是这些中心地带精英人士手中的棋子和听众而已。社会舆论调查证明,俄罗斯的执政精英(不包括总统)没有取得公民的信任,普通群众认为精英人士并不具有政治领袖的威信。在俄罗斯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和社会运动,其纲领取得群众的支持。
  即便是这个精英群体也是缺乏团结合作的,只讲斗争不讲妥协。不论是追随执政集团的精英人士,还是充当反对派的精英人士,他们谁也不能提出让社会认可的行动纲领,不能凝聚人心。同时这个群体大都缺乏务实精神,总统、高级官员、寡头大亨、强力部门长官、东正教上层等,都是各持己见、相互矛盾。
  其二,国家政权支离破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原有政权体系瓦解,因没有了制度约束,气氛宽松,俄罗斯人那种无法无天、“人人皆是沙皇”的秉性立即充分显现。于是各行业、各地区、各单位、各小集团各行其是。原来的干部队伍基本保存下来,民选总统的政策和命令就通过他们之手贯彻下去。
  社会转型涉及社会所有层面——社会的、地区的、局部的、阶层的、个人的。中央政权关注点只能是从全局到个人依次而行。因为对这些具体问题的理解出现混乱,中央政权的命令经常与地方民众与精英相矛盾。这表现在俄罗斯不同地区的社会形势出现多样化,甚至在那些比邻地区也是如此。所以,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方向并不是从上而下提出来的,而是受制于社会不同力量的相互斗争。执政阶层实行的改革,只是构成俄罗斯社会转型的众多因素之一。
  只是普京2000年当选总统后,下决心遏制混乱无序,加强国家治理,强化强力机关,开始改变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半自发性特点,才使得改革逐渐具有了可管理性,社会转型的可控性增强。
  
  二、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变化
  
  1.基本制度变化
  构成社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取得政权的制度、所有权制度、公民社会制度、人的权利与自由制度。俄罗斯在这四个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想退回到过去已不可能。结束一党垄断政权,通过民主方式选举政权领导人;承认私人财产权合法化;公民社会结构初步形成:多党政治、社会运动、社会团体、各种独立非商业化组织等,它们虽然对社会生活影响还有限,但是它们的数量正在增长,影响在扩大,社会对于多样化的认同在增强;承认和保障人的权利与自由,实现了言论、出版、信仰自由。
  我们评估俄罗斯基本制度的变化,应该从整体和宏观上来把握。一方面高度集中化管理被打破,非集中化管理的正面作用在显现;另一方面,从制度的稳定功能、适应功能、整合功能、创新功能这些比较具体的领域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
  从稳定功能看,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变化与进展都没有能够做到社会所希望的稳定,混乱无序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非常严重,进入21世纪后明显好转。
  从适应功能看,表现出特别的灵活性,诸如民主选举、国会活动、和平开放的外交政策、与国家调节相结合的自由市场竞争、卢布与美元和欧元的自由兑换、私有部门的强劲发展和非集中化管理大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整合功能看,在保持社会团结,增强凝聚力,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得相当差。在社会转型中,首先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出现了深刻裂 痕。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在不断扩大。
  从创新功能看,对俄罗斯而言,市场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可是俄罗斯的市场还不是竞争性市场,更多地具有垄断性的特点。既没有开放性、也没有法制,市场还不是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机制。
  俄罗斯许多重要制度明显地转向了自由民主,并开始具有效率。但是为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要加以完善,不仅要完善个别制度,而且要完善整个制度体系,以促进各种因素的互相协调和支持。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任务。
  
