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创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再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诸多问题逐渐显露,亟待解决。将“三创教育”理念引入设计专业教育,破除陈旧、僵化的教学模式,探索其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挖掘其在国家创新创业机制下补足专业教育短板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思考“三创教育”理论围绕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架构下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实践能力以及价值塑造的改革路径,以期推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合理性、适应性、开创性。
  关键词:三创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育
  “向政策开放要动力,尽可能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逐渐加强我国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稳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而社会动能转化释放的焦点是“三创”人才的培养,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教育。高校专业教育是社会产业发展所需优质人才的源头和活水,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素養、转变教学形式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既是对创新引领发展的全新定位,也是“三创教育”立足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显现。“三创教育”用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思维意识,用创造教育激发学生实践潜能,用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拓新精神,全面革新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而艺术设计是以文化为承载,以科技为支撑,依托于艺术形式,通过创意思维展现作品内涵,进而通过创造促进作品的物态呈现。在探索“三创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关键在于把握“三创教育”融入的必要性和内涵特征,只有找到二者的交点,才能更好地补齐现行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短板和不足。
  一、“三创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一)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内源性需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要求,并要有序推进教育、人才、科技、航天等各领域协同发展,其中在教育这一关键领域必须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2]。而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滞后、人才培养手段匮乏与单一,使学生缺乏创新性与创造能力,难以应对新型产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二是学科建设孤立化,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六大典型表征,其中之一就为跨界融合,这样的融合不仅在商业市场行为中,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性、融合性越来越广泛、深入,因此,学科间协同化建设至关重要;三是实践教学的虚拟性,实践教学是设计专业的重点内容,但就目前教育培养现状来看实际教学中的“无实践”“空实践”更为普遍,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素养远低于行业人才标准。如今正是教育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优质人才,形成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建立包容、和谐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点所在。
  (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是我国创新经济模式的重大举措[3]。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倒逼人才培养方式发生转变,新时代下设计服务业内涵更加丰富,与环境、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也愈发深入,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大众体育等传统产业的创新态势对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行业在挖掘和深耕各行业发展潜力及价值输出上有更高要求。因此,设计服务行业在应对产业服务需求变化上必须重视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在这一前提下,推动设计服务人才培养,调整、优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改革传统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培养一批真正有能力的“三创”人才,符合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发展需要。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要求
  2015年,国务院提出要逐步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开放创新优势,以促进所有产业的创业创新。“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革新,以及人才培养形式的转变。通过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协同制造能力,有效破除了该专业在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高校间信息互融、互享不便捷、学科间交流不通畅、产学研一体偏离化等现实问题。
  基于互联网时代各种资源的有效互融、共享,网络化经济业态体系已逐步形成,包括设计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等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在调整创新、整合升级以适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在此现状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融入互联时代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这一时代下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素质上的、知识上的,更是思维上的、理念上的,只有把握创新理念,提高创造能力,才能适应大时代下的“创业”环境,为时代所应、为社会所需、为教育所谋。
  二、“三创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建构路径
  (一)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创新教育
  不管是从近一个世纪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拓者包豪斯院校,还是商业竞争纠葛百年之久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艺术设计的存在的价值更多的是创新思维表达及创新意识的传递,这种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养正是当下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从专业、课程建设角度出发,首先,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思维体现在专业体系构建的多元化,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技术与艺术二者并重,缺一不可。在当今信息交流高度频繁、内容承载极具增强的时代,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互相融合也不断深化,因此专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强化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关联学科知识的认知度,拓展专业视界。其次,专业建设及课程资源整合上的效用性,互联网时代下复杂信息充斥在各种环境中,无效信息占据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帮助学生精简信息内容,进而整合输出。最后,是专业教学的引导性,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不是无法捉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文化、科学、人文等话题艺术形式的表达,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再进一步通过设计去解决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是空洞的、虚无的,必须立足于大的环境,了解事物的特征、知晓变化趋势,才能有创意创新。所以专业体系的多元化、资源整合的效用性给予教学的引导性就如木之根、水之源,不去认知便难以培养创新思维,而后者也是前两者的必由之路,若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那创新最终只能是搬运。
  (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价值理性建构,不仅要注重人文素养的积累、审美品位的提升,也要注重实践技能及素質的培养。创造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思维,还必须拥有相应的实践技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产生价值。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展开,破除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实现真正的实践创造。首先是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动实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发生转变,新时代下艺术设计产出的优劣是以用户体验为标准,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是以物的生产为终点,还需要延伸到用户层面,反馈实践创造的实用性。第二,产学融合下的实践创新创造早已不是旧时期的闭门造车,即使是教学实践项目也应更多地联系地方产业协同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深度互融,将教学实践转变为教育创造,进而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本校视觉传达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形象设计为例,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结合本地区企业“艾富莱”的视觉形象升级需求,作为实践案例引入课堂,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又能促进教学与地区产业发展的互动和融合(如图1)。
  (三)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创业教育
  从时间节点来看,“三创教育”中创新、创造教育在我国早已被提出,伴随教学实践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创业教育理论被引入教学中相对迟滞,暂未建立完整体系,与创新、创造教育也存在一定断层。2014年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件中表示和传达了创新驱动国家发展,并指出设计服务业作为新型高端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势必要主动、常态化地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4]。
  创业教育使创新、创造联系紧密,着重关注学生价值精神塑造。第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必须结合企业、行业进行教育教学,集中三方资源优势,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如设计工作坊、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园、互联网创意设计服务中心等,通过专业教育达到创新创业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创业想法的实践转化;第二,互联网时代简化、便捷了创业途径,“全民创业”早已家喻户晓,但设计服务业的创业风险、产业更迭速度却不能忽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必须塑造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念。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业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创新思维、实践创造能力及创业价值观塑造三个角度,阐述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建构路径,两者的创新融合又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教育探索、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成果的整体化评估考量,最终才能实现设计专业“三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融合既是高等教育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综合改革的要求,也是国家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秋余,祝大伟,贺林平等.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N].人民日报,2019-03-11(010).