  2.社会结构变化
  俄罗斯社会结构变化的总体后果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市场改革明显地促进了社会活跃,社会具有了生气,提高了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和他们对自己命运的关切程度。最近几年,在经历了长期危机之后,居民实际收入第一次出现了快速增长。年轻人中间争取受教育的积极性日益强烈,他们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目前社会结构在促进社会整合和调动公民积极性方面的能力还很低。社会精英与民众之间出现鸿沟,令民众远离政权,对于执政者提出的种种纲领、目标和计划,民众所持的消极态度及其政治惰性也是不能低估的。
  如果要对当代俄罗斯社会结构进行分层,有高中低三个阶层,每一个阶层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共有六个阶层。
  第一,最高层。即那些处在统治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精英人士,这些人数量极少,他们拥有的资源等于社会其他阶层所拥有的资源。
  第二,高层。上层人士,包括高级官员,将军,大企业、银行、公司的厂长经理,还有一部分文化界的精英。占居民人口的5%,在经济人口中也占有相同的比例。
  第三,中层偏上。这部分人数不是很多,占居民人口的11%,占经济人口的14%。包括国家职员的中间部分、高中级军官、中小企业主、一般国有企业厂长、私营企业主、高级专业人员。无论与苏联时期的知识阶层,还是与俄罗斯目前的其他阶层相比,这个阶层人员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进取精神、独立性,从所有权而言是无产者。他们只是凭借良好的专业素质适应了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第四,中层偏下。这个阶层的人数相当多,占居民人口的50%,占经济人口的68%。这个阶层是社会的基础阶层。这里集中了绝大多数有专业的人群(工程师、教师、医生等)、办事员、产业工人、商业人员、服务行业人员等。
  第五,底层。这个阶层影响不大,地位更低,包括没有什么专业技能的工人、服务人员、大部分农民、没有技能的人、靠领取微薄退休金生活的绝大多数退休人员,大约占居民人口的30%,只占经济人口的12%。
  第六,最底层。这部分人口大约占居民人口的5%,他们处在社会之外,包括酒鬼(估计300万)、赤贫者、流浪者、罪犯、无人照管的孩子(大约200万)等。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格格不入。
  俄罗斯社会各个阶层人数比例变化不大,如果说在1993年高层、中层、基础阶层和下层的人数比例是6:13:73:8,那么2000年这个比例是5:15:68:12。
  
  3.人口资源变化
  我们借助于关于俄罗斯人口发展指标,向大家提供一个说明实际状况的解释,1992年俄罗斯人口发展指数是0.85,这说明它属于人口发展指数高的国家,1997年这一项指数是0.77,这说明俄罗斯从世界排位第30名下降到第75名(列入排名的共计175个国家),属于一个中等水平国家。俄罗斯人口发展指标的结构极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末期,俄罗斯居民受教育指标是0.92,而预期寿命指标是0.70,公民物质生活指标只有0.68。俄罗斯人口发展指标的急剧下降说明,俄罗斯社会还没有建立进一步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
  然而,客观地讲,与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人做事和工作的积极性在提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都表现出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大多数公民,特别是城市人口,开始更加紧张忙碌地工作,身兼数职,为增加收入而忙碌。虽然这是被逼无奈,但客观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活力。
  
  三、俄罗斯社会转型的走向评估
  
  从历史经验看,俄罗斯社会和国家不擅长从事经常性的、渐进的、点点滴滴的改良,既没有这方面的传统,也没有这方面的技能。也就是说,俄罗斯社会具有的这种特点,或者称作是“惰性”,就为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做法提供了土壤与条件。俄罗斯不是在经常性的、点点滴滴的改良之中发展前进,而是等到问题成堆时,再用极端方式进行激进的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这种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往往会造成俄罗斯惰性的回归。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不乏惊天动地的大变革,而实际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经验证明,大规模的变革往往不好控制与管理,所提出的目标经常落空,而渐进性的、小规模的改革容易控制和管理,所提出的目标反而容易达到。
  从目前看,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已经不可逆转,恢复过去的制度体系已不可能。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但是在这个范围空间里,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路线,也存在一些变量因素的不同组合:例如市场是竞争性还是垄断性更多一些、制度变化是自发性还是可控性更多一些、经济活动是合法性还是贿赂盛行、是守法还是违法、管理工作是民主还是强制更多一些。
  普京连任总统已经两年,直到2008年总统换届,俄罗斯发展走向如何?根据目前普京总统的基本政策、俄罗斯有影响的政治力量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三种走向:一是国家继续实行适度有限的控制;二是国家实行全面严厉的控制;三是国家由寡头统治。
  第一种走向:国家继续实行适度有限的控制。
  这种发展走向,就是国家在政治、法律、经济领域合法地扩大管理与监督职能。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国家政权机关的效能、强化垂直执行部门、调节法律规定、保障依法办事。如果顺利的话,这样可以阻止社会的犯罪化趋势,保证比较公平的秩序,对国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一视同仁的保护。这种发展走向有利于俄罗斯同国际社会扩大联系、有利于融入国际组织、有利于促进国内民主。普京自当选总统以来的全部政策,就是在致力于这样一个目标。例如,他加强国家治理,提出“可控民主”、“有秩序民主”。
  然而,历史经验证明,在俄罗斯扩大政权职能明明是出于需要和有益的事情,可是通常都会强化官僚政治制度,令政权远离社会,并最终倒向了独裁。类似的趋势现在已经出现了。例如,普京加强总统权力、强化强力机关、限制地方权力、规范政党制度等做法,的确引起了不安和批评。
  第二种走向:国家实行全面严厉的控制。
  这种发展走向,就是强化反民主趋势。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条件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发展走向完全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大。首先,俄罗斯所有文化政治力量会反对(不包括最保守的力量);其次,俄罗斯融入世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普京不会选择这种发展走向。
  第三种走向:国家由寡头统治。
  这种发展走向,就是经济精英对政治精英的胜利,例如通过操纵选举人将自己的代理人推选到最高领导岗位。这种走向一旦成为现实,就意味着寡头对国家政治、经济的操纵,他们会在形式上保留法制、民主和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会把个人和小团体的不合法行为披上社会的外衣。根本谈不上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经济将具有浓厚的掠夺式经营特点,社会上层和下层的分裂将会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普京和寡头的关系,目前是谁也离不开谁。普京收拾了那些不安分的寡头,但是寡头作为一个阶层依然发挥作用,只是没有叶利钦时期那样风光和咄咄逼人罢了。
  上述三种走向,根据普京的政策以及目前各种力量的对比,俄罗斯最有可能继续保持的发展走向是国家实行适度有限的控制。因为只有这种走向才能得到更多支持,也是俄罗斯社会现有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好发展趋势,至于其他两种走向肯定是更加糟糕。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有第四种走向:即俄罗斯朝着尽快建立法制自由民主国家的方向发展。我们之所以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其理由是:第一,自由民主只是民主人士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口号、标签、纲领。虽然自由民主已经写进了许多党派的纲领,甚至是宪法。但是,要使之成为社会朝野上下的一种信仰和行为方式,要建立起法制自由民主国家,还需要长期努力。第二,俄罗斯的民主人士既不掌握政权,也不拥有实力,更没有经济资本。他们仅仅掌握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社会和文化资源,此外,他们在思想上四分五裂,组织上涣散软弱,也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俄罗斯的发展走向,从近期看即便是出现了第二种和第三种走向,也决不会出现第四种走向。
  [责任编辑:文义]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对体育教学的教法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创造意识 创造能力 健康个性    积
退耕还林还草实施4a来,林草面积逐步增加,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林草产业得到初步发展,但目前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还比较脆弱.因此,今后要制定区域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日渐成熟起来。我们人类进入了高速信息化的社会。而计算机的出现,成为我们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了越来
[内容提要] 现实的中国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这一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嬗变,尖锐复杂的敌我矛盾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由社会阶层嬗变所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却大量存在并日趋严重。只有科学揭示和认识这些矛盾,且又努力调适、化解这些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社会矛盾 嬗变 调适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原料粒径、预发酵温度、预发酵时间、HCl浓度、水解时间对薯蓣皂甙元得率的影响,且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对薯蓣皂甙元得率影响显著的预发酵时间、HCl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分流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1例急性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均在全麻下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2
▲吴先生,您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写过许多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和著作.所以,我想就有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向您请教,请您畅谈一下有关看法.
20世纪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选择,始终受到苏俄十月革命道路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种双重性体现在东欧国家社会主义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消毒杀菌、漂白、脱色、除臭、去味等作用.本文介绍了臭氧的特性及产生方法,臭氧的作用机理,在冷库中的应用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发表之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之时。香港近30年来在文化上的繁荣使香江钢琴界同样汇聚了一股十分强劲的力量。 作为香港钢琴界的代表人物,香港钢琴音乐协会会长蔡崇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