  [2]张力.如何理解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9(4):21-22.
  [3]成骏.基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群构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76-78,89.
  [4]姚月霞.高校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创意产业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72-73.
  作者简介:
  王邓军,硕士,山东华宇工学院助教。
  张燕燕,硕士,山东华宇工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由新冠肺炎的爆发而引发的疫情,使中国文艺界再一次吹响了“战疫情”的集结号。综观层出不穷的抗疫文艺作品,尽管有大爱无疆的情怀和众志成城的壮怀,还应该有美学的莅临,那就是置身灾难,不但需要熟悉的“诗学”浪漫情怀,而且需要沉重的“美学”悲剧精神和“神学”原罪意识。  关键词:新冠肺炎;抗灾文艺;美学精神  一  2020年新年伊始,一个被称为“新型冠状肺炎”的病魔,从湖北武汉如幽灵般地迅疾向全国
摘 要:怀特海的有机宇宙论把个体形态的生命称为生命的“躯体模式”,同时自然界和宇宙也是有生命的存在,这就把生命分为个态和场态两种形态,并对之进行了三重论证。两种生命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生态关系,决定了个态生命的生态性质。以生命运动节奏为基础的节律感应作为审美关系,也就必然具有其生态本性。由于细节是整体的反映,生命之美都是其生态关系的终端显现,因此一切美归根到底都是生态美。  关键词:怀特海;生命形态
摘 要:本·阿格尔重新思考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并认为,在时下的社会语境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理论虽然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重建,从而来适应当下的现实语境。本·阿格尔的理论设想主要是针对北美、特别是美国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理论主张。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才能让个人与社会、与国家有效地配合,来解决眼下的生态危机,避免异化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施行分
摘 要:受制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模式,“生态美”一直处于被遮蔽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并不断变化的关系,具有批判理性传统和资本逻辑的双重意蕴,贯穿于其中的是对美学实践性的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核心要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表达,可以视为对于现代化内涵的重要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让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天人合一”.这一基本特征植根于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化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在中医典籍中也有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在《黄帝内经》中,集中表现为“气——经脉——人格”的理论体系:根源于自然的“气”在人体中通过“经脉”得以实现其流动性,进而又在精神领域产生崇高的“人格”;同时,高度道德伦理化的人格又是生理意义上健康的基本保证.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具有医学实用价值、哲学思维品格,同时也表达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追求.
期刊
近年来,bilibili视频网站在国内广受欢迎,其中特有的弹幕文化也受到了用户的追捧.近年来,弹幕逐渐从一种亚文化现象,转变为网络主流文化,甚至在语言形式上有引领流行文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对所衍生的新兴语言符号的特点进行解读,分析bilibili弹幕文化对未来新兴语言符号生态的权利与义务上的健康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摘 要:新媒体时代,社会传播现实的变化带动了音乐文化传播的变化,促使桑植民歌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媒介—受众”逐渐转变为“新媒介—用户”的关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桑植民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新媒体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新媒体艺术的运用和普及,为传统桑植民歌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思路和策略,创新传承与传播成为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摘 要:作为晚明遗民,张岱后半生都在寻求旧梦的影子。面临家园的失落,同时代的人选择各异,张岱在迷茫痛苦中最终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张岱对旧梦的追寻与道路的探索是从时代背景、家世渊源、交游影响、自身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的。  关键词:遗民;张岱;旧梦;道路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1]54,用南唐后主李煜怀念故国之词来形容遗民张岱也极为贴切。张岱(1597-1685),字宗子,后改字石公,
摘 要: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有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被后人尊为“诗圣”。杜诗在四川地区非常流行,而且不仅仅是流行在士大夫之间,其也被用于寺庙的签文之中。杜甫及杜诗不仅仅是在士大夫和主流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民间对杜甫其人其称号进行再创造也极为盛行。从“杜拾遗”到“杜十姨”,民间故事让杜甫的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活。民间通常被主流文学视作“俗”的东西,也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创造力,